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一六章 夜走清洋江


  當時的冀南軍區也是駐在敵人的包圍圈裡,只不過離周圍敵人的據點稍遠一些罷了。但是大家到了軍區,總覺得是到了最安全的地方,踏踏實實地睡了一覺。
  吃過晚飯,馬英聽取了軍區首長的指示,把領來的三十支步槍捆做十捆,動員了五個老鄉來挑。一忽兒,來了五個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他們都是村裡的積極分子,聽說邦著縣大隊送槍,都很高興,一進院就問道:「在哪裡集合啊?」「就在這裡。」馬英說。
  五個人有些奇怪,四下亂看,馬英不解,問道:「你們看什麼?」
  「就這幾個人嗎?」一個老鄉反問道。
  「這幾個人還少嗎?」馬英也反問道。那老鄉沒有說話,伸了伸舌頭。馬英接著解釋道:「兵不在多而在精,人少倒不容易暴露目標。」說罷,他向九個隊員喊了一聲:「立正!」九個人一個挨一個整齊地站成一排。
  「有不怕死的沒有?」馬英突然嚴肅地大聲說道。
  「有!」王二虎喀地一聲,站了出來。
  「有!」這是小李的聲音。
  「有!」「有!」……一個跟一個喊著,九個人全站出來了。那五個老鄉看這情景,不由伸了伸舌頭。
  「王二虎、李小黑跟我前面走!」馬英接著轉過來對大家說:「你們在後邊護送槍支,有人在就要有槍在!」
  王二虎、小李聽了,嘩啦一聲把子彈推上槍膛,衝出大門,同志們緊跟上,頃刻,這支威威武武的小部隊,又消失在黑暗的路上了。
  第二天夜裡,他們走進了反動的黃沙會區域,大家的心都緊張起來,各個村子裡不時傳出駭人的梆子聲。走了一半路的時候,擔槍的老鄉說擔不動了,要歇一歇。馬英生怕在路上出事,動員大家說:「再辛苦一點,沒有多遠就過去了。」又走了一陣,老鄉們實在擔不動了,一齊要求稍歇一會。馬英看著大家累的那樣子也過意不去,又想這會門區一共五十里地長,現在已經走的差不多了,估計天明一定可以衝過去,就說:「好吧,稍歇一會就走。」
  五個老鄉一聽,滿心高興,嘩啦一聲,把槍一齊放在地下。
  咚咚咚咚,前邊村子裡發覺了擂起大鼓;噹噹噹噹,後邊村子的鑼聲也響了起來。緊接著咚咚咚,噹噹噹,周圍十幾個村子的鑼鼓聲響成一片。「有土匪噢——」「捉土匪噢——」一些怪聲的嚎叫也伴著鑼鼓聲喊了起來,一隊一隊的黃沙會,高舉著燈籠火把,從四面八方向著首先發出警號的村子合圍上來。
  「前邊走!」馬英向擔槍的老鄉喊道。他跟二虎、小李三個斷後,和敵人繞開村子,那些擔槍的老鄉也忘了累,擔著槍拚命在前邊跑。大約跑了兩三個鐘頭,鑼鼓聲才慢慢平息了。可是,這會走到什麼地方,誰也說不上來,大家迷失了方向,馬英想找個目標辨別一下,四下一瞧,漆黑一團,地和天連在一起,什麼也看不到。大家這時也跑累了,都坐在地下想起辦法來。
  「走吧,走到哪算哪!反正不能老蹲在這裡!」王二虎突然說道。
  馬英沒有答話,他在想,不行,要是天明走不出會門區,那一切就完了,死倒是小事,完不成任務是大事啊!……他抑制住自己的慌亂,對大家說:「冷靜一點,想一想,聽一聽。」大家只好靜靜地呆下來。
