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臣們的折子刻印出來刊行天下,正是那日在紫禁城屋頂上曬太陽時,光緒悟出的一個道理。
他穿越到這個時代裡面,前段時間倒也是熱熱鬧鬧的幹了不少事情,又是和慈禧打親情牌,又是修園子查處內務府,又是和李鴻章商議合辦銀行,可臨了卻被慈禧彈指一揮間,搞得七葷八素狼狽不堪。
那日他在屋頂上也反覆的想,自己這次被慈禧擺了一道也就罷了,就算是交學費,可以後究竟應該如何為之呢?什麼都不作那肯定是等死,但也不能無論做什麼都是送死啊?
心平氣和後他也自己這些日子裡所作所為進行了一個小結,慢慢的琢磨出了一些個想法。自己做這些事情從方向上講並沒有錯,但終歸是在細枝末節上做文章,沒有抓住根本,熱鬧好看罷了,並沒有多大實際的意義。
這個時代,這個國家,遠比他以前在歷史書上看到的要複雜許多。自給自足的農耕文化,閉關鎖國的封閉政策,高高在上的天朝上國的優越感,忽然一天被人撕開一個血淋淋的口子,這個時候,究竟應該堅持什麼,拋棄什麼,做什麼,無論是朝廷官員,士子百姓,都是一片茫然。
這其中的曲折不是一句抱殘守缺,或者是舉國昏睡可以說得清楚的。就好比他前世看到的那個足球隊,前場學巴西,中場學荷蘭,後場學意大利,把所有的強國都學了個遍,最後還是被從二流打到了三流。不是沒有努力,不是沒有人不想要去努力,是因為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去努力。
惟其不知,所以不智。
想明白了這一點,那天他不再憤怒了。他不想去責怪這個時代裡面的任何人,因為他們不是穿越者,不可能像自己一樣,可以看到這個時代前進的脈絡,看到那些深埋在這個國家裡面的病痛和即將面臨的災難。
可他也明白,自己看到了,卻未必懂得如何去作。因為自己是一個人,在面對一個國家,一個時代。
一個人是不夠的,需要很多人。很多人也是不夠的,需要時勢。所謂時勢造英雄,反過來,英雄也可以造時勢。而其中一個最有效的工具,就是輿論。
這就是光緒那天在屋頂上真正想明白的一個道理。合辦銀行的事情,其實就是毀在輿論上,所以要從頭開始,首要之處就是要把輿論變成一把刀,一把切開這個時代迷霧,讓所有人都能看得清楚一點,看的更遠一點的一把刀。】
把朝臣們的折子刊行天下,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看看這個朝廷,看看朝廷裡面的這些人。只有看見了才能去思考,只有思考了才能慢慢覺醒。
當然,僅僅這樣做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開始。
他在等,等林啟兆從上海傳回來的消息,等李鴻章從北洋遞上來的折子。
………
徐桐那些個弟子們的折子倒是麻溜的就寫了出來,由軍機處直接呈遞給了慈禧。這個時候,明面上還是慈禧的訓政期,軍機處繞開皇上這樣做,倒也不算壞了朝廷的規矩。
其實繞不繞開都沒有多大區別,反正最後還是慈禧來決斷,光緒也不想在這些事情上面計較什麼,只是在心底裡想好了應付慈禧的章程。
但是讓光緒感到意外的是,這些折子在寧壽宮只停留了一晚上,就被慈禧讓軍機處轉呈給了自己,而且態度非常明確,由皇上裁處定奪。
光緒估摸著慈禧應該也能明白,讓自己來裁處定奪無非是留中不發,在這件事情上,他既不打算退讓半步,也不準備和這些人爭辯什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束之高閣毫不理會。
關鍵是慈禧為何會這樣做?到底是真的不聞不問,還是有什麼別的想法?
光緒思來想去還是覺得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前不久才吃過虧,有些事情還是說明白要好,不能讓慈禧帶著情緒在寧壽宮堅持工作嘛。
這日晚間,乘著剛剛吃完晚飯和慈禧敘話聊天的機會,光緒把話題轉到了這件事情上,請示慈禧的意思。
「這些事情還是皇上自己拿主意吧,」慈禧用手指了指右肩,示意正在給自己按摩的李蓮英往右邊移動一點。
「兒臣的意思還是想照以前的法子不變,把大臣們在朝堂上的折子刊行天下,海納百川方能集思廣益。眼下這幾份進諫的折子兒臣覺得還是留中的好。」光緒斟酌著,應該怎麼把這件事情說得更清楚明白一些。
前些日子大臣們在朝廷上寫的折子他也是大略的看過一些,無非就是些開捐徵稅,懲治貪腐之類的根本無法實施的空話,這些倒多少還沾點邊。最鬱悶的還是徐桐這些人的折子,和增加朝廷收入一點關係沒有,滿篇都是道德文章,大談修身養氣,格物致知。
