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五百章 敗入陝西 文 / 醉死夢生

    第五百章敗入陝西

    封建王朝持續了幾朝幾代,到大明朝已有近千年的歷史,巨大的歷史慣性讓封建思想深入全國百姓心中,特別是在大明這些士紳、官員心中更是根深地固,吳三桂在遼東能夠順利進行改革,是因為關外都是飽受戰亂之苦,每日過著朝不保夕的苦命人,他們只要能有衣穿,有飯吃,其他的都不在乎。可南方卻一直是大明朝經濟的中心,世家、官商的勢力寵大,要想進行改革,阻力重重,只有讓他們飽受戰亂之苦,他們才會更加珍惜之後來之不易的和平,只有讓大順軍將戰爭最殘酷的一面展現給那些各地的士紳、舉子,才能徹底打破一直拷在窮苦百姓身上的枷鎖。

    遼東軍的一封封喜報便是大順的一封封告急戰報,李自成拿著手中的告急文書終於坐不住了,大同失守,固關失守,平定失守,如今遼東軍距自己已不過六十餘里,只要兩三個時辰便可兵陳太原城下,這怎能不叫李自成著急。

    而陝西、湖南兩省至今還未傳回任何有利消息,也不知他們徵兵、徵糧兩件大事時展的如何了,不過自己卻已實在等不起了,如今太原城中僅有軍卒不過兩萬有餘,其中六成都是臨時征招的,戰力實在有限,不過就是再精銳的軍隊,李自成也沒有信心憑兩萬軍卒便可對抗十萬遼東大軍。

    牛金星更是苦勸李自成,道:「萬歲,如今遼東軍近二十萬大軍入晉,可咱們在此兵力全算上也不足人家的一半,大多又是臨時徵召的百姓,根本不是人家的對手,陝西、湖南援軍又遲遲不到,咱們還是趕快撤吧!」

    李自成本想死守太原,以待援軍,可城中僅有的這點人就算能守上十天半月,最後也是難逃城破人亡的命運,無奈之下,只得收拾行囊,率軍連夜出城逃往陝西長安府。

    六月初八,從大同南下的吳宇、祖澤遠也已趕到太原城外二十里處,吳三桂得信後率軍西進,兩路兵馬合到一起,將太原團團圍住。未等城外遼東軍開炮攻城,城中大順守將見事不可為,主動開城投降,遼東軍兵不刃血取了太原城。

    隨後吳三桂留祖大壽、何可剛的步兵團在山西征討各城,又命吳宇率軍北上出關,繞路關外,從榆林衛入陝,攻打延安府,其餘各部隨吳三桂一路西進,直奔陝西門戶潼關。

    吳三桂大軍剛剛行到山西、陝西邊境潼關處,便聽聞山西全境已傳檄而定,大部分縣城未等遼東軍到達,城中受盡大順蹂躪的百姓便已將大順留守軍卒殺死,樹起大明旗幟,並派人到太原府請降,請求大明重新派出官員,接管本縣。

    吳三桂得報後,長歎一聲,對身邊眾將道:「自古以來,便有民似水、君似舟之說,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之理也是人人皆知,可這天下到底又有多少人能將這句話真的記在心上,落實在行動上?他李自成本也是受苦百姓,可他成為了一方之主後便忘了當初受苦的日子,竟會放任部下任意妄為,才致有今日之敗。你等且要記住這個教訓,不論到了什麼時侯,這老百姓都是咱們的立國之本,執政之基,切切不可輕辱之!」

    回到長安的李自成剛剛安頓下來,便有信使來報,吳三桂未折一兵一卒,便已佔了山西全境。李自成聽後大怒,沒想到自己一走,留守的這些軍卒如此不堪,竟不戰而降。可他也不想想,而對遼東十幾萬大軍,又有幾百門火炮攻城,別說只有不到萬人的太原府,就是他自己親率二十萬大軍,又能怎樣?相信也難逃敗亡一途。

    陝西畢竟是李自成的家鄉,在這裡李自成的聲望明顯強了許多,李自成派人在全省徵兵以來,已徵集大軍達十萬之眾,雖然其中大多都是普通百姓,只是為了一口飽飯才不得不應徵入伍,可這還是讓李自成看到了一些希望。只要自己能守住陝西,吳三桂率軍久攻不下,必然會轉移視線,而南明卻已早就派大軍守在湖廣、南京,以防吳三桂大軍,只要北明、南明交上手,自己便有了喘息之機,若是能讓他們兩敗俱傷,自己便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最後出陝西,收拾亂局。

    為此李自成特命大傷初癒的小張侯率五萬大軍守在延安府,又命大難不死,歷時一月之久方逃回陝西的劉堂率三萬大軍駐守潼關,而他自己率十幾萬大軍守在長安,準備隨時支援兩地。

    潼關以水得名,地處陝西省關中平原東端,居秦、晉、豫三省交界處,居中華十大名關第二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這裡南有秦嶺屏障,北有黃河天塹,東有年頭原踞高臨下,中有禁溝、原望溝、滿洛川等橫斷東西的天然防線,勢成「關門扼九州,飛鳥不能逾」。潼關是陝西的東大門,是連接西北、華北、中原的咽喉要道,其地理位置具有戰略意義。

    吳三桂率軍趕至潼關城下時,李自成也早得到消息,親率十萬大軍支援潼關,想要憑借這座天塹阻吳三桂於關外,迫使他繼續南下,攻打湖南,直至與南明接戰。

    面對潼關,吳三桂雖有必勝反握,可自己所率大部分為騎兵,攻城非其強項,若是強攻必然損失慘重。祖大壽、何可剛還留在山西,趕到此處尚需時日。因此吳三桂一方面派許立率團北上,會合吳宇,加快攻伐速度,爭取從北攻入陝西,只要吳宇順利攻破延安府,便可直達長安城下,潼關便也失去了戰略意義。另一方面,吳三桂率軍在潼關城外二十里處,積極備戰,一旦祖大壽和何可剛趕到便可強攻潼關,驅趕著李自成率軍繼續南下,衝入到南明的地盤,以達成自己的戰略意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