  「你們聽,這是什麼聲音?」忽然小李說道。
  「清洋江的流水?」二虎高興地說道。大家一聽都興奮起來,馬英說:「好吧,往那邊走走看看。」
  大家向前走了一陣,那流水聲越來越清楚了,可以肯定離清洋江不遠了,馬英命令大家沿著江的流水方向往北走。走著走著,東方發白了,馬英弄不清走到什麼地方,不敢進村,只是催著大家快走。
  黎明的時候,馬英才辨別出,因為在裡邊兜了幾個圈子,這會才剛剛走出會門區。大家只有趕到前邊村子裡住宿。快走到村邊猛然發現這村邊出現了一條公路,路旁還堆著一堆堆新挖出來的黃土,看樣子還在修呢。馬英以為走錯路了,問大家,大家都說不錯,這路可能是鬼子這幾天才修的。馬英立刻緊張起來,他想,這路既然沒修好,敵人今天一定會再來的。現在天已大亮,不能再往前走了,身後又是會門區,怎麼辦呢?……忽然發現不遠有一個看園子的小屋,他讓擔槍的老鄉把槍放在這裡先回去,叫大家看住槍,便獨自一個人進村打探情況。
  走到村口,正碰上一個老頭,馬英問道:「鬼子常來嗎?」「天天來,天天來,」老頭子看了看天氣驚慌地說,「這就該來了。」
  馬英心裡暗吃一驚,忙說:「我們有幾個人,在老大爺家裡借住一下行嗎?」
  「可不行!」老頭子擺了擺手推托道,「一會這村裡大亍上都是鬼子,你們到前村去吧。」
  馬英只得往前走,可是一想,人倒好辦,怎麼能擔著槍朝前走呢?靈機一動,回身向老頭說:「老大爺,借給我兩把鐵掀吧!」
  「行,行。」老頭子說罷,到院裡掂出兩把鐵掀。馬英拿上鐵掀飛快地跑回個園屋對大家說:「先把槍埋到路溝裡!」大家聽罷一人扛了一捆,跑向路溝,把槍放在路溝的壁角,把路沿上的土一扒就埋住了。鬼子因為防止八路軍的活動,命令各村把我們備戰的路溝全部填平,靠敵人據點近的村莊就應付一下,做做樣子,於是填平的路溝弄的坑坑壑壑,這樣的路溝,我們基本上還可以利用,在溝裡運動隊伍,打起仗來,可以作為掩體。現在把槍埋在溝裡,因為都是新土,也不顯什麼特殊的痕跡。大家在路溝裡走一截埋一捆,剛埋了三捆,忽然聽見遠遠響起馬蹄聲,小李抬頭一看,驚叫道:「鬼子,鬼子!」
  大家一聽,都緊張起來,從溝裡往出探頭,馬英一邊拉他們一邊說:「不要看,不要看,趕快埋槍!」說著自己找了個隱蔽地方一望,果然左邊半里地遠的地方出現了一路騎兵,前面一個鬼子腰裡插著太陽旗,迂迴著朝他們這個村子來了。馬英猛一回頭,右邊也出現了一路,還有馬拉炮,看樣子敵人是有目的來的,他估計可能是黃沙會向敵人報告了。
  這時大家埋的只剩下三捆槍,聽到兩邊馬蹄聲越來越近了。
  轟!日——匡!就在這時一顆炮彈從頭上飛過,在遠處爆炸了,不知誰說道:「咱們趕快跑吧,這三捆不要了,要不鬼子來了背的槍也保不住!」
  「不行!」馬英怒氣沖沖地說,「槍一捆也不能丟,這是同志們用血換來的。趕快埋,鬼子來了就跟他幹,只要留下一個人也要把槍弄回去!」
