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臨高啟明

第四卷 第二百三十八節 秋賦(三) 文 / 吹牛者

    第二百三十八節秋賦(三)

    周七是他的大徒弟,按理說是最可靠的人,但是陳明剛為人很是刻薄。周七的父母早已經過世,照舊時代的規矩,陳明剛就是他最親近的長輩,不僅有照顧的義務,也有為他娶妻成家的責任。

    陳明剛卻一直沒為他成親--明代的臨高是男女比例嚴重失調的地區,外來移民大多是單身漢,婦女極少。使得娶妻成本要比大陸上高得多。而且以周七是他的徒弟的身份,不能隨便找個女子,應該是本地較為殷實的小糧戶或者是同行的閨女。這就得有過得去的聘禮,還得造間屋子供他們成家。

    陳明剛捨不得花這一筆錢,一直拖延下來,轉眼周七已經快三十的人了--在17世紀來說,已經屬於大齡未婚男青年了。

    久久不婚,對周七來說是件很沒面子的事情,而且這還引起了另外一種後果,陳明剛是個極好女色的人,周七既然是他的大徒弟,很多師父的私事都是由他出頭去辦理。和師父的女人接觸多了,師父難免就會起疑心--畢竟這徒弟即年輕又結實,比自己是強多了。

    近來一直有些風言風語,不是說他和陳明剛的女人有染,就是說他背後有極大的怨言,陳明剛雖說沒怎麼相信,但是對他的信任感已經少了。加上最近秋紅的事情,更讓他對自己的這個大徒弟的辦事能力起了很大的疑問。

    「對啦,小胡說得沒錯,這種事情一定得有個由頭來,逼得大戶們答應。我們只不過是奉命當差,怨不得我們。」陳明剛說,「惡人,自然要他們去做。」

    眾人連連點頭,有人還要拍上幾句馬屁。

    「不過要找什麼由頭才好?」有人問,「這個由頭不好找。」

    第一老百姓得相信,這個老百姓不是鄉野無知的愚民,而是多少有些財產地位的地主士紳,不會給你幾句空口白話就嚇倒。第二是澳洲人得認帳。陳明剛知道澳洲人很注意自己的形象,最忌諱有人冒用他們的名義。

    陳明剛不慌不忙,先喝了口茶。他覺得自己之所以比這群人都要高明,不僅因為自己有魚麟冊這個祖傳的寶貝,更因為他能比大家看得都遠,看得更明白。

    「你們從鄉下來,澳洲人的工作隊都在忙什麼?」他忽然問道。

    眾人紛紛說了起來,其實工作隊在農村做的事情很多,主要搞的是社會調查:人口、土地數量、田地的貧瘠,還普遍的在幫各村建立鄉勇,樹圍子,也行醫送藥。

    「你們都沒說到點子上。」陳明剛搖頭道,「其實澳洲人最在乎的,是查清本縣的底細!」

    眾人面面相覷:本縣的底細?

    內中有個比較老道的,想了出來:「人口、田地的數量……」

    「不錯,正是這個。」陳明剛點頭道,「澳洲人想在我們臨高這裡長期的待下去,他們得知道什麼?」他用川扇拍打著手心,歷數著,「首先就是要知道縣裡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地,地裡產什麼。」

    「丈田?!」傘店小胡說了出來。

    「不錯!」陳明剛讚賞的看了一眼傘店小胡,「澳洲人在鄉下搞工作隊,在縣裡包攬糧賦。根子上,無非就是要鬧清楚這臨高縣到底有多少油水。」他把扇子「啪」得打開,輕搖起來,「我們就來幫他這個忙,丈田!」

    這下大家嘩然了。「丈田」顧名思義就是測量田畝,但是還不至於此,丈田的同時要繪製新的魚麟冊,重新登記土地產權和賦稅狀況。這在在古代社會不是件小事,往往要朝廷牽頭才能舉辦,大明有史以來除了洪武年間丈田繪製魚麟冊之外,就只有萬曆初年張居正當朝的時候搞過丈田。每次丈田,不但戶部和省裡要派遣專門的官員來辦理,還要從全省抽調生員協助,時間也是不一二個月能辦成的。至少也得半年以上。

