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二百二十二章 軍政改革(一) 文 / 醉死夢生

    第二百二十二章軍政改革(一)

    與洪承疇齊名的新任陝西巡撫孫傳庭在陝西漢中將高迎祥困死,最後竟然將其捉拿砍頭,取得了具有決定性的勝利。高迎祥死後,義軍勢力大大受挫,由此分為兩支,一支由張獻忠率領,轉戰湖北、安徽、河南,一支由新闖王李自成帶領,輾轉於陝西、甘肅、寧夏。

    此時兩支義軍步履艱難,因為與義軍相比,明朝的大將比他們強得太多了。此時,在接連殺、撤了幾個不太成功的兵部尚書後,朱由檢終於找到了感覺,重用了一向以權謀著稱的楊嗣昌為兵部尚書。

    這位楊嗣昌做官和做人都很小心,因為擅權謀,在朱由檢那裡非常得寵。在對付義軍一事上,他提出的是「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四正」是以陝西、河南、湖廣、江北四個地區為主戰場,六隅是以延綏、山西、山東、江南、江西、四川六個地區為輔助戰場,形成一個「十面之網」,主戰場以總督洪承疇和陝西巡撫孫傳庭對付李自成,輔助戰場由總理六省軍務的熊文燦對付張獻忠,洪承疇、孫傳庭還有一個熊文燦,全是難得的幹才,他們把李自成、張獻忠打得無處可逃,損兵折將。

    最後張獻忠在谷城就撫,當年十三路義軍如今只剩下李自成還算頗有威勢,其餘諸路或是被撫或是了無聲息。

    而李自成此時手下不過幾千人,原本想要突破潼關,與外號曹操的羅汝才會師,卻不料羅汝才的行蹤被明軍識破,一戰而潰,逃到均州與房縣山中。無人接應的李自成孤身闖關,最後卻是大敗而歸,只有十八騎隨其逃入商洛山中。

    聽完黑鷹騎士所言,在場眾人卻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如今明境的義軍經此一戰,怕是再難有大作為,沒有義軍牽制的明軍會不會把目光對準自己。

    不過吳三桂卻不擔憂,此時義軍雖說已掩旗息鼓,可只要大明政策不變,文官愛財、武官惜命的傳統不變,老百姓受苦受難的生活不變,就算今天十三路義軍被打壓下去,可明天便會有二十三路、三十三路義軍掀桿而起。更何況那李自成雖說僅剩十八騎,可商洛山卻是山高林密,就算有十萬大軍恐怕也難以徹底清繳,以李自成的聲望,東山再起,指日可待。而張獻忠又豈是甘心平庸之輩,雖然眼下就撫,投了大明,那不過是形勢所迫,只待時機一到,便會再舉義旗。

    大明經過這三年大戰,國庫早已空虛,那裡還有錢有糧出關征戰遼東,那些明軍也是亂極思靜,恐怕也不想打仗了。而且明朝的閣臣內鬥,也是無處不在。每到關鍵時刻,閣臣中間就會出現內訌,無論是在關外對付後金還是關裡對付流民,其結果都是一樣。原本因義軍勢大,已影響了這些大人們的利益,他們才會共同對付義軍,可此時義軍已平,自己在遼東不但不會影響到他們的利益,反而每年還會獻上大批珠寶,這些人又豈會矛頭一致的對付自己。只要朝中爭論不休,朱由檢耳軟,這發兵遼東一事恐怕幾年內也難有定論。到時各處義軍又會積蓄實力重新起兵,明朝那裡還有時間對付自己。

    吳三桂將自己的理由一說,眾將無不歎服,再說就算大明不開眼,真要來攻遼東,依現在大明實力,頂多也就能派出二十萬大軍。自己遼東幾十萬大軍佔據地利、人和又豈會怕他,只要四萬遼東精銳便足以將明軍打敗。最後吳三桂略顯激動的道:「經過這三年積蓄力量,而大明又正需休養,無力再戰,此時正是咱們征戰關外的大好時機!」

    眾將聞言也是情緒激動,三年的平靜,只等待今朝的暴發,定要一舉平定後金、蒙古,等將來時機一到,大軍南下,一舉平定天下。

    「好了,大家先不要激動,都說說這幾年各自成就,也好讓大家心中有個底。」

    自兩年前,遼東各項事宜走向正軌後,三桂便開始了全面的軍政變革。除了自己為應付明朝,還擔著個遼東總督的名頭外,其餘軍政大體參照後世設置。

    政事方面成立了遼東府。下設組織部、部長盧仁,紀檢部、部長許思友,司法部、部長陳邦選(三桂的啟蒙老師),農業部、部長徐秋,工商部、部長吳徽,建設部、部長吳恩,財政部、部長盧義,教育部、部長祖立業,衛生部,部長祖纖,其下又設有若干處室,分管各項工作。八部部長除紀檢部許思友、農業部徐秋是三桂在遼東發現的人才外,其餘六都主事人都與吳三桂有關直接關係,整個遼東此時甚至可以說是吳三桂的家天下。可這也是無奈之舉,遼東地處關外,地廣人稀,雖說這一年來吳三桂大力發掘人才,可關內真正有能耐之人還是以大明為正統,誰會跑到遼東受罪。

    遼東府只有餒中、寧遠、錦州、義州四城,為方便管理,吳三桂下令改城為縣,各縣設縣長一人,由吳三桂親自任命,其中餒中縣縣長盧田、寧遠縣縣長祖澤盛、錦州縣縣長吳三學、義州縣縣長盧園,各縣縣長負責總領全縣大小事務,同樣各縣也有組織處、紀檢處等八處,協助縣長管理全縣。縣城以外幾個小村落合為一鎮,設鎮長一人,鎮長由全鎮百姓推舉得高望眾之人擔當,不過三桂還在各鎮派副鎮長一人,所派之人都由冰凌學院政學系學員擔任。

    如今的冰凌學院便是在原來冰凌山莊的基礎擴建而成,是遼東的最高學府,歸吳三桂直接管理,吳三桂在學院兼任校長。如今的冰凌學院已成為遼東人心中勝地。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普通百姓都以自己兒女能進入冰凌學院為榮。學院同樣分軍政兩院,各自又分為若干係,負責培養未來的各方面人才。有了這些學員的輔助,可以更好的將遼東的新政策傳達下去,做到令行禁止,又不至於激化當地矛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