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3


  杜普里覺得很有意思:他的人向英方通報了這位俄國婦女的事;而白廳派來聯系的人又是曾經与她的男友在多切所特談得很投机的那個人。當時杜普里在那儿,親眼得見。
  如果由他來處理,杜普里根本不會向英國人提這件事。
  但決定是站長芒羅作的,他恪守禮儀和達成的“互利”默契.“哈爾,這件事發生在英國領土上,你不能不尊重這一事實。她是從大街上走進來的,而這是他們的管轄范圍。”
  “可她此時在美國領土上,”杜普里指出。但是芒羅固執己見。
  “你告訴切恩,”他命令道。
  “文件夾呢?告訴他們她帶來什么東西嗎?”
  芒羅欲言又止。此時他的秘書走進來,拿著一份電傳。
  他就勢說:
  “以后再談,好嗎?我得和華盛頓聯系一下。”
  當然羅,杜普里不會這樣做。如果他說了算,她此時已經在乘車去薩福克的途中了,兩小時后就到米爾登霍爾空軍基地,而后乘軍用空運噴气机,明天上午就到達安德魯空軍基地,而明天此時他們机會在西弗方尼亞從她口中榨出實情了;英國人根本听不到風聲。可芒歲是頭頭,這是他的站,而且他在蘭利中央情報局有很硬的關系。
  拉思伯恩到了,芒羅照舊拍拍他的肩膀。
  “見到你很高興,科林!”他笑容滿面。“一向可好?”
  “我需要休假,”拉思伯恩抱怨說。
  “彼此彼此啊!”他拉著拉思伯恩的胳膊一起走進辦公室。杜普里不得不承認,芒羅對拉思伯恩的情況介紹相當高明:瑪姬怎樣來到使館要求去美國;她又如何講不再回莫斯科。它使人听了覺得此事相當重要,值得研究;但又不需看得過重。最后他說(好象是忽然想到)她還帶來一份文件。噢,什么文件?”拉思伯恩的興趣來了。
  “就是個文件夾,里面有几張紙。”芒羅不在意他說,"是吧,哈爾?”
  “是的,”杜普里本分地附和道。
  “你們知道她一直在和誰睡覺嗎?”拉思伯恩問道,他對這個戲劇性的發展感到很開心。”
  “當然知道,”芒羅說,對此顯得毫無興趣。“和他們的一個特務,第二號特務,安德列揚。”
  “謝爾蓋·米哈依諾維奇·安德列揚相當重要,”拉思伯恩說道。
  是啊,伙計,你應該知道,杜普里心想。因此,我覺得文件夾可能有點儿意思。”拉思伯恩接著說。
  “你可以帶走一份复制件,”芒羅說,”你自己可以判斷。”
  “在這里嗎?”拉思伯恩間,一面四處看看,似乎文件可能就放在附近。
  “正在處理。”芒羅說。
  “啊,"拉思伯恩完全理解,他們會很好地合作,在一定程度上。“那么,請盡快派人送給我們,好嗎?”
  “放心,”杜普里說,看准時机插了進來,“呃,你對這位安德列揚怎么看呢?”他的眼光一直沒有离開拉思伯恩的臉。
  “肯定和你的看法一樣:精明、敏銳、圓滑,他們當中第一流的。”
  “你說這樣的家伙怎么會把絕密文件隨便亂放呢?”杜普里冷冷一笑。
  芒羅象是在溫布爾登觀看体育比賽,眼睛一會儿看看這個,一會看看那個。
  “當然,除非他有意讓我們搞到手,”杜普里補充說。
  “他為什么想那樣做呢?”拉思伯恩平靜地問。
  “或者想搞亂我們,或者……”他不說了。或者怎樣?”
  ’”“這個你可能知道,”杜普里說,挑戰似地盯著拉思伯恩。
  此后便是寒喧了。拉思伯恩代表自己的部門對美方的合作并幫助自己掌握動態表示感謝;他說他們自然希望盡可能早地收到材料。
  然后他問:“彼得羅娃小姐怎么處理?”
  沉默了一會儿。
  杜普里聳聳肩:“我想她要的不過是一張去‘天堂之國’的單程車票。”
  “你們給她簽證嗎?”
