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奮鬥在香江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葉片代工 文 / 鷙鳥皴

    葉片是航空裝備的核心零部件,葉片的加工製造技術體現著一個國家冶金材料、加工裝備、動力設計與工藝技術的綜合水平。

    凌世哲要搞航空發動機,葉片技術是必須要功課的難關。航模用的微型渦噴發動機,廢氣渦輪增壓器,這些東西都要用到葉片或葉輪。

    如果凌世哲他們自己不能製造,那麼就只能對外向西方高價購買,很大一部分利潤就被他們拿去了,安佈雷拉公司反而只能賺點人工費。

    另外,航空發動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葉片型面的設計和製造水平。

    葉片是一類典型的自由曲面零件,它的曲面形狀和製造精度直接決定了飛機發動機的推進效率的大小,而葉片的加工方法有助於該類零件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航空發動機的葉片製造難道技術極大,國際上任何國家都是嚴謹出口,像t-30發動機美國佬雖然給了技術,但是葉片技術卻沒有給我們,就算我們要生產,都需要向他們進口葉片,而這美國佬恰恰是卡我們的一個地方。

    艾莉森等人提出的大葉片計劃,說白了就是給他們做代工做汽輪機葉片。

    除了航空發動機需要葉片以外,汽輪發電機也需要各種類型的葉片,而汽輪機的葉片相對於航空發動機葉片來說,技術上要低很多,為電力企業做大葉片生產,可以為航空葉片技術領域打下技術基礎。

    二戰以後,全球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對電力需求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發電裝備得到快速發展,而汽輪機就是其中一項。

    一般情況下,汽輪機葉片的加工一般都是客戶提供產品的技術圖紙,工廠要做到的就是根據圖紙,高效率高質量地製造出合格的成品。

    良久,凌世哲把報告放在桌面上,閉目思考了一會,問道:「公司的精工部門有兩家機械加工廠,一個是位於美國的加工廠,一個是位於香港的加工廠。我記得美國的那家機械加工廠,在被我們買下以前,好像做過汽輪機的葉片加工製造是吧?」

    艾莉森說道:「沒錯boss,他們以前做過葉片的製造加工,後來沒有做了,但我們想到他們有這個技術基礎,所以才提出了葉片代工計劃。」

    「他們為什麼不做了,要知道葉片的代工利潤還是相當豐厚的,為什麼不做呢?」

    福斯特插話道:「這個我來說吧,我詢問過這家工廠以前的老闆,他告訴我,他們雖然能造葉片,但是由於葉片的製造工藝技術要求很高,不同的客戶和不同的葉片品種,有著不同的技術要求,因此葉片工廠的製造工藝就要不斷的創新。實際上,其實葉片工廠大部分的工作不是在製造產品,而是在試驗新的製造工藝。

    而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研發,而這家工廠只是一家中小型的機械加工廠,沒有那麼多的財力來投入,因此一直以來都是在做小型汽輪機的葉片,但隨著大型汽輪機的快速發展,以及日本汽輪機工業的崛起,市場對小型的普通的汽輪機的葉片需求大幅減少,再加上他們的人工製造成本比日本的要高很多,所以即便有訂單,那些電氣製造公司也會把葉片交給日本來做,這樣一來,小輪機的單子他們接不到,大型汽輪機的葉片單子他們又做不了,最後只好轉行,但是轉行以後也不順利,不然也不會被我們給兼併。」

    汽輪機是將蒸汽的能量轉換成為機械功的旋轉式動力機械。又稱蒸汽透平。主要用作發電用的原動機,也可直接驅動各種泵、風機、壓縮機和船舶螺旋槳等。

    「你們的意思是,利用香港比日本還要低很多的人工,重新把葉片代工業務給撿起來?」

    「是的boss,美國的機械加工廠被我們兼併以後,那裡大部分的工人都沒有離開,那些工人和工程師都做過葉片,以他們為技術骨幹,在香港給我們培養一批合格的葉片產業工人。

