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雞叫了好幾遍了,天還是黑烏烏的。老孟一骨碌從炕上爬起來,拍去身上的谷草,披上那件老羊皮襖,便朝馬棚裡走去。 老孟今年五十歲了,他叫什麼名字誰也說不上來,人們只知道他叫老孟,是跟人家趕馬車的。在人們的印象裡,彷彿他一生下來就叫老孟,一生下來就給人家趕馬車似的。對於老孟的歷史,只有他自己和蘇金榮兩個人知道。老孟原來是衡水郊外的一家貧農,因他爹鬧病,借了蘇金榮父親十兩銀子,蘇金榮的父親當時在衡水開錢莊,利上加利,番上加番,不上三年,便把老孟家裡那三間破房、一畝半地全滾進去了。於是他爹領上全家到關東去逃荒,在關東他爹扛腳累死了,他娘又被惡霸逼死;兩個哥哥,一個是煤窯崩塌壓死的,一個是鬧暴動被軍閥殺害了。在他二十一歲那年,一個人披著一件老羊皮襖又回到了衡水。在衡水他會到了蘇金榮,這時蘇金榮的父親已死了,他從他父親那裡知道了老孟家裡的情況,見他年輕力壯,就把他留下來趕車,並講好條件不計報酬。殘酷的生活傷害了老孟的心靈,在強大的惡勢力的壓迫下,他把頭低下了。 就這樣,老孟給蘇金榮整整趕了三十年馬車。他的鬍子由黑變白了,他那件老羊皮襖的毛也脫光了,他沒有成家,也沒有生兒養女,三十年他落下的唯一財產,就是那身乾硬的骨頭架子。按他自己常說的話是:「不求官,不求財,只求吃飽不生災。」 他這三十年的生活,像一池塘水,是平靜的、無味的,沒有風暴衝擊起來的浪花。他有仇,也有恨,可是他都咽到肚子裡了。他有希望,也有理想,可是慢慢在記憶裡都消磨完了。他像是失掉了笑容,忘記了歡樂。不過每當他碰到這兩件事情時,他彷彿又恢復了青春,人們可以看到他愉快的表情和歡樂的笑聲:一是當他滔滔不絕地講起《三國》、《水滸》的時候,——他是很喜歡嘮叨這些典故的,不過當你一插問到他個人的歷史,他便把咀一閉,一句話也不說了;一是當他見到馬英和建梅這兩個青年人的時候。他認為馬英是唯一看得起他的人,他認為建梅是唯一重視他的勞動的人。晴天一聲辟歷,共產黨來了,衝擊起他這一池塘水。馬英在回來的路上,坐在他馬車上告訴他許多窮人翻身和抗日的道理。這些道理像是一下子變成一個活的小動物在他肚子裡亂蹦,他的心不能平靜了。他忽然感覺到周圍這一切的變化與他有著密切的關係,有許多事情需要他做,而且是應該做的。於是他第一次用他那激動的聲音對馬英說:「打日本我老漢也算一分,豁出我這百十來斤都擱上它!」 馬英笑道:「老孟大爺,別光門後耍大刀。平常見個黃鼠狼子都嚇的跑,打日本你不害怕?」 「孩子,你怎麼也這樣看你大爺!」老孟將鞭子在空中一搖,叭的一聲響,壯著膽子說道:「騎驢看唱本——走著瞧吧,我要不殺幾個日本鬼子,把我的孟字摳了。」 馬英忙說:「我和你開玩笑的,打日本這台戲少不了你這個角兒。」 老孟聽罷,抖動著鬍子笑了,因為馬英終究是看得起他的啊! 昨天,馬英讓他從杜平那裡帶回來一封信,這信裡寫的什麼他不知道,不過從杜平交信的嚴謹態度,和馬英看信後那種愉快的心情,他知道這一定是一封不平常的信。當他又一次向馬英提出要參加抗日的時候,馬英說:「你這就是抗日工作啊!」這時,他的心是那麼激動,那麼甜蜜。