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四百六十八章 闖王攻京 文 / 醉死夢生

    第四百六十八章闖王攻京

    王念祖說完微笑著望向吳三桂,他王念祖若不是知道吳三桂有心自立,甚至會成為新的開國之君,又如何會心甘情願率島上百姓投靠遼東。吳三桂也望向王念祖,兩人相視片刻,哈哈大笑,一切盡在不言之中。

    吳三桂自此算是徹底佔據了台灣島全境,為了讓這顆海上明珠更加璀璨,吳三桂特命人從遼東帶來大量先進技術,在台灣島上新建了百餘座工廠,產品銷往東南亞各地,因路途縮短了許多,加上遼東海軍如今已是名揚海內外,再沒有不長眼的海盜敢打遼東商船的主意,損失大大減少,整體利潤竟上升了三成。

    吳三桂當日收降了王家後,卻並未急著離開,在王家住了半月之久,不但對王家更加瞭解,同時也對島上的原住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沒想到這些出身蠻荒的台灣原住民因為自小生活在叢林之中,飛跑於山路之上,不論男女老幼在山林中竟是如履平地,都是山林戰的好手。吳三桂當然不會放過這個良機,也許眼下還用不著他們,可將來自己若想攻佔全國,除了北方的平原地區,南方的叢林必將是一大障礙,所以吳三桂特從十萬原住民中選出一萬精壯,又從遼東調來萬餘人,成立了步兵第六團,專門用於叢林戰。團長由原步兵一團副團長吳本擔任,副團長由王雲及其堂弟王雷擔任。對這一任命,王家自然是高興無比,同時吳三桂還請得王念祖王老先生擔任了台灣省的第一任省長,表面上王家投靠遼東是失去了很多,可如今台灣省軍政大權還掌握在王家手中,反而憑空多了遼東這個大靠山,難怪如今王念祖一把年紀,卻笑得每日合不攏嘴。

    收復了台灣,吳三桂的目光自然鎖定在遼東與台灣島之間的日本。如今的日本因為閉關鎖國令的頒發,早已從當年膽敢入侵朝鮮的海上強國,變為了末落之地,吳三桂相信,只要給自己一年時間,佔領日本決非妄言。

    可就在此時,遼東卻傳來信報,讓吳三桂不得不暫時放度了進攻日本的想法。因為遼東的強大,當年與明軍一戰,令得大明損兵折將,實力大減,面對剛剛建國的李自成竟已是力不從心。幾月前剛剛建立了大順國的李自成,不但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反而變本加厲,建國後僅僅一個月,便令全國五營兵馬從西安府出發,直殺入山西境內。

    因為李自成聽從手下左右丞相之言,四處收攏民心,針對明朝地權集中與賦稅繁重的情況,提出「貴賤均田」、「五年不征」及「不當差、不納糧」的歌謠。同時派出大量細作,四處傳播。所以大順五營兵馬入山西後,一路上破城拔寨,明軍根本就是毫無抵抗之心,一旦聽說大順軍攻來,個個生怕跑得慢了,被大順軍抓住,普通百姓甚至主動充當內應,開城納降,那裡還有人會為大明賣命。大順軍一路上破大同、保定,兵鋒直指居庸關下,奉命駐守居庸關的總兵唐通及太監社之秩竟未作任何抵抗,便出關納降。李自成率軍進居庸關,圍困昌平。

    警耗傳回京師,朱由檢升殿,召王公大臣議退賊良策,可群臣默默不聲,半響,朱由檢掩面垂淚,忽又有軍報,卻是昌平也已失守。若說這昌平地處天塹,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可怎奈奉命駐守此處的竟是貪生怕死的太監高起潛,眼見大順軍前來,竟毫不設防,賊軍一到,只管各人逃命,李自成不費吹灰之力,便佔了昌平,隨後大軍直進蘆溝橋,進犯平則門,又圍彰議門。

    直到此時京在百官才終於急了,朱由檢也忙傳下旨意,命京師三大營出屯齊化門外,以拒賊兵,又令襄城伯李國楨統率三營,晝夜巡邏,命朱尋采為京師遼薊兵馬總督。當時便有人提出,應下詔於遼東王吳三桂,令其率軍進關勤王。可沒想到朱由檢一聽到吳三桂之名便大怒不止,當場便將獻策之人亂棍打死,朝中眾臣雖不知朱由檢為何會突然暴怒,卻從此再無人敢提吳三桂之名。

    當天夜裡,京師三大營十五萬軍馬與城外大順軍血戰一夜,至天色將亮時,雙方才擺兵休戰,明軍十五萬兵馬損失三萬左右,剩下的十餘萬將士依城而立。而城中守衛只有七八萬殘卒立於城上,每牆三垛立兵一人,尚且不敷,加之這些年缺糧少餉,兵士怨聲不絕。朱由檢無奈只得發內帑犒賞軍卒,只是內帑有限,每名軍卒不過百錢,如何能讓這般軍卒為其賣命。無奈之下,朱由檢只得命城中公侯捐糧捐錢,可各親王大臣捐銀不過萬兩,捐米不過五百石,相對於城中近十萬大軍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朱由檢無奈之下只得收括宮內后妃財物,約有二十萬金,正準備分發於城中軍卒,卻不料奉命統率三大營的李國楨突然入宮稟報,城外三大營已嘩潰,十成中有六成降賊,其餘俱已潰散。

    朱由檢聞言先是一愣,隨即呆坐於地上,半響未緩過神來,三大營敗潰,只靠城中七八萬老弱病殘如何能抵城外幾十萬賊軍。君臣相對大哭一場,李國楨含淚出宮,督兵守城。

    而此時城外大順軍因收降了明軍三大營,三大營軍械俱被劫去,其中有十二門紅衣大炮,李自成見了大炮也不禁感歎道:「若非天助我大順,令明軍投降,只是這十二門大炮便足以抵得上五萬大軍。」李自身邊眾將也倍感幸運,若非這大炮過於沉重,運的晚了,兩軍交戰時未能發揮作用,剛才一戰,誰勝誰負確是難以預料。

    隨後李自成親命大明降軍,調轉炮口,添裝火藥,向京城轟擊,一時間炮聲隆隆,內外皆震,城中百姓驚惶嚎哭。朱由檢坐於宮中,聽到炮聲不絕,如坐針氈,喜怒無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