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崇禎七年

《》 五三零 北京城 文 / 竹下梨

    「成,都聽當家的。」鄭氏笑了笑,神色格外的溫柔。

    自己丈夫確實變了,有氣度了,沉穩了,有思量有擔當了。

    雖然因為他的這些改變,使得自己的意見被否定了,但鄭氏沒有絲毫的不悅,反而滿心的覺得,這改變真好。

    大部分女人都喜歡有主見的男人,尤其是鄭氏這種女人,含辛茹苦的為這個家操勞了大半輩子,這會兒卻發現自己的丈夫變得有主見了,沉穩了,頓時是有一種身上壓著的沉重擔子都被卸下來的輕鬆。

    乖乖的聽他的話,萬事自己不用操心。

    這種感覺,真好!

    …………

    大明帝國的政治中心。

    北京城。

    天色已晚,現如今正是冬末春初,日頭還不算長,約莫申時一過,便是日落西沉,天色昏暗。

    夕陽的最後一縷餘光灑落在北京城那鱗次櫛比的的屋簷瓦片上,灑在大街小巷兩側店面牆壁上,勾勒出一抹抹淡淡的,昏慘的黃。

    無論是紅牆白瓦,還是青磚綠瓦,那紅色的珠子,青磚的牆壁,鮮艷的門戶窗欞,都是給染上了一層淺淺的黃。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更何況這小冰河時代冬日的夕陽,慘慘淡淡,昏昏沉沉,混無半點兒的生機與活力,有的只是暮氣,沉重。

    就像是一個垂死的老者,睜著渾濁的眸子,看著天空。

    又何嘗不是這大明王朝的寫照?

    立國二百餘載,行至今日,已經是步履蹣跚,垂垂老朽。或許哪天一個不注意,一腳踩空,便會就此隕滅。

    甲申天變,距此不過寥寥數年耳!

    街道上人來人往,大多行色匆匆,有的往家裡趕,有的往店裡奔,手裡或是提著大包小包,或是推著小車。有的那進城的小販兒,正急急忙忙的推著小車朝著城門的方向跑去,敢在關城門之前出去,若不然這一夜要挨凍不說,運氣不好的,說不定還會給巡城的兵丁抓到,到時候不掏出些銀子來能放你走?

    有的那出外郊遊踏青的馬車,這會兒方才回來,一輛遮奢華麗的馬車,周圍都是衣著華麗的豪奴,趾高氣揚的簇擁著進了城門。那馬車前頭還掛著寫了主人家官銜的燈籠,想來是這家人地位不低,守城的那兵丁根本都不敢阻攔,反而是幫著驅逐在他們之前排隊進程的百姓,好讓這一戶人家先過去。

    有三五個穿著長衫,一身風流倜儻,一瞧便是士子讀書輩的年輕人,互相勾肩搭背,嘻嘻哈哈的招搖而過,放蕩形骸,一腦門子的桀驁不羈。他們尋了一處門面闊大足有七八間,裝潢遮奢華麗的青樓過去。這幾位想來是常客了,門口站著的龜公趕緊陪著笑臉相迎,一連串恭維的話不要錢的噴出來,迎著幾位進去。想來這幾個,這一夜就要在此風流了。

    青樓對面是一個車馬店,這會兒大門敞開著,十來輛大車正自排成隊列依次行進去。他們是剛剛進城的,車上的車伕一個個都帶著皮帽子,穿著厚棉襖,臉膛凍得發紅,上頭細細小小的全都是皴裂,嘴唇上也都裂開了不少血紋小口子,一身風塵僕僕,看這樣子,是剛跑了一門夠遠的聲音,這方才回來。

    青樓旁邊是一家賣胭脂水粉的店面,已經開始上門板要關門打烊了,忽然青樓最東邊兒一個窗戶打開了,裡頭一個糯糯軟軟的聲音說了幾句,那店家便是趕緊應了幾句,然後著一個年歲不大,約摸十三四歲的小廝提著一大盒胭脂水粉,裡頭放了不少小盒兒進了青樓給送去。

    胭脂水粉店旁邊隔著兩三家則是一個包子鋪,店門前木頭牌上寫了『張記』兩個大大的字,店家是百年老店,從正德年那會兒就在這兒開了。大包子可是實惠,手小點兒的得倆手才能捧起一個來,這包子,皮兒包餡兒大,外面雪白,聞著噴香,晃一晃能聽到裡頭油湯晃蕩的聲音,一口咬下去,一嘴的油,一嘴的香。這會兒還有多半籠沒賣完,急的那店家直跳腳,瞧見對面車馬店那些剛回來的漢子便是眼睛一亮,端著蒸籠便自過去吆喝著:「大包子,大肉包子勒,皮兒包餡兒大十八個摺,咬一口舌頭都得吞了!」