    他們這群人,雖然是「吃糧」的,對如何丈田略知一二,到底也不是專業人員,搞這個未免力不從心,而且時間也來不及。

    陳明剛示意他們靜下來:「大家吵鬧什麼?這只是個由頭!」他冷笑道,「難道我們還真得去幫他們丈田不成?就算大伙願意,也沒這個本事不是?」

    眾人點頭。都望著這個主心骨。

    「澳洲人想知道臨高有多少底子,我們就迎合他們好了。說幫他們丈量田畝--澳洲人不會不答應。只要有了這個名義,那些大戶還不是由得我們擺弄?」

    大伙轟然叫好:這主意太妙了。不但師出有名,而且澳洲人是絕對不會拒絕這個提議的。會很樂意當這個「惡人」。最後:大戶們也無話可說,這一切的後果還可以推給澳洲人。

    「大戶們能買帳嗎?」周七有點猶豫,「他們和澳洲人之間也有勾連。」

    「有勾連不要緊,」陳明剛對穿越集團和士紳大戶們之間的關係看得十分清楚,「澳洲人不喜歡士紳。現在不過是利用他們而已。」

    「是不是有點出乎意料?」熊卜佑在鄔德的辦公室裡轉告陳明剛的提議的時候笑道。

    「沒錯,真得出乎我的意料。」鄔德點點頭,不勝感慨,「沒想到還是這陳明剛看得清我們的心思的。縣裡的讀書人反而一個個鬧不明白。」言下頗有惺惺相惜之感。

    按照鄔德原有的計劃,是準備讓陳明剛盡情的去加派耗米,搞得士紳鄉民們怨聲載道,等把縣裡的賦稅收得差不多了,再安排一出士民群情洶洶的「請願」戲,最後由穿越集團出面扮演青天大老爺,直接就把陳明剛和他的手下人全部辦了,以平民憤。

    洩完民憤,再藉機推行「新政」--以避免未來再發生此類事情為由,開始在全縣清丈田畝,核定稅率,完成稅制改革。

    鄔德也準備了後手。如果在徵糧過程中出現了什麼意外,使得秋賦不能及時徵集到位,他也已經取得了執委會的同意,就採用代繳的方式,由穿越集團先墊付秋糧和賦稅,再慢慢從稅收中扣回。

    不管採用哪一種方式,穿越集團都有把握準時准點的把今年的秋賦繳清。這樣就可以從容的丈田、清理戶口。而不用趕著徵稅期限裡來做這些事情--所謂慢工出細活,鄔德的打算慢慢的熬製這「新稅制」的粥。

    這對穿越集團是個很大的工程,為此執委會已經下達了好幾道命令給各部委員辦局和公司。

    雷州糖業公司接到指令:繼續向越南銷售食糖,同時可運銷一部分當地需要的其他的貨物,以大量套購越南的稻米。

    給海上力量部的命令是要他們集中運力,搶運越南的稻米到臨高。爭取在農曆十一月前將臨高糙米的儲備提高到三萬五千石。

    給外商委的指令是:利用越南的稻米在雷州的三縣裡用套購白銀,額度是一萬兩。這筆銀子是為了臨高的「遼餉」而準備的。鄔德預計臨高的米價會因為徵收「遼餉」而下跌,他們正好拋出高價賣米換來的銀子再低價收購糧食。

    給教育部的指令是要他們立刻開始在學生的實踐課上安排測繪、簡單的平面幾何運算之類的課程,為全面丈量土地準備人手。

    印刷廠也接到了通知:即刻印刷大批空白地契和產權登記本。

    ……

    「陳明剛真是個人才。」熊卜佑道。

    「可惜這人才留不得。」鄔德不由得對這「劣吏」刮目相看,史學界說明清兩代的基層實際上是「吏治」,果然有道理。

    熊卜佑道:「我怎麼回復他?」

    「暗示他可以這麼辦。你得表現出對丈田的興趣很大。」鄔德決定讓陳明剛就這個問題去鬧一鬧。等於也給本地的大戶們先吹吹風,正如每次要出台什麼政策之前,先來個苛刻的試試水,讓輿論口誅筆伐一番之後,再低調的推出一個稍微改善下條件的方案,就容易讓大眾接受了。鄔德決定也來這麼一套。

    「不過絕對不能明示。」鄔德面授機宜,「你和他的談話要安排人錄像,要多說些似是而非的話,你先和宣傳部的人商量下話該怎麼談,這樣便於將來剪輯畫面,得讓他表現的竭力推薦我們丈田--」

    「我明白了。」熊卜佑點頭。

    「陳明剛無非是準備讓我們當惡人,自己來發財。原本這個惡人我們也可以當。」鄔德有些惋惜,「要是他真肯出力踏踏實實的幫我們丈田的話。」

    「哈哈哈哈,這你可就是與虎謀皮了。」熊卜佑和胥吏們接觸多了,很清楚他們的為人,「不過是一群體制上的蠹蟲而已,想得就是如何給自己撈取好處。哪有這麼高的覺悟!」

    「還有件事情,陳明剛問我們:收糧的糧櫃設在哪裡,櫃上要用幾個我們的人?」

    「設櫃還是在縣裡,」鄔德早就想好了,「我們的人,一個不用。讓他們照舊。」鄔德說,「既然要他們背黑鍋,就背得徹底一點好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