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讀徐志摩先生會見哈代記,中間有一句道:「老頭真刻嗇,連茶都不教人喝一盞……」這話我知道徐先生是在開玩笑,因他在外國甚久,應知外國人賓主初次相見,沒有請喝茶的習慣。 西人喝茶是當咖啡的,一天不過一次的,或於飯後,或於午倦的時候,余是口渴,僅飲氣蒸冷水,不像中國人將壺泡著茶整天喝它,他們初次見面,談話而已,也不像中國人定要僕人捧出兩杯茶來,才算敬客之道。這是中西習慣不同之處,無所謂優劣,我所聯帶要說的,是外國人對於應酬的經濟。 我僅到過法國,來講一點法國人的應酬罷,法人稟受高廬民族遺風,對於「款客之道」Hospitalite素來注重,但他們的應酬,都是經過藝術化的,以情趣為主,物質為輕,平常酬酢,不必花費什麼錢財,而能盡實際之樂。 中國人朋友相見不久,便要請上館子吃飯,法人以請吃飯為大事,非至親好友,不大舉行,而且也不大上館子,家中日常蔬菜外添設一兩樣便算請了客。至於普通請客,就是「喝茶Ptendre authe」了。每次茶點之費不過合華幣一元,然而可同時請四五客。初交不請,一定要等相見三四次,友誼漸熟之後再請。他們無論男女自小養成一種口才,對客之際,清言娓娓,詼諧雜出,或縱談文藝,或敘述故事,或玩弄樂器,或披閱名畫,口講指畫,興會淋漓,令人樂而忘倦,其關於國家社會不得意的問題,從不在這個時候提起。他們應酬的宗旨,本要使客盡歡,若弄得滿座欷唏,有何趣味呢? 法人無故不送人禮物,送亦不過鮮花一束,新書一卷而已,而且亦必有往有來,藉以互酬雅意。中國人不知他們習慣,每每以貴重禮物相送,不但不能結好,反而引猜嫌。我有一個同學,他有一個法友,是書鋪的主人,平日代他搜羅舊書,或報告新出版著作的消息,甚為盡心,這位同學便送他一個中國古瓷花瓶,誰知竟將他弄得大不自在了,以後相見雖照常親熱,而神宇之間,頗為勉強,則因為他們素不講究送禮,忽見人送值錢的東西,便疑心人將大有求於他的緣故。 人生在世,不能沒有親朋的往來,有之則應酬原所不免,但應酬本旨在增加交際間的樂趣,使人快樂,也要使自己快樂;若為應酬而弄得財力兩虧,疲於奔命,那就大大的無謂了。 中國是以應酬為最重要的國家,而百分之九十九的應酬都是無謂。朋友雖無真實的感情,亦必以酒肉相征逐,婚喪呀,做壽呀,生日呀,小孩出世呀,初次見面呀,禮物絕不可少,而以政界應酬為最多。我有一個本家在北京做官,每年薪俸不過二千餘元,而應酬要佔去八九百元。雖說我送了人家的禮,人家也送我的禮,但現錢可以買各項東西,禮物不能變出現錢來。這種應酬,等於拿金錢互相拋擲,究竟有什麼意思呢?而在應酬太繁,不能維持生活,不免要於正當收入之外想其他方法,中國官吏寡廉鮮恥,禍國殃民之種種,不能說與應酬無關。 選自《蘇綠漪創作選》,1936年上海新興書店出版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