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三、中國境內外之崑崙


  史言漢武帝定崑崙,而崑崙究為于闐何山,則史無明文,歷來亦無確指。近代始有學者加以考求,而其結論則亦未必正確。此非吾國人研究學問不求甚解之態度為之害也。蓋清以前西域未歸版圖,道路又絕窵遠艱阻,勘察為難也。唐元清三代皆有事於西域,而崑崙之所在,乃大成問題,其故可知矣。且崑崙本不在中土,無其地而強指一山以名之,則人之意見必不能盡同,於是崑崙乃成為任人呼喚,信手成采之梟盧,此神秘之仙山,竟隨地湧現焉。又有印度傳來之神話,海外國族之同音,映射纏糾於其間,更使吾國之談崑崙者,有耳亂八音,目迷五色之概,崑崙問題之成為中國地理上之大謎,蓋由於此,今吾人若企圖解決此謎,則必須將歷來崑崙所蒙之面紗,層層剝去,而後崑崙之真相可得。故吾人不得不再翻崑崙檔案,計算中國境內外,究有若干崑崙。

(A)中國境內之崑崙

  清以前,中國本部之崑崙,則有安徽潛山縣東北六十里之一山,福建惠安縣東北三十里之一山。廣西邕寧東北一百二十里之一山,而廣西崑崙山上之崑崙關為宋狄青元夜破依智高處,亦抗戰以來,常見於報章之要塞也。顧此皆為崑崙之模製品,一望可知,素亦無人措意,故余對此亦不願再言,今則言崑崙之在中國西部者。不問考定時代之後先,擬議之人之貴賤,但以地段由東向西之順序為斷。

  (一)在青海西寧

  《漢書·地理志》:「金城郡臨羌,西北塞外,有西王母石室,西有弱水,崑崙山祠。」臨羌者漢置臨羌縣,趙充國曾於此屯田。今為青海省會。城瀕湟水南岸,青海額魯特蒙古及阿里克等四十姓土司,與漢人互市於此。為西邊一大都會。臨羌之地,原為羌人所居,後慕漢威德,願獻地內屬。王充《論衡·恢國》篇:「孝平元始四年(公元四年)金城塞外羌獻其魚鹽之地,願內屬,漢遂得西王母石室,因以為西海郡。」鄭玄注《禹貢》之織皮崑崙,謂為西方之戎人,馬融則謂崑崙在臨羌西,蓋為種族之名。漢志僅言西王母、弱水、崑崙祠,而未嘗言其地有何山足稱為崑崙。然境內既有弱水,則亦必有一小山名為崑崙者在,西王母石室當即建此山上,故漢志名之曰「山祠。」

  (二)在敦煌

  《漢書·地理志》:「敦煌郡廣至,有崑崙障。」塞外險要之處,可築防禦工事者,皆以障名。《史記》「築亭障以逐戎人。」《漢書》「又出五原塞數百里,遠者千里,置城障,列亭」可證。必山嶽丘陵乃足稱為險要,故敦煌之崑崙障,料亦必築於山陵之上。此山即名為崑崙者是也。

  (三)在酒泉崔鴻

  《十六國春秋·前涼錄》:「酒泉太守馬岌上言,酒泉南山,即崑崙之體也。周穆王見西王母,樂而忘歸,即在此山。山有石室王母堂,珠璣鏤飾,煥若神宮」(《史記集解》及《太平御覽》引)。

