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銘終於去除掉了『懶惰』二字,只因為這段時間,他真的很忙。熱書閣
學校新建,不少制度需要去完善,偏偏能夠妥善做到這點的,除了自己沒多少人(田豫養胎去了,張瑜身為管家張府外的事情他不管);今年六月就是之前承諾的三年一次科考的時候,相關事宜也有待處理。
反正,張銘很忙,所以這次出征,他不能去,只能派麾下大將出征。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張銘沒有派出黃忠、張郃之類的老將,而是派出了投靠他有一段時間,一直被忽視的孫策。
彷彿是刻意的,張銘不僅派了他出去,還給了他一萬人馬和所需的兵器糧草,同時孫家幾個宿將,也一一作為副將放在了孫策麾下。
至於關羽,討伐袁術的詔令下來不久,呂布就借口匈奴入侵,陳兵函谷關不遠處,為了防止他在背後偷襲,所以關羽是離不開函谷關的。
黃忠如今貴為兵部尚書,雖然不如大漢品級,但在張銘系統裡面也是一等一的重臣。如今改革剛起,軍中有許多事情需要黃忠親自過問,所以黃忠也走不開。
袁紹也不知道是不是就打算維護這個弟弟了,直接派出了大將顏良為主將,淳於瓊、呂曠為副屯兵延津。同時文丑為主,呂翔、鞠義為副屯兵渤海。
此兩處都是張袁勢力的邊疆,延津以南完全可以直指陳留;而渤海以南,則是青州的門戶平原。
為此,張銘只能派遣徐晃時刻注意并州高幹勢力,以防他突然南下支援。同時任命曹仁為主帥,夏侯淵、樂進為副屯兵黃河邊上,戒備延津袁軍;派遣呂虔帶領兩萬步卒北上平原支援守將夏侯惇,勒令夏侯惇等人小心防備,尤其是在夏侯惇麾下學習的張斌。
此次出征劉備雖然是全心全意去對付袁術,但為了避免張銘假道伐虢,所以派遣龐統為隨軍軍師,張飛為主帥,新近投靠過來的周泰、蔣欽為副將屯二萬士兵於穎川。
雖說是沒有想進攻劉備,但四面環敵的情況下,張銘無奈只能任命張郃為主帥,高覽、管亥為副駐紮在已經納入張銘勢力版圖的許縣(許昌)處,以防萬一。
與此同時,派遣趙雲為主帥,徐庶為隨軍軍師,徐盛、黃敘、典滿為副將屯兵於廣陵,以備袁軍在完全肅清江東之後,揮師北上對徐州發起攻擊。
四面環敵就是這點不好,一旦發起戰爭,都要防備一下周圍的勢力,省得他們趁機在後方襲擊自己。尤其和歷史不同,張銘的周圍都是一群野心勃勃的傢伙,而且他們沒有任何不出兵的可能。
所以最後在軍中找來找去,剛好發現孫策最閒,就給了他一萬兵馬,讓他代表張銘出征袁術。
而這點,剛好合了孫策獨立的野心。
孫策剛剛投入張銘麾下,張銘對他很好,給他封了冠軍將軍,只是當時改革初期,很多事情都需要整理,出征當然是沒有的,所以孫策只能每天去駐地訓練一下士卒,日子過得也算安逸。
只是呆了大半年都沒有戰事,讓這個暴力分子顯然非常不適應。要不是大家都是這樣,只怕他還會認為張銘對他區別待遇了。
閒著無聊的下場就是在吳氏的推動下,孫家辦了一個商隊,兩年多下來在張銘的照顧下賺了不少,偷偷以商隊護衛的名義,在張銘治下以外的地方招收了兩萬士卒。
隨後,這些士卒在護衛的過程中,不斷接受孫策弟弟孫權、孫翊、孫匡、孫朗四人的訓練和統御,磨合程度不斷提高。更借助在各州山賊實戰多時,多少有了點精兵的樣子。
而歷史上原本比較無能的孫匡和孫朗二人,也在長兄的督促下,不斷提高自己,雖然依然有種文不成武不就的趨勢,但至少統兵打打硬戰的魄力是給養出來了。
孫策為什麼要瞞著張銘做那麼多?因為他發現張銘麾下的軍校制度,對自己大為不利。只要軍校制度完全實施完畢,任何將領領兵自重就變得完全不可能。
孫策還年輕,可偏偏投靠張銘的時間晚,老爹更是有說投靠卻直接走人的『壞名聲』。所以孫策或許可以成長為一個名將,但也得二十幾年後才有可能,至少他是那麼認為的。
原本覺得沒什麼,可袁術禍害了江東之後,讓他看到了一條新路子。
江東水網交錯,馬戰不利發揮。張銘最出名的是什麼?不久是幾支精銳的騎兵大隊嗎?左看右看,張銘麾下貌似都沒有出現過水軍的樣子。
既然如此,打下江東,借大河之水割據一方,就算不能北上,一輩子不收人約束地當一個藩王也沒什麼不好!
最重要的,這樣安逸的生活,不是孫策想要的。學武二十餘載,不能上陣殺敵還有什麼意義?馬革裹屍,這才是一個武人最終的追求。
因此,當孫策被張銘任命為主將討伐袁術的時候,他差點就向跑過去抱住張銘親兩下了。
第一次以張銘麾下大將的身份出征,其實對於孫策而言,也是最後一次。
大丈夫豈能寄人籬下,當提三尺青鋒,建萬世基業才對!
而他最高興都是,他所提出的要求孫家老將為輔的要求,張銘也答應下來了。更重要的是,張銘還答應他讓他自動在二線士卒裡面,選擇一萬士卒統御下。
二線是什麼概念?要知道如今的軍校制度還沒有完全普及,一線士卒尚未能夠讓每一個中低軍官入校學習,更何況這些只作為預備部隊使用的二線部隊?
