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秦帝國風雲錄

第一卷 崛起 第359章 誰來主攻? 文 / 猛子

    第359章誰來主攻?

    寶鼎沉吟不語。

    歷史上對征燕之戰、對遠征遼東只有寥寥數語,給人的感覺就是秦軍摧枯拉朽,王翦、王賁父子揮揮手,燕軍就灰飛煙滅了。事實上當你站在這塊土地上,瞭解到燕國的實際情況後,不難發現它的疆域非常大,它的實力也不容小覷,雖然燕國真正富饒的地區就是燕南地區的郡縣,燕國的糧倉就是督亢,但燕國境內東北蠻夷諸種部落非常多,從薊城(今北京)到遼東的清川江更是有三四千里之遙,可以想像,燕國並不是不堪一擊,而秦軍遠征遼東的難度也是難以想像。

    燕國的長城長達四千餘里,從遼東的清川江到代北的野狐嶺,在崇山峻嶺間曲折而行。以燕國的財賦,修建這樣一條長城,需要耗費多少人力和財力?由此可以推測到燕國的財賦並沒有想像的那樣匱乏。

    寶鼎以歷史為依據,根本沒把燕國當回事,但王翦等秦軍統率是這個時代的人,他們對當年燕昭王振興燕國,樂毅率五國聯軍伐齊,差點把齊國滅亡的事記憶猶新。雖然燕國的輝煌不過是曇花一現,自此後逐漸沒落,但看看歷史,有幾個諸侯國曾經越過燕國長城?又有誰曾率軍殺到燕國都城之下?寥寥無幾。由此可見推測到燕國的優勢所在,就算燕國實力不濟,南下發展計劃屢次被趙國扼殺,但其疆域遼闊,地形複雜,距離中土腹地非常遙遠,攻擊不足防守卻綽綽有餘,中土沒有哪個諸侯國有實力一口吃掉它。

    咸陽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以史為鑒。王翦等軍中統率信心不足也是可以理解的,以事實為依據。唯有寶鼎,穿越而來,知道燕國雖然在遼東負隅頑抗,但最終還是敗亡於王賁之手。當然了,王賁遠征遼東是幾年之後的事,而秦軍在遠征遼東徹底滅亡燕國後,是否實際佔有遼東,如今也是不可考了。

    寶鼎已經明白王翦的意思,王翦的目標就是薊城,而不是整個燕南。這就像當年武安君白起攻楚,拿下楚都郢,重創楚,實現戰略目標就行了。拿下薊城和攻佔整個燕南實際上沒有太大區別,反正燕國還擁有大片的國土,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一口吃不掉它。

    秦軍的目標如果僅僅是薊城,那攻擊之策就不一樣了,耗費的軍需數量也會減少,這些都有利於秦軍的攻擊。

    「上將軍需要多少軍隊?」寶鼎問道。

    「先不要討論投入軍隊的數量。」王翦搖手道,「以當前的條件,武烈侯認為,兩路夾擊中哪一路是主攻?」

    當然河北這一路是主攻,代北主力要阻御匈奴人,能夠投到燕國戰場上的軍隊並不多,但王翦既然詢問,寶鼎立即意識到王翦要代北主攻,而河北做為牽制一方實施佯攻。王翦這是什麼意思?代北軍主力投入到燕國戰場,防守兵力就嚴重不足,那代北豈不危矣?

    不過從戰局來分析,選擇居庸塞做為主攻方向無疑是正確的。居庸塞距離燕國都城只有兩百餘里,只要突破關隘,兩天就可以殺到薊城,包圍燕都,如此燕軍的長城防線不攻自破,其主力大軍必定全力回援薊城。這時候河北軍隨後追殺,如果運氣好的話,秦軍南北夾擊,可以把燕國的長城守軍圍殲於督亢一帶。即使不能圍殲,燕國長城守軍因為自身兵力有限,無法救援薊城,最終也會選擇撤往遼西。燕軍全面後撤,薊城旦夕可破,如此秦軍速戰速決,可以在最短時間內結束這一仗。

    寶鼎暗自冷笑。好算計啊,衝鋒陷陣讓我去幹,你這位上將軍「運籌帷幄」,輕輕鬆鬆就把攻燕的功勞拿到手。此仗如能速戰速決,河北秦軍平分功勳,反之,如果秦軍久攻不下,代北戰局危急,自己就必然要回援代北,如此失利之責都是自己的。

    「我記得上將軍說過,只要十萬大軍就能攻殺燕國。」寶鼎笑道,「現在河北不是有十萬大軍嗎?」

    寶鼎故意不回答,看看王翦怎麼說。

    王翦撫鬚而笑,「武烈侯,你把主力全部帶到代北去了,我這裡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以這些人的實力,很難拿下汾塞要隘。退一步說,就算我不惜代價突破了長城,隨後必將在督亢遇到燕軍的頑強抵抗。我軍遲遲不能殺到薊城,也就無法策應你在居庸塞方向的攻擊。你殺不進來,我到不了薊城,後果可想而知。」

    公子扶蘇感覺到氣氛不對,武烈侯和武成侯之間似乎出現了問題。

    司馬尚面無表情地望著地圖,眼裡掠過一絲憂色。他也不同意武烈侯現在攻擊燕國,因為時機的確不合適,王翦對戰局的通盤考慮還是正確的,但武烈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根本無視王翦的勸告,相反還脅迫王翦,終於把王翦激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