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秦燕悲歌

第一卷(舊) 第十六章 吞仇池 文 / 四海無人對夕陽

    段昭陽一番做作,雖然暫時騙過了苻堅,不過她與慕容沖鬼鬼祟祟的樣子還是引起了苻堅的懷疑。他既想到了慕容垂聯合前燕宗室作亂長安的可能性,行動便非常迅速,第二天上朝,不待大臣開口,突然發話:「今日朕有旨意要告知列位臣工,趙整,宣旨!」

    大臣們聽苻堅語意堅決,不由得凝神靜聽。隨著趙整毫無語調起伏的聲音,一位位前燕親王被點名任命為西北邊郡的太守。眾人聽完,都是面面相覷,面露為難之色。

    前燕宗室想到邊境條件惡劣,自然是心有不甘,秦國眾臣則認為太守是鎮守一方的地方長官,如今白白便宜了這些對大秦毫無尺寸之功的前燕廢人,紛紛不忿。

    朝堂上臉色最難看的,莫過於真定郡侯鄧羌,此公軍功赫赫,脾氣也是傲慢得驚人,有一次拜見苻堅時,苻堅隨口玩笑:「得遇明主,將軍何其幸運啊!」他當場便直眉瞪眼地噎了回去:「怎知不是陛下的幸運,得遇良臣?」最後倒是苻堅向他賠罪的。這段典故,大秦眾臣人人皆知,他的張飛性子,從中可以略見一斑。大秦攻下前燕,他是最重要的功臣之一。說到這個,還有一段故事。潞川之戰打到最關鍵的時候,王猛請他出兵,他老實不客氣地獅子大開口,提出條件,事成之後要當司隸校尉。王猛想司隸校尉是督察京師周邊地區的重官,不敢答應,只同意讓他當安定太守,升為郡侯。他也不廢話,嘿然造退。過了片刻,兩軍交戰,王猛喊他出戰,竟然回說將軍正在帳中睡覺。王猛沒奈何,只得許他司隸校尉。鄧羌聽了,這才哈哈大笑,痛飲之後持矛上馬,與另一員猛將張蠔四出四入燕**陣,旁若無人,率本郡將士直殺得燕軍大敗。他立下如此大功,只當司隸校尉唾手可得,不想到了今日,也沒等到旨意,只得了安定太守,早就憋悶壞了,這時聽到手下敗將居然紛紛躥得和自己平級,哪裡還忍耐得住,跳出來叫道:「陛下,臣有話要說!」

    苻堅一看是他,微微一笑,道:「朕素來知道將軍有廉頗之才,原以征伐之事相托,這種委任地方官員的吏務向來瑣碎,將軍何必勞心?」

    鄧羌聽苻堅話裡將前燕親王的職務安排說成是地方官員,那自然跟有「廉頗之才」的良將不可相提並論,他本來就是爭一口意氣,聽苻堅當著滿朝文武抬舉自己,心裡一高興,原先的一口怨氣早就丟到了九霄雲外,嘿嘿一笑,一邊說:「全聽陛下乾綱獨斷。」一邊退位回班。

    眾臣見「猛張飛」出馬,被苻堅一句話輕輕巧巧地擋回,只得咽口唾沫,一起拜伏:「全聽陛下乾綱獨斷!」

    苻堅抬手叫起,微微一笑:「眾卿善體朕心,朕心甚慰。」略停了停,又道:「今天還有一件要事,仇池小國,早些年同時向秦國與晉國稱臣,首鼠兩端,朕一時沒顧上它,不想去年楊世死了,來了個兒子叫楊纂的,竟只向晉國稱臣了,真是可惡!」

    難怪苻堅生氣,這楊氏原是氐族中的第一大姓,仗著仇池山川險要,自立一國,苻秦強大之後,一向臣服。本是秦晉兩國在西部的緩衝,不想楊纂繼位之後,倒是有氣魄得很,居然與秦國絕交,非但如此,還公開自稱氐王,這把同樣也是氐人的苻堅置於何地?

    秦國眾臣聽苻堅發話,紛紛磨拳擦掌。鄧羌方才受了褒獎,此刻尤其積極,見狀應聲出班,大聲嚷嚷:「陛下莫慮,想這蕞爾小國,便平了它又有何難!」

    苻堅此番卻沒想用他,但笑不語,側臉瞧著一位沉默不語的將軍。

    這位將軍正是姚萇,字景茂。姚家世代都是羌族首領,姚萇在眾兄弟中排行第二十四,少年時便嶄露頭角,跟著五哥姚襄南征北戰,十四年前,姚襄與秦將交戰時戰敗被殺,姚萇都已經被拖到刑場,正千鈞一髮的時候,當時年僅十九歲的東海王苻堅救了他。同年苻堅即位,此後他便一直跟著苻堅。這時看到苻堅目光中頗有期許之色,趕緊出班,與鄧羌一唱一和地說道:「鄧將軍所言極是,仇池本來就國小力弱,不足為患。更何況據臣所知,那楊纂繼位之後,他叔父武都太守楊統並不服氣,武都和仇池,眼下聽說是你打過來,我打過去,楊氏一族自個兒就亂了,我們大秦鐵騎,此刻要是發兵過去,那還不是手到擒來?」

