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抗戰之無敵複製中心

正文 第45章 血肉磨坊(完) 文 / 汪羽

    第四十五章血肉磨坊(完)

    10月30日,日軍向虯江南岸猛攻,中**隊撤至新涇鎮以南抵抗。**糧彈俱盡棄守防線,撤入英租界。後被漢奸出賣,繳械俘虜再被轉至南洋作為苦力俘虜營。

    10月31日,於苦鬥4日後奉蔣命令,退出最後陣地,移入租界。日本上海派遣軍為封鎖上海南市,決定攻擊蘇州河南岸的敵軍;第3師團開始渡過蘇州河;翌日第9師團右翼渡河成功。

    閘北撤退後,滬西戰事雙方以蘇州河為對峙線,自滬杭路以西至申紀濱為止。左翼小南翔迄土地堂一線,敵人以南翔、嘉定為目標,五路進攻。土地堂與廣福間拉鋸戰相繼數天,真南路上,炮火連天。

    是月,孫立人率稅警總團第四團在周家橋成功擊退日軍渡河。但在此役孫立人受到迫擊炮彈攻擊身受十三處創傷,因宋子文之助立即送往香港接受完整治療

    11月3日,日軍數次越過蘇州河。11月4日,日軍第13師團接替重籐支隊、永津支隊的長江守備任務。

    11月5日以後,日軍第10軍在杭州灣北岸之全公亭、金山衛兩地登陸,日軍兩路猛犯松江。是日拂曉,日軍第10軍第6、第18師團及國崎支隊,在全公亭、金絲娘橋、金山衛、漕涇一線登陸,分南北兩路進攻松江橋、閔行及呂巷、太平橋。右翼軍命令所部對北路日軍阻擊,雙方鏖戰至11月6日晚,中**隊撤到南橋、葉榭附近。日軍向黃浦江突進。晚間,**副參謀總長白崇禧主張將軍隊撤到吳福線。軍令部長徐永昌:「我軍若撤至吳福陣地,敵必在上海協定線堅固不進,以緩和各國之干涉。日前上海各國領事調解浦東南市作中立區,我以為許之至佳。而反對者有之,持重觀望者有之。在今日說,直是不費之惠。蔣中正則擬固守南市,是又出於純軍事或外交範圍外矣。」

    11月6日下午,南路日軍攻佔呂巷、廣陳後,於晚間攻佔金山。

    11月7日,為統一指揮上海派遣軍及第10軍,日本大本營編成中支那方面軍,由松井石根大將兼任方面軍司令,並下達臨參命600號(統制線):「將華中方面軍的作戰地區為蘇州、嘉興之線以東。」

    11月8日,太原、任縣失守。**於晚間下令淞滬戰線向平嘉、吳福線移轉。由於九國公約會議正在召開,蔣中正則電令前線希望再守3日。按日方統計傷亡已達4萬餘人。

    11月9日,青浦、松江經日機轟炸,幾成焦土而淪陷。中央軍朱紹良部開始向青浦、白鶴港轉移,左翼陳誠部同時西撤,右翼翼軍張發奎部撤至蘇嘉線附近。日軍第3師團向龍華推進,第9師團向高家灣追擊。蔣中正下令撤退,但部隊秩序已經混亂,**兵分兩路(北路沿京滬鐵路,南路沿蘇州河)向南京及杭州撤走,因日軍戰鬥機不停朝沿路退兵機槍掃射,國府軍此階段傷亡尤為慘重。

    中**隊奮勇迎擊,寸土必爭,日軍因正面進攻挫敗,乃於11月初以重兵自杭州灣北岸登陸,中**隊後路受威脅,乃於11月11日全線撤退,重作佈置。南市孤軍苦戰3日,於11月11日撤退,浦東亦為日本佔領。11月12日夜,上海市區全部陷落,淞滬會戰結束。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8月13日戰事爆發,廠礦遷移委員會成立,工廠內遷至1940年大體結束。內遷企業中67%是重工業,至1940年經政府部間協助內遷之技工約12,164人,其中機器業5,968人

    依日方統計:淞滬戰場陣亡19,115名(占1萬人是新編23師消滅的),負傷31,257名,合計50,672名。何應欽個人統計:**死傷約187,200名這次戰役,日軍傷亡7萬多人,被中**隊擊毀、擊傷飛機200多架,艦船20餘艘。計淞滬之戰前後3個月,日軍死傷逾10萬人,中**隊浴血苦戰,尤以八百孤軍之困守四行倉庫,震驚國際,凜烈萬古。

