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段思平立國之初借兵於東方黑爨、松爨三十七蠻部。三十七部除落恐、溪處、思陀、鐵容等少部分為和蠻等民族外,其餘均是滇東、滇東北、滇中、滇南及黔西的烏蠻。由於大理政權「其成功實賴東方諸蠻」,故於建國之初「皆頒賜寶貝,大行封賞」,減免徭役。這些被封的烏蠻貴族都是「世官世祿,管土管民」的大、小封建領主。
後期由於大理國主的懦弱和邊疆各民族經濟文化的進步,**意識的增強,而統治階層內部派系林立,爾虞我詐,爭權奪利,地方勢力做大以至於左右王權,地方的離心力也就逐漸的增大了,這一切使得大理最高統治者實際控制的地盤比名義上的轄區要小得多。
大理政權周邊許多所屬地區在政治、經濟乃至軍事方面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導致地方勢力強大的部落擁兵自重常侵佔鄰近各族人民土地以擴張自己的領地和勢力範圍,及至自立為國。這些地方自治政權的紛紛興起,必然嚴重動搖了大理國的統治根基,不穩定因素日益膨脹,一有風吹草動便會引發動亂…
這次動亂真正的起因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錢。大理國七分山三分田,農業收入有限,好在手工業比較發達,又曾經是絲綢之路的一部分,靠著茶馬古道能有些收入,但是這些錢大部分都落入了朝廷和大部族的手中。其他部落的收入主要是靠賣馬,可馬的買家通常只有一家,那就是臨近的大宋。
宋朝建國之初就接連失去了牧馬之所,只能花高價從契丹和西夏買馬,但是卻因為彼此間經常發生戰爭而導致馬路斷絕,為了補充軍馬只能從大理收買『廣馬』。所謂廣馬是指宋朝廷由廣南西路所買之馬,而馬產於大理。大宋每年買馬最多時有三千餘匹。貿易額在二十萬兩白銀左右。雖然這點錢對於宋來說沒有多少,但是對於大理的一些部落來說卻是十分豐厚,使他們將販馬作為主要的經濟支柱。通過戰馬貿易使部落致富,以戰馬經濟立國。
在豐厚的利潤刺激下。誰都想在其中分一勺羹,販馬過程中必然受到其他人的阻礙,一些部落在交通要衝上建造了無數的哨卡、戰壘,沿途出動兵士護送,不惜以武力闖關、開路,可見大宋對他們經濟的影響之深。但是這種流血的貿易隨著趙檉的登基而漸漸衰落,他已經通過一系列的戰爭已經控制了西北、陝西和漠南大片的草原。擁有了廣袤的牧場,存欄馬匹以百萬計。同時商路的通達,也使得回紇、吐蕃、韃靼等少數將優良的戰馬輸入到大宋,缺馬的狀況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
由於廣馬矮小。擅於負重行走於山路,宋軍的輜重部隊和山地部隊還有少量採購,可比之從前已是大大的畏縮了,各部之間的爭鬥也更為激烈和殘酷,誰都想壟斷戰馬貿易。賺得那不多的利潤,而一場新的爭端開始源於大宋皇帝的一紙詔令。
宋與大理國之間的貿易區過去設在廣西南路的邕州橫山寨,皇帝以為廣馬多供應川陝地區,且買馬雖也以金、銀、絲錦等償付,但更多的是以井鹽給付。考慮到在橫山寨交易後還有千里迢迢驅趕馬匹至川陝。又要將鹽轉運於此太不方便,因此決定在靠近瀘州的金沙江右岸選擇水勢平緩之處設立新的榷場築城設市,以供兩國交易互市。
經過潼川路官員反覆勘查,最終選址於瀘州金沙江和牛欄江交匯處築城設置馬市,取睦鄰和好之意稱為『睦鄰城』,與大理國東川郡隔江相望,大宋欲建索橋兩座方便往來,同時遣使與大理國商議建市、架橋之事。果然不出趙檉的意外此項建議被大理國拒絕了。
過去大理國一直請求兩國在滇東建立和市為何又拒絕呢?因為趙檉選得這個地方敏感!東川部與宋朝的潼川府路相接,有烏蠻七個部,由於大理國對他們七部管理和控制的鬆弛,所以烏蒙部、烏撒部、易娘部、茫布部、易溪部、阿頭部便都有意投向宋朝。但宋朝因為一直與北方的契丹、女真和黨項戰爭不斷,戰略重點在北方,無暇顧及他們的『善意』,所以易溪等六部實際上是處於相對**發展的狀態之中,只有東川郡的閎畔部還在大理國的控制之下。
