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第790章 七八*九 抵達 文 / 竹下梨

    闖軍退去之後,眾人又在城中休養了三日,好好的恢復了一下元氣。因此這會兒看上去精氣神還都不錯,一個個精神飽滿。

    隊伍緩緩前行,李可受便陪在劉若宰身邊說著話,很快便是已經出城十里了。

    劉若宰擺擺手,隊伍便停了下來,他對李可受道:「李大人,就到這兒吧,城中事務繁忙,亂局初定,還需你回去主持大局,這是大事,我可不敢耽擱了你。」

    說到最後便是輕笑一聲,李可受也是跟著笑。有了在城中的這一番交情,兩個人關係也是頗為不錯,若不然劉若宰也不可能跟他開這種玩笑,他向來是一個很嚴肅甚至有些古板的人。

    李可受笑道:「那下官這便回去了,預祝大人,馬到功成!」

    雖然劉若宰沒透露要去甘肅鎮做什麼,但李可受也知道肯定是去做一件大事,反正說這種吉利話肯定是不會得罪人的。

    而後兩人又說了幾句,李可受便去跟那些將官們一一告辭。

    董策是最後一個,當然,大伙都知道兩人交情不一般,人家留到最後肯定是有很多話要說,跟你這兒不過是客氣幾句而已。

    兩人策馬走到一邊,見離著大夥兒已經有一段距離,確保別人聽不到兩人對話之後,董策方才低聲道:「李兄,我那些東西你可一定要幫我照看好了,萬萬不敢出差錯啊!若不然,被那倆人知道了,咱們倆都得倒霉!」

    「當然,老弟放心,到時候,裡頭什麼東西都少不了。」李可受低低一笑:「我明白其中利害。」

    他當然明白,現在他跟董策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楊府被屠滅的那事兒,他也有所參與,而董策也從得到的好處中,足足分潤給他萬兩白銀!這事兒一旦捅出去,倆人都得完蛋!

    董策提了一下,便不再多說,只是去扯些閒話,聊點輕鬆的話題。對李可受,他是很放心的,知道說一句就已經足夠。

    從楊府中得到的那些綾羅綢緞、金銀珠寶、古董字畫、玉器首飾等東西,足足有十幾輛大車之多,董策自然是沒法子帶著走,畢竟他如果要把這些大車出來帶出來放在隊伍中,那任是誰都能一眼看出來,他是在城中得了諾大的好處。劉若宰也不是瞎子,自然可以看到,到時候仔細一盤查,董策殺了楊府上上下下,然後一把火燒掉楊府的事情,可就瞞不住了。

    所以這些東西當初他是悄悄的運進自家的駐地,由於生怕竇七水的人發現這些大車走漏風聲,甚至在那一日,他還以別的借口把竇七水以及他手下的家丁都給安排到了另外一處居住。

    而後又悄悄地運出來,放在李可受安排的一個很安全的地方。

    兩人都不是什麼婆婆媽媽的人,說了一陣之後,董策便回到隊伍之中。而後,李可受又鄭重的再次向劉若宰告辭,帶著他的人回城。

    等他走了,劉若宰下馬,回到馬車之中,沉聲道:「出發!」

    隊伍向西,不斷前行。當日傍晚時分,抵達白水,便宿在在白水城中。

    第二日一大早,繼續前行,兩日之後,過馬欄山,抵達同官。

    又三日之後,抵達邠州,而後從邠州去往涇州,到了涇州,就已經出了西安府的地面,到達了平涼府。

    從涇州,一路向西北而行,過平涼府,進入鞏昌府,而後又進入臨洮府,到了此地可以說就已經到了西北邊陲。從這裡再往西,就是朵甘思宣慰司,也就是後世的青海西藏一帶。由此往北,則是陝西行都司,也就是後世的甘肅,當然並不是甘肅的全部。