  (四)即阿尼馬卿山

  《禹貢》:「道河積石,」蓋本之《山海經·海內西經》:「河水出東北隅……入禹所導積石山。」中國遂以黃河重源再出處,指一山名之為積石。積石有大小,小積石在今甘肅臨夏縣西北,即唐述山,當黃河曲處,其地有積石關;大積石則在今青海東南境,番名阿木奈瑪勒占木遜山,又曰阿彌耶瑪勒津木遜山,又曰阿木尼麻禪母遜阿林。蒙古語則曰木素鄂拉。今地理書則作阿尼馬卿山。劉元鼎使吐番謂得河源於莫賀延磧尾,曰悶摩黎山,即此山也,悶摩黎蓋與阿木奈,阿彌耶、阿木尼為對音,特吞其尾音耳,黃河發源星宿海,流入札陵、鄂陵兩湖,又數百里,至阿尼馬卿山西部,容納一河;又蜿蜒曲折行數百里,抵山之腹部,納一河流;沿山東南行,至稜宗貢巴,陡折而北,於是行於西傾及阿尼馬谷中,凡入六七河,其出於阿尼馬北者三焉。劉元鼎探河源僅至於此,遂以為黃河發源於此山,而名之為崑崙。然此亦非劉元鼎之誤,恐其受蕃人之欺騙而已。蓋阿尼馬卿高達海拔六千公尺左右,實為吐蕃境內之聖山。徐松言西蕃語謂「阿彌耶」為眾山之祖(《西域水道記》卷二)。則西番人蓋視之為群山之祖,恰值此山又有數河注入黃河,乃對中國人自炫為崑崙。元鼎不察,信以為真,遂有此誤。
  元代都什所覓得河源以東之大雪山,亦即阿尼馬卿也。《元史·地理志·河源附錄》,謂大雪山在朵甘斯之東北。按元置朵甘思宣慰司以統蕃羌。青海之東南至西康之境,皆其地。今阿尼馬卿山在青海東南,西康西北,則地望恰合。都什之報告錄,謂「山腹至頂皆雪,冬夏不消」,朱思本所譯之帝師梵文記錄,謂「此山高峻非常,山麓綿亙五百餘里。黃河隨山足東流,過薩斯嘉庫濟克持地,」均與阿尼馬卿情況相合。然元人似不知其所得之亦耳麻不莫刺山,即劉元鼎所得之悶摩黎山。清人亦似不知元人所得之亦耳麻不莫刺,即其常所稱道之阿木奈瑪勒占木遜。如魏源、徐松皆以為兩山是也。(徐松在其《西域·水道記》卷三中言:「大積石在克儔渡口,距阿彌耶瑪勒津木遜山一千六百里,」在其《漢書·西域傳補注》中,則又謂:「河……經阿木奈瑪勒占未遜山南麓,即大積石山,」一人之言而自相矛盾至此,不亦可怪歟?)

  (五)即巴顏喀喇山

  清聖祖嘗遣使窮河源,以其時西藏未歸版圖,僅至青海星宿海而止,遂以巴顏喀喇山為崑崙,記之於《大清一統志》。其言之大略曰:今黃河發源之處,雖有三山,而其最西而大,為真源所在者,巴顏喀喇也。東北去西寧邊外一千四百五十五里,延袤約千餘里,山不極峻,而地勢甚高,自查靈、鄂靈二海子之西,以漸而高,登至三百里,始抵其下。山脈自金沙江發源之犁石山,蜿蜒東來,結為此山。自此分支向北,層岡疊嶂,直抵嘉峪關,東趨大雪山,至西寧邊,東北達涼州以南大小諸山。並黃河南岸,至西傾山,抵河洮階諸州,至四川松潘口諸山。河源其間,而其枝幹盤繞黃河西岸,勢相連屬,蒙古概名之為「枯爾坤」。「枯爾坤」華言「崑崙」也。蔣廷錫《尚書地理今釋》,援其說以釋《禹貢》之崑崙云:「崑崙在今西番界。有三山:一名阿克坡齊禽,一名巴爾布哈,一名巴顏喀拉。總名枯爾坤,在積石西,河源所出。」

