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縣和易縣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也有古董?這東王楊秀清該不會拿自己開涮吧?
坐在一輛西洋馬車上一路過來,吳春秋就是滿臉狐疑的樣子。而陪著他去遵化縣收古董的李秀成,則是一臉疲憊,哈欠連天。連日苦戰下來,太平軍現在也是疲憊之師了。李秀成的軍是剛剛從前線換下來,本來下面的士兵可以休息幾天,可是現在卻得了這麼一個苦差事。對身邊這個一看就沒什麼見識的書獃子的問題,也愛理不理,只說到地方就知道了。
車子一路逶迤前行,吳春秋算是把北國寒冬的荒涼景象看了個飽。眼見道路兩旁越來越荒涼,最後乾脆進了大山,吳春秋都有點懷疑太平天國這幫人是要找個沒人的地方把自己給害了!就這樣走了約莫有兩天,荒涼一片的景色當中忽然出現了不少石人、石馬還有石頭大象,全都分列在道路兩邊,好像在迎接自己到了似的。再往前,居然出現了一個高大的牌樓門兒和一溜紅牆黃瓦的房子,瞧著好像是那家王爺的府邸。
馬車就在那個高大的牌樓門兒前面停了下來,
這裡是……吳春秋忽然一怔,一手指著牌樓門兒,一頭看著李秀成:「這、這、這是個皇陵啊!這是皇陵啊!是誰埋在這裡?東王說的寶貝該不是……」
李秀成嗤地一笑,指著牌樓門兒內一個紅房子(聖神功碑亭)道:「裡面有兩塊石碑,上面說埋在這裡的是合天弘運文武什麼什麼功德大成仁皇帝……」
吳春秋吸了口氣:「這是康熙皇帝!這裡是康熙皇帝的景陵!你、你、你們要挖康熙皇帝的墳?!」
李秀成認真地點點頭:「哦,原來是康熙妖頭埋在這裡,那是該挖了!這個遵化縣除了這個墳還有另外十幾座大墳,聽人說都是清妖皇帝、皇后、太后的墳頭……等挖完這裡,易縣那裡還有好多大墳頭,一併挖了。該有不少寶貝吧?」
好嘛,自己成盜墓賊了!吳春秋哭笑不得地看著李秀成:「寶貝肯定有不少,就是……挖人祖墳總有點……」
李秀成卻冷哼一聲。面孔板了下來:「怎麼啦?就許清妖挖了黃河大壩淹咱們漢人的家園,不許咱們漢人挖清妖的祖墳弄點寶貝換點米糧好活命?」
「挖挖挖……不過得小心點挖。這裡面可都是寶!」吳春秋連忙點頭稱是,太平天國這幫粗逼可不像會講道理的樣子,自己要不讓他們挖,沒準就得被活埋了陪康熙皇帝!好在清景陵不是明十三陵,挖就挖了吧,不過挖出來的寶貝得保護好了,滿清皇帝、皇后、妃子的屍體也不能拋屍荒野。這太不像話了。
想到這裡,他指著牌樓門兒外面的兩排石頭人道,「這也是寶貝,小心裝好運到天津每個都能換幾百石米糧。」
隨後又指指那個紅房子。「這個叫聖神功碑亭,裡面的兩塊碑可是寶貝,每塊最少值兩千石米糧,可不能弄壞了,壞了就不值錢了。
還有康熙皇帝、皇后的棺材板子都是寶貝。不要打開,免得弄壞了,總之一副棺槨就給兩萬石米糧,整個兒運去天津……」
李秀成一聽就樂了起來:「嗨,這不是把康熙妖頭的屍體都買回去了?你們是不是要拿去鞭屍啊?」
「呃。對,就是要鞭屍!狠狠地鞭!」吳春秋咬著牙重重地點頭。
……
200年來,北京紫禁城的氣氛,從來沒有一天能比得上今天這樣淒楚沉悶。整個皇宮似乎成了墓穴,鑲著銅釘的大門大多緊緊地關著,只有東華門開了半扇,以供百官進出。往日在紫禁城內外值守巡邏的護軍侍衛也大多不見了蹤影——他們中的大部分都被編入了正黃旗八旗新軍當中,投入到保衛北京城的殊死戰鬥之中去了。還余一小部分則守衛在養心殿周圍,是他們的主子大清道光皇帝的最後守護者。
幾個滿身都是硝煙味道,穿著棉甲的大臣直接騎著馬就到了東華門,亮了亮腰牌,沒給門包就策馬進了宮。守門的是幾個一臉苦相的太監,望著往宮裡面飛奔而去的背影,嘴裡面低聲嘟嘟囔囔的:「這天怎麼就塌下來了呢?這大清朝怎麼就到這一步了呢?早知道這樣就不該挨那一刀,現在真是偷雞不成賠把米,等明兒到了地下真沒法見祖宗了……」
在深遠的宮牆之內,半個北京城和大清王朝的主子道光皇帝,自然聽不到他手下這個隔了不知道多少級別的小太監的抱怨話。不過他現在的想法卻和那小太監一樣,也覺得到了地下見了祖宗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實際上他的這個擔心基本上是多餘的,因為他的祖宗們就快被太平天國的人挖出來賣給大明朝換糧食了!