三十年來,他趕著馬車不知進了多少次城了,可是把它全加起來,也不頂這一次啊!這也就是他今天老早便醒了的原故。 老孟走到馬棚裡,拌好料。那馬一見老孟,高興地揚了揚脖子,叫了兩聲便把頭滾到槽子裡嚼起來。老孟心愛地撫摸著它那光滑的堅實的脊背說:「吃吧,吃飽,現在咱們幹活可比從前有意思了啊!」 「咯咯咯……」一陣銀鈴般的笑聲。建梅從老孟的身後一下子蹦到他臉前邊,閃亮著眼睛說道:「老孟大爺,你真會給自己開心。」 「看這閨女,把我嚇了一跳,大早起來做啥啊?」 「去講演啊!」建梅把手中的講稿在老孟臉前一晃,「馬英同志派我到西河店去講演,可是我心裡怪害怕,老孟大爺,你跟我一塊去吧。」 「嘿!講演我可不行,要叫我跑跑腿還差不多。」 建梅故意翻起眼睛說:「我就知道你光會吹。昨天你還對馬英說:只要抗日,幹啥都行。你看還不到一天就打退堂鼓。」老孟被這一激,把大腿一拍,鼓起勁說:「好吧,我跟你去講兩段,講錯了可別怪我啊!」他說著做了個鬼臉,逗得建梅又咯咯地笑起來。 早晨,天氣特別晴朗,那蔚蘭色的天空潔淨而又明亮,就像剛剛被雨水沖涮過似的。一陣風吹過,公路旁的楊樹嘩嘩直響,干黃的樹葉子從樹上落了下來。一隊隊排成人字形的雁群,從高空掠過,向南飛去。建梅像是出了鳥籠子的鳥一樣,深深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又低著頭專心背她那講演稿子。老孟倒背著手,晃著他那高大的身軀,轉過臉來對建梅說:「建梅,你大點聲背,讓俺也記兩句。」 建梅背著忽然一頓,笑著說,「你別打岔好不好,又叫俺忘啦。」說著看了看講稿,才高聲地背起來。 這時迎面走來一人,扭著脖子,戴一頂小帽墊,一歪一歪地過來了,笑著對建梅說:「梅姑娘,上哪去啊?」「講演去。」建梅只顧背講稿,沒有注意是誰,猛抬頭一看,才發現是楊百順。 「講演什麼?」楊百順又問道。 「你不要管!」建梅生起氣來。 楊百順討了個沒趣,斜看了老孟一眼,扭著脖子走了。老孟擔心地說:「糟糕,你怎麼告訴他呢?他回去非說壞話不行!」 「我忘啦。」建梅接著又倔強地說:「隨他去說吧,我不怕。」西河店是肖家鎮通往縣城公路上的頭一個村子,相隔只有六里地,一霎時便來到了。老孟把建梅領到村東的奶奶廟門口說:「你看這地方怎麼樣?」 「行了。」建梅說罷便走上廟台,用她那清亮的聲音唱起了抗日歌: 工農兵學商 一齊來救亡…… 正在村邊玩耍的小孩們,見廟台上有個大姑娘唱歌,都圍攏來了,有的還跟著瞎唱。建梅見孩子們想唱歌,就一句句地教起來。跟著一些大人們也圍攏來了。 這時,老孟趁勢跑到村裡吆喝道:「共產黨講道的來了,講的是打日本鬼子,誰要聽到村東頭廟台上去啊!」 廟台底下的人越聚越多,建梅仃止了教歌,用眼往台下一掃,黑壓壓一大片,心就不由撲撲地跳起來。忽然眼前浮起了馬英在老槐樹下講演的那種激昂的表情,耳邊響起了馬英那充滿勝利信念的聲音,她鼓起勇氣連珠似的講道:「老鄉們,你們都想知道眼下的情景,這世道要變成個什麼樣子,日本鬼子來得了來不了?……」她自己也弄不清開頭這幾句話是怎麼講出來的,聲音有些顫抖,好像是從嗓子眼裡衝出來的,但很快她便平靜下來了,「老鄉們,日本是個什麼東西呢?