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烏古蒙是一個傷心慘目的地方,是障礙的開始,是那名叫拿破侖的歐洲大樵夫在滑鐵盧遇到的初次阻力,是巨斧痛劈聲中最初碰到的盤根錯節。 它原是一個古堡,現在只是一個農家的庄屋了。烏古蒙對好古者來說,應當是雨果蒙。那宅子是貴人索墨雷·雨果,供奉維萊修道院第六祭壇的那位雨果起造的。 過客推開了大門,從停在門洞里的一輛舊軟兜車旁邊走過,便到了庭院。 在庭院里。第一件使過客注目的東西。便是一扇十六世紀的圓頂門,門旁的一切已經全坍了。宏偉的气象仍從遺跡中顯示出來。在离圓頂門不遠的牆上,另辟了一道門,門上有亨利四世時代的拱心石,從門洞里可以望見果園中的樹林。門旁有個肥料坑、几把十字鎬和尖嘴鍬,還有几輛小車,一口井口有石板舖地和鐵轆轤的古井,一匹小馬正在蹦跳,一只火雞正在開屏,還有一座有小鐘樓的禮拜堂,一株桃樹,附在禮拜堂的牆上,正開著花。這便是拿破侖當年企圖攻破的那個院子的情形。這一隅之地,假使他攻破了,全世界也許就是屬于他的。一群母雞正把地上的灰塵啄得四散。他听見一陣狺吠聲,是一頭張牙露齒、代替英國人的大惡狗。 當年英國人在這地方是值得欽佩的。庫克的四連近衛軍,在一軍人馬猛攻之下,堅持了七個鐘頭。 烏古蒙,包括房屋和園子在內,在地圖上,作為一個几何圖形去看,是一個缺了一只角的不規則長方形。南門便在那角上,有道圍牆作它最近的屏障。烏古蒙有兩道門:南門和北門,也就是古堡的門和庄屋的門。拿破侖派了他的兄弟熱羅姆去攻烏古蒙;吉埃米諾、富瓦和巴許呂各師全向那里進扑,雷耶的部隊几乎全部用在那方面,仍歸失敗,克勒曼的炮彈也都消耗在那堵英雄牆上。博丹旅部從北面增援烏古蒙并非多余,索亞旅部在南面只能打個缺口,而不能加以占領。 庄屋在院子的南面。北門被法軍打破的一塊門板至今還挂在牆上。那是釘在兩條橫木上面的四塊木板,攻打的傷痕還看得出。 這道北門,當時曾被法軍攻破過,后來換上了一塊門板,用以替代現在挂在牆上的那塊;那道門正在院底半掩著,它是開在牆上的一個方洞里的,堵在院子的北面,牆的下段是石塊,上段是磚。那是一道在每個庄主人家都有的那种簡單的小車門,兩扇門板都是粗木板做成的,更遠一點,便是草地。當時兩軍爭奪這一關口非常猛烈。門框上滿是殷紅的血手印,歷久不褪,博丹便在此地陣亡。 鏖戰的風濤還存在這院里,當時的慘狀歷歷在目,伏尸喋血的情形宛然如在眼前;生死存亡,有如昨日;牆垣呻吟,磚石紛飛,裂口呼叫,彈孔瀝血,樹枝傾斜戰栗,好象力圖逃遁。 這院子已不象一八一五年那樣完整了,許多起伏曲折、犬牙交錯的工事都已拆毀。 英軍在這里設過防線,法軍突破過,但是守不住。古堡的側翼仍屹立在那小禮拜堂的旁邊。但是已經坍塌,可以說是徒存四壁,空無所有了,這是烏古蒙宅子僅存的殘跡。當時以古堡為碉樓,禮拜堂為營寨,兩軍便在那里互相殲滅。法軍四處受到火槍的射擊,從牆后面、頂閣上、地窖底里,從每個窗口、每個通風洞、每個石頭縫里都受到射擊,他們便搬一捆捆樹枝去燒那一帶的牆和人,射擊得到了火攻的回答。 那一側翼已經毀了,人們從窗口的鐵欄縫里還可以看見那些牆磚塌了的房間,當時英軍埋伏在那些房間里,一道旋梯,從底到頂全破裂了,好象是個破海螺的內髒。那樓梯分兩層,英軍當時在樓梯上受到攻擊,便聚集在上層的梯級上,并且拆毀下層。大塊大塊的青石板在蕁麻叢里堆得象座小山,卻還有十來級附在牆上,在那第一級上搠了一個三齒叉的跡印。那些高不可攀的石級,正如牙床上的牙一樣,仍舊牢固地嵌在牆壁里。