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都市小說 > 驕寵

正文 127 何雲沁 文 / 臻善

    那少年郎被池玲瓏按壓著頭部的穴位,不知不覺中,竟然早已經睡著了。

    七月聽著房間內傳來的男子規律的呼吸聲,再又探頭探腦觀察了好一會兒,並確定那少年主子真的不會在短時間內清醒後,才帶著滿目死裡逃生的慶幸,和對池玲瓏無與倫比的欽佩感覺,眼巴巴的對池玲瓏投了幾個佩服的五體投地的眼神。

    池玲瓏被七月搞怪的神情弄的哭笑不得。

    然而,當她低頭看一眼那已經睡得很熟的少年郎,看到他貫來冷峻而堅硬的面目線條,在此刻完全柔和了下來;看他一直以來都繃緊的下頜也舒展開來,英俊白皙的面孔上,再沒有白日裡特意展現在人前的冷漠和不近人情,反倒多了幾許雅致和稚氣之時,池玲瓏一雙盈盈含笑的美眸中,到底還是帶上了幾分,連她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愉悅和柔意,看著那少年熟睡的面頰搖頭失笑了兩下,又對七月做了幾個口型,示意七月過來換水。

    七月的手腳本來就很靈巧,眼下唯恐一個不小心,將他們原本脾氣就很深沉,很高深莫測的原主子弄醒了,手腳不由就放的更輕了。

    池玲瓏手中的動作沒有停,一如之前輕柔的為那少年按壓著頭上的穴位,直到那少年郎的頭髮已經被她洗好了,甚至用了四塊兒干帕子,徹底擦乾了的時候,才停了手。

    墨丁被七月喚了進來。

    似乎是在進來之前已經聽到了七月的回復。主子已經睡著足有一個時辰了。

    因而,當墨丁進來後,看見躺在躺椅上。身上蓋著披風熟睡的主子時,雖然眸中還有著壓制不住的怔愣和驚愕,面上的表情卻鎮定的讓人看不出絲毫情緒波動。

    池玲瓏朝著墨丁微點了下頭,便也讓七月服侍著,起身離開了小杌子,去一邊淨手去了。

    她轉過身,已經頗有幾分玲瓏曼妙的背影。在房間內暈黃燈光的照耀下,便顯得更加柔美動人。有種……獨屬於家的暖意融融。

    墨丁腳下的步子忽然一頓。低垂的眸中,暗沉的幽光一閃而過。

    那眼神複雜的,若是池玲瓏看見了,定然會覺得。即便窮盡大華夏國的所用漢字和語言,她也形容不出墨丁當時的心緒。

    池玲瓏在覺得墨丁這個人可靠又忠誠的同時,也覺得,這人的眼神太過諱莫如深,讓她對他有些本能排斥和避諱。

    她對那少年主子的手下,哪怕包括阿壬這個跳脫又傻缺的逗比在內,全都抱著「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心思,會交談,卻不會交心。

    她始終認為。他們現在打的交道,不過一場交易罷了。

    曲終還會人散,他們定然在那少年主子身上的毒全解之後。也會再次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所以,為了不讓這些人最後有將她滅口的機會,池玲瓏決定要做好一個稱職的聾子或者瞎子。不好奇,不多慮,即便發現他們這群人身上的某些秘密,也要像個啞巴死的。一句話也不往外說。