  (六)即天山

  洪亮吉曰:「崑崙即天山也。其首在西域……自賀諾木爾至葉爾羌,以及青海之枯爾坤,綿延東北千五百里,至嘉峪關以迄西寧,皆崑崙也。華言或名敦薨之山,或名蔥嶺,或名于闐南山,或名紫山,或名天山,或名大雪山,或名酒泉南山,又有大崑崙,小崑崙,崑崙丘,崑崙墟諸異名。譯言則曰阿耨達山,又雲悶摩黎山,又名騰乞裡塔。又名麻琫刺山,又名枯爾坤,其實皆一名也。」(孫璧文《新義錄》卷八引)又《皇清通志》及松筠《西陲總統事略》皆云:黃河近源在星宿海西三百餘里,遠源則為回部極西之蔥嶺,在喀什噶爾,葉爾羌四千餘里。蒙古謂天山冰嶺皆名曰昆都侖,急呼則曰崑崙(魏源《海國圖志》卷七十四引)。

  (七)即于闐南山

  《漢書·西域傳》:「西域……南北有大山……其南山東出金城,與漢南山屬焉,」又曰「于闐在南山下。」《史記·大宛傳》及《漢書·張騫傳》皆言騫「並南山欲從羌中歸,為匈奴所得。」此為南山二字見於中國記載之始。南山果為何山乎?《史記正義》曰「南山,即連終南山,從京南東至華山,過河東,北連延至海,即中條山也。從京南連接,至蔥嶺萬餘裡,故雲並南山也。」《通鑒注》:「南山在于闐之南,東出金城,與漢南山接。」金城郡,昭帝始元六年置(今甘肅蘭州府西界),見《漢書·地理志》。漢南山即終南山,在長安西南五十里。所謂終南者言西域南山至此而終也。以上所言者為南山山脈,屬廣義。
  至狹義的南山,則為于闐南山,在和闐額裡齊城南五百八十里。歷代異其名稱,《漢書·西域傳》稱之為南山,《魏書·西域傳》稱之為凍凌山,《水經注》稱之為仇摩置(置者驛義),《大唐西域記》稱之為瞿室鳶伽山。清徐松謂諺稱為密克瑪克曲底雪山(《漢書·西域傳補注》捲上,《西域水道記》卷二)。今稱蟒依尼山,蟒依尼者回語雪也,即雪山也。山有東西二谷,西曰桑谷,東曰樹雅。近代地理學家丁謙先生著《漢書西域傳考證》,謂此即漢武帝所定之崑崙山,顧實先生贊之雲,古今言崑崙者紛如聚訟,丁謙之考證,則「洵乎同符古今,大要不謬矣」(《穆天子傳·西征講疏》六七頁)。然顧先生僅許丁氏之言為「大要不謬,」似言其尚未達於完全正確之境也。顧氏本人則認托古茲達阪附近為崑崙山,隱指阿勒騰塔嶺為崑崙,以釋氏《西域記》言阿耨達山為中國之崑崙,阿耨達與阿勒騰塔音相近也(同書六九頁)。

  (八)即喀喇科龍山

  英人夏德(E,Hirth)嘗言和闐南部有喀喇科龍(Karakorum)山,其音儼與崑崙相近。似乎崑崙山之外,尚有他山亦名崑崙,於上古時代見知於中國也(見氏所著之《中國古史》(The Ancient History of China),張星YR《中西交通史料彙編》引)。按喀喇科龍山為喜馬拉雅山脈中之高山,綿亙中國、阿富汗及印度之間,一名木斯他喀拉科龍嶺,四時皆通行旅。其山口為新疆南部與印度北部交通之要道。

  (九)即岡底斯山

  《大清一統志》:「西藏有岡底斯山在阿里之達克喇城東北三百十里。其山高五百五十餘丈,週一百四十餘里。四面峰巒陡絕,高出乎眾山者百餘丈。積雪如懸崖,皓然潔白。頂上百泉流注,至山麓即伏流地中。前後環繞諸山,皆□巖峭峻,奇峰拱列,即阿耨達山也。」康熙中,西藏有大喇嘛來京,侈言崑崙實在西藏境,即岡底斯。其山所出諸水,有獅泉、馬泉、象泉,諸名目,與佛經阿耨達銀牛口,金象口,玻璃獅子口,琉璃馬口名目相合。清廷特命理藩院主事勝住偕喇嘛往,繪西藏青海地圖回奏,認為與崑崙相合,故清聖祖特定此山為崑崙。然聖祖固曾定巴顏喀喇山為崑崙,今則何以處該山乎?於是前話只有不提。而學者則認岡底斯為大崑崙,巴顏喀喇為小崑崙,蔣廷錫《尚書地理今釋》即此論之代表者焉。