其余部分就好象是一塊掉了牙的顎骨。那里還有兩株古樹:一株已經死了,一株根上受了傷,年年四月仍發青。從一八一五以來,它的枝葉漸漸穿過了樓梯。 當年在那禮拜堂里也有過一番屠殺。現在卻靜得出奇。自從那次流血以后,不再有人來做彌撒了。但是祭台依然存在,那是一座靠著粗石壁的粗木祭台。四堵用灰漿刷過的牆,一道對著祭台的門,兩扇圓頂小窗,門上有一個高大的木十字架,十字架上面有個被一束干草堵塞了的方形通風眼,在一個牆角的地上,有一個舊玻璃窗框的殘骸,這便是那禮拜堂的現狀。祭台旁邊,釘了一個十五世紀的圣女安娜的木刻像;童年時代的耶穌的頭,它不幸也和基督一樣受難,竟被一顆銃子打掉了。法軍在這禮拜堂里曾一度做過主人,繼又被擊退,便放了一把火。這破屋里當時滿是烈焰,象只火爐,門著過火,地板也著過火,基督的木雕像卻不曾著火。火舌灼過他的腳,隨即熄滅了,留下兩段烏焦的殘肢。奇跡,當地的人這樣說。儿時的耶穌丟了腦袋,足見他的運气不如基督。 牆上滿是游人的字跡。在那基督的腳旁寫著:安吉內。還有旁的題名:略瑪約伯爵、哈巴納阿爾馬格羅侯爵及侯爵夫人。還有一些法國人的名字,帶著惊歎號,那是憤怒的表示。那道牆在一八四九年曾經重加粉刷,因為各國的人在那上面互相辱罵。 一個手里捏著一把板斧的尸首便是在這禮拜堂的門口找到的,那是勒格羅上尉的遺骸。 從禮拜堂出來,朝左,我們可以看見一口井。這院子里原有兩口井。我們問:“為什么那口井沒有吊桶和滑車了呢?”因為已經沒有人到那里取水了。為什么沒有人到那里取水呢?因為井里填滿枯骨。 到那井里取水的最后一個人叫威廉·范·吉耳遜。他是個農民,當時在烏古蒙當園丁。一八一五年六月十八日,他的家眷曾逃到樹林里去躲藏。 那些不幸的流离失所的人在維萊修道院附近的樹林里躲了好几晝夜。今天還留下當年的一些痕跡,例如一些燒焦了的古樹干,便標志著那些惊慌戰栗的難民在樹林里露宿的地點。 威廉·范·吉耳遜留在烏古蒙“看守古堡”,他蜷伏在一個地窖里。英國人發現了他。他們把這嚇破了膽的人從他的藏身窟里拖出來,用刀背砍他,強迫他伏侍那些戰士。他們渴,威廉便供給他們喝。他的水便是從那井里取來的。許多人都在那里喝了他們最后的一口水。這口被許多死人喝過水的井也該同歸于盡。 戰后大家忙著掩埋尸休。死神有一种獨特的扰亂胜利的方法,它在光榮之后繼以瘟疫。傷寒症往往是武功的一种副產品。那口井相當深,成了万人冢。那里面丟進了三百具尸体。也許丟得太急。他們果真全是死了的人嗎?据傳說是未必盡然的。好象在拋尸的那天晚上,還有人听見微弱的叫喊聲從井底傳出來。 那口井孤零零地在院子中間。三堵半石半磚的牆,折得和屏風的隔扇一樣,象個小方塔,三面圍著它。第四面是空著的。那便是取水的地方。中間那堵牆有個怪形牛眼洞,也許是個炸彈窟窿。那小塔原有一層頂板,現在只剩木架了。右邊護牆的鐵件作十字形。我們低著頭往下望去,只看見黑魆魆一道磚砌的圓洞,深不見底。井旁的牆腳都埋在蕁麻叢里。 在比利時,每口井的周圍地上都舖有大塊的青石板,而那口井卻沒有。代替青石板的,只是一條橫木,上面架著五六段奇形怪狀、多節、僵硬、類似長條枯骨的木頭。它已沒有吊桶,也沒有鐵鏈和滑車了;但盛水的石槽卻還存在。雨水聚在里面,常有一只小鳥從鄰近的樹林中飛來啄飲,繼又飛去。 在那廢墟里只有一所房子,那便是庄屋,還有人住著。庄屋的門開向院子。門上有一塊精致的哥特式的鎖面,旁邊,斜伸著一個苜蓿形的鐵門鈕。當日漢諾威的維爾達中尉正握著那門鈕,想躲進庄屋去,一個法國敢死隊員一斧子便砍下了他的手。 住這房子的那一家人的祖父叫范·吉耳遜,他便是當年的那個園丁,早已死了。