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都市天龍

第一卷 第三章 天龍訣 文 / 流雲天下

    第三章天龍訣()

    『吼!』一聲巨吼,楊天在睡夢中被驚醒過來,這是一個動物的叫聲,楊天迅速坐起身,匕首在手中緊握,只見樹林中一陣火光閃現,不禁心頭砰砰直跳。

    邁動腳步緩緩朝那火光的方向走去,這到底是什麼東西,看似火光,但又像兩個燈籠,楊天的心裡不由質問著自己,隨著距離越來越近,楊天也看清了是什麼東西在發光,一隻火麒麟正在『吼吼』發出巨吼,帶來一陣陣風吹來,楊天不由轉頭,再轉過來的時候,這只火麒麟已經到了楊天的身邊,搖晃著尾巴望著楊天。

    楊天此時確信,這是一隻火麒麟,但是這種神獸只有在電視和小說中才能看到,怎麼會在這裡出現,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神獸嗎?楊天用手捏了一下自己的臉蛋,會疼,不是做夢,同時,火麒麟口裡時不時噴出火苗,走到楊天的面前,尾巴一甩,將楊天甩進了它身邊的一個深坑裡。

    『唰!』一下,楊天猶如一隻螞蟻般滾落深坑,不是怕死,只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是人都難免感到恐懼,這時,四週一片漆黑,伸手不見五指,火麒麟也在瞬間消失了,深坑的口也突然蜜封起來,心中的恐懼到了極點,不知道眼前將會發生什麼,黑暗中的看不到任何東西的深坑給了他最大的恐懼,他得離開這裡。

    身上沒有一樣東西可以起到照明左右的,楊天唯一依靠的是摸索著深坑的牆壁走著,手在牆壁上慢慢摸索,想找到出去的路。

    這牆壁很光滑,好像玉石般光滑細膩,在手的感應下,楊銘發現上面有花紋,走出幾步,又是粗糙的石壁,光滑與粗糙的反差是如此大,突然讓林劍有了一種強烈的好奇,這塊光滑的牆壁是什麼?

    突然,眼前一亮,無數個火把頓時被點亮了起來,隨著火苗的點燃,楊天大吃一驚,這是一個非常大的石洞,地上有兩具屍體,方才摸到的花紋,是這石洞上的字體,楊天認真一看,是古代的繁體字,呈豎形,最邊上寫著三個大字:天龍訣!

    下面是幾行小字:天龍神功,不願斷此,贈與到此有緣人,練就天龍神功,揚我天龍,此功法有十二層,天之道,取其陰而補己陽,故虛勝實,精之案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力絡,其案氣之精為白眼,陰之精也,引陰陽為一體,隨其以入於身;陰其精,其精亦為陽,不相比亦則精散····楊天看著這樣的字體,不由心頭砰砰亂跳,神功?冷笑了一下,這都不知道在這裡埋藏了多少年,自己能練成嗎?也隨即想起神話這部電影,自己居然因禍得福,找到了這樣的神功,是不是老天在和自己開玩笑呢?

    楊天仔細地打量這石洞中的一切,這個石洞雖然說不能和皇帝的古墓相提並論,但也是經過精心設計打造的,就地面和牆壁上的石塊,打磨得平滑無比,這樣的精巧手工,在現代可是無處可尋。

    楊天走到地上的兩具屍體旁邊,蹲下身體,屍體卻已經幹成了白骨,可以判斷,他們已經死去了很多年了,有可能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上千年,不過這不是楊天所關心的,他所關心的是兩人的身份和死因。

    從屍骨的形狀和大小來看,兩人都是男子,一具屍骨的衣服外面掛著一個令牌,楊天伸出手扯了下來,仔細一看,這是一塊黑玉,上面寫著『天龍門』上個大字。

    楊天想也沒想就將玉牌收入囊中,在看向另一具屍骨,這具屍骨的胸口插著一把黑劍,想必是玉牌主人將他殺死的,楊天仔細打量著眼前的情景,想起了倚天屠龍記裡面的那一幕場景,陽頂天走火入魔而死,將武功心法隱藏在自己屍骨處。