  (十)即蔥嶺

  清魏源主此說最堅。但六朝人已先有言者,如酈道元《水經注》卷一,借助於印度人之地理書,考訂崑崙之所在,已隱約指其即為蔥嶺,特未明言而已。元常德《西使記》(一名劉郁《西使記》)中有過亦堵,蓋契丹故居,過亦運河,土人云此黃河源。又過塔喇寺,過賽藍城,過忽牽河。人云河源出南大山,地多產玉,疑為崑崙山等語。按記所云契丹,為西契丹,在今伊犁境。亦運河即蔥嶺東喀什噶爾河源。塔喇寺即今塔剌斯河。賽藍城即《明史》之賽蘭,為元時往返西域必由之路。忽牽河即霍闡河之音轉,今敖罕境內之納林河也。納林河出蔥嶺,則南大山即蔥嶺也。魏源據此,謂元人似知蔥嶺即崑崙矣云云。
  魏源又在其釋崑崙上下,列舉十餘證,證明蔥嶺即崑崙,非岡底斯,詞甚雄辯。大旨謂儒言崑崙,釋言阿耨達,皆居大地之中,今岡底斯偏近南海,絕非域中。二則崑崙為黃河所源,今岡山距青海重出之河源五千餘里,距于闐初出河源亦三千餘里。又岡山廣袤不及二百里,高才五百丈,是其高大不及蔥嶺十分之一,安得為宇內最高之山。又據《西域記》,蔥嶺據兩雪山間,川中有大龍池,東西三百餘里,南北五十餘里,回語謂之哈喇淖爾,此即釋典之阿耨達池。番語黑曰哈喇,池曰淖爾。以水色青黑得名。黑龍池之稱阿耨達,與稱哈喇淖爾,華梵翻切皆同。知阿耨達池則知河源,知河源則知崑崙據大地之中,當萬國孔道,且匯巨浸於萬仞峰顛,分注四大海,宇內斷無其匹云云(《海國圖志》卷七十四)。又《書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後》曰:「崑崙之為蔥嶺無疑,其地多產玉,又上有龍池,故玉山瑤池之說,尚非無因」(同書卷三十一)。

  (十一)即興都庫什山之大雪山

  《元史·太祖紀》:「十六年……太祖歷大雪山。」、「十七年春,詔封崑崙山元極王,大鹽池惠濟王。」《元史·郭寶玉傳》:「帝駐大雪山前,時谷中雪深二丈。詔封其崑崙山為元極王,大鹽池為惠濟王。」西藏高原,山之在雪線以上甚多,山之以雪山及大雪山名者亦不一。元太祖所駐之大雪山果為何山,不可不考。按元太祖成吉斯汗用兵討伐回回,親駐西域凡數載,常屯兵雪山以度夏。長春真人《西遊記》云:「使者曰:自七月十二日辭朝,帝將兵追算端汗,至印度。」又云「是年閏十二月將終,有偵騎回報言:上駐蹕大雪山之東南,今則雪積山門百餘里,深不可行。」真人於次年四月間達太祖行在於大雪山,時為太祖十六年辛巳。次年從車駕於雪山避暑。其地則八魯灣也。八魯灣(Feruan)屬興都庫什山系(Hindukush),山極高峻,雪終年不消,故有大雪山之名。太祖封此山為元極王,認為崑崙。五十七年後,世祖又命都實探索河源,以阿尼馬卿為崑崙。不知當時元廷何以處置太祖所封之大雪山?然中國人固有大小崑崙之說,但須別以大小,則問題便可解決矣。元人之處置此二崑崙或即用此辦法。