    池玲瓏早就給自己做好了心理建設,因此。便安然悠哉的淨起手來。她倒是神態自如,熟不知,此刻墨丁的心裡,對她早已經佩服的五體投地了。

    當然,除了佩服的情緒外,墨丁對池玲瓏這個他從來沒有正眼看過的少女,也終於正視了起來。

    別人興許不知道,但是,他們隨著主子從小長大的十個兄弟,卻是對主子的言行舉止都清楚的不能再清楚的。

    主子平常熟睡就很難,自從十二歲老夫人莫名身死,主子身邊唯一的親人也辭世後,主子自此不管白天黑夜,就再沒有睡過一個好覺。

    而在老夫人去逝後的一年時間裡,主子更是常常在半夜了驚醒,醒來後半夜便再也睡不著。那一年,主子平均下來,一天不過能睡一個時辰。

    當時他們覺得主子苦,整天那渾渾噩噩的過日子,如同行屍走肉一般,熟不知,當時那種情形還是好的。

    自從主子去了隴西,回程途中中了埋伏,背後被刺客砍了入骨的一刀,差點魂歸黃泉後,主子當時昏迷了足有半一個月才甦醒,醒來後每天別說是睡一個時辰了,便是能安安穩穩的閉上眼歇息半個時辰,他們便覺得是地下的老王爺和老夫人保佑了。

    可是,任憑他們暗地裡請盡了所有大夫,民間的神醫,主子這種排斥睡眠的症狀依舊沒有緩解,甚至還有越來越重的趨向。

    二哥墨乙為了主子這病症,在一月前,終於「逮住」了大悲寺如今的方丈淨悟大師的時候,雖說是向對方請求桃花醉的解毒方法,在沒有達成所願的時候,也是又懇求了淨悟大師,希望他能為主子的失眠症開一個方子。

    可當時那老和尚是怎麼說的?說主子這是心病,心病還需心藥醫;冥冥之中一切都有天定,主子的緣分不在他那裡。

    最後見他們兄弟幾個要發飆了,那老和尚倒是又補充似地,神神叨叨的絮叨了一句,亂七八糟的什麼,有緣總會相見?

    有緣?什麼緣?

    墨丁一邊輕手輕腳的,將那少年主子背到床上,給他蓋好被子,徹底安頓好,雙眸才又快速的眨動幾下,又看了看此刻正桌在圓桌前喝茶的池玲瓏。

    暈黃的燈光映照下,那姑娘上身穿著白底水紅竹葉梅花圖樣印花對襟褙子,下著修長的妃紅蹙金海棠花鸞尾長裙,外套月白半臂,繡流雲紋,綴以銀色絲線,平添幾分端莊典雅不說,繫著的絲帶下也綴著比米粒稍大的圓潤珍珠。又有裙角繡著的盛開的海棠花,從遠處看來也是精緻非常。

    因年紀稍長,她身上還披著一條深色織紋的狹長批帛。愈加顯得整個身段纖細娉婷,風姿楚楚。

    再看她梳著的驚鴻髮髻,頭上插著鑲玉鏤花短釵,戴一朵淺黃的雅致絹花,襯著額上雙眉間今天下午和六月七月玩鬧時,貼上的鵝黃花鈿更加清麗逼人。

    燭光下,這姑娘笑起來清麗柔美的不可方物。妙目盈盈,眼波流轉之間。瀲灩的幽光明滅閃爍,讓人心中悸動非常。

    墨丁看著小小年紀已經有了如此風韻的池玲瓏,腦中再一次重複著淨悟大師所說的「有緣人」。心中雖不相信,卻也不由的再次又看了池玲瓏一眼。蹙眉深思道:莫不是,這就是淨悟大師口中的有緣人?