    楊天想到這裡,想找找看在這二人的身上是否還有其他武學典籍或是寶物什麼的東西,於是拔下黑劍,仔細地查找起來,果然,在另外一個人的身上找到了一塊刻有龍鳳圖案的金牌。

    楊天看了看地上的兩具屍骨,不由感歎起來,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在這個世界上還真的有古武門派,而且居然讓自己遇上了這樣的事情。

    此時,楊天感覺到自己身體血液開始沸騰起來,顯得異常的激動,久久不能平靜。

    良久,楊天幫二人在石洞中找了一個地方埋葬了,這才走到石壁上認真讀閱『天龍訣』神功心法,上面用繁體字寫著:第一層:通天灌地——歸氣丹田,南朝天盤,意隨氣行,意注丹田,隨陽而生,回收兩穴,氣貫其中,任督周天,溫養丹田,快慢合乎,行三十六,天龍訣第一層。

    楊天全身充分放鬆,按照牆壁上的功法,雙腳分開約與兩肩,同寬,兩腿微屈,斂臂如坐高椅,小腹圓,勿挺胸凹肚,頭頂如懸一線於天穹般正直,撥背,晨肩,雙臂微屈,指尖向天,兩掌謠對,自然呼吸,雙目微閉,舌抵上顎。

    天龍訣第一層口訣在楊天的身體運行了起來,沒想到他卻是一個練武天才,沒過一會,楊天就感覺到自己頭頂上方有一灼熱光明的太陽,一股能量流自頭頂百會穴及雙掌心進入手心,手,順體內面下及肩、胸、腹、腿、足入地。凡是能量流走過的地方,都感覺象出其的熱、光、流動。

    此時楊天額頭上的汗珠頓時冒了出來,感覺到百會、掌心勞宮、湧泉等穴發熱,發麻、心跳或如有蟲蠕動,身體自上而下有暖流、電麻、微風流動感,還有清涼、清新、身體沉重、輕飄感、腹中腸鳴,失氣(放屁),這些,都是天龍訣第一層功法的表現,大自然之靈氣在緩緩進入楊天的體內,而楊天卻渾然不知。

    楊天小的時候,爺爺有教授過他人體的穴位和一些武學的基本心法,可是楊天無心練習,只是熟悉而已,對牆壁上的功法口訣練起來自然很順暢。

    第二層:混元一氣———故陽入於丹,因逢其身之虛,入人陽虛深處,則隨陽以入於脈,入手陽則轉於經,經轉則引身而急,身繫急則陽以轉矣,行七十二;天龍決第二層。

    丹是道家氣功對氣的稱呼,是要把氣通過一定的方法聚集到一起,既稱為丹,丹是『元精』高度積聚的的東西,它能把能量大密度、可運轉地聚集在一起,發揮最高的效果,它的生成表明功法修練進入新的高一級境界。

    楊天雙手平舉在胸前,兩掌心向內朝胸,指尖相對,其他各部位要領與第一層功法基本相同,呼吸按照功法的節律閉氣閉呼,就好像丹田里有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球,發出耀眼的紅色和金黃色光芒。

    同時,楊天身體裡的能量流不斷地呈心狀向丹田匯聚,丹田的寶球不斷增大,越發耀眼、越發灼熱,彷彿自己在和天地漸漸融混為一體。

    雙掌指尖之間開始有吸力、斥力,拉之不開,合之有阻力感;丹田的一種灼熱感令楊天眉頭微皺。

    此時,丹田處的能量湧出,彙集成流,沖蕩這楊天全身的每一個穴位,體內的真氣如海之浪潮,一波接著一波激盪著,將楊天所有的部位都融入都一種忘我境界,似乎身體的能量連綿不絕,柔韌而渾厚地衝破天龍決第二層。