它是個帝國主義,在我們中國的東邊,有咱河北省的一半大……」她也不管群眾聽得懂聽不懂,就從日本的地理、人口,直到侵略中國的目的,一鼓氣講起來。 這時村中的人聽說奶奶廟門口有個女八路來講道,都紛紛來看希罕,廟台下的人越發多了。人群中一些老頭和青壯年都被這些似懂非懂的新鮮道理吸引著;但佔人群中絕大多數的老大娘小媳婦,多是來看熱鬧的,她們聽不懂,就唧唧喳喳地在台下議論起來。建梅聽到台下亂嘈嘈的,就不知該怎麼講好了,忽然她聽到一個老太婆說:「這哪是女八路啊,這是肖家鎮上大財主蘇金榮的侄女嘛!」聽到這裡,她思想就開了小差,眼前浮起她二叔、她娘的影子,趕也趕不走,準備好的講演詞也忘完了,她翻起眼睛看著台前那棵大楊樹上的葉子,可是怎麼也想不起來。台下的人更亂了。 正在這時,楊百順帶著兩個夥計分開眾人,走上前來說道:「梅姑娘,你娘叫你回去哩!」 建梅一看,氣得臉通紅,也顧不著講演了,忿忿地對他們說:「我不回去!」 「這可是大太太的話,你不回去我們擔戴不起。」楊百順說著就來拉她,她哪裡肯走,楊百順便指揮那兩個夥計一起動手,生拉硬拽地把她弄走了。 聽講的人們立刻忽忽拉拉走了一大半。老孟這時已經從村裡吆喝回來,他見楊百順來拉建梅,心中非常氣忿,可是又沒法近前,弄不好連自己也會被抓回去哩!他見建梅已被拉走,群眾要散伙,心中一急,嚷道:「我來講它兩段。」說著一揮手走上廟台:「老鄉們,日本是個小國,中國是個大國,小國不如大國,大國總比小國強!……」 老孟只顧仰著臉講,顛來倒去總是這兩句。低頭一看,人早都走光了,不由便罵起來:「真是不開竅!」 窗下,馬英又將昨天杜平給他的信打開,仔細閱讀著。這在他已經養成習慣,杜平的每一封信他都要照例讀上無數遍。杜平寫的信總是那樣簡短、含蓄,那些深刻而又精闢的見解,好像都蘊藏在這些簡短文字的後面,只有經過深思苦想,才能從其中取得。這彷彿又是杜平故意做的。就說「掌握形勢」這四個字吧,當前這個縣的形勢怎樣呢?日寇即將襲來,國民黨退走了,地方上的反動勢力不得不和我們合作,但他們怕共產黨和廣大群眾甚於怕日寇,所以他們自然又糾合在一起,形成一條地下反動統一戰線,來對付我們。那麼為什麼要提「掌握」二字呢?這就說明要注意形勢的變化。為什麼強調了「掌握」二字呢?這是說明當前處於動盪的時代,形勢變化急驟無常,難以捉摸啊!…… 馬大娘看著兒子臉上一時愁一時喜的表情,想起前幾天夜裡那場風暴,歎了口氣,又擔心地說道:「孩子,你這樣工作能行嗎?沒有槍,沒有炮,赤手空拳,能打得過人家?……」 「娘,」馬英轉過臉說道,「可是群眾向著我們啊,你沒看見來咱家開會的鄉親們那股勁頭,只要能把群眾發動起來,大家團結一條心,比什麼力量都大!」 「唉,千家萬戶怎麼能一條心啊!從前也不知有人鬧過多少次,開頭說的好好的,一上陣都散了。」 「那時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如今……」馬英一時不知怎樣向母親解釋,說到半路把話仃住了。 馬大娘望著兒子那激動倔強的樣子,越覺得他還是個孩子,就越為兒子擔心,不由近前撫摸著他說:「娘不是不願意你工作,娘恨不得你把這些黑了心的都除掉,可你娘跟前就你這一個命根子啊!