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轉世重生之吳三桂傳奇

第一卷 第一百五十五章 血灑京城(二) 文 / 醉死夢生

    第一百五十五章血灑京城(二)

    對吳三桂書中所言,要求釋放袁崇煥一事,朱由檢雖心有不甘,可又怕遼東真起動亂,大明江山難保。自己拿不定主意,便召來孫承宗商議此事,孫承宗本就與袁宗煥交好,當然力勸朱由檢不再追究袁崇煥。

    詔獄中的袁崇煥得知此信,雖然他對吳三桂等人心有感激,可他想的更多的卻是這大明朝。

    如今遼東將領竟為了自己而違抗聖旨,吳三桂更是威脅萬歲,此時因有後金大軍壓境,朱由檢不敢不應,可一旦後金撤軍,難保朱由檢不找遼東眾將的後帳。到時遼東眾將為了自保,必與朝庭徹底決裂。別人不知,自己統領遼東近十載,又豈能不知遼東鐵騎的厲害。不論他們是投靠後金,還是自立為王,大明危矣。更別說此時關內賊軍四起,若關外那十幾萬鐵騎真是入關南下,整個大明境內那裡有其敵手?到時自己就是這大明朝敗落的最大罪臣,自己還有何面目去見死去的列祖列宗?

    很快有宮中太監攜聖旨來到詔獄,孫承宗也親自趕來。只聽那太監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今有袁崇煥身為遼東督師,卻作戰不力,統領無方,被後金突襲京城,本應重處,念其駐守遼東幾載,素有功勞,特法外施恩,將袁崇煥貶為庶民,趕出京城,永不錄用。」

    小太監宣完旨,孫承宗對那小太監道:「我與崇煥有幾句私話,希望公公行個方便。」說完將一錠金元寶遞到那小太監手中。

    小太監年紀雖然不大,可對這種事卻是駕輕就熟,暗自掂了掂,份量不輕,便點頭道:「孫大人客氣了,只是要快些,萬歲爺還等著奴家繳旨呢。」

    「公公放心,片刻即好。」孫承宗道。

    那小太監得了金子出了牢房等候。牢中只剩孫承宗及袁崇煥兩人。孫承宗長歎一聲道:「崇煥,今天萬歲爺雖將你貶為庶民,但總算留你一命,希望你日後好自為知吧!」

    袁崇煥沒有因逃過一劫而有半分喜色,反而苦笑幾聲道:「孫大人,今日因袁一人而使遼東官兵與朝庭不和,雖留了性命,可崇煥還有何面目再見萬歲、再見朝中百官?更無顏再見遼東百姓。」

    孫承宗聽罷,怒道:「糊塗!你真以為那吳三桂煽動遼東官兵與萬歲做對是為了你嗎?錯了!他是為了他自己。」孫承宗不愧久經官場,一切都逃不過他的眼睛。

    袁崇煥雖然在對敵行軍打仗上頗有智謀,可要說對自己人勾心鬥角卻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聞言不由奇道:「為了他自己?此話怎講?難道他要謀反不成?」

    「唉,崇煥啊,你到底還是書生意氣,有些事還是看不透。你我身為人臣,有些話本不該說,可此地既無外人,也不怕說與你聽。」

    「大人請講。」

    「他吳三桂借後金攻城威脅萬歲確有謀反之嫌,可萬歲對吳三桂確也有些過份。說起來這吳三桂年紀雖輕,對大明卻是功勞甚大,先是在遼東屢敗後金,後來入京為官,又成為當今萬歲登基最大的功臣,如果萬歲真能善待吳三桂,他吳三桂也許會成為大明之磐石立柱,就算反攻後金,也決非妄言,又豈會讓後金如此猖狂。可萬歲懼其勇猛,怕日後功高振主,制他不住,竟欲借賊軍以除吳三桂,沒想到吳三桂確有本事,僅憑幾千軍卒橫掃十幾萬賊軍,最後竟大勝而歸,萬歲更對其猜忌三分,藉機將其閒置起來。此次後金皇太極大婚,萬歲又想借刀殺人,明知後金對吳三桂恨之入骨,卻又偏偏派他為使出使後金,只是不知他吳三桂到底是如何逃出盛京,並能率軍圍攻盛京城。萬歲如此對待吳三桂,他吳三桂豈能不知萬歲心意?你可能還不知道,此次吳三桂上書萬歲,信中除了力保你外,他還要求萬歲封其官職,萬歲又不敢不應,只好封其為遼東總兵,統領遼東兵馬,唉,日後這遼東恐怕再不屬朝庭了。」

    「此話當真?他吳三桂竟敢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遵聖旨,置我大明萬里江山於不顧?」袁崇煥激動的問道。

    「那還能有假,如今封賞吳三桂的聖旨已經送出宮了。你以為這天下人都如你一般對萬歲忠心無二,寧可身首異處也不敢違抗聖命?唉,當初你私慾若是強些,佔據遼東的是你該有多好,畢竟不管怎麼說你總不會置我大明安危於不顧,可這吳三桂卻是說不准了,恐怕日後我大明江山便要喪於此人之手。」

    「吳三桂這個不仁不義的無恥之徒,只怪我瞎了眼,竟看重這麼個小人。」袁崇煥咬牙切齒的道。言罷跪倒在地,淚水漣漣,哭述道:「天啊,沒想到我袁崇煥一心為國,最後卻又因我而使大明陷入險地,我還有何面目立於世間!唯有一死以全清白,以報國恩。」

    孫承宗告訴袁崇煥這一切,本來是想勸慰袁崇煥,讓他不要將一切過失都攬在身上,可沒想到卻是事得其反,袁崇煥竟因吳三桂之故,責之更深。「崇煥,這一切是吳三桂的錯,甚至是萬歲也有不對的地方,可其中偏偏沒有你一點過失,你一心為國,又何必自責?你為國守邊這麼多年,保我大明北邊無事,勞苦功高。我年紀大了,此次萬歲雖將你貶為庶民,可日後若那吳三桂真敢起兵造反,還要你來擔負起平叛這個重任,你又豈可輕言以死報國。」

    「平叛?以當今萬歲的性格又怎會重新啟用於我。再說那吳三桂又豈是易於之輩。如今他未及二十便智勇雙全,威振遼東,當年若沒有他吳、祖兩家,我又怎麼獲得寧遠、寧錦兩次大捷?就連此次救援京師,若不是吳襄在最後關頭殺出,恐怕大人早就看不到崇煥了,你我此時恐怕只能在後金大牢裡相會。再說若我真的平安走出京城,遼東百姓又豈能不將這一切歸功於他吳三桂,反而讓萬歲憑添罵名,更讓吳三桂那奸賊陰謀得懲,在遼東大肆收賣人心,如此一來,這遼東恐怕再無法收回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