    我問過了,這種小型汽輪機的葉片加工製造技術並不是很難,先從簡單的做起,然後我們加大投入大型汽輪機的葉片加工技術的研究,一步步的攀科技樹,最後在製造航空動力葉片,這樣一來,即積累了技術又給航空發動機部門提供研發資金,形成一股良性循環。」

    「到時航空粉末冶金輪盤我們也可以搞一搞。」安迪*格魯夫補充道。

    凌世哲想了想說道:「想法倒是不錯,但是有訂單嗎?」

    艾莉森回答道:「boss,小型汽輪機雖然歐美不在需要了,但在東南亞國家還是有一定市場的,雖然單子不是很多,但對公司來說應該是夠了,況且小型輪機連日本自己都不想做了,他們正在搞大型和超大型汽輪機,日本國土面積狹小,需要為大型汽輪機的生產騰出足夠的地方來,如果我們接手他們會很樂意,小汽輪機的葉片他們已經看不上了,一些技術我們還可以買下來。」

    凌世哲仔細推導了一下,見沒有什麼漏洞,便同意道:「這樣吧在噴氣與推進實驗室的旁邊,留一塊地出來建葉片加工廠,另外再成立葉片研究應用實驗室。」

    「好的boss,我會親自去安排。」福斯特說道。

    然後大家有討論了其他一些問題,兩個小時以後就散會了。

    艾莉森當晚沒有留在香港過夜,而是當晚就坐飛機離開了,他這次是去飛機美國的機械加工廠,既然決定啟動葉片生產計劃,他要趕過去先協調前期的準備工作,工作很忙他沒有時間磨蹭。

    飛行器公司和航空動力方面的技術人才都是從北美和歐洲地區招聘的,大部分以華人居多。

    其實大部分華人在歐美都從事著科研的工作,當年中國貧弱,受西方列強欺負,全中國的有志之士都在尋找中國的強國之路,

    當時提出了各種各樣的口號,像什麼科教興國、工業興國、醫學興國、革命興國等,而航空興國也是那時的口號之一。

    在各種口號之下,大批的有志青年留學海外,向西方發達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當時西方新興的航空工業,就有不少的中國人摻於其中。例如,我國著名的飛機專家——馮如。

    新中國成立以後,相當一部分在歐美工作的中國航空科學家回到了祖國,但繼續留在歐美的也不少,他們不回去是對大陸有很大的疑慮,也正如他們所擔心的,大部分回去的科學家都挨了整,這些還沒有回國正在觀望的科學家們就更不會回去了,永遠的留在了歐美。

    他們勤奮刻苦是歐美科研的中間力量,但由於他們的膚色卻遭到了不公平的待遇。

    這一次凌世哲打著中國飛行器工業公司名義來歐美招人,主要招收的對象,就是這幫華人科學家,那幫華人聽到安佈雷拉公司在香港成立了中國飛行器工業公司,造中國人自己的飛機,很多人都加盟了進來。

    凌世哲對人事部的招聘人員囑咐道:「那些華人科學家對祖國有戒心,畢竟以前回國的那一批都挨了整,這次你們去告訴他們,我們是香港的飛行器公司,不是大陸的飛行器公司,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政治鬥爭,也沒有歐美的各種玻璃天花板,他們可以放心大膽的來,我們都歡迎,如果不滿意,要走我們絕不阻攔。」

    這樣源源不斷的華人航空科學家匯聚到了安佈雷拉公司,由於飛行器公司的總部和實驗室以及家屬區正在建設當中,所以很大一部分的科學家只能暫時留在歐美的分部,等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好了以後,他們就會分批分次的陸續來到香港,那時飛機公司和航空動力部門就開始正式運轉。

    時間進入73年的一月份,經過半年的多的緊張建設,單晶硅產業園第一期工程建設完畢,並投入試生產。

    產業園原先計劃建在香港本土,但由於單晶硅的生產——硅烷制備法在生產過程中極為危險,所以港英政府堅決要求安佈雷拉公司必須把工廠搬遷到遠離人群的地方,最後選來選去,把單晶硅產業園設在了南丫島。