你要是有個好歹……蘇金榮、王金蘭都是些殺人不眨眼的傢伙,他們要是再來……」 「娘,不要緊。咱們共產黨已經警告過他們了,他們也不是沒長腦瓜子!這夥人總把自己的命看得比別人值錢些!」馬英雖然這樣勸說母親,可是心裡對縣委這樣警告王金蘭也有些不解,既然肯定這次毒手是他下的,為什麼不將這傢伙幹掉呢?想著,他那雙眼睛又落在杜平的信上:「統一戰線是為了爭取群眾,爭取進步力量,爭取更多的人參加抗日,孤立頑固派。」「爭取,爭取……」為什麼他這樣強調「爭取」呢?「爭取」,這就是說要更多的人參加抗日,要有一個「爭取」的過程,也就是要有一定的時間;那麼反過來,要是現在把王金蘭幹掉,就沒有這個「爭取」的時間,群眾還沒有覺悟過來,就會混亂,地主們也就會驚慌、反抗;再反過來,我們要是暫時不殺王金蘭,把大多數人爭取過來,「孤立頑固派」,那頑固派豈不就自然孤立起來了嗎?「對!對!」馬英不由失聲叫了出來。 「對什麼呀?」馬大娘吃驚地問道。 「我說縣委警告王金蘭警告得對!」馬英說著又被信上下邊那兩行小字吸引住了:「要設法武裝群眾,只有握住槍桿,才能更廣泛地吸引、發動、鼓午群眾,才能更有力地和敵人進行鬥爭!」他忽然又想道:剛才母親說我「沒有槍,沒有炮,赤手空拳……」 啪啪!啪啪!叫門聲打斷了馬英的沉思。 「一聽叫門我這心就跳。」馬大娘說著朝大門走去。馬英在屋裡聽得母親在門口說:「他大爺啊!」 「在家嗎?」 「在。」 馬英聽出是老孟來了,急忙迎出去,只見老孟抖著鬍子拍著手說:「糟啦,糟啦,清早我跟建梅到西河店去講演,半路上碰見楊大王八,他回去不知說了些什麼壞話,回來就把建梅抓走啦,關到她娘對面的南屋裡。你知道,她娘和蘇金榮把她許給劉中正做姨太太,她說啥也不幹,都哭成了淚人。她娘已經先打發楊大王八進城聯絡去了……」 馬英急促地在屋裡來回踱著,心中焦慮萬分,考慮著怎樣才能把建梅救出來呢?……他腦子裡忽然又浮起這個念頭:槍、槍,再沒有槍是不行了,沒有槍桿子腰桿子就硬不起來!他突然轉身對老孟說道:「蘇金榮家裡藏的有槍嗎?」 老孟被問得楞了半天,然後湊在馬英耳邊說:「大前年我從城裡拉回來兩布袋硬梆梆的東西,蘇金榮親自押著:我就知道有鬼,抽空一摸,出了一身冷汗,都是槍!總有七八條。」「你知道他埋在哪裡?」 「那可說不上,這種事他哪會叫咱知道?」 「建梅知道不知道?」 「興許知道吧?也說不上。怎麼,要取他的槍?」 「是啊,武裝抗日群眾。」 「蘇金榮知道了他可不依啊!」老孟吃驚地說道。 這個問題馬英已經考慮過了。如果讓蘇金榮自動把槍捐出來,那是辦不到的;如果要通過建梅把槍挖出來,那蘇金榮就只好吃個啞巴虧。他對老孟說:「蘇金榮是縣裡戰委會付主任,天天口頭上叫喚著抗日,他有啥說的;再說建梅是他家裡的人,作為捐獻,我們也不是硬搜他的。」 老猛一想有理,可是又擔心地說:「誰不知蘇金榮是個陰陽臉,暗地裡他會跟咱罷休?」 「我的老大爺!」馬英拍了拍老孟的肩膀,「有了槍桿還怕他幹啥?」接著又笑了笑說,「老孟大爺,這可不能門後耍大刀,要拿到當亍上去要啊。」 老孟臉一紅,又把大腿一拍說:「別說了,有啥事你就分配我吧,不要說挖槍,就是挖他的腦殼我也干。」 