    天色亮了沒多久,宛州最靠邊的這座驛站裡,昨天晚上入住的人群,便三三兩兩的在用過早膳後,開始啟程趕路。

    池玲瓏等人開始用早膳的時候,日頭早已經升的很高了。等到他們準備好東西,下樓要出發的時候,時間早已經到了辰時三刻。

    池玲瓏等人今天倒是不急著趕路。墨丁早已經向驛站的小二打聽過,按照他們前兩日的趕車速度,今日即便他們出發的晚了。在天黑之前,也是一定可以到達下一個驛站的。

    因而,心裡有了數,今天池玲瓏就賴了床。

    墨丁和那少年主子是一早就出去了的,池玲瓏沒有打聽他們行程的愛好,也就不以為意。

    她是在自己房裡用的早膳。

    一個人吃飯難免無聊。池玲瓏便讓六月和七月給她說點新鮮事兒。

    原本以為這兩人會講些她們以前的經歷,誰知。兩人反倒對昨天入住在這座驛站裡的「大戶人家」感興趣起來。

    七月擠眉弄眼和池玲瓏說起「大戶人家」這四個字兒的時候,池玲瓏條件發射就想起來了,昨天傍晚進入驛站時,在驛站門口見到的那架華麗之極的翠蓋珠纓的八寶華車。

    而池玲瓏的直覺也是非常準確的,因為七月要八卦的人物,的確是那家人。

    「奴婢今天早起,去問樓下的小二通報早膳的時候,正好碰上那家姑娘身邊的大丫鬟,也去要求小二準備上飯。那丫頭瞧著也就是十三、四歲的年紀,倒是能言善道,且要求將這驛站裡的早膳全都送一份到三樓,出手闊綽得很,還口口聲聲道,他們不差錢,嘖嘖,倒真是大手筆的很。當時可是把大家都驚住了。」

    「後來那丫頭上了三樓,大廳裡便有許多人湊趣兒似地問那小二哥,那丫鬟是誰家的,怎的那般趾高氣揚?」

    「本來大家都是湊熱鬧的,也就是那麼一問。誰知道那小二哥還真認識這戶人家,說那丫頭是宛城第一首富何家的。昨天便是何家的三姑娘和五公子,包下了整個三樓,在這裡投宿。」

    說起宛城何家,在宛城地界可真是個神奇的家族。

    原本祖祖輩輩都是在茶館說書的先生,幾代經營下來,也攢了幾個錢。日子過的說不上苦,但是也絕對稱不上是富裕。

    神就神在宛城何家,這一代老大家的一個姨娘生了個好女兒,說是經商的天才也不過分。偏還長的好一副傾國傾城的美貌,詩書繪畫皆通不說,腦子裡更是奇思妙想不斷。

    又是想主意開連鎖茶館酒樓,又是貢獻各種讓人口腹大開的新菜式,又是開專供千金貴婦們閒談的女子會所,又是設計孩童玩偶,做所謂的純天然無公害女子化妝品……

    七月吧嗒吧嗒重複著從小二嘴裡學來的話,絮絮叨叨說了好大一通,又將宛城何家的發家史,宛城何家神奇的三姑娘,素有宛州第一美男之稱的何家五公子,整個的裡裡外外全部巴拉了一遍。

    七月只顧著自己星星眼忽閃忽閃,在心裡默想著昨日上樓時,見到的那個略有些邪行和雅痞模樣的紫袍少年,想著原來這就是所謂的宛州城第一美男子啊,果然名不虛傳!雖然比之他們的原主子要稍微差上那麼一小點點點,但是,真的已經很不錯很不錯了。

    七月不可抑制的就開始發花癡了,卻完全沒有注意到,她現在的新主子池玲瓏,從她說起「宛城」「何家」「三姑娘」這幾個關鍵字時,面上便略有些僵硬、不自然和意味深長的,讓人望之,心裡便忍不住有些發楚的神色。

    七月還在不停的八卦,池玲瓏在終於回過神後,卻也不由強制壓抑住心底的躁動,努力讓自己做出一副平冷淡漠的樣子,漫不經心的一邊用勺子,輕舀著盛在青釉瓷碗中的粟米百合紅棗羹,再自然不過的問七月,「你可知道他們三姑娘的名諱,是那幾個字?」

    「何雲沁啊!」

    「啪!」

    伴隨著七月再自然不過的「何雲沁啊」,這四個字在房間內傳播開來,池玲瓏捏在手中的湯匙,終於如願以償,「砰」一聲落在了青釉瓷碗中。

    ps:呃,到目前為止,本文所有非土著女人全都出場了,明天就到京城了,撒花慶祝下,嘻嘻……謝謝zyyzyy親愛的投的2張粉紅票,麼麼噠。嗯,從下個月開始決定奮發了,以後每30粉紅票加一更大家覺得好不好?嘻嘻,到時候大家不要嫌棄阿扇求票煩啊,麼麼大家了,嘻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