  芒羅和杜普里交換了眼色。芒羅說:“不要擔心,我們會照料彼得羅娃小姐的。”他笑了。“其實地可能很有用處。”
  此時拉思伯恩明自了他們的真正目標是誰,是安德列揚。
  斯蒂芬神父的檔案鎖在“中央檔案館”深處的一個鐵保密柜里,標著“机密”,只有經過特別審查、持特別證明的人才得以查看。
  檔案寫著:“拉夏塞·約翰·愛德華,1930年:月30日生于英格蘭的梅登黑德,是亨利·拉夏塞教授夫婦的獨于。
  曾就學于馬里利伯恩中學,考試合格(歷史、德語、俄語和物理)后,短期攻讀于倫敦經濟學院。
  “他參加過英國廣播公司監听部門的工作,被派駐屬俄語分部的卡沃門姆站,后轉到外交部,在柏林第14分部任職三年。在此期間,他成為一名審訊專家,他自愿去執行秘密任務,在德累斯頓被捕,在那里被監禁起來,受到特別審訊,東德把他交給蘇聯當局,最后在1966年与雅洛斯拉夫·巴托夫互換,回到英國。后者根据‘官方机密法’第一條被判處十四年徒刑(見其檔案)。
  “拉夏塞在東方坐牢期間左手失去兩個手指,受到极其惡劣的待遇,回到西方以后,他請求特許隱身于修道院,后來決定成為一名牧師。1967年8月27日,初次宣誓;1971年9月1口,正式宣誓;1972年11月13日:被授予圣職,前往羅馬學習兩年哲學以取得傳道許可證。1977年被指定為蘭福德修道院的見習修道長;1980年成為牧師;1983年被任命為沃爾頓山修道院的代理院長。
  “去年他被正式任命為沃爾頓山修道院的第11任院長。
  如今他的洗禮名字又加上了‘圣斯蒂芬’。”
  這是對斯蒂芬神父背景情況的一份措詞簡洁的總結,沒有提到他在第14分部究竟干了些什么,也未涉及對方為什么這樣急切地要把他弄到手。他們把他標出來,把賬都記在他身上,因為他的工作干得很出色。當他們最后設法把他抓到時,欣喜若狂。
  檔案也沒有具体講他是怎樣被抓獲的。簡單說是被出賣,但全過程本身又是一份檔案,存放在另一個保密柜里·有些人說,如果拉夏塞當時不是決定改換職業的話,他很可能就把后半生用來清算舊賬了。
  了解他的人開始很難相信象這樣的人會把全部身心獻給慈善、虔誠、忠貞。當初他以冷酷無情著稱于第14分部,他的職責是識破雙重間諜。他很快就名震波茨但,再往東也知道他的大名。
  有人指控,是他自己在獄中受到的虐待使他隱退于宗教,以求得精神寄托.他畢竟吃了苦頭,不僅僅是受審時掉了兩個手指。顯然他已經領教夠了,感到心灰意冷。
  但是切恩深知他的底繃,并不這樣認為。
  “他同意了嗎?”他問拉思伯恩。
  “同意了,”“這倒怪了,我原以為他不想和我們發生任何關系了。”
  “他确實不想,”拉思伯恩講,“他只是對波利索夫感興趣。”
  “拯救他的靈魂?”切恩的聲音里略帶嘲弄。
  粒思伯恩聳聳肩。
  “好吧,”切恩說,“至少我們可以撒手不管了。”
  “斯蒂芬神父送給我一件禮物,”拉思伯恩不再稱他為拉夏塞了,他尊重他的新職務。
  “嗅,是嗎?”
  拉息伯恩遞給他一個小紀念章看,解釋說:“這是公元480年紀念圣班尼狄克誕辰的,”“真的嗎?”听起來有些嘲弄。他把紀念本反過來,“這些拉丁文是什么意思?”
  拉思伯恩曾經是咸斯敏斯特古典文學班的學生,拉丁語說得相當好。
  “意思是:‘不要讓魔鬼成為我的響導’。”
  “是不是魔鬼已經成為我們的響導了呢?”切恩說。
  “究竟為什么他要給你這個玩意儿呢?”