    楊天長嘯一聲,飛身而起,身體如箭般飛射了出去,轉眼間便飛到了幾米高空之中,雙手一揮,彙集在身體的能量從雙手擊出,『轟!轟!轟!』幾聲巨響,空著閃現出一道道能量光芒,哇,楊天見狀心裡無比興奮,有一種做夢的感覺,看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停下動作,緩緩落下。

    楊天此時只感覺內氣充盈,四肢百骸,全身氣血鼓蕩,全身輕靈,似乎達到了臨危不懼的更深層次的境界。天龍訣第二次又稱混元層,實際上是天龍訣功法之首。

    楊天怎麼也想不明白,這也許就是天龍訣功法的妙處,收功,體內有一股能量在流動,流到哪裡,哪裡就充滿勁力,走的依然是他重複了千百回的路線,這條路線縱貫全身,他全身盡皆精力瀰漫,好像只要一拳擊出,這石壁也會被擊破一般。

    睜開眼睛掃了一下四周,方纔的飢餓感、傷口痛楚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蹤,楊天笑了一下,轉身看著牆壁上的十二層天龍訣心法,他要將它牢牢記在腦袋裡,這十二層功法雖然字數很多,但是對楊天來說,這不算什麼,用了不到30分鐘,就將天龍訣功法記下了。

    對了幾遍後,感覺自己已經準確無誤地背下的時候,楊天開始四處尋找出口。

    楊天也不知道自己是幸運還是因禍得福,天龍訣本是一部無上精妙心法,講求的就是隨意和靜心,只因此天龍訣關係到天龍門的興衰,所以那位天龍門門主死前心有不甘,而將此心法刻於洞壁之中,可是那只火麒麟是怎麼回事呢?自己找遍了這裡每一個角落,都沒有一點縫隙,難道洞口在這上方,上端與地面相齊,有十幾米高,怎麼能觸摸到上端的石壁呢,楊天仰頭看著上面,心裡盤算著,楊天提起氣息,將能量彙集在雙腳,形成一條運功線路。

    腳下一用力,楊天的身體頓時飛了起來,這一飛就是十幾米高,第一次運功還沒有掌握,『砰!』一聲,楊天大腦袋撞擊著堅硬如鐵的石頭之上,大叫一聲:『啊!』隨即落地。

    天龍訣不知道多少年來,修真界、古武的所有門派都在尋找,天龍門也沒有幾個人能練成,沒想到楊天因意外走入這個石洞,在十幾個小時的時間練成了沒有幾個人能學會的天龍訣。

    也不知道這位『天龍門門主』死了多久,隨著時間的變遷,大地滄海桑田,這個石洞的出口在哪裡?在這個幽美的山谷中,彷彿沒有人來過這裡,楊天是第一個。

    楊天在想著呆呆出神,他知道他身上已經發生了變化,但卻沒有發現自己的傷口已經在慢慢癒合,只是感覺消失了疼痛,沒有絲毫的飢餓感,身子也比以前靈活了許多,可惜他依然還沒掌握天龍訣的武功。

    楊天身體內的能量依然在動,緩緩運行全身,跳起來,一次、兩次、三次···,楊天似乎掌握了天龍訣能量流運行的線路,摸著上端的石壁一個地方一個地方觸摸著,但是每一次都落回了地面,依然找不到出口。

    楊天依然沒有放棄,大喝一聲,猛跳而起,雙手彙集全身的能量流,這一次楊天充滿了怒火,不甘落困與此,對生死充滿著未知,速度猶如閃電般一閃而過,忽然,上方突然打開了,楊天的身體似乎在一個能量的脫力下開始越來越快,身子猶如一根鴻毛,輕飄飄地往上移動著。

    楊天大喜,雙腳的能量發出,只覺得一股大力從腳下升起,身子也瞬間變得輕飄飄的,這一發能量,居然速度更快了,『嘩!』一聲,楊天眼前一亮,那刺眼的光線刺痛了他的雙眼,本能地閉上了眼睛,哪知道胸口一熱,四肢有無數道能量進入自己的身體,胸口一熱,就軟倒在地,全身肢體變得僵硬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