    凌世哲沒有來參加單晶硅的開工儀式,這只是試生產,按照計劃三個月以後,才正式的開始大規模生產,到了哪一天,他才會過來為工廠剪綵。

    二十四英吋晶圓片最先供應加拿大的芯片工廠,芯片工廠的改造已經完畢,新晶圓正式投產以後,將極大的改善芯片產能不足的情況。

    電腦相機是人們的娛樂消費品,沒什麼技術含量,但是架不住需求的人多啊,在前世傻瓜相機與數碼相機交替時,那是傻瓜相機最後的輝煌,全球傻瓜相機的產銷量,就突破了十億部的大關,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他消費基數有多麼的龐大。

    隨後沒有幾年,數碼相機迅速替代傻瓜機,成為市場的新寵,產銷量更是遠遠的超過了傻瓜機,達到年產銷二十五億部以上,直到智能手機普及以後,數碼相機的銷量才降了下來,接著進入了手機自拍和單反數碼的時代。

    因此這個時候,凌世哲根本就不需要擔心芯片工廠開工率不足的問題,建,建新工廠,這是安佈雷拉當前的所面臨的主要問題,不但加拿大的工廠在建,香港的芯片工廠也在建,凌世哲計劃的是香港的芯片年產量要達到二十億顆的目標,加拿大要達到產能十億顆芯片的目標。

    到了那個時候,凌世哲就不會建立新工廠繼續擴大產能了,他需要考慮如何保證開工率的問題。

    半導體生產行業大致上可以分成兩個模式:一個公司包辦從設計、製造到銷售的全部流程,稱之為idm即垂直整合模式;將複雜的製造環節單獨剝離出來的無廠半導體公司+晶圓代工模式

    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集成度的迅速提升,不管是設計還是製造,投入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前者還好一些,畢竟以智力投入為主,後者就需要靠真金白銀砸出來一個實體工廠了,而且除了負責生產之外,還往往要承擔起對製造出來的芯片進行組裝、測試、封裝等等的後期工作,甚至還包括自身整個工藝製程的科研改進。

    二十一世紀,晶圓加工已經不是絕對封鎖的技術了,但要想興建一座最頂級製程的大型晶圓廠,也往往需要投入百億美元,僅整個生產流程當中,光刻步驟所用到的光刻機,單台售價就高達1500多萬美元。

    這種負擔不是一般公司能夠承受得起的,建成之後若想收回成本,只能玩命地開工,將產能全部利用起來,但市場變化、供需失衡等等不可控因素總是難以避免的,晶圓廠產能往往無法填滿,而巨額的折舊費則在毫不停歇地增加著運營風險。

    如果再遇到倒霉的事情,那就更悲催。比如三星的工廠就曾經遭遇供電事故。隨隨便便就幾百萬美元打水漂了。

    摩托羅拉倒貼兩億美元也要將自己的半導體部門剝離出去成為飛思卡爾。便是因為產能不能充分利用所帶來的成本原因。

    扛不住的公司還有靠著64位cpu打了一個翻身仗的adm,2009年它同樣把製造部門分拆出來,並接受中東阿布達比創投的投資,成立了glblfndries即格羅方德。

    到了2014年,ibm也因自用晶圓廠的長期虧損,以及製造技術相對落後,向格羅方德支付15億美元與專利使用權,使其接收自己旗下的晶圓製造設備。

    至於日本的六大半導體,則早就被母公司剝離出來。並彼此合縱連橫了。

    能夠把idm模式玩轉的,幾乎只有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的英特爾,就算三星也要給蘋果公司為ipne、ipd設計的處理器提供代工服務。

    無廠半導體公司+晶圓代工模式是未來半導體產業發

    發展的大勢所趨,現在凌世哲雖然可以使勁的建工廠擴大產能,但如果不控制的話,以後開工率不足怎麼辦?所以他定下了三十億顆產量的上限,如果以後產能還是不足,就開始把芯片加工技術放出去,扶持幾個第三方代工廠商,讓他們給凌世哲做代工。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