大理國過去可以不管,但是要是建市卻不能不出手了,因為大理國早出過這麼檔子事情,便是與其相鄰的自杞國的雄起,他們正是通過戰馬貿易迅速致富而致強,獨雄於諸蠻。並敢稱強於橫山,以部落結盟的方式擴大其勢力範圍,已超出羅殿之上,一躍而起成為西南地區僅次於大理國的最重要的少數民族政權,不僅威脅到其的邊界安全,還搶走了他們的諸多財富。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高氏以防止出現第二個自杞國為由拒絕在東川郡建市不過是托辭,真正擔心的是諸蠻通過與大宋的通商而迅速崛起威脅到高氏對大理國的統治,使自己逐漸失去如今的地位,因此才一力的阻止。
對於國相高順貞的一味拒絕,阻止自己發財,東川諸部當然是恨得牙根癢癢,但是此時他們還沒有失去理智,知道自己不是高氏的對手。可是這時聽說大宋要在此建市,一些嗅覺靈敏的宋朝商賈已經急不可耐的趕來,眼見要政府間無法達成協議,其中有的『不法商人』便想越過兩國政府與找到當地最大烏蒙部首領私下交易。
但是這些商人看中的不是大理的馬,而是眼前一座座荒山,他們開出五百貫一頃的價格收買所有權。烏蒙部的首領羅繼昌想不出在他們眼中除了擋路礙事,還可以長些獵物的荒山野嶺還有何用,而這些錢足以讓他在大理買下百畝好地了,如果將其所屬的其中千頃荒山賣於這些大宋商人,一下子便可得錢五十萬貫。
羅繼昌覺得這筆買賣十分合算,可以耕種好地留給自己,荒山變成了銀子,而這筆錢足可以讓自己三代吃喝不愁了,當下爽快的答應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傳說中奸詐狡猾的大宋商人做起買賣來卻十分公平,連山上樹木,修建的寨子,甚至山上的壩田都折合成銀兩一併算還給他,合計六十萬貫錢。六十萬兩銀子堆在一起像座小山,面對這筆從天而降的意外之財,羅繼昌樂得差點沒暈過去,烏蒙族上下更是無不歡欣鼓舞,大家的好日子到了!
天下哪裡有不透風的牆,乍富的他們穿金戴銀,吃香喝辣的炫富,烏蒙部發了大財的事情很快傳到了東川其它各部的耳朵裡,他們紛紛上門討教發財的秘訣。老羅礙於各位兄弟的面兒沒能守住這個秘密,一五一十地說了。聽聞一直被他們當做廢物的荒山竟然賣了這麼高的價錢,便希望烏蒙部做個介紹人與宋商接洽,問問能否把他們的山也買了。
羅繼昌想想同意了,有錢大家掙嗎!可他跟宋商一說,他們卻生氣了,說他們烏蒙人不守信義,將事情說了出去,嚷嚷著讓他們退錢——不買了。老羅這才想起雙方談判時確實曾經說過,這件事情兩邊各自知道就好,千萬不要散播,免得引起官方的注意,如果有違反不但退錢,還要按照總價的一半賠款。他一下傻了,剛到手的錢退給人家不說,還要賠三十萬貫,他們哪裡有啊!
到嘴的肥肉誰也不願意吐出去,何況是那麼一大筆財富。羅繼昌連問幾個為什麼,不過他心中已經打定主意,無論想什麼辦法也要將這筆錢留下。宋商歎了幾口氣才說明原因,原來問題是出在了大理國的國相高順貞身上,宋使在建市談判失敗後,提出想要在大理國東川郡租用礦場,他們這些商人提早探聽到了消息所以收買礦場想從中賺點錢,所以要求他們保密,否則消息洩露豈不一無所獲了。
羅繼昌一聽大怒,不過他不是恨宋商狡詐,而是痛恨高素貞這東西,大宋要租用東川郡的土地而他們卻對此一無所知,肯定是想將錢裝到自己兜裡,自己別說吃肉連湯都喝不上。於是立刻表態,這地是他說了算,即便兩國談判不成,也會按照協議將地交給他們使用,絕不會讓其吃虧,可希望宋商能將其他各部的荒山也一併買下來。
商人都是唯利是圖,終於在東川六部各族首領祭了天神,發了血誓之後答應下來,但是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多錢,只能現付一部分,餘下部分可以以貨物抵償,最後宋商花費高達二百餘萬貫的價錢買下了東川郡的荒山,但是條件是各部必須無條件的保護他們和土地的安全,不能讓大理國插手其中之事。看在錢的面子上,大家都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