連祖宗的屍骨都讓人挖出來賣掉了!這大清朝還吊著口氣不肯死真是太不像話了。
好在道光皇帝還不知道這事兒,雖然也覺得祖宗陵寢失陷是不大體面的事情,不過他現在已經沒有心思考慮地下埋著的祖宗。相比祖宗,關外盛京的兒子才更讓他牽腸掛肚。大清的未來,愛新覺羅家的未來,都在盛京,都在恭親王奕欣身上。
他留在北京城勉強支撐著戰局,不就是為了給奕欣爭取時間整頓局面嗎?可惜他被大逆不道的粵匪圍在北京,不曉得外面的情況。不知道奕欣坐穩了盛京將軍的位子沒有?也不知道林則徐有沒有給盛京送去夠吃兩三年的糧食?更不知道白斯文到沒到莫斯科,大清想要復興,也只能指望老毛子了……
道光皇帝歎了口氣,掃了眼空空如也的御案——過去這上面總是堆滿了奏折,全天下的大事兒都要他這個皇帝做主,沒完沒了地看這些折子真是挺煩人的,總想著能有一天可以清閒下來。沒想到這個願望居然以這種方式成真了!
就在道光皇帝無事可做,想瞇上個午覺的時候,就看見守臣大臣穆彰阿和訥爾經額腳步急急地走進來了。兩個臉上,居居然還帶著喜色!
莫非有勤王大軍到了?
道光皇帝心頭也升起了希望,目光定定地看著兩人。
「皇上,英國公使阿禮國進城了!」穆彰阿跪倒在地,叩了個頭就喜滋滋地報告道。
「阿……阿禮國?」道光皇帝一臉的失望,還不死心,又問了一句:「可否帶英兵來?」
「未曾帶兵。」穆彰阿回道。
「那他來做什麼?」道光皇帝疑惑地問。
「他是來說和的,提咱們和粵匪調停。」
「什麼?穆彰阿,你你你說什麼?」道光皇帝猛地從御座上站了起來,抬手指著穆彰阿一時話都說不利索了。
穆彰阿瞧了身邊跪著的訥爾經額一眼,訥爾經額咬咬牙接過話題,然後話鋒一轉:「皇上,阿禮國還帶來了四方的消息。」
「四方的消息?都有什麼?」道光皇帝吸口氣,沉聲問道。
「江南……已經被朱逆所取,林則徐率部北上勤王,還在上海同朱逆見了面,約定南明北清,互為兄弟之國……」
「混帳!」道光皇帝咬牙罵了一句,又問:「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是道光28年11月的事情。」訥爾經額道。
「11月……林則徐有沒有給盛京送糧食?」道光追問。
「沒,沒有。」
「漢奸!林則徐是漢奸!」道光氣呼呼地道,「那盛京的情況怎麼樣?老六開始主持局面了嗎?」
「六爺已經在盛京主持大局了,據阿禮國說,盛京頗有一些振作的氣象。」訥爾經額撒了個謊。盛京那兒的局面倒是在恭親王控制之中,不過振作是甭想了。
「沒有糧食能振作到哪兒去?」道光皇帝緩緩坐了下去,「還是說說和粵匪那個什麼的事情,阿禮國到底想幹什麼?穆彰阿,你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