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全面戰爭之鐵血軍閥

第一卷 西北稱王 第四十六章 善後會議召開 文 / 曾不想離開

    11月24日孫中山到達天津,來歡迎他的人旗幟鮮明的分成了兩伙,一夥是他的擁護者、崇拜者.另一夥則是高舉著打到賣國賊、日本走狗旗號的人,孫中山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成了日本走狗。

    最近有個流言傳的有鼻子有眼睛的,說孫中山去日本是為了讓日本人支持他當大總統,為了當大總統他不惜將東北三省割讓給日本。這個流言其實一直都有,自從關東大地震之後孫中山的積極募捐,號召全國國民捐款之後讓很多人對他產生了懷疑。你口口聲聲說北上議事,又號召召開國民會議,可是你自己卻跑到了日本去,難道日本也有國民不成?

    望著在另一邊示威抗議的隊伍,孫中山想過去和那些人說幾乎話解釋一下,被負責保護他的軍官勸阻了。原本孫中山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給歡迎的人做演講,這次他頭一次遇到抗議他的人,連演講也被軍官取消了。理由是為了孫先生的安全著想,孫中山只得乘坐汽車直接去了天津城。這讓很多來歡迎他想聽他演講的人感到有些失望。

    這個時候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善後會議12月1日就要舉行。各地的國民會議因為時間緊迫雖然也都有召開,但是效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好。即使是這樣孫中山還是決定不參加張作霖和段祺瑞組織的善後會議。

    孫中山11月28日抵達北京在國民黨宣傳部的組織下,超過兩萬名的群眾歡迎孫中山的到來。張作霖和段祺瑞更是親自迎接,給足了孫中山的面子。

    在歡迎會上段祺瑞再次邀請孫中山參加善後會議,孫中山提出了兩點要求,如果段祺瑞能夠答應,他就參加善後會議。

    第一點要求是:善後會議的規模必須擴大,參加善後會議的人不能只是各地政要,還要包括人民團體代表,現代實業團體、商會、教育會、大學、各省學生聯合會、工會、農會等社會團體。

    第二點要求:善後大會討論的事項,雖然可以涉及政治、軍事、財政等等領域,但是最後決定的權利,必須要在國民議會的手中,否則善後會議不僅不能善後還會留下禍根。

    聽到孫中山的這兩個條件段祺瑞等人自然不會滿意,誰都知道孫大炮和國民黨最善於搞鼓動宣傳,要是按孫中山的提議,整個國民會議就是被國民黨操作的會議了。段祺瑞他們沒有同意孫中山的條件,最後歡迎會弄的不歡而散。

    12月1日,善後會議按時召開,被通知參加善後會議的議員有各省政要、各派系軍事將領、以及社會各界名流,一共124人。當天到會的有94人,達到了法定的人數(超過四分之三),所以本次會議是合法的會議。

    會議一開始就推選了段祺瑞擔任議長,首先會議明確召開會議的目的是,在初步完成了討伐直系的目標之後,中國以後要如何發展的問題,要討論這個問題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吳佩孚餘部的問題。雖然已經被趕出了北京和直隸,但是吳佩孚依舊佔據著兩湖、安徽、江浙和福建地區。

    張作霖提出的意見就是趕盡殺絕,不要給吳佩孚任何機會,直接滅掉直系軍閥。

    段祺瑞則認為將曹錕和吳佩孚趕下台來,目的就算達到了,沒必要把事情做的這麼絕,要和平解決爭端,不要讓老百姓再受戰亂之苦。

    其他的代表也不希望張作霖要打到兩湖、江浙地區,如果那樣的話,張作霖的勢力會空間強大,他的下一個目標肯定是自己。他們紛紛表示百姓已經飽受戰亂,應該和平解決爭端。

    就這個問題,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辯、討論,一直吵到了晚上還沒有一個結果。

    當天晚上各派系相互聯絡,互相交換意見,張作霖和段祺瑞坐到了一起討論吳佩孚的問題。

    段祺瑞的目的很簡單,他要拿回江蘇和浙江,但是他現在手裡一點兵權都沒有,他的一切可以說都是張作霖給的。張作霖曾經對自己的手下說過,現在俺老張就是捧人的,我捧段祺瑞,段祺瑞就能上去,我捧孫文,孫文也能上去。

    張作霖知道現在的吳佩孚就是一個紙老虎,要不是有馮玉祥的十幾萬部隊在直隸、河南一帶盤桓,他早就南下拿下了江浙和兩湖。不過經過今天的會議他也發現大家都不希望他南下,他不想成為第二個直系,可是讓他就這麼讓出江浙和兩湖他也不甘心。他的手下比如李景林和張宗昌以及郭松齡都已經手握重兵,目前沒地方安置,他原本打算拿下江浙把他們安排過去。

    沒有了江浙兩湖部隊怎麼安置,於是他提出要段祺瑞讓出山東來換江蘇和安徽。他的理由很充分,張宗昌就是山東人,而山東督軍鄭士琦則是安徽省人。本著魯人治魯、皖人治皖的原則,由張宗昌出任山東督軍,安徽督軍則讓給鄭士琦。

    段祺瑞就是安徽人,自然希望安徽回到自己的手裡,鄭士琦原本是他的手下。直皖戰爭之後,皖系失敗,段祺瑞下野,鄭士琦歸順了直系指揮。

    1923年10月,曹錕就任總統後,重用鄭士琦,委任為督理山東軍務善後事宜,並授於濟威將軍,加陸軍上將銜。

    這次的第二次直奉戰爭,曹錕被囚禁,吳佩孚兵敗,鄭士琦不忍山東再受戰亂,同時也為了保存實力,主動到了天津重歸段祺瑞帳下。段祺瑞雖然對他有些芥蒂,但是這是他唯一可以依仗的力量,便同意了鄭士琦的回歸。

    雖然段祺瑞對於張作霖的建議心動不已,但是他卻不能做主這件事情必須和鄭士琦商量,送走了張作霖之後段祺瑞讓人召來了鄭士琦。

    「蘊卿你我離開家鄉數十年為國事奔波,如果確實有家不能回,現在有一個機會可惜奪回安徽你以為如何?」段祺瑞叫來了鄭士琦問道。

    「如果能夠奪回安徽,我願為總理效犬馬之勞,只是不知道總理說的機會是?」鄭士琦說的不完全是套話,作為安徽人誰不想將安徽掌握在自己的人的手裡。

    「剛才張作霖來和我說要用江蘇和安徽換山東,你覺得如何。」段祺瑞盯著鄭士琦問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