  用外交行話說,這叫一种“過場”,象一种古典式的小步舞曲,提出要交涉的問題之后,雙方便不再直截了當地交談,而是相互影射式地交談;談的內容是非正式的,僅措辭十分正規。會晤的日的是為了向上級報告此事已辦;它不會改變任何人的立場,也不會影響事態的發展。
  出席者均屬二流。蘇聯使館要求舉行這次會晤人派來的是代辦而不是大使。主方出面的是國務部長,而不是外交大臣。會晤在一間寬敞通風的房間舉行,從那里向下可以看到外交部的四方形建筑。兩人互致親切問候,友好地微笑,緊緊地握手;寒喧一陣后,雙方入座。
  象樂隊指揮示意獨奏者正式開始演奏一樣,部長表示,寒喧就此結束。會談正式開始。代辦欣然同意,然后按事前演習過的那樣,宣讀講話,內容大部分是根据蘇聯使館通過外交密碼收到的國內指示。切爾滕納姆的英國破密碼中心尚未完全譯出,但其概要已經備好,如今就放在部長面前,因此他對蘇方將提出什么問題很清楚。
  代辦用的是中立腔,每逢它不代表自己、而是作為國家發言人講話時都用這個調子。他說:“我受命向貴國政府表示,有一些電台以聯合玉國營轄的領土為基地,正在散布對蘇聯不負責任、挑釁性的宣傳。蘇聯政府對這种活動极為關切。
  他停頓了一下。迄今為止,他背得一字不差。
  “那是什么廣播呢?”部長問,聲音同樣不帶任何感情.“這個電台自稱‘俄國自由之聲’,沼伏在蘇聯國內播音,它散布惊恐情緒和流言蜚語,造謠誹謗,無所不為,其罪惡用心是在我國人民中間混淆視听,妄想把他們引入歧途,我奉命指出,這种活動踐踏國際法,違反一切公認的播音法規。”
  部長不動聲色。“我想您的意思并不是說女王陛下的政府對這些廣播員負任何責任吧!”
  “我們的技術專家對我們肯定他說,此廣播來自于……”他停頓一下,斟酌措辭,對莫斯科的指示不可越雷池一步。“……來自聯合王國行使主權的區域之內。”
  “我必須再說一遍,”部長生硬地堅持他的問題,“貴國的意思并不是說這類廣播是我們管轄的官方廣播,對吧?"舞跳得好极了,都在避免踩到對方的腳。
  “不,”代辦承認,“我們并不是說它就是‘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盡管該公司的某些俄語節目對我們兩國的關系井未起到促進作用。”
  最后這一部分是臨場發揮的,說出來是為了加強效果。
  當他逐字逐句向莫斯科報告這次會暖時,它會顯得錦上添花的。
  部長則佯作不知,而且裝得很象。”您會清楚,我對這一切感到十分惊奇。這是我第一次听說此事。我可以絕對向您保證,女王陛下政府与此毫無關系。我敢肯定,您了解我們自己也受到非法電台的侵扰,如……”
  代辦堅持說:“我國政府認為貴國政府對這种廣播的來源并非全然不知。”
  部長心想:好吧,朋友!如果你想硬點儿,我愿意奉陪。“那么你們認為到底來源于何人呢?”流亡政治犯。職業戰爭狂人……法西斯組織的走卒、挑釁分子。我敢肯定您知道這類家伙。他們為數相當多。”
  “可是這個所謂電台在什么地方呢?”部氏冷冷地問。
  “他們是從哪里播音的?”
  代辦不象部長那樣玩牌,但他知道何時增加賭注。
  “我方專家正積极偵破,一旦掌握它的确切位置”我們自然會通知貴方。我必須說,我們也希望貴方采取适當措施來消除這种活動。”
  部長笑了:“換句話說,你們現在并不知道廣播發自河方。”
  “過場”即將結束,但是代辦臨別前還從旁放了一槍。
  “女工陛下政府,”他慷慨陳詞,心想外交部會因此感到驕做的。“有義務遵守禁止這种污染空气的活動的有關規定,允許這种活動的存在,与一個友好國家應有的舉止是不相符的。我受命指出,容忍這些活動是二种不友好的表示,是不能接受的。園此我們相信女王陛下政府會采取适當措施來改變這种情況。”他停下來,雙方都清楚,他已經完成了任務;雙方也都知道,會晤毫無成效。
  “謝謝,”部長說,“我自然會把貴國政府的立場轉告外交大臣。”
  代辦顯然松了口气。
  “下周花園晚會上我能有幸見到您和您尊貴的夫人嗎?"部長問。
  “我們很愿意前往。”代辦說,“法國人非常好客,您也這樣認為吧?”