馬英立刻從筆記本上撕下一張紙,嚓嚓寫了幾行小字,交給老孟嚴肅地說,「把它交給建梅,不能放任何人知道。」老孟二話沒說,把紙條往腰帶裡一押,便興沖沖地走了。馬莊在肖家鎮的正東,只隔三里地。老孟腿又長,邁開大步,三晃兩晃便回到蘇家。他摸到後院,見院裡沒人,就躡手躡腳走到南屋門口,輕輕叫了一聲:「建梅……」 建梅正躺在炕上望著天花板出神,忽聽老孟喊她,慌忙跳下炕來走到門口問道:「見到他了嗎?」 老孟隔著門縫望見建梅那紅紅的臉上滿是淚印子,心裡一酸,忙把那個紙條遞過去,只說了一個字:「信!」 建梅拆開紙條,用那雙含著淚花的眼睛丁在上面:「建梅同志……」一股熱流霎時通過了她的全身,她急用手背把眼淚一抹,但見那紙條上寫道: 建梅同志: 你的情況我全知道了,我們一定設法救你。不過你暫不忙出來,有重要任務需要你在家裡完成。聽說你二叔有一部分槍支,不知埋藏在哪裡,你如知道更好,不知道,一定要想法把情況弄出來。有了武器,我們就有了一切。 馬英 在這封簡短的信裡,除了親切的關懷之外,還有無限的信任。建梅的眼光最後落在「馬英」這兩個流利的草字上,這兩個字她是那麼熟悉,那是在教室的黑板上,校門口的牆報上看過的,可是如今竟然落在給她的親筆信上了!…… 「死丫頭,你到底吃飯不吃飯,不吃飯餓死你!」她娘在對面屋裡說話了。 建梅忙說:「老孟大爺,你先回去,太陽落的時候再來一下。」 老孟走了兩步又拐回來說:「你能吃勉強著吃點,可不能餓壞身子。」 建梅望著老孟的背影,想起了自己的任務,時間刻不容緩,必須在今天下午完成!可是槍埋藏在哪裡?她連個影子也不知道啊!她的眼睛又丁住那張小紙條,她彷彿看到了馬英那期待的眼光,寫信的姿勢……。「不知道,一定要想法把情況弄出來。」「想法」,「想法」,想個什麼法子呢?她二叔一家人都搬進城裡住了,她哥哥老早就往南邊去了,家裡只有她娘一個人,她,她,她會知道麼?就在這一霎時,她的腦子忽然一亮,想起大前年為埋什麼東西,她娘曾和蘇金榮吵過一次架。那埋的是什麼呢?莫非就是槍嗎?要是,那她娘一定知道。可是她娘怎麼會告訴她呢?她想:不如裝著先把那親事答應下來,好從娘口裡把藏槍的地點套出來再說。……噹的一聲,門上的鎖開了。她娘走進來,拉著又黃又干的老臉,沒好氣地指著她說:「你吃不吃呀,你真的不想活了就給我死!」 建梅朝著桌上那碗雞旦麵條,說道:「涼啦,還怎麼吃?」她娘一聽她口氣軟了,忙說:「我去給你熱熱。」 一忽兒,她娘便把麵條端回來了,碗裡冒著騰騰的熱氣。對她說:「吃吧。」 建梅嚥了一口悶氣,端起碗忽流忽流地吃起來。 她娘接著道:「十七大八啦,能總在外面跑嗎?也該著……」 建梅打斷她的話說:「娘,那事我答應了。不過我年紀還小,過兩年再結婚行嗎?」 這回答出乎她娘意料之外,但似乎又是在她意料之中:姑娘家嘛,結婚前總是要賣賣胃口的,可是到底還不是由著爹娘嫁出去,於是忙說:「行啊,行,只要你答應了,啥時候結婚由你。」她心想:只要你答應了,進了城還由得了你?接著便數道起劉中正來:「你女婿雖說年紀稍微大點,可是長的不賴,耀武揚威,有官派,聽你二叔說,蔣委員長都看得起他。以前在天津當營長,如今又當了司令,將來還不知道升到什麼官!