***,就算把戶部每根柱子,每匹瓦都挨個格一遍,能格出一兩銀子嗎?還格物致知,有個屁用!
慈禧聽光緒這麼一說,神情間只是淡淡的一笑,既不贊同也不反對。
光緒見慈禧的神情倒真是有些擔心了,不表態就很說明問題啊。他乾脆站起身來走到慈禧身邊,揮了揮手讓李蓮英躲到一旁,自己站在慈禧背後輕輕的給慈禧按摩起肩膀來,嘴裡卻是一副任性耍賴的口吻說道。「親爸爸,這到底行還是不行,你就給兒臣一個准信吧,你不說話我就當你是同意了。」
慈禧卻是歎了口氣,伸手將光緒拉到自己身邊,看著他說道,「皇上要怎麼做,我早先就說過了,不會干預。只是這件事情皇上想過沒有,你把大臣們的折子弄的全天下人都知道了,這豈不是自曝其短,豈不是讓滿朝的大臣們心裡對你都有意見啊。」
這不是很好嗎,老子把滿朝大臣都得罪了,你老人家也放心了。光緒聽到慈禧這話,倒是有些困惑了。今日慈禧言語間為何竟有如此關切之意啊?
他此刻也懶得去猜測什麼,苦著臉說道,「有意見就有意見吧,兒臣也顧不得許多了,兒臣這心裡還有一肚子意見呢。親爸爸,你是沒有看見那些大臣們寫的折子,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卻是不知所云,根本就不知道他們想要說什麼。想不出辦法來,兒臣也不怪他們,可也不能敷衍塞責,亂說一通啊。還說什麼修身養氣,這滿朝大臣都去修身養氣就養出銀子出來了?」
慈禧被光緒的話一下子逗樂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皇上很有情緒嘛,莫非還是為了合辦銀行的事情?」
「有點,」光緒望著慈禧坦然說道,「不過都過去了,既然大家都不同意,兒臣也不能強行實施。只是兒臣心裡憂慮啊,這滿朝大臣,總不能只會寫文章,不會幹實事吧。一味的敷衍塞責,只會做官,不會做事。談論起天下大勢來說得頭頭是道,當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辦起事來卻是一無是處,要是多幾個像李鴻章這樣見識的人就好了。
兒臣這次把大臣們的折子刊行天下,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看看,想想,朝廷到底需要怎樣的人才。只有自曝其短,自己知道自己差在何處,弱在哪裡,才知道怎樣去做啊。至於大臣們對兒臣有意見,兒臣心裡也明白,隨他們去吧,當皇上的本來就是孤家寡人一個,有什麼大不了的。」
「哦,是嗎?」慈禧目光一動,望著光緒刻意做出的一副頗多怨氣的神態,若有所思的沉默起來。
她的心思,光緒卻是絲毫也猜不出來。
這次醇親王病危,光緒對他原本就沒有感情可言,自然不會表現出兒子對老子的深厚情意,但是他這麼頗為冷淡的表示,卻讓慈禧心裡大感欣慰。十多年的養育之恩,此時似乎終於看出點眉目了。尤其是在這種滿朝大臣和天下百姓都睜眼看著的要緊關節上,光緒能有這樣的姿態,實實在在的打動了慈禧的心,這心中不免便生出幾分像對親生兒子般的溫情出來。
「皇上的心思我多少也是明白些的,但是以後還是莫要這樣做了。萬事急是急不來的,治大國如烹小鮮,須鎮之以靜,真要是滿朝大臣都和皇上離心離德了,這朝廷還像什麼話啊?說到折子嘛,我這裡也有一份折子。」說著慈禧微一抬手,示意李蓮英從裡間的桌上將一份折子拿過來。
光緒微微一怔,不明白慈禧會讓自己看什麼折子,估計又是那些個大臣們在慈禧這裡告自己狀,心裡頓時一團煩悶,卻又發不出來。
李蓮英從裡間取回折子,恭恭敬敬的遞給光緒。光緒展開一看,封面上赫然寫著《恭請改桑興農折》,署名是李鴻章。
光緒心裡猛的一震,這不就是自己這些天來苦苦等待的折子嗎?難道上海那邊已經有動靜了?
--------------------
剛剛打開網頁,看——綠@色#小¥說&網——責編九姑娘讓人給我做的封面,差點都哭了。鬱悶啊,怎麼變成抗日戰爭了?唉,也許是我沒有說清楚吧。
哪位兄弟能幫麵條做個封面嗎?謝謝
慢慢來吧,還很長,滿清的很多東西都不是一兩句話說的清楚的。不著急,慢慢堆積情感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