  部長把他送到門口,一位助理已等在那里,把這位蘇聯外交官送出去。”
  門一關上,部長就在帕斯頓勳爵的油畫像下面的扶手椅上坐了下來,閉上眼睛。他常在勞心費神的會晤之后閉目靜思,這可以使他專心思考。
  他的結論是他喜歡這個俄口人。老一代的蘇聯外交官注情乖庚、一臉怒气、面無笑容。而這位代辦則是新一類型的代表。當然不是所有新人都這樣。
  他站起來,在辦公桌邊坐下,過了一會儿,按響了自己的專用電話。
  “杰弗里斯,”他對電話另一端的私人秘書說道,“請給我接通第35號,情報秘書處第35號.”他歎了口气,還不得不給杰弗里斯解釋清楚,他剛調來。“我要和切恩先生講話。”
  對克萊伯說來,在一個自己被迫捕的城市活動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倫敦和其它城市也沒有什么不同。最保險的地方是大街,在那里他可以自由活動,和周圍几百万人沒什么不同;他喜歡人群,在他們中間自己好比滄海一粟。于是他在人群中行走,隨著人流,從不著急。更重要的是,他要确保自己沒有引起別人的注意。
  他從不盯著警察看,這是第一條規則。他把他們當成路燈,走過去,只作不見,或是越過他們看遠方,從來不看他們的臉。最重要的是決不与他們對看。當他走進麥克唐納飯店時,他很有禮貌的微笑著,有人在柜台前排隊加塞儿他也不理會。“他拿起自己的乳酪畝包和紙杯咖啡,找個僻靜角落坐下,讀起報紙來。
  如果乘出租車,他從不告訴司机确切開到哪里,即使說出來其實也無關緊要;他一定要在目的地附近下車,然后步行前往。倒不是害怕司机會記住他,而是出于本能。這也是克萊伯依然能健在的原因。
  他已接到指示,不能撤离,即使當局已經知道他在附近活動。正是這种可信賴性使他的身价倍增。
  倫敦提供了許多隱蔽之處。如果你不想惹人注意,電影院是白天的暗處;也可以一天到晚坐在萊斯特廣場旁邊的圖書館看書讀報,不會有人前來打扰,也可以在游藝場一圈又一圈乘車兜圈子。
  他身上有足夠的錢;如果需要,他的后接還可提供更多的經費。那位黑頭發姑娘真是個能干的后勤部長。
  他不知道他們怎樣發覺自己在倫敦;但說來奇怪,他并不因此擔心。他知道自己不是被這一邊的人出賣的,他信任他們。現在确實出了問題,不過克萊伯是個宿命論者。他相信運气還在他這一方,否則他就查覺不出危險了。如果上帝不再保佑他,他早就自投羅网了;或者,在他午夜沉睡之時,他們可能會沖進來打他個措乎不及。
  當然羅,這是他最后一次作為克萊伯出現了。這次使命完成之后,卡爾·海因茨就不复存在。下一次他可以隨便換個身份:一個瑞典學生、或者一個瑞士醫生;他相當欣賞自己的美國口音,或許可以裝成來自大西洋彼學的旅游者。
  他是在查靈十字街開始查覺有人跟著自己的。最初他不敢肯定,但似乎記得以前在劍橋圓形廣場見過這個身穿海軍上衣的人。這又是那不可思議的第六感官的作用,不用看就知道,因為他感覺到有人跟蹤他。他沒有口頭看,繼續向前走。他來到一個汽車站,加入了有三個人在候車的行列。
  “海軍上農”站在一個門洞點煙。汽車來了,克萊伯利用下車人群的掩護繼續行路。走到福伊爾斯書店時,他冒險回頭迅速看了一眼,發現那人還在他后面。
  克萊伯從書店旁穿小巷來到希腊街。他看見一個色情書店,走了進去。
  書店里到處是一排排玻璃紙封面的雜志。他四處走走。
  計划著時間。他在里面呆了六分鐘后离開,沒有買任何東西。這使面色灰黃,來自地中海的老板很不高興。克萊伯沿著希腊街朝梭河廣場走。這時“海軍上衣”又出現了,此人貌不惊人,他已經把香煙丟掉。
  克萊伯苦苦思索著。如今他肯定自己被他們的一個盯梢者發現了。此人可能備有無線電報活机,可隨時召人前來。
  但是克萊伯憑自己的經驗知道,更大的可能是他將盯住自己不放,企圖摸到同謀和老窩,搞清自己与誰聯系。
  克萊伯心想:這就是你的主意,朋友!