只要打上幾場勝仗,以自己的人格魅力,要完全收攏這些士卒的人心有何困難?家庭嗎?只要孫氏商隊還是運行,偷偷將他們的家人帶走有什麼困難?
況且,此次戰役他決定出了張銘治下,就將二萬私兵帶到前線來。有他們左右施壓,這一萬士卒要歸心就更容易了。
帶著前途無量的憧憬,孫策踏上了征途。
另一方面,陳留行政中心處。
「主公,放虎歸山,沒問題嗎?」郭嘉剛剛丟了一張牌,順便問了句。
本來嚴肅的書房被充當娛樂室,張銘和黃忠、戲志才、郭嘉四人正圍在一起打著麻將。不遠處,荀氏叔侄、陳群和張恆四人,以及張瓏、張舍兄弟、周瑜和何茂四人也堆起了長城,開始了各自的廝殺。
「碰!」張銘叫碰,隨後丟了一張牌出去,「奉孝,你不覺得很可氣嗎?自我們一統四州開始,天下哪個州郡有點本事的不來投奔?益州遠了點的不說,可江東卻是連一個世家子弟都不見……」
「胡了!」很不巧,張銘放槍了,戲志才又一次胡了牌,「江東世家向來沒什麼進取心,守著一畝三分地不僅不想走出去,更討厭別人走進來。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江東地多人少,就江東也需要幾代人的開墾才能開發完畢,在此之前只怕他們對江東以外的地盤不會有多大興趣!」
「孫策這小子,第一次看到他就知道他不是一個甘願屈居他人麾下的傢伙。年輕人太自傲了,武藝雖然不錯但這傲氣太盛,完全就是一個不聽話的主。」黃忠一邊洗牌,一邊回想第一次看見孫策時的感覺。
「就從他瞞著我們,私下招募了二萬私兵就可以看出,這小子就算沒有這次派他出去,也會偷偷溜走。
江東暫時還不是要征服的對象,而且打下來對我們也沒什麼好處。我們的改革江東世家不會答應,而他們如果不答應,那股力量也不是我們可以扛得住的。」
「所以了!」堆好長城抓了一張牌,張銘嘴角上挑,「讓他去好好煩煩袁術吧!最好能夠用他那個傲氣,將江東再次禍害一次。袁術或許因為出身大家不敢對世家動手,但孫策絕對是一個誰不服就殺光他全家的主。
有他去江東,我們日後拿下江東,也會省事不少!」
「最後!」張銘輕輕將牌一推,「胡了!天和!」
「x的!主公運氣太強了!」雖然連贏了三把,但就這一把,戲志才不僅將贏的全部吐了出來,還虧了不少。
大家在一頓笑罵聲中繼續他們的桌上戰鬥,類似這種不太重要事情,臣子們已經習慣了這種一邊娛樂一邊商議的做法。
另一方面,孫策部隊之中。
「軍師,前面就是廬江城了,不知道軍師有何良策否?」看著車上自己花了不少力氣才招募來的軍師,孫策非常客氣地詢問了一下。
「廬江守將陳蘭,為人匪氣十足而且生性魯莽,只需主公陣前邀戰,有很大的幾率會出城應戰!只是副將雷緒頭腦不錯,完全可以在陳蘭被俘獲被斬後替代其為守將。」『軍師』仔細分析了一下廬江守將的性格,隨後才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主公,還請陣前邀戰,只是斬殺了個把副將之後,詐敗於陳蘭!」
「主公不必這番姿態。」看著神色有點不岔和不解的孫策,『軍師』也是懷疑自己是不是投錯人了。可如今想投靠的那位出了變故,所以只能投靠孫策了。
「陳蘭此人還有一個毛病,就是好大喜功,一旦勝利必然擺酒設宴大肆慶祝一番。只待入夜,主公勿忘了我軍和袁軍士卒的區別……」
雙方有什麼區別?在張銘麾下有著科學的營養研究成果,而且營養獲得條件寬裕,所以士卒都不會有夜盲症。相反,袁術麾下的將領壓搾士卒,營養當然不會到位。
「妙計!軍師果然好算計!」這句不是誇『軍師』的計策好,而是讚賞他對敵我的情報居然能夠那麼瞭解,而且分析地如此到位。
「主公謬讚了……」扇了扇手中的羽毛扇,『軍師』卻是一臉的得意。
這位軍師也是蠻有來頭的,他便是大學建立至今最年輕的大學生諸葛亮。
不過幾個月的功夫,他已經熟讀文科全部知識,並且完全吃透。本想提前畢業,去荊州龐德公處再學習一段時間,可這個時候他遇到了孫策。
此刻劉備已經任命龐統為軍師,格外倚仗這位年輕人。諸葛亮就算加入劉備麾下,龐統未死他永遠都是第二謀臣,甚至會被張昭壓成第三謀臣,從而不被待見。
孫策勢力草創,更因為沒有周瑜缺乏了一個可倚仗的謀士,諸葛亮這個時候加入,以後何愁得不到重用,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當然,孫策的真誠和死皮賴臉也直接感動了他,最後無奈答應了下來。
他的出現,雖然在張銘的預料之外,但在大範圍的棋盤中,諸葛亮一舉一動都沒有跳出棋盤之中。此刻諸葛亮還年輕,文化底蘊還不夠豐厚,張銘覺得他不太可能會和原本歷史那樣,成為一個『妖人』。
也因此,張銘放過了諸葛亮。
兒子的成長,總要有督促他努力的對手才行……
本書首發。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個(*^__^*),都會成為作者創作的動力,請努力為作者加油吧!
只要輸入|com|-就能看發佈的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