(B)海外之崑崙

  今援前例,不論名見中國載籍之先後,但以自近及遠之地段,而為敘述之序。

  (一)普羅康多兒島

  此島西名Pulo Condore在南洋七星洲。張星YR先生云:據近代西人調查,此島實為七星洲群島之最大者,長十二英里,又稍次則為兩島,長各二三英里。其餘五六島,則小不堪言。普羅康多兒港口頗良,有淡水,樹木豐茂,居民約八百口,皆交趾支那種,隸法國西貢長官治下(《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三冊五三頁)。
  此島唐人名之為軍突弄山(見《新唐書·地理志附錄》賈耽通海夷道),又名軍徙弄山,又名軍屯山。其最初訛為崑崙者,元人也。元周達觀《真臘風土紀·總敘》云:「自溫州開洋,行丁未針,歷閩廣海外諸洲港口,過七洲洋,經交趾洋到占城。又自佔城順風可半月到真浦,乃其境也。又自真浦行坤申針,過崑崙洋,入港。」所謂七洲洋即Paracels也。崑崙洋即Pulo Condore也(根據馮承鈞《中國南洋交通史》八三頁)。明初費信著《星槎勝覽》,有云「其山節然臨大海中,與占城及東天竺鼎峙相立。山高而方,山盤廣遠,海人名之崑崙洋,凡往西洋販舶,必待順風七晝夜乃可過。俗云:『上怕七洲,下怕崑崙,針迷舵失,人船莫存』……」明黃衷《海語》,有云「崑崙山在大佛靈南,凡七嶼七港,是謂七門;其旁洲嶼,皆翼然環列。適諸國者,此其標也。」又論島之物產,有「海上無人之境,產物皆碩大。予客朱巖,令人采何首烏、天南星二藥,皆三倍於常品,氣味自別,固知有棗如瓜,非誕語也。」但黃衷有時呼此崑崙山為昆屯山,《明史》卷三百二十四外國五:「賓童龍國與占城接壤,氣候風土大類占城。有崑崙山,節然大海中,與占城東西竺鼎峙相望,其山方廣而高。曰其海即崑崙洋,往西洋者,必待順風七晝夜,始得過。故舟人為之諺曰『上怕七洲,下怕崑崙,針迷舵失,人船莫存。』此山無異產,人皆穴居巢處,食果實魚蝦,無室廬井灶。」清初陳炯《海國見聞錄》:「崑崙又呼昆屯,非黃河所出之崑崙也。七洲洋之南,大小二山,屹立澎湃,呼為大崑崙,小崑崙,尤甚異。土育佳果,無人跡,神龍盤踞……紅毛……就海立浦頭,以崑崙介各洋四通之所,嗜涎不休……」徐繼畬《瀛寰志略》:「七洲洋之南,有大小二山,屹立澎湃,稱為崑崙,南洋必由之路。山產佳果,幽寂無人跡,神龍所宅。」
  越南亦有一崑崙山。《越南地輿圖說》:「北圻太原省有崑崙山,其源自上國而來,經高平而至太原,橫峰壁立,峻嶺摩空,人跡所不到。」論者謂是乃廣西崑崙山一脈所延,蓋越南高平地接中國廣西。

