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0-0517:40:50字數:3106
我們站在黑黑的詔獄裡邊,聽平江伯在講那過去的事情——平江伯三言兩語,便將衛所軍制的弊端要害,一一道明。
王花花身為北鎮撫,土生土長的大明人,這衛所制所留下的弊端,他素有耳聞,今日再聽得平江伯講述了大同鎮衛所制下的大明邊軍竟產生了如此多的逃兵,他卻仍是大感意外,著實也嚇了一跳。
王睿在聽到這樣令人髮指的消息時,也是瞪大了雙眼——他在做游擊將軍的那幾日當中,還真是從未過問過游擊營這方面的事兒,高皓明與易瓜瓜這倆王八蛋,莫非當時也背著他吃了許多空餉——既已確定他摔壞了腦子,這倆貨不瞞著他私吞空餉才是怪事!
「再則,我朝開國之初,因戰事頻繁,多番北伐,太祖、成祖又系行伍出身,朝野民間,對於咱大明行伍之人也就重視得緊。可成祖之後,大明承平日久,除去邊疆重鎮,其他地兒自是早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行伍之人的地位,也就一落千丈……」平江伯侃侃而談,娓娓道來,略帶歲月滄桑的聲音,仿似帶了無窮的魔力,直入人心底。
「驅除蒙元,恢復漢室江山」——這句帶著耀眼光環的響亮口號,曾幫著朱元璋與朱棣這倆父子產生了「登高一呼,應者雲集」的神奇功效,激勵了大明無數的熱血青年投筆從戎、遠征報國。可成祖之後,大明朝廷重治,輕武功,一心一意撲在了「經濟建設」上,沒有了朝廷的重視與鼓吹,尋常百姓,普通群眾,誰他娘的還會傻啦吧唧的去從軍?
「是以,這衛所軍制弊端所產生的逃兵員額,哪還能得到咱大明百姓的補充?」平江伯蹙著雙眉,望著黑咕隆咚的窗外,微微搖頭。
軍人獨立成籍,並世代負有服軍役的義務。自明初確立軍籍與軍戶之後,國家再無新定軍戶之事。也就是說,明初確定軍戶以後,在正常的渠道內,大明的軍戶一直沒有增加的機會。
可軍籍軍戶數量不增反減,逃兵數目日益增多,普通百姓也不再「踴躍參軍,保家衛國」,龐大的大明軍隊系統便出現了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兵源緊張!
王花花賊眼一轉,衝著王睿使了個眼色:咱倆好像是要來「審訊」他為何要「令諸軍迴避」,而不是要來聽他褒貶朝廷軍制的罷?
王睿歪著嘴,也回了個眼色給王花花:有本事,你用刑吶,逼他認了「怯懦懼戰」之罪吶!
王花花無奈,只得收回眼光,閉嘴不言——照平江伯所說,他這「怯懦懼戰」之罪,多半是子虛烏有,受人冤枉的了!
「為解決這問題,朝廷臣們,倒還真想出了『好辦法』」,平江伯言及此處時,嘴角輕笑,露出一絲不屑,「他們竟然整出了『恩軍』與『長生軍』……」
為解決國家兵源不足,緩解兵源緊張,就必須想辦法補充軍伍人數。在這一思路下,治理大明帝國的臣們,本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擾民,不為國家增添負擔的宗旨與目標,便在《大明律》中增了一條刑罰:充軍——充軍者,明初唯邊方屯種,後定制,分極邊,煙瘴,邊遠,邊衛,沿海,附近軍。有終生,永久。終生:規定罪犯要服役到死;永久:還要罪及子孫後代。
發遣罪人充軍,秦漢時就有,宋、元創設,到了大明卻是正式入律。為了維持衛所制度,保證軍伍充實,首先要維持軍伍本身的實力,即保證軍官軍人的懲治在軍伍之內實行,從而保證軍伍本身的力量不至流失。因此,充軍制度最先只在軍伍內部實施。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將充軍的對象擴大開來,把大量非軍籍的平民罪犯發往軍伍為兵,以補充軍伍人數的不足,從而能更持久地為國家提供更多的兵士。這些因犯罪而充軍者入軍籍者,被稱作「恩軍」或「長生軍」,於是乎,這日漸減少的兵源,終於也看上去有了「解決之道」。
就兵源數量上而言,這確是彌補了大明衛所軍制的缺陷,為大明軍隊開闢了一條源源不斷、前赴後繼的兵源來路,可更大的問題也就應運而生——一支由大批平民罪犯組成的「軍隊」,能有多少戰鬥力?