    在元朝的時候還有甘肅行省,只不過等到大明建國,甘肅行省便被撤銷,陝西,甘肅一帶,通通併入陝西布政使司。而甘肅地面,則是設立陝西行都司進行管理。

    行都司,也就是行都指揮使司,而一看到都指揮使司這幾個字,就知道,這裡實行的,不是一般的民事管轄,而是軍事管轄。

    崇禎八年五月十四,隊伍終於抵達了陝西行都司西寧衛,也就是後世的的青海西寧。

    於西寧衛修整一日之後,繼續前行,過永昌衛,過山丹衛,抵達甘州五衛。甘州五衛,是整個陝西行都司的核心區域。一開始的時候這裡設立的是陝西行都司,而到了後來,則是又設立了甘肅鎮,為邊關重鎮之一。

    不過陝西行都司並沒有被廢除,都指揮使司管理衛所,而甘肅鎮則是管理實際在編的兵丁,以及負責具體該如何打仗,兩者之功能雖說略有重疊,但整體來說還是涇渭分明,各自管著各自的那一攤子。

    甘肅鎮和陝西行都司的治所,都在甘州,也就是後世的張掖。到了甘州,劉若宰可不敢直接大搖大擺的過去,這甘州城中還有好幾個大人物,是需要他去拜訪的。

    比如說陝西行都指揮使司的王都指揮使,比如甘肅巡撫白貽清,還有甘肅鎮總兵,劉大器。

    只不過等抵達甘州城的時候,卻是沒見著這三位大人,一問之下,方才知道原來這三位早在一個月之前就都已經趕到肅州衛去了。

    於是劉若宰又帶人急匆匆地趕往肅州衛,過高台所,終於抵達肅州衛地面。而此行的終極目的地,嘉峪關外大草灘,就在肅州衛的西北邊緣之外。

    肅州衛其實就是後世的酒泉市。在崇禎年間,這裡是大明朝最西北的一個角落。本來並非如此,在大明朝剛剛建國的時候,在肅州衛以西,還有赤斤蒙古衛,有沙洲衛,有安定衛,還有哈密衛等,從哈密衛往西才是亦力把裡。

    只是,百年滄桑,大明朝的領土不斷被蠶食。現在,大明朝早就已經失去了對肅州衛以西地盤的控制權。

    此地為大月氏故地,漢之酒泉郡。

    這裡靠近沙漠,本就氣候乾旱,而到了大明末年,由於小冰河時代的降臨,更是連年大旱,雨水稀少。在這種氣候下農業自然不可能多麼的繁盛發達,董策本來以為這裡會相當之貧困窮苦,但事實卻是出乎他所預料。

    一路走來,董策細心觀察,發現雖然這裡農田凋敝,農業破敗,已經到了近乎崩潰的程度,但其實地方上並不窮困。

    因為這裡的商業實在是太發達。

    走不了多遠就能碰到一座城鎮,城鎮的規模都不小,怎麼說也有數百上千戶居住。而鎮上市面非常繁華,店舖眾多,行商來往,商業非常發達。城鎮中的居民,衣著打扮,言談舉止,都能體現出來此地是頗為富裕的。

    除了這些數量眾多的商業城鎮之外,這一路走來,給董策另外一個特別深的印象就是:商旅特別特別的多。

    他們沿著官道,一路向西北而行,用不了多一會兒就能碰到一隊商旅,規模或大或小。小的不過是三兩個人,外加幾匹用來馱運貨物的馬而已。而大的商隊規模則是相當駭人,人數往往超過一百,趕著幾十輛大車,大車之上的貨物堆積得跟小山一樣。從官道上過去,就會從在地上留下深深的車轍痕跡。

    而像是這等規模的商隊,一天總能碰上那麼一兩撥。這帶給了眾人,相當大的震撼。他們中的許多人,這輩子都沒見過如此多的商隊。

    就連劉若宰都是嘖嘖稱奇,他是安慶人,安慶緊靠著長江,來往的商船如過江之鯽,從不斷絕,商業十分發達,是從小就見識過繁華景象的。而劉若宰中了進士做了官之後,更是去了不少地方,可說是見慣了大場面。但他還是感覺,似乎從甘州往西,這一塊兒的商業發達程度,絲毫不遜色於江南地區,這個發現讓他非常驚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