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破關入晉
左良玉知道兒子左夢庚如今替他做了平賊將軍,也想趁這機會做一番大事,所以同黃御史兩個人勾結很緊,日夜慫恿自己前去南京。不過左良玉也知道,只有「清君側」,才能對得起先皇,也只有「清君側」,才能進行「廢立」大事,建立千秋勳業。可是這事情實在太大了,他不能不再三斟酌。
「夢庚,你跟黃監軍下去,仔細商量商量,對南京的一班小人如何動手?何時動手?商量好後,稟我知道,我好決斷。」
左夢庚和黃澍對視一眼,知道左良玉已經動了心,不過還有所顧忌而已,只要自己能拿出一個可行的對策,必可讓其揮軍南京,自己便也可立下萬世勳業。
未等武昌的左良玉大軍開拔,十幾萬遼東軍已從北京出發,兵分兩路,吳襄、祖澤遠率騎兵一團、二團近五萬鐵騎趕往大同,吳三桂親率許立、許有利、祖大壽、何可剛一同趕赴固關一帶,吳智、杜龍則率原山海關兵馬駐守京城。
六月初二,吳三桂率領著十萬鐵騎和兩萬步兵趕至真定府,新上任的真定巡撫邱茂華奉命率城中官員出城迎駕,見到吳三桂妝即大禮參拜,生怕得罪了這位懾政王。吳三桂率軍南下攻打固關,這真定府便是後方大本營,當然馬虎不得。在邱茂華的府衙中,吳三桂高坐首位,許立等眾將陪在身邊,邱茂華坐在末位相陪。
吳三桂喝了一口茶水,道:「邱巡撫,現在你手下可還有軍卒?」
邱茂華站起來,微躬著身子答道:「啟稟吳王千歲,臣自就任真定巡撫以來,便在真定樹起大明旗幟,原本被打散的大明軍先後來投,現在城中已有大明軍近四萬人,百姓達三十餘萬人,願聽吳王千歲調遣!」
「好,邱巡撫不愧是我大明忠臣良將,如些短的時間內竟能聚起這麼多軍卒,當記首功。不過真定府離固關如此之近,四周可有順賊出沒,駐守固關的大順軍又有多少,你可知道?」
「因真定聚起幾十萬人,而且這些人都是大明百姓,飽受順賊摧殘,與順賊勢不兩立,所以順賊不敢出固關一步,只是龜縮在固關防守。據前些日子從山西逃出的百姓說,固關只有萬餘大順軍,由李自成義子李雙喜率領。不過李雙喜駐守固關後,即派人封閉了各條要道,再沒人能出關,不知後來順賊又有沒有援軍。還有說前幾日在太原附近的榆次、太谷、祁縣等地先後有百姓暴發起義,不過被順賊派大軍屠城,鎮壓了下去,在平遙、介休也有百姓想要起義,現在也沒了聲息。只要吳王千歲能攻破固關,山西各地百姓必然會舉旗響應。」
吳三桂一聽,暗歎人心可用,大明雖然已是窮圖末路,可畢竟統治全國三百餘年,普通百姓對大明還有很強的認同感。如邱茂華所言屬實,李自成在山西恐怕是站不住腳了。
「嗯,何可剛,你率步兵二團留在真定,以防順賊乘隙來攻真定。許立、祖大壽為先鋒,即刻兵發固關,許有利隨我為中軍,讓咱們也見識見這些所謂的大順精銳!」
固關始建於中山國,復修於明,關城用石頭砌築,城牆寬3米,高5米,全部依山勢而建,在牆體的重要至高點上分別建有:炮台,烽火台,哨台等。固關建有東西城門兩座,因其本是大明朝保衛京都的重關之一,所以西門建有堅固的甕城,城門上有重簷歇山頂關樓,而東門卻只有城門,而無甕城。
祖大壽、許立率軍趕到固關城下時,天不過午。祖大壽親自率步兵一團上前,隨軍攜帶幾十門新式火炮依次排開,關上大順守軍無不心驚。他們正是跟隨李自成從山海關一路敗退至太原,最後又奉命駐守在此的一萬精兵。雖然這些軍卒對李自成可以說是忠心耿耿,可眼前的形勢卻不是僅憑忠心便可扭轉的。
幾十門火炮同時響起,堅石所建的固關也不僅在隆隆的炮聲中呻吟不已,關上守軍更是血肉橫飛,死傷慘重。李雙喜看得心痛不已,只是幾輪火炮,自己僅有的一萬大軍便損失了幾百,如此下去,這固關還如何守得住。
關上也有幾門老式火炮,都是俘獲於大明守軍手中,可這些火炮不論是射程還是準星、射速都不是遼東的對手,雙方炮戰不到小半個時辰,關上僅有的幾門火炮已盡數被毀,大順軍已只有招架之功,再無還手之力。
祖大壽得理不讓人,命炮兵炮火壓制小半個時辰後,又命炮兵作延伸射擊,直到已聽不到城中順賊的喊叫聲,才命人吹響了進攻的號角,憋了半天勁的兩萬步兵嚎叫著向固關發起了最後衝鋒。
此時固關原有的五米城牆已只剩下不到三米高,衝到城下的遼東軍根本不再需要什麼攀城器具,他們以排為單位,兩名遼東軍在城下雙手搭在一起,後面遼東軍卒一腳踏上兩人手上,城下兩人猛的一使勁,這人便輕鬆的飛起一米多高,雙手在城頭上稍一用力,整個人便已飛到城牆之上。
不到一刻鐘時間,已有五千多遼東軍衝上城頭。關中的大順軍雖然捨命死拼,可在遼東軍的火槍、手雷之下根本是毫無還手之力,很快關門便被打開,城外的許立早已等候多時,一見關門大開,許立已率先衝了上去,其身後兩萬鐵騎如同滔天洪水般湧入固關。
已呈敗象的大順軍,見到遼東軍兩萬鐵騎,本就不高的士氣這下更是直接降到了零,無論雙喜如何下令,僅剩的不到五千大順軍再也不聽他的命令,只知道倉皇而逃。
雙喜知道固關一旦失守,遼東大軍入山西已再無阻攔,而自己曾在父皇面前下過軍令狀,只要自己還有一口氣在,決不叫遼東軍踏入山西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