  盯梢者是奧爾科特,此時也在推測克萊伯下一步的行動。他并沒有低估自己的獵物。他沒有證据說明克萊伯知道自己在盯著他,但那家伙也會同樣小心地不讓奧爾科特覺察到他已經知道被盯梢。他与克萊怕保持著适當的距离,确保他倆之間有足夠多的人掩護自己。
  克萊伯走向托滕漢大院街。他不知道“海軍上衣”是什么時候開始發現自己的,但肯定是在劍橋園廣場前、离官殿劇院不遠處,而且是在自己發現他之前。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被發現的。他目標明确地向前走,似乎要穿過圣賈爾斯圓形廣場,但接著突然轉身跳入地鐵站,他想,這下子可讓那小子好好折騰一番了。
  他從自動售票机買了票,沿著電梯下去。他裝作乘中線的樣子,然后轉身飛快跑下台階到北線。看不到"海軍上衣”了,但克萊伯不敢肯定自己已把他甩掉。在這种情況下,他喜歡把自己和跟蹤者換個位置。別以為你在跟蹤克萊伯,我這個對象你還不了解呢!克萊伯混在十几個人中間等候下一班車。電控顯示器上標明它將是巴尼特線,他已經可以听到列車在隧道由遠及近,駛進車站的越來越大的轟鳴盧。
  就在此時他又看見了穿海軍上衣的那個人,在站台遠處站著。有趣的是,這反而使克萊伯放心了。剛才這個”‘影子”不明不白地消失倒使他不安,就象一個問題成了懸案似的。
  列車進站,門自動開了。克萊怕等到最后一秒鐘,站台那邊的奧爾科特也是如此。然后克萊伯走進車廂,他看到跟蹤者走進旁邊一個車廂。
  克萊伯考慮著几种行動方案。他知道,他一下車,那個人就會跟著。他可以從乘客中奪路而行,逃到出口,但他怀疑這樣是否能甩掉那只獵大。他也可以下車后,帶著這個影子走出很遠:跳上出租車,管它開到哪里!跟他兜圈子,當然他可以這樣做,但哪是頭呢?他仍然甩不掉那家伙。
  在隔壁車廂里的奧爾科特心情不安。比較起來,跟蹤安德列揚和女演員相當容易。他知道,克萊怕詭計多端,老于此道。每一次停車他都沖到門口,以便克萊伯一旦下車他好跟上,但每次那家伙部安然坐著:古吉街、尤斯頓、卡姆登慎,乘客有上有下,克萊伯紋絲不動。
  而后到了阿奇韋,一切都象閃電般地發生了。克萊伯下車,奧爾科特也下車。但是与奧爾科特預料的相反,克萊伯沒有人另一站台換車或乘電梯到出口:而是沿著站台跑去,消失在緊急情況備用的樓梯上。
  奧爾科特罵了一聲,迅速跟上前去,不再佯裝沒有跟蹤的樣子。乘客擋住去路,他推開一位老太太,引起她一陣怒駕。
  阿奇韋車站的樓梯是螺旋形,又長又暗,很少有人使用。台階陡,很難爬,要費好人勁才能到頂。
  奧爾科特開始爬上樓梯,克萊伯已經無影無蹤了,說不定已經快到頂了。盡管樓梯井里回音很大,可是听不到他的腳步聲。奧爾科特一動不動,屏住呼吸,還是沒有一點儿聲音。過了一會儿,他又繼續沿著螺旋形樓梯向上爬。
  奧爾利特沒有料到的事情發生了:克萊伯就站在樓梯上,大約在整個樓梯的中途。他藏在暗處,一動不動。就在奧爾科特爬上來的時候,他開了槍,只打了一發,9毫米的子彈從奧爾科特的前額中央打入,粉碎了他的頭蓋骨,進入大腦。一眨眼的功夫,奧爾科特的臉就血肉模糊了,他的尸体向下滾了几個台階。
  克萊伯迅速爬到樓梯頂,穿過售票廳來到阿奇韋街,哼著西貝利厄斯的曲子(近來他總是想著這個曲子)。好几輛公共汽車停在始發站,他上了2了路車,爬到頂層。到汽車開走時,沒有任何騷亂聲從地鐵車站傳來.他沒有听到警車響,也沒看到人們聚集在一起。車站那個樓梯出口路長難爬,很少有人用它。
  當然,他們發現奧爾科特時,肯定會知道是誰干的,就好比他留下一張名片。畢竟他們知道奧爾科特跟蹤的是誰。
  一個小時之后,有人使用阿奇韋地鐵車站的樓梯,才發現了尸体。奧爾科特身上有國防部的出入證。于是,警察局打電話給拉思伯思的辦公室,詢問是否有人能辮明死者是誰,遺憾的是奧爾科特的頭大部分已被粉碎,于是檢驗了他的指紋。
  “他一定是大意了,”切恩接到報告后說。
  他沒有看在太平間拍的照片,他不喜歡可怕的照片。
  瑪婭慢慢醒來,她躺在一張行軍床上,沒有脫衣服。她覺得嘴里又干又苦,眼睛也睜不開。她的思想一時集中不起來。
  她搞不清自己在哪里。屋頂呈圓拱形,只有一個窗戶,拉著窗帘,門上有個窺視孔。
  瑪婭給弄糊涂了,她不知道怎么會到這里來的。她盡力把思維集中起來,是的,美國使館,她開始記起來了;她在接待室坐了很久,這個她也記起來了;還有海軍陸戰隊的士兵把著門。
  接待她的人再沒有回來,如今想不起他的名字了。
  然后是一個身材細高的女郎。她彬彬有札,卻又十分冷淡。他給瑪婭端來一杯咖啡。此后,瑪婭所能記得的僅僅是他漸漸困倦,再往后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她覺得舌頭很厚,周圍的東西看起來似乎都有些遙遠。
  她一直想著安德列揚:當他匯報她的出走和文件夾的丟失之后,人家會怎樣處理他呢?