  (二)東南亞崑崙國及崑崙奴

  以崑崙為國族名者,有《禹貢》、《周書》所言西戎數部落,及清聖祖所言之崑崙都國。至海外崑崙見知於中國者則始於唐代,而崑崙奴,尤膾炙今日中外學者之口。
  唐義淨《南海寄歸傳》:「從西數之:有婆魯師洲,末羅游洲,即今尸利佛逝國是。莫訶信洲,河陵洲,呾呾洲,盆盆洲,掘倫洲,佛逝補羅洲,阿善洲,末迦漫洲,又有小洲,不能具錄。斯乃鹹遵佛法,多是小乘,唯末羅洲,少有大乘耳……良為掘倫,初至交廣,遂使總喚崑崙焉。唯此崑崙,頭卷體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赤腳敢曼(卷鬘?),總是其式。」此文所言之掘倫洲,據法國沙畹教授(Prof.Chavannes)考證,謂即《唐書》之林邑與真臘,今暹羅及麻拉甲半島也。又義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至佛逝國,解骨侖語,頗學梵書。」張星YR先生云:「佛逝國為今蘇門答臘島渤林邦港(Polemlang)。真臘林邑今皆屬馬來種,然唐時似為內革羅種。《舊唐書·林邑國傳》:『自林邑已南,皆卷髮黑身,號為崑崙。』《真臘國傳》:『真臘在林邑西北,本扶南之屬國,崑崙之類。』可證。參以義淨之言,『唯此崑崙,頭捲身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更可知矣。」
  又有謂崑崙系國王姓氏音為古龍者之訛。《新唐書》卷二百二十二下:「盤盤國在南海曲,北距環王,限少海,與狼牙相接;其君曰勃郎索濫,曰崑崙帝也,曰崑崙勃和,曰崑崙勃諦甘,亦曰古龍。古龍者,崑崙聲近耳。」又曰「扶南在日南之南七十里,地卑窪,與環王同俗。有城郭宮殿。王姓古龍,居重觀柵城。閤葉覆屋,王出乘象。其人黑身卷髮,裸行。」古龍之易訛為掘倫,為崑崙,固矣。然凡姓古龍之南洋群島王族,皆為黑種又為何故,是則值得吾人之探討者。費琅謂崑崙即吉蔑語之Kumn,暹羅之Krun占婆之Kl un;復據阿刺伯作家之說,謂古有Komr民族,與中國人為兄弟,居其地之西方,後因不和,遷徙於海島。其國王號曰Kamrun。遂作結論云:崑崙(Komr)民族,約當紀元前一千年初,由亞洲高原,遵伊拉瓦底江(Irawadi)潞江(Salween)湄南江(Menan)瀾滄江(Mekong)等流域,徙居恆河以東各地。並謂非洲東岸之崑崙,亦即由此民族之移殖雲(馮譯《崑崙南海古代航行考》)。丁山先生素主陸渾烏孫即崑崙之音轉,遂謂南洋、非洲之古龍與崑崙亦為烏孫之演衍(《炎帝方岳與崑崙》),是則為費琅所欺矣。