再說他那兩房太太,老的老了,丟的丟了,你去了還不是獨佔……」 建梅再也聽不下去了,面也吃不下去了,又是氣,又是恨:娘啊,娘,你為什麼這樣狠毒呢?為了貪官圖財,就把親生女兒往火坑裡推嗎!但在這氣恨之中她又有些可憐她:她守寡多年,守著她們兄妹兩個在蘇家受氣,對蘇金榮低三下四,任他作弄擺佈,精神上那麼空虛和無知……她忽然覺醒起來:我這是在想什麼啊?任務!任務!怎麼完成任務呢?就在這時,聽到她娘說:「在這個家裡你二叔掌大權,霸道的不行,哪有咱孤兒寡母過的日子!你能找個好主,咱一家老小就有了靠山……」 建梅聽到這裡,靈機一動,說道:「娘,搬進城,不跟俺二叔住在一起。」 她娘說:「那自然啦,難道他的氣咱還沒受夠?今早上楊百順從城裡來,說你女婿已經找下房子了,三進院子。」建梅說:「那咱們搬走了,咱家地下埋的東西咋辦呀?」她娘歎了口氣說:「咱家埋的有啥啊?有,也是你二叔家的。」 「哼!就他霸道。」建梅故做生氣地問道:「娘,大前年你為埋東西和二叔吵架,那是埋的啥啊?」 她娘還是第一次見建梅跟自己站在一條線上,替自己說話,心裡喜出望外,早把矛頭轉向了蘇金榮,她毫不在意地說道:「你爹死前在天津存著三百塊現洋,我知道他把它取回來了,我當他是埋現洋哩,就吵著找他要,後來才知道他買了槍……」她說到這裡,忽然把話仃住,她想到蘇金榮曾交代過:「對誰也不能說啊!」 建梅一聽到這個「槍」字,滿心歡喜,又故作天真地追問道:「娘,啥槍?是不是打仗的合子炮?那是咱們的錢買的嗎?」 聽建梅這麼問,她娘趕忙說:「快別說這個了,那不是咱女人家管的事。」 建梅卻說:「為啥不管,以前咱就是吃了這個虧啦,俺二叔就是會拿槍桿子嚇人。」 她娘聽建梅說的有理,又乘機說道:「就是,我給你找個當官的女婿,就是為了免得以後受人欺負。」 建梅說:「不管怎麼樣,那槍是咱的,咱得取走。娘,那槍埋在哪啊?」 「在偏院北屋祖先神像底下……」她娘說到這裡,忽然又把話頓住,忙岔開話扯起別的了。 可是建梅早已把這幾個字記住了。她娘又扯了些什麼,建梅一句也沒有聽見。她的心早已飛出這個房子,飛到馬英那裡,她彷彿看見馬英笑著向她祝賀,她彷彿看見馬英帶著人正從偏院北屋神像底下取槍,一霎時這些槍已經背在一隊年輕小伙子的身上,昂然從她眼前走過…… 太陽漸漸向西邊沉下去了,老孟在二門口等了好一會,終於把黃臉婆盼出來了。等她走進北屋,老孟便悄悄地向建梅的南屋走去。她娘現在已經放鬆了對建梅的禁閉。建梅把匆匆忙忙寫給馬英的信塞給了老孟,並在他耳邊囑咐了幾句,便打發他走了。 天黑了。煤油燈下,她娘又對建梅無止境地嘮叨起來。一忽兒講天津的洋樓有多高,一忽兒講天津的京戲有多好聽,還有什麼女人要燙髮呀,穿高跟皮鞋呀,結婚坐小汽車呀……可是建梅的思想早飛到偏院的北屋裡,她暗暗助著勁說:「快,快,快點把槍挖走!」……忽然聽見偏院叭!叭!兩聲響鞭,她心裡那塊石頭落下來了。這是老孟給她的暗號,意思是說大功告成了。建梅理了理頭髮、衣裳,開始和她娘談判:「娘,我不進城了,那親事我不答應。」 「你,你說什麼?」 「娘,」建梅拉住她娘的手說,「那是俺二叔用的計,他為了籠絡劉中正,就拿我當成送人情的禮物。