「這些個囚徒,老弱病殘兼且不說,平時更也疏於訓練與管理,上了戰場,見了韃靼人,二話不說調頭便跑,哪能有絲毫戰力?」平江伯嘴角上揚,面露嘲諷。
罪犯,大多不是甚「思想政治素質過硬」的「熱血青年」,更不會有甚「服從組織安排、服從上級管理」的「組織性與紀律性」,再則,好死不如賴活著,他等本就又已看不到了自個兒的「美好未來」,能老實巴交窩在軍營當中不去滋事擾民,已然很對得起「組織與人民」了,誰他娘的要是敢拿刀逼著他等去同韃靼人拚命,他等不造反才怪咧!
「『恩軍』?『長生軍』?哼……」,平江伯不顧王花花與王睿極其不耐煩的眼神,仍是自言自語般的「指點江山」,「有了這幫『恩軍』與『長生軍』,洪武初年令人神往的大明軍籍,如今卻是人人欲脫不能的『恥辱與累贅』了……」
發配罪犯充軍,不但影響到了大明軍伍戰力,更直接損害了大明軍伍形象,導致了原本就在急劇下降的軍人地位,更是雪上加霜,臭不可聞——同一幫罪犯互為袍澤弟兄,難不成能是一件光宗耀祖、值得四處炫耀的事兒了?
這,也是大明尋常百姓,不願再行從軍入伍的另一重要原因——「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是也!
「大明軍伍,逾越百萬,韃靼瓦剌兩國總計,都不及我大明行伍一半,可韃靼人與瓦剌人時常南下,想來便來,想走便走,直將大明北疆當作了後花園,王千戶大人,你曾是大明的游擊將軍,難不成真因為摔了一跤,便也想不出這其中緣由了?」平江伯雙眸深邃,卻又閃爍著妖異的光芒,直將王睿盯得心底發虛。
他不但知道「這其中緣由」,且還曾是「這其中緣由」的一部分——負有「往來御之」之責的「應急機動作戰部隊」——游擊營,竟都能有一套「老規矩」,那其他普通衛所當中,自也會是**橫行,「老規矩」一大堆了!
倆字,**!
一句話,沒有戰鬥力!
王睿撇了撇嘴,又別過了面去……
平江伯仍是微微一笑,淡然如水:「這些都還不是關鍵所在,真正導致衛所軍制弊端大露,致使我朝武備鬆弛,軍伍戰力大為下降的關鍵之處,王千戶大人,可是知道的?」
王睿面上抽搐了幾下,卻是不願回答。
他不是不知道,而是不想說——說了又能怎樣,能改變什麼?
說了等於沒說,不如不說!
平江伯也不難為王睿,他轉而瞧著王花花:「北鎮撫大人,也應當是知道的罷?」
王花花瞧著平江伯那帶著魔咒一般的雙眸,終是情不自禁的吐了倆字:「世襲……」
軍戶世襲,形成了軍人世家。大明軍戶,平時務農,同時也傳授給後代軍事知識和軍事技能。軍人子弟長大後也會參加軍事訓練,這在某一程度上,能夠增強軍伍戰鬥力,如名將戚繼光,俞大猷,都是出身在軍人世家。
但這畢竟只是極少數,屬於「限量生產」,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世襲制於大明軍隊戰鬥力帶來的負面影響,要遠遠大於它的正面促進作用。
軍士在營,分成守備和屯田二部分,比例不定,按時輪流,屯田固定上交糧食,以供給守備軍及官吏,其目標在養兵而不耗國家財力。
不得不說,「中央的政策與指導思想」往往都極好極好的,可到了「基層執行」,則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兒了。
軍戶世襲,則表明軍官的兒子是軍官,士兵的兒子還是士兵,在沒有戰爭的情況下,只能在家種地,那麼士兵們則要長期受到軍官們的「壓搾與剝削」了。
時間能解決一切,也能改變一切。隨著大明承平日久,久不經戰事,而衛所制下的兵員數額又日益減少,這幫軍戶世襲制下的軍官們,在這樣的背景下,終於找到了生財之道:他們對上隱瞞因逃亡、或是男丁死絕卻又沒有後續香火而帶來的兵員「缺額」,再將這部分人應該劃分得到的「月糧」中飽私囊,更將他等劃分得到的軍屯田地佔為己有,然後再「大軍私用」,私下驅使帳下軍士為起耕種——這他娘的,連僱傭長工的銀子都給省咯!
久無戰事,且又要「擠出」大把時間給兵士們來為自家耕地,世襲制下的軍官們,哪還有什麼心思與「時間」去抓部下的軍事訓練?
如此一來,軍官們成了閒漢甚至是地痞流氓,而士兵們則只會種地,甚至被派去給貴族大官們種地,成了農奴!
衛所士兵不滿員,士兵素質下降得厲害,而大多數軍官們也喪失了父輩們的作戰指揮能力和膽氣,試問,這樣的軍隊,可還有神馬戰鬥力?
求票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