蓋義淨所言倔倫與唐書所言古龍乃內革羅種人,而亞洲高原之Karm及烏孫,則決非黑種(西北地氣高寒,非黑種所能生存與繁殖)。故費琅丁山所言之Korm 與烏孫,未嘗無移殖南洋之可能,而與倔倫古龍之為倔倫古龍,則實為二事。或者將謂人類膚色可隨天氣改變,西北高原之民族遷居南洋,受熱帶陽光之薰灼,則亦變為黝黑矣。人類膚色固可隨氣候土壤而改變,然必積數十萬年,或數百萬年而後可,非千年間事也。故費琅丁山之說,余所不取。或謂唐人所謂崑崙奴乃南洋馬來種,是又不然。馬來種人近似棕色,並不甚黑,發亦不卷。唐人之崑崙奴當是真正之內革羅種(其稱皮膚黝黑者為崑崙,則用於嘲謔而已,不可不辨)。
  然唐人稱所買黑奴為崑崙,此語何來?余請先考之印度。慧琳《一切經音義》:「崑崙語,上音昆,下音論,時俗便作骨論。南海洲島中夷人也。甚黑,裸行,能馴服猛獸犀象等,種類數般,有僧祗、突彌、骨堂、閤蔑、皆鄙賤人也。國無禮義,抄劫為活。愛啖食人,如羅剎惡鬼之類也。言語不正,異於諸蕃。善入水,竟日不死。」慧琳所舉僧祗、突彌、骨堂、閤蔑,當為真正之內革羅種。蓋印度古為黑人之國,自雅利安民族由喜馬拉雅山遷來,與土著苦戰多年而征服之,驅之至東南海邊及南洋各島,掘倫洲尤為黑族聚居之地。是以義淨謂「唯此崑崙,頭捲身黑,自餘諸國,與神州不殊。」然印度黑人文化固高於南洋各島土著,故遺留印度者,被視為鄙賤之族,而至各島者,則往往能為之君長,《唐書》盤盤扶南之王族,多姓古龍,或即由此。今南洋不更聞有何占政治勢力之黑人,蓋唐以後黑種愈益式微,同化於馬來種中矣。近代地理學者,亦謂馬來半島及南洋各島內格裡托斯(Negritos)種人,其形貌與非洲黑人無異,然人數甚少,被馬來人驅匿深山,不可多見,此殆即印度骨倫之遺胄歟?慧琳謂南洋黑人能馴服猛獸犀象,善入水,竟日不死,皆與唐人所言之崑崙奴條件相合。然則印度人謂黑人為「骨倫」,又屬何故?則余又疑其與《舊約》之「古實」(Cush)有關。希伯來人稱非洲黑人為「古實。」《舊約·耶利米書》十三章二十三節云:「古實人豈能改變皮膚呢?豹豈能改變斑點呢?」《以賽亞書》四十五章十四節:「耶和華如此說埃及勞碌得來的,和古實的貨物,必歸於你。」《以西結書》二十九章第十節「所以主耶和華如此說……我必使埃及從色弗尼塔直到古實境界,全然荒廢淒涼,人的腳,獸的蹄,都不經過,四十年之久,並無人居住。」《舊約》「古實」一詞,有時寫作「俄梯亞皮亞」(Ethiopia),義猶黑人之國。在《聖經》常用以指埃及國境之東部,余意希伯來稱黑奴為「古實」,而波斯人則或轉其音為「古侖」,波斯商人自非洲攜黑奴售之各地,攜此名以俱來。或亦至於印度南洋,轉輾而至中國。印度人得之,則名其本國被征服之黑人為「骨侖」。中國人得之,則譯以崑崙二字。崑崙奴之語源,或由此而來。