    苻堅聽了,揚聲大笑:「好!我大秦果然是良臣群集,猛將如雲!我苻氏得眾位卿家相助,何愁大業不成?」

    說著,又對鄧羌笑道:「將軍前段時候伐燕辛苦了,況且將軍已經立下不世之功,便讓些機會給別人罷。」話畢,滿臉笑容地轉目望向姚萇:「揚武將軍可願為朕出征?」

    姚萇一聽,大聲領命:「願為陛下效死!」

    苻堅朗聲笑道:「何故言死?將軍神威,將士武勇,麾蓋所至,必令敵人望風而降!」

    說著,豪情萬丈地叫上兩碗酒來,與姚萇對飲而盡,用力將碗擲於地下,大聲道:「朕於長安靜候將軍佳音!」

    公元371年3月,大秦揚武將軍姚萇與西縣侯苻雅率領步兵、騎兵共七萬餘人,浩浩蕩蕩,討伐仇池公楊纂。

    楊纂聽苻堅大兵殺到,趕緊向東晉求救。怎奈東晉內部紛亂不休,竟無暇它顧。

    此時東晉的掌權人物,正是一代梟雄桓溫。

    桓溫剛烈勇猛、擅於治軍,在東晉這個崇尚玄學清談的偏安朝廷中實屬難得的軍事天才。公元349年後趙皇帝石虎病死後,中國北方進入四分五裂的群雄爭霸時代。東晉群臣紛紛自以為可以趁亂收復中原,搏一個青史流芳,不過眾人之中,只有桓溫成就了一世霸業。

    他幾次提兵北伐,曾用四萬晉軍大破前秦國主苻健的五萬大軍,苻健隻身帶了六千老弱殘兵逃回長安。桓溫追至灞上,在當地駐軍,受到了漢人的熱烈歡迎。當時王猛還沒遇到苻堅,正在大街上賣簸箕,也跑到軍營裡求見,捫虱而談,令桓溫大為傾倒,許以高官,王猛卻告辭不就。對於桓溫,王猛看得最透:桓某又想通過北伐奪取朝野威望,又恐北伐過於損兵折將,從而喪失自己在東晉的權力。明裡以光復中原號令天下,暗地裡卻心心唸唸只顧經營江左。王猛著眼天下,怎會願意輔佐?

    事實也正是如此。桓溫北伐,旨在立下赫赫戰功,回到東晉接受九錫之賞,進而黃袍加身,走王莽的老路,不想這個常勝將軍最後一次北伐時在枋頭被慕容垂打得落花流水,損兵折將。雖然大權在手,無人膽敢加以嘲笑,威望卻是由此江河日下。桓溫氣惱之餘,念念不忘「大丈夫縱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於是聽從謀士建議,打算通過另立新君來重新確立威權。

    廢帝事關重大,現任皇帝除了無能些,倒沒什麼失德之處,桓溫雞蛋裡挑骨頭,也只能拿皇帝的斷袖之癖大做文章。此時東晉的街頭巷尾,都在傳唱:「鳳皇生一雛,天下莫不喜。本言是馬駒,今定成龍子。」這首歌謠背後的匿名作者,便是桓溫的心腹幕僚。說的是當朝皇帝司馬奕的兒子並非龍種。坊間流傳的更詳細的版本是,皇帝的三個兒子是皇帝授意他的孌童和嬪妃通姦所生,原因是皇帝根本就沒有生育能力,無法人道。這消息一經傳開,東晉舉國上下,怎一個亂字了得。因此當楊纂的求助信送到時,桓溫簡直就沒心情打開看。他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廢帝計劃,哪有餘力、哪能分心管千里之外的事情?更何況,在桓溫看來,楊纂與苻堅,都是氐人,實在犯不上為了援助仇池而與此時氣勢如虹的秦軍對抗。

    因此到了四月,當秦軍行至仇池城下時,若大個東晉,竟只派了督護郭寶與卜靖率領一千多騎兵趕來救援,楊纂見了,氣得頭上冒煙,無可奈何,只得親率五萬士兵與秦軍會獵鷲峽。此時秦軍,挾數次大戰的勝利而來,銳意極盛,一戰見功,楊纂大敗,峽中留下了二萬多具仇池士兵的屍體,東晉郭寶等人,全部死於此役。

    小說網(|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