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天朝之夢

正文 第426章 清徽宗 求 文 / 大羅羅

    「朱逆……不是在南邊兒嗎?他們怎麼夠得著滿洲?」

    道光皇帝看著穆彰阿,有氣無力地反問道。自從北京被包圍以來,他就一直在琢磨著清、明、太平天國之間的「三國戲」,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了。當然也包括朱明跨海征遼的可能。不過在他想來,這種可能性實在不大。明清之間畢竟還隔著個太平天國,朱濟世怎麼都不至於放著太平天國不打,走海路去打盛京吧?

    遠交近攻的道理,朱濟世還能不明白?

    可是穆彰阿卻哇一聲嚎啕大哭起來了:「皇上哇,您還不知道,朱逆剛剛用700萬石米糧從太平天國手裡買了東陵、西陵裡面大清列祖列宗的屍骨……他這是要鞭屍洩憤啊!」

    什麼!?朱濟世花了700萬石米糧從太平天國這裡買走了大清列祖列宗的遺骸去鞭屍——真是天大的誤會,朱大天子壓根沒想過什麼鞭屍,他只是為了保護中國勞動人民所創造的藝術瑰寶不毀於戰火,這才提出用米糧換古董的。誰知道樸實的農民起義領袖楊秀清同志就命人組織了清東陵、清西陵的保護性挖掘考古工作……

    道光皇帝的眼珠子猛地凸了出來:「穆……穆彰阿,此事當真?」

    「真的,真的,千真萬確啊!」穆彰阿連連叩頭,「這是真的,奴才已經親眼見過被挖空的孝陵和景陵……」

    「好好好!挖得好!」道光皇帝先是一怔,接著卻忽然仰天大笑起來,「是該讓天下人看清朱逆的真面目了!我大清200年來是如何對待明朝陵寢,是如何保護朱明後裔的(說這話也不臉紅)……哼哼,現在卻落得如此回報!朱明如此行事,就不怕人神共憤嗎?」

    「唉,這事兒他們朱明又不是沒幹過!」穆彰阿苦笑著道,「皇上還記得康熙爺重修金太祖、金世祖陵寢的事情嗎?大房山金陵不就是被明朝天啟皇帝下旨破壞的!現在朱濟世不過是效仿他們朱明的祖宗行事罷了……」

    道光皇帝用右手艱難地支撐著坐了起來:「對對對,天啟皇帝幹了這事兒後,前明不過十幾年就亡了……朕看這朱濟世頂多還有20年國祚!咱大清一定還有復興的時候。朕會在天上看著老六帶著咱大清的精銳殺回北京城的!」

    「皇上,皇上……奴才覺得六爺可未必能領著咱大清的精銳打回來!」穆彰阿重重地叩頭,「六爺是英明,可是咱大清的局面太殘破了,朱逆又是窮凶極惡之徒,現在一心一意要滅了咱們滿人替祖宗報仇!奴才聽說,朱逆已經在籌劃跨海征遼了。還打算以朝鮮為跳板,去年還發兵攻打朝鮮……」

    「什麼?發兵攻打朝鮮?朝鮮不是他們朱明的『不征之國』嗎?」道光皇帝又是一愣。

    在朱元璋編纂的《皇明祖訓》當中,將包括朝鮮、日本、琉球、安南(越南)、真臘(柬埔寨)、暹羅等國在內的15個領國列為不征之國。而朝鮮在這15國中列第一,同時也是明朝的第一屬國。

    「唉。皇上。您還不知道吧。朱濟世早就把《皇明祖訓》丟一邊兒了,之前他在婆羅洲滅掉的汶萊國就是15不征之國中的勃泥國啊。」

    雖然朱濟世以大明繼承人自居,不過《皇明祖訓》什麼的他根本沒看過。呃,不對。應該是根本不存在的——誰見過原版?沒有吧?關於《皇明祖訓》的記載都來源於偽清的編纂的《明史》,自然是毫無根據的!誰敢說不是,那就是相信偽清,這屁股坐在哪一邊就是個問題了。當然了,其他任何外國自稱是什麼大明的「不征之國」,朱濟世也是不會承認的——這種事情怎麼能自說自話呢?