    招呼了沒兩聲兒,那店裡便是出來一人直接把剩下的包子都給買走了,拿了錢給他,喜得這店家那一臉的笑。

    ……

    這裡是德勝門內大街,這兒說的德勝門內大街,當然不是後世所說的德勝門外大街,內大街之類的說法。顧名思義,便是德勝門裡面的這條大街,只不過因為沒有

    一個正式的名字,因此叫什麼的都有,住在這一片兒的百姓,都稱呼為德勝門內大街。

    德勝門,乃是北京城內城九門之一,北京城北城牆上,朝北的城門有兩座,靠西的是德勝門,靠東的是安定門。

    這兩個名字,可是有來頭有講究的,一個德勝,一個安定,總歸都是跟打仗有關。打仗得打勝,打勝了,這國家就安定了。北方按星宿屬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從北門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勝門,意為「以德取勝」、「道德勝利」。遇到戰事自德勝門出兵,由安定門班師,分別取「旗開得勝」和「太平安定」之意。

    大明永樂皇帝北征,便是從德勝門出師。終明一朝,德勝門正面迎擊來自北方的數次入侵,乃是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陣地。

    而且是衝著北邊兒自從春秋戰國以來,佔據中原的王朝,便幾乎是一刻未停的和北邊的強大敵人作戰。秦漢之匈奴,兩晉五胡十六國之柔然鮮卑,隋唐之突厥,宋之契丹,契丹之女真,女真之蒙古,大明之韃靼瓦剌……

    反正北方的遊牧民族無論被打敗了多少次,總歸是頑強的重新出現,一個強大的部族,一個強大的政權衰亡了,便會有一個新的出現。生生不息,正如同那草原的野草一般,生命力頑強無比。

    北方的遊牧民族覬覦中原是繁華富庶,從來未曾停止過南下之心,而中原歷代王朝,自然也是不甘示弱,弱者據堅城以固守,強者提百萬兵征北塞外。

    北方遊牧民族勢大之時,曾有白登之圍,逼得高祖劉邦不得不賄賂單于的大閼氏方才逃得一條性命;曾有柔然三十萬鐵騎南下,肆虐中原;曾有遼太宗天顯皇帝耶律德光,傾契丹舉國之師南征,攻陷汴京,俘虜晉帝,馬踏黃河;便是本朝,也有瓦剌太師也先大敗大明朝五十萬京營大軍於土木堡,兵鋒直指北京城,當時就是在這德勝門下,更曾經發生了一場慘烈的大戰。

    更有甚者,有些驍勇善戰,於短短十數年,數十年間勃然發展起來的遊牧民族,更是上天眷顧,正逢其時,恰是族群中有一位最傑出不過的領導者,帶著他們,佔據中原花花江山!

    鮮卑之北魏,契丹之大遼,女真之金國,蒙古之元朝。這些朝代之中,臻至極致巔峰的,莫過於前朝蒙元,雖然立國僅有九十七年,但卻是東至大海,西極流沙,南至安南,北至

    今日之北冰洋。若是算上另外三個汗國,則東西近三萬六七千里,南北兩萬餘裡,幾乎橫絕了大半個亞洲,兵鋒之浩蕩,之霸道,幾乎是人類史上前所未有。

    幾千年間,互有勝負,但總歸,漢人還是始終牢牢的佔據著這片東亞版圖上最為富饒繁華的土地。

    到了大明朝,洪武大帝雄才大略,驅逐蒙元,恢復漢家河山。之後永樂大帝五征漠北,遷都北京,更是定下『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之國策,之後數百年,從未更變過。

    便是那個吊死煤山的末代皇帝,在最危急之時,也是未曾聽從臣下的勸告南遷。

    在明朝之前,德勝門就有了,不過當時不叫這個名字,叫健德門。洪武元年,大將軍徐達攻入元大都,改稱北平,隨後將北垣西側門健德門改為德勝門,並在北垣南五里新築土城垣,作為防範元軍反攻之用。

    德勝門箭樓雄踞於四丈二尺高的城台之上,灰筒瓦綠剪邊重簷歇山頂,面闊七間,後出抱廈五間,樓連台通高十丈多。

    德勝門箭樓,乃是整個北京城所有城樓裡頭除了正陽門之外最高的,正陽門城台高四丈,城樓高八丈,通高十二丈。德勝門對外的三面牆體上下共設四排箭窗,總計八十二孔。

    洪武四年廢元大都北垣,將新築北垣加寬加高,開兩門,西側門仍稱「德勝門」。正統元年至四年,修建包括德勝門在內的內城九門的城樓、箭樓、角樓、橋閘。此後,德勝門歷經修繕,直到後世。

    後世德勝門城樓拆了,但是箭樓還留著,不過兩側的城牆都不見了,只剩下了那高大的城台。依然巍峨聳立,乃是地標一樣的建築。德勝門內大街,從進了德勝門一直到往南,直到岔河上面的德勝橋。這段距離約莫有一里多長,乃是一個相當繁華的地段,兩側店舖鱗次櫛比,各色都有,人來人往,可稱是摩肩接踵。其實這條街並非是筆直南北的,若是從地圖上看的話,就能發現乃是大體呈獻出東北西南走向,不過和南北直線中間的夾角很小而已。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