娘,你可別上他的當,我是你的親生女兒,你就捨得把我往火坑裡推嗎?娘,我不願意依靠人,我不願意鰵吃坐穿;我要靠我自己,我要留下來做抗日工作,我要真正做個有用的人……」 她娘的臉色由黃變紅,由紅變紫,由紫變白,氣急敗壞地罵道:「你,你,你剛才說的都是騙我的!你這個不識好歹的賤骨頭,放著太太不當,跟著窮八路有啥出息!」 建梅見她娘一時又擺出那凶狠的面孔,心裡火了,就和她吵:「窮!窮!窮有啥短處!還不是財主把人家剝削的。」「你說這沒良心的話。我疼你愛你,哪點不是為了你好?」她娘忽然拍著大腿嚎啕起來,「我好苦的命啊!男人早死了,兒子走了也不回來,閨女又要跑,我咋不死啊……」 「娘,」建梅平和了一下說,「你要是真疼你閨女,你就讓我參加工作,你要是不讓我工作,就別怪你閨女狠心,咱們就……」 沒等建梅說完,她娘又扯起嗓子吼道:「就怎麼?就怎麼?再說,我撕了你的咀!告訴你,你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建梅一聽,拔腿就往外跑,她娘趕上去抓她,沒有抓住,在屋裡轉了一圈,抄起個雞毛撣子追了出來。 建梅咚咚咚地剛跑進過道,忽聽前面一個人說道:「梅姑娘,上哪去?」她抬頭一看,見楊百順帶著兩個背大槍的民軍站在面前,不由更火了,就衝著他們吼道:「滾一邊去!」楊百順早已看出這裡面有問題,把雙手一攔說:「別生氣,別生氣,有事好商量……」 這時黃臉婆已經追來,口裡喊著:「把她攔住!」接著跑上來用雞毛撣指著建梅說:「你跑,你往哪跑!老實說,你走不走?」 楊百順又歪著腦袋奸笑著說:「梅姑娘,可得聽大人的話啊,常言說:父母是層天嘛!」 建梅知道跑不了,就忿忿地說:「反正我不走,看你們怎麼樣?」 「反了,你!」她娘命令道,「把她捆起來!」 她娘的話剛落音,楊百順就從腰裡抽出繩子去捆建梅。建梅照准他那歪腦袋叭的就是一耳光。楊百順顧不了這些,躥上去就扭住了建梅的胳膊,建梅正要喊,一個民軍順手把一條手巾塞到了她咀裡。她拚命反抗,可是無濟於事。 楊百順說:「大太太,趁早走吧,夜長夢多。」 「好吧,就走。」 「我去找老孟套車去。」 「可不要找他啦,那老東西跟著共產黨鬧騰得忘了形啦!」建梅她的話,提醒了楊百順,他說:「我自己去。」 楊百順到馬棚裡看了看,老孟不在,他睡的炕上也沒有,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先把車套上了。他們把建梅抬在車上,用被子蒙著,車上還放了幾口大木箱,黃臉婆和楊百順坐上車,兩個民軍前後護著,便悄悄出鎮了。 建梅蒙在車上,想哭,可是沒有淚。她忽然想起以前聽來的那些綁票、捆人的故事,如今卻落在自己頭上了!可是綁自己的卻是自己的親娘,這有錢人的心真太狠毒了啊!……唉!都怨自己的覺悟不高,為什麼我不早點跑出來呢?我還留戀她什麼呢?難道這七八年我還沒把她看透嗎?……她忽然像是看見了那個反動軍官劉中正。一個月前劉中正路過肖家鎮時曾住在她家,蘇金榮特地要她到客廳裡去見他,當時她還不知道他們的用意,現在想來,他們是早有打算了。可我真的就落到他們手裡?不,我寧死也不能讓他們稱心如意!……我死,沒有什麼。