  「別害怕,鬼子用大炮嚇唬人的。」王二虎說著又加勁地幹起來。等十捆槍都埋完的時候,鬼子說話聲都聽得見了。馬英帶著大家,彎著腰順路溝跑進前面村子。這時聽著敵人已經到了村邊,馬英忽然見路西有家小門沒有關,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領著大家闖了進去。說也奇怪,這院子裡沒人,到處破爛不堪,髒的不行。馬英想把門關上,可是一想鬼子叫門怎麼辦?不如來個「空城計」,不關它算了,領著大家進了那唯一的小黑屋,說道:「沉住氣,鬼子進了院也不開槍,直等鬼子進了屋……」
  侉侉侉侉,亍上響起鬼子的皮鞋聲。大家都屏住氣,握著槍,等著這突然的戰鬥。馬英透過窗紙上被吹破的一個小洞往外瞧,見一隊鬼子端著刺刀從大亍上走過,忽然有一個鬼子拐回來往這院裡看了看,又慢慢跨進院門,大家聽到院裡有腳步聲,都相互望了一眼。馬英小聲對大家說:「只一個,千萬別開槍,捉活的。」
  王二虎一聽,把槍放下,捲起袖子,準備好架勢,單等這鬼子進來。那鬼子在院裡轉了一圈,又朝這小破房子望了一眼,大約是看這裡太髒了,咀裡不知咕嚕了一句什麼,轉身出去了。二虎換了一口氣說:「該這小子走運。」
  緊接著便聽到前前後後的砸門聲,喊叫聲,一直鬧了好大一陣,聲音才漸漸平息了。大家剛喘過一口氣,忽然院裡又響起腳步聲,立刻緊張起來,馬英說:「是個老大娘,大概是房東吧。」
  那老大娘進屋來了,左手提個破竹蘭,右手拄個棗木棍子,頭髮已經全白了,看樣子有七十多歲。她一見大家,驚慌地楞住了。馬英忙解釋說:「我們是八路軍,暫時在大娘家裡躲一躲,也是趕巧啦。」
  「行啊!老天爺保佑你們平安就行。」老大娘歎了口氣說。「大娘,你家還有什麼人啊?」馬英問。
  「就我一個孤老婆子,兒子叫他們抓走了。」
  馬英聽這聲音好熟悉,可是想不起來這是誰,就問:「大娘,你姓啥?」
  「姓周。」
  馬英猛然想起,這是周大貴的母親?他那天在訓練所的門口曾見過一面。忙問道:「大娘,你是大貴的娘嗎?」「你,你是誰啊?你認識大貴?」老大娘驚異地瞅著馬英。「我叫馬英,我們一起在壯丁訓練所受過罪。」
  「大貴,他,他……」周大貴的老娘說不下去了。「他,他……」馬英怎麼說好呢?眼前出現了周大貴慘死的情景,他的眼睛潮濕了。
  「你,你說吧同志,告訴我,他怎麼了?」老大娘雙手摸著馬英的胳膊說道。
  「他死了!死的有骨氣。」馬英沉重地說罷,把頭低下來。老大娘像是沒有聽見,也沒有說話,也沒有掉淚,直楞楞地站在馬英面前望著他。
  「大娘,你不要難過。」小李上前攙住老大娘說,「你兒子雖然死了,我們八路軍都是你的兒子……」
  這時亍上又響起一陣腳步聲,老大娘忽然振作起來,推著小李說:「快坐下吧,孩子。」便走向門口。
  大家都屏聲靜氣地聽著,過了一會,老大娘回來說:「鬼子出村了。」說罷,她這才嗚嗚地哭了起來。哭了一陣,擦乾眼淚說道:「孩子,叫你們受委屈了,大娘家裡窮,沒吃的。」「我們帶的有乾糧。」馬英說罷,想起周大貴以前說過家裡窮困的情景,眼睛不覺又濕潤起來,問道:「這些時你的日子怎麼過啊?」
  「把那畝地讓外甥種著,有時給我口飯吃。」老大娘接著說道,「你大娘少親無故,有三個外甥也不頂用,大外甥去年死了,二外甥不親,三外甥前兩年叫鬼子抓去了,還不知死活……」
  「三外甥叫什麼?」馬英問道。
  「田三,你也知道嗎?」
