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穿越重生 > 錦繡洛神

正文卷 第二十七章 神衣 文 / 東海龍女

    整個辛室中十五人,除了死去的十三娘,出身貧寒的二娘和十一娘,還有來自未來的自己之外,連同槿妍在內,共計十一人都是出自高門大族。

    槿妍是陸令君府的侍婢,也就罷了,包括元娘在內的另外十名女子,或許在入織室之前,也曾是名門深藏的閨秀。

    只是漢末時局動盪,多少達官貴人轉眼頭首異處,連同他們的家人宗族,也在瞬間傾頹,或逐或囚,化作低賤的塵土。

    然而在她們的心中,卻過去的榮光,一定還是念念不忘的吧?多少次午夜夢迴,對於這低賤的如今,一定也有著切齒的怨恨和深深的恥辱。

    可是大廈已傾,身為一個操持賤役、淪落為織奴的弱女子,根本沒有回天的力量。如同凡人不能登上天庭一般,但唯一的希望,如同天梯一般的存在,便是這敬神衣。

    乙室三娘是個怎樣的人物,織成不得而知。但能越過大娘,獲得皇后青眼的,豈是平凡人家的女兒?

    如今的皇帝,便是史上赫赫有名的漢獻帝。他的皇后伏壽,如果織成記得沒錯,最後是參於滅曹的密謀,被曹操大怒之下秘密處死的。

    多少名門淑女,伏皇后都沒有選入宮中,偏偏看中了乙室三娘,這令人羨慕的機運背後,究竟隱藏著多少詭譎洶湧的暗濤?是福是禍,又怎麼說得清呢?

    又或許,以豐儀等人的心計深沉,未必看不出那些暗濤的陰影,可是心中仍有著世家的傲氣,和孤注一擲的決心——便是死,死於宮中,也比死於織室要強。

    在這個時代,對於這些織室中如塵土般卑微的女子,乙室三娘,已是她們能做到的最好結局。

    織成在心中暗暗地歎息一聲,問道:「豐儀可知,去歲乙室奪冠的神衣,有什麼過人之處?」

    豐儀搖了搖頭,道:「若說織錦手法技巧,我們十室不相伯仲。因平時我們所織的錦大半要運到市面上售賣,務求精美,所以織造司也不允許各室有藏私之技。但凡有人發現一種新的織錦方法,便會得到重賞,然後很快在十大織室推廣開來。」

    她目中光采猶盛,顯然還沒有從那種憧憬中回過神來:

    「不過各室所織錦物,在市面上各有用途。有些可裁織衣服,有些做轎圍、簾幔等。在花色質地上,各室都會有自己的一些小小秘法,以區別開來。如乙室擅紋繡錦,丁室卻擅絨圈錦,至於我們辛室,自去歲敬神衣與乙室相爭失利以來,一直在私底下研製一種新錦,」

    她說到此處,猶豫了一下,但明河的目光一掃過來,她便不得不繼續說下去:

    「先前的大娘……給取了個名字,叫通幅五色錦。」

    織成對織錦雖有所瞭解,但畢竟當年是作為時裝設計師,只是瞭解如何分辨布料。她自然知道,紋繡錦,指的是織與繡相結合的一種錦,絨圈錦,是指的有絨圈立體圖案的一種錦,這兩種錦比起一般的錦來說,又融合了一些複雜的技術,相當不易。

    但這個通幅五色錦,倒令她大大吃了一驚,甚至忽略了先前大娘這幾個字。

    當時漢錦中,大多為二色錦、三色錦,而且因為織錦不像繡花,全靠織奴將圖樣記在心中,再化為手中的織線,一根根將圖樣織出來。

    所以二色錦、三色錦的織法,便是首先將一塊織物分成幾個區域,每區織一幅圖案,這樣便容易得多。

    但通幅五色錦,一是色彩多達五種,二是居然沒有分區,而是將整匹錦當作一幅畫,以手中絲線將它完整地織出來。其中涉及的人物花木、圖案線條可能多達百餘種,不但要一一織出來,在織的同時還要考慮它們之間的距離、層次和結構、佈局,當真是比畫出一幅畫還要難上百倍。

    更重要的是,這種錦的經線密度,達到了每厘米220根!要知道,當時處於技術巔峰,以細密著稱的三色錦,也不過只有150根!

