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美文名著 > 曠世孽緣

第8卷 (388)敢字當頭 文 / 紫菱幽蘭

    肖蘭的表哥曹青是清原紅光糖廠的副廠長。曹青有四十五六歲,長得身材高大,魁梧,相貌英俊。曹青是肖蘭姥姥娘家的後代,也就是說,肖蘭姥姥妹妹的後代子孫。肖蘭和這個表哥的關係相處得很好,來往也比較密切。

    曹青在紅光糖廠是主管質檢和銷售的廠長,他對質檢的工作是非常認真的,嚴格把關,所以,糖的質量相當好。銷售,因為糖的質量相當好,所以,銷售情況就是暢銷。儘管質量好,也得有個能人去打開銷路,在價格上也得高收入,曹青都能做到。質量把好關,銷路就暢通,這可是一條龍的結構,廠領導是很會安排的。上級領導很瞭解曹青的能力,很賞識他。

    原來紅光糖廠還很興旺發達,雖在清原地界,可比清原鎮富多了。到了這一九九二年之際,不知為何,紅光糖廠就大不如前。也許是一九九一年以來,中國的經濟,正處於「疲軟」的局面,生產衰退,人心不穩,企業間相互拖欠劇增,對紅光糖廠也有衝擊?也許是紅光糖廠的領導不利,有貪污**現象?說不太清楚。

    一九九二年一月十八日到二月二十三日,總設計師南巡武昌、深圳、珠海等地,發表了重要講話:「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不能像小腳女人。」「經濟建設可膽子再大些,步子再快些。」另一個國家領導人也說:「改革的方向,是建立齊社會主義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新體制和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的運行機制。」

    在這樣的指示下,企業改革的步子就大了。上級領導撤銷了原來廠長的職務,提拔曹青當廠長。曹青上任後,他一方面很欣喜,當上了一把手,權力又大又實惠,可以大幹一番;另一方面,他又顧慮重重,形勢逼人,不容置疑,可是,怎麼幹?

    當年還提出了破「三鐵」的口號:鐵飯碗、鐵工資、鐵交椅。不說別的,就這破「三鐵」,就有很大的風險性,涉及到職工的根本利益和權力,弄不好,得罪人一大片。還有,企業機制的轉換,具體怎麼轉?這些,都是歷史上所沒有的,都是破天荒的。

    曹青心裡很擔憂,有點兒裹足不前,徘徊輾轉。曹青上任後的這些擔心和憂慮,他和自己的密友閻奇說了,希望得到他的幫助。這閻奇是《紅光晚報》的編輯,很有頭腦。《紅光晚報》是紅光糖廠的內部小報,是很好的一種報刊。

    閻奇給曹青打了氣,鼓勵他大膽地幹下去。

    過後,閻奇想起了肖蘭,他知道肖蘭和曹青的親屬關係,他就來找肖蘭了。

    閻奇的小舅子是肖蘭的學生郭悅,這郭悅,和肖蘭的關係相當好,無話不談。他一旦有什麼思想負擔,就和肖蘭傾訴,肖蘭一點撥,他就放下包袱,輕裝前進,而且,郭悅覺得肖蘭的相貌像母親。通過郭悅,閻奇認識了肖蘭,並且友情篤深。曹青的思想負擔,閻奇覺得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解決,他就找肖蘭助陣吶喊。閻奇找肖蘭,就是讓肖蘭寫一篇文章,針對曹青的擔憂,開導鼓勵他。曹青是偌大一個紅光糖廠的廠長,舉足輕重,關係到整個糖廠的命運和前途哇。肖蘭聽完閻奇的訴說後,滿口答應,揮筆而就,寫了下面的文章:《企業家必須「敢」字當頭》

    當前,我國正處於革故鼎新的時期。一九九二年又是實施國家十年規劃和「八五」計劃的第二年,也就是繼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保證經濟穩定的基礎上,把重點轉移到轉換機制和提高經濟效益這個軌道上來。要想完成這個中心任務,企業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企業家要想把自己的作用發揮出來,首先是他必須「敢」字當頭。

    為什麼企業家必須要「敢」字當頭呢?