  馬英這時想起王二虎三打馬車時,是田三在崗樓上發覺的,就將這事對周大貴的老娘說了一遍,她一聽,氣得渾身直哆嗦,說道:「想不到這孩子不行正,死心給鬼子辦事,打自己人,他還不知道他表哥是叫鬼子害死的!我去找他,說什麼也要把他找回來。」
  正說著,亍上又響起一陣腳步聲,老大娘又慌忙跑向門口,過了一會敵人又走了。這天敵人就這樣一連鬧了幾趟,但總沒進門,一直到了傍黑,敵人才全部撤回據點。
  馬英先派小李去偵察一下,看看埋的槍發生了問題沒有?一會小李回來說:「路溝全是馬蹄子印。」
  「槍呢?」大家驚慌地問道。
  「還在那呢!一捆也沒少。」小李伸了伸舌頭。二虎揪住他的耳朵說:「你這個小鬼,盡嚇唬人。」
  「小鬼!你是大鬼?」小李不服氣地說。接著又機密地向馬英報告道:「老鄉們說:前村有三個漢奸在發良民證,還帶著槍呢!」
  「是不是真的啊?」
  「人家好幾個人都這樣說。」
  馬英一聽勁頭來了,受了好幾天的氣,也沒痛痛快快打個仗,現在槍也埋好了,天也快黑了,就是打不贏,跑也跑得了,於是他把匣槍一抽,對大家說:「去收拾這幾個倒霉貨!」「好!」「走!」大家聽說打仗都高興起來。立即由小李帶路,摸出村了。
  前村離這村只有三四里地,走到村邊,果然見村口場地裡排著一隊老百姓在領「良民證」,一個漢奸站崗,一個漢奸管發,還有一個漢奸背著手槍,一隻腳蹬在椅子上,口裡叼著煙卷,看樣子是個當官的。馬英照准這傢伙叭的就是一槍,只見他腿猛一蹺,頭一仰,栽倒了。頓時人群大亂,紛紛往地裡亂跑,那兩個漢奸把東西一扔也雜在老百姓中間跑起來,老百姓們自然不願跟漢奸混在一起,都躲著他們,一會便把這兩個漢奸孤零零地甩在地裡。馬英喊了一聲:「追!」大家便拚命地追起來,那兩個傢伙像是長了兔子腿似的,跑的可真快,馬英怕追不上,就喊道:「開槍打!」
  叭!叭!立時一陣槍響,前面一個漢奸被打倒了。這時前邊出現了一條路溝,剩下的一個漢奸跳到路溝裡,馬英讓大家小心,怕這小子打冷槍。
  通!就在這時忽然遠處傳來一聲槍響。
  「這是獨角龍!」二虎子叫道。
  「獨角龍?」馬英想,敵人沒這種槍,莫不是老孟來接應了?正想著,路溝爬出兩個人,頭前一人提著兩支槍,右手拿的獨角龍,左手拿把合子,一看正是老孟!後邊跟著蘇建才。馬英三步兩步跑上前去抓住他:「老孟大爺!」
  蘇建才把頭低下來,一句話也不說。馬英忽然生起氣來:「你是怎麼搞的!你參加工作的時間也不短了,你說的那些話都吹啦!你要求入黨,就要按照黨員的標準去做呀!」
  「你還回來做什麼呀!」二虎氣忿地說。
  「二虎,你罵我吧,狠狠罵吧,我不怪你。」蘇建才聲音顫抖著,含著淚花又轉向馬英:「隊長,是我錯了,你就處分我吧!」
  小李看到蘇建才那可憐相像是後悔了,便說:「你現在不是又回到隊伍裡來了嗎?回來了就好。」
  「不,不。小李,我有錯就要受處分,我甘心情願。」馬英感到任務要緊,就說:「蘇建才,回去你寫個檢討,聽候處理。」
  回到周大貴家裡,大家忽然嗅到一股米飯的香氣,原來是老大娘給他們熬了一鍋熱希飯,馬英問:「這糧食是哪裡弄來的啊?」
  「孩子,你們別管是哪裡來的,只管吃就是了。」老大娘說。大家都覺得過意不去,臨走的時候,把自己帶的乾糧偷偷給老大娘留下了。