一個頭發灰白的婦人向您說:“當時我也住在這里。我才三歲。我的姐姐比較大,嚇得直哭。他們便把我們帶到樹林里去了。我躲在母親怀里。大家都把耳朵貼在地上听,我呢,我學大炮的聲音,喊著‘崩,崩。’” 院子左邊的那道門,我們已經說過,開向果園。 果園的情形慘极了。 它分三部分,我們几乎可以說三幕。第一部分是花園,第二部分是果園,第三部分是樹林。這三個部分有一道總圍牆,在門的這邊有古堡和庄屋,左邊有一道篱,右邊有一道牆,后面也有一道牆。右邊的牆是磚砌的,后面的牆是石砌的。我們先進花園。花園比房子低,种了些覆盆子,生滿了野草,盡頭處有一座高大的方石平台,欄杆的石柱全作葫蘆形。那是一种貴人的花園,它那格局是最早的法國式,比勒諾特爾式還早,現在已經荒廢,荊棘叢生。石柱頂端作渾圓体,類似石球。現在還有四十三根石欄杆立在它們的底座上,其余的都倒在草叢里了。几乎每根都有槍彈的傷痕。一條斷了的石欄杆豎在平台的前端,如同一條斷腿。 花園比果園低,第一輕裝隊的六個士兵曾經攻進這花園,陷在里面,好象熊落陷阱,出不去,他們受到兩連漢諾威兵的攻擊,其中一連還配備了火槍。漢諾威兵憑著石欄杆,向下射擊。輕裝隊士兵從低處回射,六個人對付兩百,奮不顧身,唯一的屏障只是草叢,他們堅持了一刻鐘,六個人同歸于盡。 我們踏上几步石級,便從花園進入真正的果園。在一塊几平方脫阿斯大小的地方,一千五百人在不到一個鐘頭的時間里全倒下去了。那道牆現在似乎還有余勇可鼓的神气。英國兵打在牆上的那三十八個高低不一的槍孔現在還存在。在第十六個槍孔前面,有兩座花崗石的英國墳。只有南面的牆上有槍孔,總攻擊當時是從這面來的。一道高的青藤篱遮掩著牆的外面,法國兵到了,以為那只是一道篱笆,越過后卻發現了那道設了埋伏阻止他們前進的牆。英國近衛軍躲在牆后,三十八個槍孔一齊開火,暴雨似的槍彈迎面掃來。索亞的一旅人在那里覆沒了。滑鐵盧戰爭便是這樣開始的。 果園終于被奪過來了。法國兵沒有梯子,便用指甲抓著往上爬。兩軍在樹下肉搏。草上全染滿了血。納索的一營兵,七百人,在那里遭到了殲滅。克勒曼的兩隊炮兵排在牆外,那牆的外面滿是開花彈的傷痕。 這果園,和其他的果園一樣,易受五月風光的感染。它有它的金鈕花和小白菊,野草暢茂,耕馬在啃青,一些晒衣服的毛繩系在樹間,游人得低下頭去,我們走過那荒地,腳常陷在田鼠的洞里。亂草叢中,我們看見一株連根拔起的樹干,倒在地上發綠。那便是參謀布萊克曼在臨死時靠過的那棵樹。德國的狄勃拉將軍死在鄰近的一株大樹下面,他原屬法國籍,在南特敕令1廢止時才全家遷徒到德國去的。近處,斜生著一株得病的苹果樹,上面纏著麥秸,涂上粘泥,几乎所有的苹果樹全因年老而枯萎了。沒有一株不曾受過槍彈和銃火。園里充滿了死樹的枯骸。群鴉在枝頭亂飛,稍遠一點,有一片開滿紫羅蘭的樹林。 1一五九八年,法王亨利四世頒布南特敕令,允許新教存在。一六八五年,經路易十四廢止,迫使無數新教徒遷徒國外。 博丹死了,富瓦受了傷,烈火,伏尸,流血,英、德,法三國人的血奮激狂暴地匯成一條溪流,一口填滿了尸首的井,納索的部隊和不倫瑞克的部隊被殲滅了,狄勃拉被殺,布萊克曼被殺,英國近衛軍受了重創,法國雷耶部下的四十營中有廿營被殲滅,在這所烏古蒙宅子里,三千人里有些被刀砍了,有些身首异處,有些被扼殺,有些被射死,有些被燒死;凡此种种,只為了今日的一個農民向游人說:“先生,給我三個法郎,要是您樂意,我把滑鐵盧的那回事說給您听听。”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