  門開了,女郎進來。
  她對瑪婭淡然一笑。“啊!好的,你已經醒了。睡得好嗎?”
  瑪婭覺得她缺乏熱情,象個外科醫生,沒有感情,一付与已無關的樣子。
  瑪您在床上坐起來,問:“我這是在哪儿?”
  “你絕對安全。我來照料你,”女郎說,“需要什么盡管告訴我。”
  “你是誰?”瑪婭舔舔嘴唇,“我不明白……”
  只是在此時她才惊奇地意識到她們在用俄語交談,女郎說得一字不錯。
  “你如今在一個軍事基地,”女郎說道。“這是保護你的最好地方。在這里沒有人能找到你,你石,”她走到窗前拉開窗帘。瑪婭慢慢站起來。她仍然覺得有點儿頭昏眼花,但還是走到窗前向外望去。她看到鐵絲网,更遠的地方還有個警戒塔。
  瑪婭突然產生了一個可怕的想法:她被綁架。他們給她吃了藥,使她失去知覺,現害又在對她耍什么花招。
  “這是什么國家?”她問道,几乎是膽戰心惊地等待著回答。
  金發女郎有些吃惊:“當然是在英國,你以為在……”
  瑪妞無力地笑笑。她有些頭昏,于是走到行軍床邊坐了下來。“對不起,”他說“我給弄糊涂了……”
  “一點儿也不用擔心。”金發女郎說,但聲音中听不出多少同情。
  “你還沒有告訴我……你是什么人,”瑪婭有些不安,“你叫什么名字?”
  “我為政府工作,”金發女郎回答道,“我們的政府。
  我叫瓊斯."“我叫瑪婭·亞歷山德羅夫娜·彼得羅娃,”瑪婭說,隨即發現自己多么愚蠢;金發女郎當然知道她叫什么,這一切不都是由此引起的嗎!“你能告訴我,你們使館准備怎樣處理我嗎?我已經請求發給我去美國的簽證,你知道他們是怎樣決定的嗎?”
  “現在不歸使館管了,”金發女郎答道,“交給了另一個机构。”
  瑪婭得出結論:她不喜歡這個金發姑娘;她也知道,對方也不喜歡她。
  “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被帶到這里來,”瑪婭開始說,但對方打斷了她。
  “我已經告訴過你,這是為了你的安全。如果……如果他們把你弄到手,沒有你的好處。你放心吧。你不會總在這里的,只是在采取必要措施期間才要你到這里來。”
  瑪婭打了個冷顫,可能是身体虛弱,也可能是金發女郎冰冷的眼光,“多久呢?”瑪婭間。
  “放心吧,瑪婭!”金發女郎淡淡他說,“我們一小時也不想讓你在這里多呆。”
  瑪姬心想,如果我表示友好,可能會改變局面,于是她問:
  “你叫什么?該怎么稱呼你?”
  “K,D·,”金發女郎道。她看到瑪婭迷惑不解,就接著說:“有些父母只用字首來代表自己孩子的名,K·D·就是我的名。或許你最好叫我瓊斯。”
  瑪婭決定再試一試:“我給你們的文件怎么樣了!那份文件夾。”
  女郎聳聳肩,“我想正在處理。”
  “處理,是什么意思呢?”
  金發女郎的眼里露出故意:“意思可能是他們正進行核實,這不會使你擔心吧?”
  “我不明白。”瑪婭說。突然她害怕起來:也許拿文件當敲門磚并不聰明。
  “要是我就不操這份心。”金發女郎說。她把窗帘又拉上。“我去拿几件衣服和一些衛生用品來。你不吃點什么嗎?”
  瑪婭搖搖頭。
  “我就回來,”女郎說,“不會走遠,什么時候你需要我,我就在你身邊。”
  這些話并不能使瑪婭安下心來,在她听來倒象是警告。
  “這儿离倫敦遠嗎?”瑪姬問。
  “夠遠的了。”女郎又冷冷一笑。“想念什么人了嗎?”