  當下他們把槍挖出來,又請了五個老鄉擔上,便趁黑出發了。
  轟隆隆隆,遠遠的天空響起雷聲,一陣緊似一陣,好像在催促他們快走。頃刻,大家都感到發悶,眼看一場暴雨就要來了,有的說:「下吧,下吧,下起來敵人不出來巡邏了,更好走。」
  說著,豆大的雨點就劈頭蓋臉地澆將下來。一霎時大家渾身上下的衣服全濕了,五個擔槍的老鄉,肩膀被水浸得直髮痛,不住地換肩,馬英為了減輕他們的負擔,讓每人多背一支大槍。地下的路也越來越難走了,一走一滑,就像地下有個人拽腿似的,弄不巧,便被拽躺下,走了兩三里地,一個個都變成泥人了。
  霍的一個閃電,把曠野照耀的如同白天,他們這支小部隊完全暴露在平地上了。馬英說了聲:「不好!」他意識到這種處境的危險,如果迂上敵人的巡邏隊,那就非常困難了,忙命令大家迅速向東下清洋江隱蔽。這裡離清洋江只一里多地,剛跑下清洋江,就在閃電中看見一路鬼子騎兵冒著雨沿著江岸不遠的地方巡邏過去,馬英暗地捏了一把汗,讓大家沿著清洋江的河槽邊繼續往前走。
  清洋江的水嘩嘩啦啦地捲著從身旁流過,聽起來怪□人的,馬英想,這要是在冬天從冰上走過江去,就安全多了,如今不僅過不去,又趕上一場猛雨,江水隨時都可能暴漲起來,把他們連人帶槍捲走,他叫大家提高警惕,隨時準備上岸。雷仍然在響著,閃電仍然在打著,雨還是無休止地在下……
  同志們漸漸看見封鎖線上的探照燈的燈光了。該死的封鎖線!就像是一把刀子截然把這一塊地方切成兩半。只要越過它,雖然仍在敵人的圈子裡,但總算到了自己的家了,那裡有自己熟悉的村莊、道路、田野,更重要的是那裡有自己熟悉的群眾。大家都眼巴巴地望著封鎖線那邊的天空,就像地上的魚兒望著大河中的水一樣。
  嗚的一下,探照燈光從頭上橫掃過去。馬英叫大家貼緊河槽隱蔽著加快朝前走。他對大家說:「加勁走啊,衝過去,靠著河邊敵人看不清楚……」
  話沒說完,就聽見大江上游嘩嘩地傳來巨大的響聲,一霎時覺得地動山搖。
  「漲水了!」一個擔槍的老鄉驚叫道。
  「上岸!」馬英命令。
  大家立刻先邦助擔槍的老鄉上去,然後一個個往上爬,最後邊的小李剛爬上半截身子,水已經來了,馬英上去拉住他一隻胳膊,只見他的身子已經被水打的橫起來,馬英把他拉到岸上,他的鞋卻被水沖跑了。
  霍的一個閃電,空中一亮,馬英看見這裡離敵人的炮樓只兩百多米,一道強烈的探照燈光正向這裡掃來,忙命令道:「臥倒!」
  大家都靜靜地趴在地下,全身緊貼著那泥水的土地,涼冰冰的,一股發腥的雨水氣直往鼻孔裡鑽。馬英想,怎麼辦呢?四週一點隱蔽的地方也沒有,閃電、探照燈一個勁地在頭上晃,時間長了就是不動,敵人也可能會發覺的;往前硬衝吧,太危險,恐怕傷亡過大。……最後他考慮分兩班沖,頭一班由老孟、小李護著槍先過,剩下的八個人在後邊組織戰鬥,吸引敵人的火力,這樣雖會有傷亡,但槍支能保得住。他小聲叫道:「老孟,老孟。」
  沒有人答應,大家相互看了看,才發現老孟不見了。小李著急地說:「是不是叫河水沖跑了?」
  通!西邊突然一聲槍響。
  「獨角龍!」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道。馬英想,莫非老孟又和敵人幹上了?