    織成曾在現代社會,見過五色錦的復原物,當時是借用了先進的機械技術,才勉強織了出來,那樣精密細膩、卻又燦然生輝的織物,簡直難以讓人相信,是來自於大約兩千年前!

    怪不得先前院丞夷則不讓辛室參與敬神衣一事時,辛室眾人會那樣失望!

    她們心中一定早就有了把握,有這通幅五色錦裁成的神衣,說不定這次真能獨佔鰲頭!

    織成又想到剛才那個問題:「乙室去歲的那件神衣,你還沒告訴我,有何過人之處呢。」

    豐儀想了想:「總不過是色澤艷麗、細密精緻罷了,不過聽說奪冠的原因,還跟平原侯有關。」

    「平原侯?」織成想起來這是曹植的封號,不禁好奇地問:「不是說獲得了皇后青眼麼,怎麼又扯上了平原侯?」

    明河格格一笑,搶答道:「當時我也在場呢,說起乙三娘啊,大娘不知,這也算乙三娘的福氣。按照慣例,各室敬獻神衣之時,要派一人妝扮成天仙模樣,披掛神衣,載歌載舞一番。

    不然就這麼一件衣服送上去,僅是供諸貴人評閱一番,可有多麼無趣?那天乙室敬獻神衣時,妝扮天仙的正是乙室中姿色最盛的三娘……啊,不,現在她成了貴人,早恢復了本姓陳,被稱為陳順常了……陳順常當時梳飛仙髻,衣袂飄舉,錦色燦然,頗有水神之姿,正好平原侯在座,便問御府令道『此錦叫什麼名字?』御府令也不知,便傳來乙室大娘。」

    她眼睛上翻,露出惶急的神情,樣子誇張,顯然是在模仿當時的乙室大娘:「乙大娘便是個色厲內茬的,且出身不高,所長者不過是刻薄狠毒罷了。平時好在我們面前耀武揚威,真上了台盤,卻是煮軟的螃蟹,又知平原侯向來性情清貴,半晌只會答道『奴奴奴……』」

    「平原侯老大不耐煩,又問道:『究竟是叫什麼名字?』可憐乙大娘當初織錦時,一味只追求質地的飄逸燦爛,也不過依著那錦的顏色和花紋,胡亂取了個回鳳雲氣紋錦的名字罷了,若真個說出來,只怕平原侯這樣風流倜儻的貴人聽了,一定嫌俗不喜。」

    「倒是陳順常盈盈一禮,向著平原侯拜了下去,搶先道:『稟侯爺,此錦名流風回雪。』」

    「什麼?」織成只覺腦子裡嗡地一聲,幾乎失手將槿妍遞上來的一盞茶水打翻!槿妍立在那裡,似乎也有些呆了。

    這下連明河也吃了一驚,詫道:「大娘,可是明河說得不對麼?」

    織成心中驚喜交加,一顆心怦怦亂跳,幾乎要跳出腔子,滿腦中迴旋的便是這流風回雪四字,恨不得馬上跳起身來,衝到乙室去要了那織錦的秘技來。

    但只到此處,便稍稍冷靜下來,馬上想到種種不妥之處:豐儀都說了這是各室的秘技,用來爭奪敬神衣的桂冠所用,豈能輕易交給她這辛室的大娘?