  瑪婭真想偏她一巴掌,但是沒有動。金發女郎走了。就在此時瑪婭看到屋頂上安著麥克風,他們甚至都沒有想把它隱蔽起來。
  台燈旁整齊地放著吸墨器,兩枝筆和一疊大頁書寫紙,連墨水也沒有忘記。這使波利索夫不安。他們想要他寫什么呢?信?悔過書?那等于是他的遺囑。
  十字架也使他惴惴不安,它挂在白色石牆上,就在床后邊。但愿它不在那里,他盡量不去看它。當然,他并不信教,可是老讓十字架俯視自己也很不好受。
  門的內側有張印好的通告,就象旅店的收費表一樣,只不過通告沒有列出每日价目.這張表的題目是《旅害需知》。
  “旅客”!波利索夫冷笑一聲,他們就是這樣稱呼!
  通告規定:用餐時不得講話,只進行個人的文娛活動,院長允許后才可与僧侶交談,在舉行儀式的場所不得喧嘩。
  走廊里不准吸煙,規定的靜坐時間必須嚴格遵守。還有一張作息時間表:04:00起床,讀《馬丁篇》和《勞德篇》;然后各人作彌撒、讀經和靜坐默思;08:15用早餐;10:00集体作彌撤;整個白天郵花在一次次祈禱儀式上;13:00午餐;19:00晚餐;然后是晚禱;21:00就寢。
  波利索夫想:制度的嚴格真比勞改隊還厲害,即使在古拉格勞改營,人們也不必早晨四點鐘就起床。
  這是座十三世紀的修道院,波利索夫所知僅此而已;至少它是在十三世紀建造的,原來是個城堡,五碼厚的圍牆足以證明這一點。周圍有護城何,要想過河需通過一座石橋。
  橋頭是守門房,兩側有古老的塔樓,沃爾頓岡是個禁地。
  他從倫敦乘汽車前來,由兩個拉思伯恩的人護送,路上走了一小時左右。
  “我們想讓您在那里呆一段時間,”拉思伯恩說,“到事情搞清楚為止。他們會使您過得舒适,院長是我們的朋友。”
  這出乎波利索夫的預料。他以前听說過英國情報机關掌握的一些隱蔽點:那些小小藏身之處,倫敦的無名住宅、鄉問的住所;然而,卻是座中世紀的寺院……
  他被帶到一間客房,里面沒有窗戶,只有兩道狹縫,古代守城的人就是通過這种窄縫向圍城的敵軍射箭的。不過里面沒有衛生門,看來不太協調,還放著肥皂、毛巾和刮臉用具。
  靠牆有個不顯眼的衣櫥.波利索夫打開一看,里面放著衣服,都是新的,挂在衣架上:一件運動前克,几件法蘭絨裝和一件雨衣,全都是他的尺寸,而且抽屜里還整齊地放著內衣和襯衫。
  很明顯,這是專為他准備的。
  “請問,”波利索夫說,“我在這里要呆多久?”
  “就几天,”同來的一個人寬慰他說,“拉思伯恩先生會來聯系。”說罷兩人就走了。
  不久,有人敲門,進來一個修道士。他的教服外面罩著圍裙。他給波利索夫送來了茶、兩個煮雞蛋、面包和黃油,還有一個苹果。他把托盤放下。
  “我想見見你們的……院長。”波利索夫說。
  修道士笑著點點頭,但沒有說話,然后靜靜走開,輕輕帶上了門。
  響起了鈴聲,波利索夫似乎隱約听到唱贊歌的聲音。他打定了一個主意。
  他從桌旁的椅子上站起來,走到門口。
  他擰擰把手,才發現門鎖上了。
  波利索夫用俄語粗野地罵了一聲。他用手砸門,可是鈴繼續響著,沒人過來。
  端來的飯他還沒有動,他覺得确實餓了,既已送來,何不吃掉?他倒上一杯茶,楞住了,慢慢把茶壺放下。原來他看到在面包和黃油的盤下有件東西,平整地折疊著。
  這是一份《真理報》,至少可以幫他消磨一段時光,到院長來訪,已經是18個小時之后的事了。
  “但愿我沒有打扰您,”院長說,“希望您得到了适當的照料.”斯蒂芬神父身材高大,十分瘦削,橢圓形的前額突出。
  帶著一付搖搖欲墜的角質架眼鏡。“可以坐下嗎?”他問道。
  波利索夫坐在桌旁,斯蒂芬在床邊坐下。
  “房間大小,是吧!”他抱歉地笑笑。他的俄語說得很流利,很口語化,“您一定覺得這個地方很奇怪吧?”他輕輕他說,听起來甚至有些羞怯。
  波利索夫不由主地把目光盯在斯蒂芬的左手上:這只手沒有食指和中指。
  “我覺得最好開始誰也別來打扰您,”修道士說道,“所以誰也沒有來,讓您上午好好睡上一覺。我們早晨起得很早,但完全沒必要把您也叫醒。”說這些話時他的眼睛一直沒离開波利索夫。“象我們這樣生活的人,往往忘了外面來的人适應我們的生活方式還要有個過程。”
  “為什么要把我象犯人一樣看管起來?”波利索夫問。
  斯蒂芬神父看上去吃了一惊。“犯人?誰說的?”