  (三)非洲之崑崙層期國

  或謂崑崙奴之策源地曰崑崙國或層期國者,其地則在非洲。
  《新唐書·西域傳》:「疏勒……貞觀九年,遣使者獻名馬。又四年,與朱俱波,甘棠貢方物……甘棠在海南,崑崙人也。」《冊府元龜》卷九七:「景龍三年三月,崑崙國遣使貢方物。」《慧超往五天竺傳·波斯國》條,言波斯人常往獅子國(即錫蘭)取寶物,又往崑崙國取金。所言崑崙國皆為非洲黑人之地。非洲所產黃金固有名世界也。周去非《嶺外代答》卷三,「崑崙層基國」條「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拳發。誘以食物而擒之,賣為蕃奴。」趙汝適《諸蕃志》捲上「海上雜國」條「崑崙層期國,在西南海上,連接大海島。常有大鵬,飛蔽日移晷。有駱駝,大鵬遇則吞之。或拾鵬翅,截其管可作水桶。土產大象牙,犀角。西有海島,多野人。身如黑漆、虯發,誘以食而擒之。轉賣與大食國為奴,獲價甚厚。」張星YR先生曰「僧祗及層期國,皆科斯麻士《基督教諸國風土記》中之青幾(Jing)。今代漢文地理書及地圖,有譯作桑西巴者,又有作桑給巴爾者,皆Zanzhib ar之譯音也。《馬可孛羅遊記》卷三第三十四章,作Zanghibar,其義猶言黑人國(The Region of the Rlacks.)。阿拉伯人稱東非洲大陸自克力滿棲河(KilimanchiR)迤南,以至赤道南十一度余之德耳加多角(Cape Delgado)皆為桑給巴爾。阿伯爾肥達(Abulfeda)謂青幾(Zinji)王駐蒙巴薩(Mombasa)。近代歐洲人則將桑給巴爾之名僅施之於一小島……層期為青幾,或桑西,或桑給之譯音,毫無疑義。桑給巴爾之原義為『黑人國』,故層期國前所冠崑崙二字必黑之義,似為阿拉伯文或為波斯文黑字之譯音也」(《中西交通史料彙編》第三冊五五頁至五七頁)。唐人富貴家所需黑奴頗多,未必皆來自非洲,或為印度與南洋土著,乃真黑種。再者印度、錫蘭島東之科倫白姆(見前)音近崑崙,印人謂為地堂之所在,則更足稱為崑崙矣。唐人遂以南洋、印度間所買「骨論」、「掘侖」之黑人,名之曰「崑崙奴」。如此,則「古實」、「崑崙層期國」,皆可不論。蓋謂奴來自非洲,究竟太遠。
  綜上之考證,中國西部山之可以名為崑崙者,共十餘處,而無一可確認為《山海經》、《淮南子》所言之崑崙焉。顧實先生地理知識亦極洽博矣。在其《穆傳講疏》中,用種種科學方法,將崑崙之四至八到,全數劃清,只能測出一座崑崙之丘而已。其主山則似隱指阿勒騰塔嶺,然又未敢明言。此雖顧先生之取巧乎?此神秘之仙山,其實亦難於坐實也!近代學者謂崑崙為混沌,為囫圇,然哉!然哉!至海外崑崙不過音近而訛而已。然中國人未嘗不誤認其與西北崑崙有聯帶關係,不然,翻譯地理之名,並非兒戲之事,何將古龍,掘倫,骨侖一概譯以崑崙二字耶?如普羅康多兒島之原音,與崑崙固風馬牛不相及,乃亦必訛之為崑崙二字,而後始快於心。幸蕞爾小島,一覽可盡,無能傅會以幻想,不然,幾何不謂仙人不死藥即可求之是中哉?又馬黎諾裡所聞印度、錫蘭島東之科倫白姆謂為地堂之所在,其音宛與崑崙相近。漢時,交趾乃我國土,三國時受孫吳保護。孫權數遣使往海外求所謂夷州鞍州者。曾命將軍衛溫、諸葛直將甲士萬人浮海覓之。以所在絕遠,卒不可至,但得夷州人數千還。衛溫與諸葛直等,皆以違詔無功,下獄誅死。其後又遣宣化從事朱應,中郎將康泰通海外諸國。事見《三國誌·吳志》卷二,《梁書》卷五十四《海南諸國傳》。孫權之遠規夷州及朱崖,乃出於擴充土地,增益人口之政治企圖,然權晚年亦頗好神仙丹藥之事,樓船浮海,其副作用當亦為求仙耳。秦皇、漢武屢次為大規模之求仙運動,不意三國時尚有如此之一尾聲焉。吾不知孫權所求者果為此音近崑崙之科倫白姆耶?抑其他之仙山耶?觀於酈道元「東海方丈,亦有崑崙之稱」,則三國、六朝之際,南洋、印度間必有一崑崙,人於中國人之耳鼓可知也。此等仙山,本屬想像,何從尋覓?秦皇、漢武為此已不知釀幾許悲劇,衛溫、諸葛直亦以此誅死,不亦冤哉!又如前文所述,近代外國學者研究崑崙奴問題者,亦往往從中國西部之崑崙著想,有謂崑崙奴為西域崑崙山之居民者,有謂南洋、非洲之黑人皆中國西北高原之Korm民族移殖者。崑崙二字,迷盡中國帝王,今又開始蠱惑外國學者,其威力亦誠驚人矣。余謂崑崙為世界大謎,豈過言乎?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