    任她一向鎮定,此時也不由得抓緊茶盞,手指微微發抖,只到明河又叫了兩聲,才醒過神來,對上數雙詫異的目光,強自定了定心神,笑道:

    「我只是覺得這名字……這名字……實在太出乎意料……」

    說到此處,喉頭乾澀,趕緊喝了一口茶水。

    豐儀雖有些狐疑,但絕猜不到織成真實的心意,笑道:「原來大娘也覺得這名字好。當時平原侯聽到這流風回雪錦五個字時,也是神情一動,喃喃道『莫非真是天意?天意?』」

    「天意?」織成其實早有些明白,卻反問豐儀道。

    「當時有位貴人便問平原侯道『子建兄所言何意?』平原侯歎了一口氣,回答說:『修,據說洛水有神,名曰宓妃。自阿洛溺於洛水後,大兄曾在夢中見過她,但見她戴金華太玄之冠,披雲光明珠之袍,步履盈然,凌波於洛水之上,像是神仙的模樣。其實,如阿洛那樣的女子,豈能與凡俗同朽,便是死了,也一定已經成洛水之神。我一直很想為洛神作賦,權慰大兄之心,但總覺筆力不足,至今也就得了幾句而已。』」

    織成故作不解,問道:「平原侯意中所指,似乎並不是洛神?」

    豐儀陪笑道:「平原侯大兄,乃是丞相大公子,如今的五官中郎將。他與甄氏阿洛之情,天下共知,怎麼大娘出身富安侯府,反不知此事?」

    曹丕其實並非曹操的長子,但長子曹昂早死,二子曹鑠也早夭,所以眾人習以為常,一向稱他為大公子,其餘兄弟也呼之為阿兄,或是大兄。

    織成猛然想起自己杜撰的身份,心中好笑,道:「侯府家規森嚴,不允談論這些軼事,但略有所聞。」

    豐儀不疑有他,接下去說道:

    「那位名叫修的貴人微微一笑,便問『可是與流風回雪有關?』

    平原侯讚道:『修果然聰穎過人,我那句子正是『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卻恰巧就遇著了這流風回雪錦,可不正是天意?更難得是這織奴有如此巧思,錦繡之名,竟能與我暗合。』」

    織成帶著淡淡的笑意,目視豐儀,道:「難為你記得這樣清楚,看來豐儀應也是出自於詩書之家。」

    豐儀臉色微微一變,隨即黯然道:「這織室中人,出身大家的,原也不在少數。陳順容一言得寵之事,我織室中無人不知,那些細節言語,不知私下裡被多少人暗裡揣磨研習,只盼下次再有機會時,自己也如她一般口燦蓮花,一步登天。」

    織成話頭轉開,問道:「因此陳順容便得到了平原侯的青眼?可這與皇后娘娘又有什麼關係?」

    豐儀笑道:「平原侯是何等樣人物,人說天下才學共一石,平原侯獨佔八斗(註:此八斗之語,原是南朝謝靈運的話,但我覺得很貼切,不捨得不用,所以就提前用在了此處,勿怪。),陳順容取的錦名,竟與他尚未完成的賦句相投,怎不令人刮目相看?

    皇后娘娘坐在簾後本來一直未曾出聲,此時便也問道:『不知此錦緣何得此名?』

    陳順容便答道:『此錦上有鳳紋,鳳鳥者,楚之風神也,所以名流風。另有些曲折的紋路,雪白中隱有碧色,飄然不似雲氣,倒像是北風起時捲起的雪霧,所以可稱回雪。這流風回雪四字,出塵脫俗,正堪為神衣之名。』」

    織成聽到此處,也不禁脫口讚道:「這陳順容好口齒!」

    豐儀不由得露出複雜的神情來,道:「也合是她機緣到了,如她這般口齒者,織室中絕不僅她一人。可見人的命運,真是羨慕不來的。」

    織成此時已大致明白了敬神衣的來龍去脈,便問道:「你說敬神衣時,還需有歌舞相佐,甚至披掛神衣者,需妝扮一位神仙。去歲陳順容扮水神而得寵,今年不知豐儀你可有什麼打算?」

    她知道豐儀與前任大娘相處親密,她們心心唸唸要借敬神衣一事,為自己博個出路,必定很久前就有了準備。

    豐儀垂下眼來,神采收斂,小心賠笑道:「豐儀見識淺薄,豈敢在大娘面前班門弄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