可我再也不能工作了,我再也見不到老孟大爺和馬英同志了啊!…… 建梅想著想著,忽然聽到楊百順和她娘在說話: 「大太太,你看我老楊辦的這一手利索不利索?」 「那還用說,誰不知道你老楊是個能人。」 「見了會長司令,替小人說句話啊。」 「放心吧,我啥時虧待過人。」 「大太太,」楊百順進一步邀功說,「就說上一次殺馬英,還不是我老楊領的路,可不知哪個小子走漏風聲,沒弄成……」 建梅聽了氣的直咬牙:原來那是你領著干的呀!一霎時,楊百順的許多罪惡都在她腦子裡翻騰起來,這個人不除掉,那對馬英他們的工作影響可大啦!她忽然想到跑,跑回去告訴馬英,可是一晃胳膊,繩子捆得緊緊的,一動也不能動,急得她出了一頭汗。 馬車沒敢進西河店,從村東繞過去,然後又拐上大路,慢慢接近了沙河邊。此時更深人靜,只有那馬蹄的噠噠聲,黃臉婆和楊百順的心不由都收緊起來。 「站住!」突然一聲口令,路旁跳出幾個人,持槍將車攔住。楊百順嚇的從車上溜下來,黃臉婆也說不出話了,那兩個民軍一前一後像是拴馬樁子似的豎在地上。 原來取完槍,老孟給建梅送了個信號便去接她,不想走到前院,聽得楊百順將建梅攔住,便去報告馬英,帶著人馬在這裡截住。 馬英走上前說道:「我們檢查一下。」 楊百順說:「這是婦道人家的車,怎麼好檢查!」 「可是這車上押著我們的幹部。」 「沒有的事,這是接太太進城哩。」 「你老實點。」馬英拿槍對住楊百順的胸口,楊百順早嚇得把雙手舉起來。馬英在他身上摸了摸,說道:「東西我們不要,只檢查一下,有我們的人,就領回去;沒有,就算了。」馬英說罷走到車前,把被子一揭,看見建梅雙手反縛著,昏迷不醒地彎曲在車上,口裡噙著一條白羊肚手巾,不由忿忿地說:「對親生女兒這樣,心也未免太狠毒了!」 建梅忽然聽到這使人痛心的話,睜眼一看,見是馬英,那眼淚倒像泉水似的湧了出來,接著昏過去了。馬英把建梅咀裡的手巾拿掉,又去解繩子。被嚇傻了的黃臉婆此時也醒來了,拽著馬英說:「你不能領走我的閨女,這是我的閨女!」「這是你的閨女,可又是我們的幹部,她究竟跟誰,要她自己說,共產黨講自願嘛。」馬英給建梅解完繩子,扶起她道:「建梅,醒醒,醒醒。」 建梅把眼睛睜開了,像是做夢,她凝視著馬英說:「真的是你們來救我了嗎,還是我做夢呢?」 「真的是我們來救你了。建梅,你說,你是跟你娘走,還是跟我們參加工作?」 建梅雙手抓住馬英的胳膊說:「我死也要和同志們在一起!」 「你這個小沒良心的,我養了你這麼大,管你吃,管你喝……」她娘拽住她吵起來。建梅突然轉過臉來說:「你管我吃?你管我喝?你們自己都是吃的窮人的血汗!我……我算看透了你們!」 建梅一使勁,跳下馬車,可是她站不穩,馬英趕緊將她扶住。黃臉婆趁勢彈著腿、拍著巴掌哭鬧起來:「共產黨拐我的閨女啊!……」 老孟突然拿「獨角龍」1逼住黃臉婆擺起了威風:「你再哭,再哭我崩了你!」 黃臉婆一下子變成泥菩薩,坐在車上大氣也不敢出了。 1「獨角龍」:是一種最落後的手槍,一次只能裝一粒子彈。 建梅忽然問道:「楊大王八呢?」 這時大家才發現楊百順跑了。建梅歎了一口氣,坐在地下,她的腿酸的一步也走不動。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