    朱耀華中將。字強生,湖南長沙人,**第78軍第18師師長。1937年10月24日拂曉,日軍在150架轟炸機,10餘輛坦克掩護下,集中兵力猛攻18師駐守的大場鎮,18師官兵苦戰3日,萬餘官兵犧牲,大場鎮失守,舉槍自盡殉國。(但另據資料,稱因衛兵阻攔朱耀華自殺未果,但亦受傷致殘,後曾任第八戰區軍法執行部執行監。20世紀50年代初在中宮鎮反運動中被殺。)

    吳克仁中將。字靜山,黑龍江寧安人,滿族,保定軍官學校5期炮科畢業,**第67軍軍長。所轄107、108師是淞滬抗戰中最後趕到戰場的原東北軍主力,1937年11月8日拂曉,日寇柳川第10軍主力渡過黃埔江。9日,吳將軍在掩護上海守軍撤退時,在白鶴港遭到日軍便衣隊襲擊,壯烈犧牲。

    路景榮少將。江蘇武進人,1902年生,黃埔四期畢業,**第98師583團團長,師部少將參謀長。1937年9月10號在上海月浦與日軍激戰中犧牲,時年35歲。

    李友梅少將。字竹三,廣東五華人,1908年生,黃埔四期畢業,**第1軍第1師第4團團長。1937年9月18日,在淞滬會戰顧家宅之役中犧牲,時年29歲。

    楊傑少將。字子英,河北容城人,1895年生,黃埔四期畢業,**第1軍第1師第1旅副旅長。1937年10月11日,在淞滬會戰顧家宅之役中犧牲,時年41歲。

    龐漢禎少將。字胤宗,廣西靖西縣人,壯族,1899年生,廣西陸軍講武堂及中央軍校南寧分校高級班畢業,**第7軍第21集團軍第170師第510旅旅長。1937年10月23日下午3時,在陳家行指揮戰鬥中,被日軍火炮擊中犧牲,時年38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秦霖少將。字松濤,廣西桂林人,1900年生,廣西陸軍講武堂畢業,**第7軍第171師第511旅旅長。1937年10月23日,秦霖將軍在日機轟炸中不幸中彈犧牲,時年37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黃梅興少將。字敬中,廣東梅縣客家人,1897年生,黃埔一期畢業,**第9集團軍第88師第264旅少將旅長。8月14日下午3時許,黃梅興將軍親臨前線指揮,在愛國女校附近被日軍迫擊炮彈擊中,壯烈殉國,時年40歲。一同殉國的還有旅部參謀主任鄧洸中校及通訊排官兵30餘人。黃梅興將軍是淞滬抗戰**犧牲的第一位高級將領,後追授陸軍中將。

    宮惠民少將。字劍豪,廣東曲江人,黃埔四期畢業,**第4軍第90師第270旅旅長。1937年10月28日在嘉定清水顯犧牲,時年31歲。

    劉啟文少將。河南南陽人,保定軍官學校畢業,**第67軍第108師第322旅旅長。1937年11月8日在石湖蕩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蔡炳炎少將。字潔宜,安徽合肥人,黃埔一期畢業,**第18軍第67師第201旅少將旅長。淞滬抗戰中有「血肉磨坊」之稱的羅店爭奪戰中,8月27日晨,蔡炳炎將軍親率402團兩個營攻擊羅店日軍,不幸中彈陣亡,時年35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吳桐崗少將。遼寧人,**第67軍參謀長,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松江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鄧玉琢少將。遼寧東港人,**第67軍第107師參謀長。1937年11月9日在上海松江與敵激戰中犧牲。

    朱之榮少將。遼寧人,**第67軍第107師第321旅旅長。1937年11月10日在上海松江與日軍激戰中犧牲。

    李伯蛟少將。湖南邵陽人,早年投軍,**第28軍第63師第187旅旅長。1937年11月在上海金山衛阻擊日軍登陸部隊,激戰中犧牲。

    吳繼光少將。江蘇盱眙人,1903年生,黃埔二期畢業,1937年11月11日在白鶴港與日軍激戰中犧牲,時年34歲,後追授陸軍中將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