    所以原先明朝的那些「祖制」在朱濟世這個事實上的開國皇帝面前,都是不起作用的。

    「等等,朱逆進攻朝鮮的事情你又是怎麼知道的?該不會也是親眼所見吧?」道光皇帝蹙著眉毛瞪著穆彰阿。這個穆彰阿怎麼知道的那麼多?難道他投降太平天國當了貳臣了?

    「皇上……奴才,奴才見著朝鮮國派來北京求救的使臣了!」穆彰阿長歎了口氣告訴道光皇帝。

    原來這朝鮮國在某種程度上是「親明」的。因為明朝曾經出兵幫他們打退了日本的侵略。在明朝之後還一直舉行各種追思活動,紀念明太祖、明神宗和明毅宗(南明給崇禎上過三個廟號:思宗、毅宗和威宗),還在內部使用崇禎年號。不過紀念歸紀念,和幫著明朝復國並不是一回事情。如果朱濟世早個一百多年出現,朝鮮或許會在第一時間和朱濟世聯手。不過到19世紀中葉。朝鮮國內早就絕了北伐清朝的心思——實際上朝鮮的閉關鎖國比滿清、日本都嚴格(不僅不能輸入西方書籍,連從中國輸入書籍的渠道都封閉了),朱濟世所著和翻譯的那些書籍著作,在日本甚至是滿清國內都隨處可見,唯獨在朝鮮國內沒有。

    所以當朱濟世崛起於廣東的消息由朝鮮使臣帶回漢城時,朝鮮內部在第一時間做出的反應還是觀望。畢竟他們朝鮮的武備極為馳弊,要是在明清之爭中站錯隊,大清朝隨隨便便伸個小拇指就能滅了朝鮮國——看看歷史上興宣大院君是怎麼被清兵逮去保定軟禁就知道朝鮮的國防弱到什麼地步了。

    因而他們在朱明使者第一次抵達的時候,採取了「避而不見」的策略,想要等待局勢明朗再站隊。結果朱濟世居然打發了好幾千在南海為非作歹的海盜去攻打朝鮮。先是輕而易舉掃平了朝鮮水師,繼而又在向漢城進發途中遭遇到數量佔據絕對優勢的朝鮮軍隊,熱熱鬧鬧打了一場,那幫海賊雖然獲勝但也不是壓倒性的,四下掠奪了一番就退往江華島過冬了。結果朝鮮人一瞧,「大明王師」好像不大厲害,於是就更堅定了局外觀望的決心。還怕使者以求救的名義去北京探探風向。誰知道才走到遵化,就遇上了太平軍的大隊人馬,全都被虜到了楊秀清軍中。

    穆彰阿就是在楊秀清那裡見到一幫驚詫莫名的朝鮮使臣的。

    「可是楊秀清為什麼要讓你見朝鮮使臣?」道光皇帝當然不是三歲小孩,知道楊秀清定是有所途的。

    「皇上,楊秀清的目的是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咱們和太平天國還能共存,只要太平天國和朱逆相持不下,楊秀清就沒有餘力進犯滿蒙。但是咱們同朱逆卻是魚死網破!」

    這話,道光皇帝不相信,大清和太平天國和朱明的關係都是有你沒我,有我沒你!但是道光皇帝還是有些想法的。

    「只要朱明和太平天國之間一日決不出勝負,咱們大清就還有機會!所以咱們必須千方百計維持他們二賊之間的平衡……」

    穆彰阿連連點頭:「對對對,皇上所言極是!現在朱明強而太平弱。如果六阿哥為皇上報仇,盡其滿洲之兵和朱逆夾攻太平,太平天國是必敗的……到時候咱大清也難維持啦!」

    道光皇帝卻又搖起了腦袋:「不明白,看不明白……這個道理朱濟世不會不明白,可是他為什麼還要假道朝鮮攻打滿洲呢?他該集中全力和太平天國一戰才對啊?」

    「或者朱逆是聲東擊西?」穆彰阿嘟喃了一句,「他假道朝鮮北伐是虛,暗自準備同太平天國決戰是實?」

    「有道理,一定是這樣的!」道光皇帝坐在炕上連連點頭,眉頭也擰得緊緊的,似乎在替遠在盛京的恭親王想辦法。

    半晌之後,道光皇帝才點點頭道:「看來朕還真不能死……朕若是死了,朱逆就該高興了!朕偏偏不讓此賊如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