  通!又是一聲。接著敵人炮樓上響起了密集的槍聲,遠處打成了一片火海,這邊崗樓上探照燈一下子扭過去了。馬英的心豁然一亮:老頭子是在用計啊!他轉過臉來說:「誰去接應老孟?」
  「我去!」二虎站起來大聲說道。
  「一定把他接回來!」馬英對二虎說罷,又向大家命令道:「立即衝過去!」
  頃刻,同志們象脫了韁繩的馬,一個個抖擻精神從地下爬起來,朝前衝去。
  大家一氣跑了二里地,才歇下來,回頭看了看,火光也沒有了,槍聲也不響了。一個個都提心吊膽地在想:老孟、二虎他們怎麼樣了?打著的時候,倒不覺得怎麼,因為知道他們還在和敵人戰鬥著,並且從火光中可以判斷出他們在什麼地方,甚至他們什麼樣的姿態都能想像得到;可是現在一仃下來,一切就都不知道了,答案只能有兩個極端,一個是他們安全脫險了,另一個是……
  馬英不放心,走到前村,讓大家原地休息,便和小李又朝回摸去,想看看動靜。走了一里多地,聽見前面沙沙地響,他們趕緊伏在地下。
  漸漸分辨出那腳步聲越來越近了,終於走到跟前,隱約地看見是一個人影。這時忽然一個閃電,他們看見原來是二虎背著老孟,忙搶上前去一齊問道:「怎麼樣了?」
  「他腿上掛採了。」二虎說。
  小李慌忙叫道:「老孟大爺,老孟大爺!」
  老孟卻不答應,小李小聲地哭了。馬英說:「可能是流血過多,昏過去了。」這時他們才藉著閃電看清楚老孟腿上的血還順著褲腿和雨水一齊往下流。小李忙撕下自己一隻袖子給他纏了。然後和馬英換著背上,一直背到村裡。
  大家一看老孟,臉色慘白,不覺個個心酸。房東老大娘忙熬了一碗薑湯給他喝了,這時他才慢慢睜開眼睛問道:「過來了嗎?」
  「過來了。」
  「槍呢?」
  「都在這。」
  「你摸摸!」小李還特地抄起一捆遞給他。老孟用手撫摸著槍,咀角上露出一絲微笑。
  早晨,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馬英把三十條槍五條一堆架起來,一共是六堆,排了長長一行。四周圍滿了看熱鬧的孩子們。那些取槍時跑了的人,這會都被集合來了,他們聽說大隊真的取回了槍,又驚又喜,有的說:「這回准要挨批評了!」有的說:「只要發槍,挨打我也願意。」
  王二虎喊了口令,四十多個人分兩排站在槍後,跑回來的戰士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吭氣。馬英站到隊前氣鼓鼓地問道:「同志們,是去整編啊,還是取槍呢?」
  「取槍。」大家異口同聲說,聲音卻很小,像是在肚裡說的。
  「現在大家明白了。」馬英接著問道:「當初為什麼不相信呢?為什麼不相信黨呢?共產黨什麼時候說過假話?」
  大家一聲不吭,只是耷拉著腦袋聽著,有人看著旁邊耀武揚威的王二虎,後悔自己不該跑了的。
  忽然張大爺推著張玉田來了,他走到隊前對馬英說:「隊長,我把這沒出息的東西交給你。」接著轉過臉來對玉田說:「以後再跑了,就別想進我的家門!」
  玉田本是個誠實的青年人,這次開小差主要是怕編走,家裡沒人照管,後來見他爹這樣子,後悔也來不及了,想回來,又覺得沒臉見人,讓他爹連拉帶罵,才算把他弄來了。
  馬英看見玉田,想起和他在一起戰鬥的情形,他總是不聲不響的靠在你身邊,可是當你把命令一下,他就立刻像只小老虎似的衝向敵人,是個好同志啊!馬英忽然感到不能光怪同志們,杜平對他講過,一個農民成為一個自覺的有組織有紀律的革命戰士,還需要一個過程,走的時候沒有動員好,自己不也有責任嗎?又看一看大家那為難的樣子,就不忍再往下講了。轉過臉來對王二虎說:「發槍!」
  大家一聽說發槍,臉上那股愁眉苦臉的樣子早跑光了,個個喜笑顏開;接過槍摸摸這,弄弄那,呼哩呼啦亂拉栓,背一會,扛一會,真不知怎麼拿才好。一個個精神抖擻,倒十分威武,馬英看著心裡也樂和起來了。
  當下進行了整編,一共新編了兩個排,王二虎是一排長,趙振江是二排長,原大隊留下的那個排是第三排。小李是大隊的偵察員,小董是大隊的通訊員,老孟當了大隊的參謀,蘇建才是文化幹事。
  新的大隊正式組成了,都在慶祝這個光榮的日子,好不熱鬧。老鄉們見自己的隊伍組織起來了,笑在臉上,喜在心裡,有的還送來雞旦、軍鞋等許多慰勞品。杜平和馬英忙著接待群眾。大隊的戰士和幹部一個個紅光滿面,正由蘇建才領著唱歌,嘹亮的歌聲響徹雲霄……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