    一、剷除舊觀念扶植新生事物的需要

    大家知道,改革就是改革舊的傳統和舊的機制等等,這就首先破除人們的舊觀念來一場新的革命。

    明白地說,就是走前人未曾走過的路,干前人未曾幹的事,開創前人未曾有過的業績,想達到如此目的決非易事。因為任何新生事物的誕生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讓人們想未所想,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做未所做,更是難上加難。

    幾千年的封建意識使人們在觀念上保守性很強,甚至根深蒂固,新與舊的衝擊又是白熱化的,更有反動勢力和腐朽意識的阻撓和破壞。古今中外許多史實都證明了這一點,而且創新者無不付出巨大的代價,像哥白尼、布魯諾等人,都有如此的經歷。但是,他們毫不畏懼,他們的態度是如此的堅定不移:「未來的世紀會瞭解我,知道我的價值的。」要想改革創新就必須有這種大無畏的精神。

    二、改革機制的需要

    改革機制不僅關係到國家而且還涉及到每一個職工的切身利益。招聘制就是一個改革的重要措施,這就是砸碎鐵飯碗不吃大鍋飯,行者用,不行者不用。這無疑是對社會的經濟建設是大有益處的,也可促進人的素質的提高,鼓勵人們在生產中競爭,在競爭中求生存,求進步,社會在競爭中求發展。

    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看待這一措施,它的另一方面必然淘汰無才能無本領者,這些人中是有人不會理解的,也可能進行報復的。那麼,做為企業家就得有膽有識了,不能縮手縮腳,否則的話,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話。

    三、經濟效益的需要

    經濟效益的高低,直接關係到經濟建設的好與壞,而經濟建設的好與壞,直接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和命運。

    哲學上認為,有什麼樣的經濟基礎就會有什麼樣的上層建築,經濟是命脈。人們活在世上,必須首先吃穿住等,然後才能從事生產勞動。反過來,通過生產所創造出來的物質(經濟)效益又反作用於人們的衣食住行。

    如果我們的企業生產出來的東西沒有經濟價值或經濟價值不大,那麼我們的企業就會失去了命脈。失去了命脈,企業何以發展,人們何以生存?所以,必須追求經濟效益,使之達到理想的高度。要想做到這一點,企業家必須有膽略和才幹。舉實例來說吧,職工們創造出來的產品是否合格。合格了,就有銷路;不合格,就成了廢品。廢品是沒有銷路的,沒有銷路就沒有經濟效益。電視劇《裂變》中,孔谷雨的鐵廠產品質量30%合格,港商就不要了,而孫小荷的鐵廠產品質量好,港商非常滿意。企業家在這個關鍵環節上是否把握住質量關,就是敢不敢堅持原則。如果企業家敢作敢為,對不合格產品堅決抵制,不怕得罪人,不怕打擊報復,堅決維護經濟效益,那麼企業就會興旺發達,否則,就會破產倒閉。就拿我們的紅光糖廠來說吧,由於管理人員嚴格把關,工人生產出來的白糖白如雪細如粉,甘甜可口,清爽宜人,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暢銷國內外,經濟效益是很高的,廠子也興旺發達。總之,在企業深化改革體制和承包經營的新形勢下,為了確保指標兌現,增加經濟效益,搞好四化建設,做為一個企業家必須「敢」字當頭。

    閻奇讀罷肖蘭的文章,拍案叫絕,寫得太有針對性了,切中肯綮,簡明扼要,鼓動性特別強。閻奇回廠後就把肖蘭的文章登在《紅光晚報》上,拿給曹青看。曹青讀後,大受感染,覺得表妹說到心坎上了,他的一切擔憂都解除了,他馬上信心百倍,無所畏懼,大步改革!

    曹青的思想開闊了,膽子也大啊,他就以雷厲風行的作風,大搞廠子的改革。他首先改革了廠部的領導班子,實行了招聘制,然後,面試考核,再讓被應聘者做就職演講,從中擇優入選,這樣,選撥還沒有結束,曹青把這些應聘人員,如果是原廠子裡的,就把他們的業績翻將出來做參考,還召集一些老職工座談。

    這樣,選撥出來的領導班子成員,個個都是精明強幹的了。班子改革結束,曹青就選聘基層幹部和工人,路子和領導班子差不多的內容和形式,只不過不是那麼範圍廣大了。和廠領導班子的選聘,不同的是,對要選聘的人員,有實際操作的通過,技術水平不過關的,堅決不選聘。

    工廠的人員確定了之後,曹青就制定了各項的規章制度,還有生產的各項指標以及質量和數量的標準。這樣一來,全廠的上上下下,都是精幹的人員。曹青還召開全體職工大會,對他們進行了思想上的教育,也定時地請專家傳授技術,質量上嚴格把關,數量上達到標準。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生產的數量和質量,都絕對地合乎要求,那生產出來的白糖,顆粒非常地細小,顏色如雪似棉,口感也爽口清新,達到國際水平,紅光糖廠的面貌煥然一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