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玄幻魔法 > 大明官

正文 第二百一十八章 半百青衫淚繞 文 / 隨輕風去

    /

    三月春暖花開季節,嚴州府六縣童生聚集在府城,爭奪寥寥無幾的生員名額。大宗師李士實發了牌票,要兩個縣合為一場。

    昨天先考過了壽昌和分水兩縣,然後今天便是府城建德和淳安。此時考場內一片肅靜,大宗師高居台上,底下的考棚中,兩縣童生個個低頭伏案,緊張的揮筆行文。

    這麼人擁擠在長桌、條凳上,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但有一顆花白色的算是頗為醒目。王塾師看看左右的同場童生,論歲數都是自己兒孫輩了,忍不住歎口氣。

    王塾師已經記不清這是自己第幾次參加院試了,第十八次還是第十九次?但年份卻記得很清楚。從二十出頭到如今,已經三十多年了。

    一輩子的青春年華和積蓄都耗費在了科場上,但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至今卻一無所得。別人皓首窮經,可被尊稱一聲飽學宿儒,可自己連門檻都沒踏入,能稱得上儒麼?

    年輕時候,每次考場便會緊張激動,還夾雜著期待和希望;進入了壯年後,進考場的感覺就只剩下了麻木和漠然,彷彿與自己無關,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再往後,就很少參加了,錢,精力,心氣通通沒了。

    王塾師一邊握筆疾書,一邊想著便宜女婿的囑咐:「老泰山作了幾十年文章,正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了,熟練度應當不是問題。而且這麼多年練習下來,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文章通順肯定沒問題。

    所以到了考場中,你不要管文章好壞,儘管下筆去寫,一定要快。最好能第一個交卷!」

    這是什麼緣故?王塾師不大懂,但既然女婿如此吩咐,他照做就是。

    女婿囑咐說只管快不用管質量麼?想到這裡,王塾師心態忽然放鬆了,那就隨便寫寫。

    不過王塾師發現,心態放鬆後,一氣呵成寫出來的文章好像看著更順眼了,不免又沾沾自喜的自我欣賞了一遍。

    隨即想起女婿強調交卷要越早越好,王塾師打個激靈。抬頭掃視四周,還好別人還都在奮筆疾書,沒有準備交試卷的。

    王塾師便迅速收拾起試卷,起身前往大宗師那裡交卷。院試條件簡陋,考棚之類都是用木板釘起來的。只能遮擋左右視線防止互相抄襲而已,但前後光景還是能看通透。

    王塾師走到前面時,大多數參考童生都已經注意到了,如此快就有人交卷,想不引起人注意都不行。

    眾人見到是這麼老的童生,先是一愣,隨後便都想起了近兩日那個傳聞——有淳安老童生與府城朱公子要比試。

    朱公子座次比較靠前。距離大宗師不遠,王塾師到台下交卷時,他真是看得一清二楚。

    只見得那王老頭髮髻蓬鬆,歪在腦後。彷彿隨時要撐不住散開似的,另有幾縷花白的髮絲不羈的蕩漾在春風裡。

    身上青色的長衣十分破舊,而且前前後後衲了不知幾個補丁,還有幾個別有風味的破洞點綴在胸襟、衣袖等處。

    朱公子眼睛瞪得很大。幾乎忘了繼續寫自己的文章。

    前天他不是沒見過這姓王的老頭,那時他雖然穿著很樸素。但起碼一身也是乾乾淨淨、整整潔潔的,望之也像是個老先生模樣。

    但今天他怎麼就變成這幅模樣了?這樣子也就比路邊乞丐強一點罷?連鞋子都變成草鞋了!

    朱公子雖然有點蠢但還沒蠢到家,當即已經意識到什麼了。

    大宗師李士實的注意力也完全被王塾師吸引過來了,忍不住放下手裡書本,上下不停地打量著王塾師。他身邊還有十幾個隨員、文書、差役、軍士侍候,見狀紛紛矚目。

    王塾師在下面感受到了大宗師的目光,心頭又響起女婿的吩咐:「交卷時,步伐要緩慢,而且緩慢中帶著微微的顫抖,不會顫抖就輕輕晃動身軀。

    而且要注意表情,眉頭要微微皺起,想像吃了黃連以後的苦樣,最後把試卷遞上去時,一定要歎一口氣!」

    女婿當時還說完成上面幾個簡單的動作就行,更高難度的要求就不指望他能辦到了,比如什麼淚水潸然、臉紅氣粗、深情凝望之類的。

    本來第一個交卷的就很引人注目,更別說還是這幅模樣的老頭子,大宗師想不問幾句都不可能。

    這人的歲數,都快比自己大兩輪了罷?李士實一邊想道,一邊問:「你是第幾次考了?」

    王塾師照著方應物教給的台詞背誦道:「小民自從束髮起便讀書,幾十年來向學之心一日不怠,怎奈天意渺茫,至今雖是老朽之身,但卻仍舊蹉跎歲月。私下做過一首詞云:

    傳來一紙魂銷,頃刻秋風過了,舊侶新儔,半屬蘭堂蓬島。升沈異數如其他,漫詡凌雲才藻。憶挑燈,昨夜並頭紅蕊,賺人多少。

    愧劉蕢策短,江淹才退,半百青衫淚繞。桂魄年華,只恐嫦娥漸老。清歌一曲,憑誰訴,惹得高堂煩惱。夢初回,窗外芭蕉夜雨,聲聲到曉。」

    雖然這回答有點驢唇不對馬嘴,李大宗師還是為後面的詞喝采了一聲。

    一首陌上桑,道盡科舉不得志士子的種種憂傷哀怨,只要是讀書人的,都能體會很深的感受到。

    這番說辭,再配合眼前老童生落魄到極點的模樣,當真是聞者流淚、見者傷心,讓人覺其倍加可憐。

    休說他人,連王塾師一邊背誦這首詞,一邊被自己感動了,深深融入了失意幾十年情境之中,眼眶中閃現出幾滴濁淚。半百青衫淚繞啊,不是他又是誰?

    如果方應物站在旁邊觀看,必然要對王塾師豎起大拇指,叫一聲「這條過了!」

    科場之上,固然有金榜題名的大喜,但也有名落孫山的落寞與悲涼。李大宗師歎息幾聲,默念幾句「桂魄年華,只恐嫦娥漸老。清歌一曲,憑誰訴」。

    他又低頭看了看試卷,幾眼瞥過,發現這老童生的文章雖不華麗,但也勝在質樸流暢,可堪一閱。

    可是再觸動心弦的感動也只是感動而已。

    作為一個冷靜的,一切從自己利益出發的標準政客。李大宗師找不到任何理由,取中眼前這個老童生。即便是為國取材,也沒有取一個五十多歲秀才的道理。

    而且大宗師還深謀遠慮到,若後面其他人都模仿這樣,那本次院試風氣就徹底壞了。好端端的考試就變成比慘大會了。

    李士實揮揮手,好言好語道:「王老人家,你且下去休息罷!」王塾師說失望也失望,但還沒到絕望時候,他還有台詞。

    王塾師從考籃中掏摸出一包茶葉,「有小兒輩採摘了一些野茶,說是大宗師稱讚過的。故而托小的捎帶給大宗師。」

    在旁邊侍候的一干隨員、文書、差役、軍士都笑了,但又覺得這老頭真可憐到了極點。

    這個時候,這個場面,眾目睽睽之下。可憐巴巴的拿著一包破爛野茶送禮,多麼辛酸,真是連送禮打關節都不會的實誠人啊。

    野茶李大宗師的記憶突然打開了。他自從到浙江上任兩年,經歷了不少事。也許大都淡忘了。但是在淳安縣喝過一杯野茶卻讓他記憶尤深,連帶那個在木亭中讀書的少年。

    但是他可以肯定。自己絕對沒有稱讚過那難以入口、像是餿湯一樣的野茶水若不是講究讀書人風度,那時候他當場就能吐方應物一臉。

    李士實又看了看手裡的試卷,籍貫處果然寫著淳安縣花溪頭也不抬的問道:「這個小兒輩對你還挺有孝心,是你何人?」

    王塾師答道:「小的女兒與他為妾室。」

    李士實突然勃然大怒:「你這老人家胡言亂語什麼!竟敢當場饋送禮品,本官豈是會收禮的人?看你年紀大了便不與你為難,左右給本官趕出去!」

    他嘴上說著,但卻提筆在卷面上劃了一個圈,按慣例這意思就是當場錄取了,看起來言行不一頗為矛盾。

    隨後大宗師擲筆道:「但本官念你潛心向學數十年,雖歷經艱苦不奪志,其情可憐,其志可嘉,文章倒也還過得去!想來今日昏頭情有可原,便賞你個功名激勵後進罷!」

    旁邊侍候的眾人心中齊齊喝彩,感同身受的為老童生圓夢而高興,同時稱讚大宗師真真是仁心厚道!

    但誰也沒發覺到,剛才幾句話之間,一包野茶就通了消息,神不知鬼不覺。李大宗師目送老童生離去,思索良久。

    在浙江民間,方應物知名度欠缺的很,出了淳安縣就沒多人知道了。但是在浙江官場,方應物的知名度卻很高,甚至隱隱超過父親方清之。

    有兩個原因,一是掀翻了布政使司兩個布政使,造成一場省城大地震,這是數十年未有的大事情,官場萬眾矚目。

    二是去年上任的本省老大,也就是王巡撫是方應物什麼人,平民百姓或許不知道,但稍微靈通點的官員哪有不知道的?還有傳言說連王巡撫這個位置也是方應物運作來的。

    所以像李士實這樣還在浙江省官場混的,可能記不清自己錄取過的大部分生員,但卻容不得記不住方應物。

    這也是方應物屢屢感歎,和官員打交道比和普通百姓、讀書士子打交道舒服的多。

    換做一般「明白事理」的官員,會像府城朱公子那樣,在自己面前咆哮「你是什麼阿貓阿狗」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