  “這里就象個籠子,門鎖著,我出不去。對,就是個犯人,不是嗎?”
  “噢,門鎖著。”修道士點點頭。“我明白了,當然,請原諒。可儿,我的朋友。這不是為了不讓您出去,而是防止別人進來。”
  波利索夫皺起眉頭,“別人?”
  “您是我們的客人,我們非常關心您的安全,刁“能我們熱情過份了。從現在開始,門不再鎖上。”
  “那么我可以隨便走動了?”
  “象空气一樣自由。”院長笑著說。
  “還有這個,”波利索夫說著,拿起桌上那份《真理報》."這是什么意思?"“給您點儿東西看。”他又笑了。“我覺得這樣可以幫您消磨時光,家鄉的情調……”
  波利索夫心想:這不管用,你們還得想些更聰明的辦法。“我很惊奇,”他說,“誰會想到在英國的一個修道院里能發現《真理報》呢?”
  “噢,我讀它是為了不忘掉俄語,我很少有机會說俄語。”斯蒂芬笑容可掬。“我想您可能感到奇怪,為什么把您帶到這里來?”他接著說道。“這是為了幫助您适應一下,熟悉新的生活。當局告訴我,您已經歷了不少曲折。但我可以向您保證一條:您在這里來去絕對自由。我們想讓您松弛一下,整理思想,從壓力下解脫出來。我們歡迎您這樣的客人。我們并不想了解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宗教;并不要他們參加我門的活動。沒有人企圖改變您的信仰,沒有人監督您,您完全自由。”
  “好极了!”波利索夫說,他的目光還是不由自主地盯著那只左手。
  “看得出來,您對這個很好奇。”斯蒂芬抬起左手。
  “這沒有什么秘密,它是固執的代价。他們讓我回答几個問題,我很固執,就是不講,于是留下了這個紀念品。”
  “在什么地方?”
  “列宁格勒,”修道士答道。“您見到過一個名叫布爾加科夫的少校嗎?”
  波利索夫搖搖頭。屋內的气氛突然變了。
  “沒有。我想您也不會見過。我發現他很有意思,殘酷無情,不過非常能干,克格勃,你知道。”接著他又輕描淡寫地帶上一句:“有時我很想知道我那兩個手指他怎樣處理了。我承認,這本不值得一想,”波利索夫听得入神了,目不轉睛地看著他。
  “我想他也是干那种工作,以自己的方式,”斯蒂芬自言自語他說。
  “干什么?”波利索夫低聲問道。
  “扑捉靈魂。我們都是靈魂捕捉者,對吧?”
  波利索夫警覺起來。”我從來沒听說過這個詞……”
  修道士看上去很是不解:“沒听說過?真的嗎?那是1967年,克格勃成立50周年的時候。安德羅波夫當時是‘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他在紀念大會上講話時用了這個字眼,捕捉靈魂的人。恰當极了。您不覺得這是個絕妙的寫照嗎?”
  “相當說明問題,”波利索夫表示同意。
  “噢,不僅如此,我的朋友。它概括出這一行當的實質。盜竊藍圖、破譯密碼等等,那些都是老一套,是吧?可是‘捕捉靈魂’,真正的危險在這里,日為捉住一個人的靈魂,就掌握了這個人。”
  你這樣賣力气,我該給你點儿甜頭,波利索夫心想。從一定意義上講,”他說,“您作為牧師,我想您正是這樣一個捕捉靈魂的人。”
  斯蒂芬听了非常高興:“親愛的朋友,”他咯咯地笑著說,“我們一定會相處得很好,我會從您那里學到很多東西,有您這樣的客人真叫人高興,倒并不是說我要改變您的信仰——或者您改變我的信仰。”
  波利素夫說:“但我不是個捕捉靈魂的人。”
  “不是,”修道士說,“您是位出色的演員。”
  他又一次微微一笑。
  ------------------
  轉自白鹿書院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