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10月17日~
第六百章抗戰上毫滬抗戰
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已經三個月後,在中國政府的一再催促下,國聯終於為此組成了李頓調查團。(下_載_樓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中國駐國際聯盟代表施肇基奉國民政府命令,於9月21即向國聯理事會控告日本侵略中國領土,破壞國聯盟約。要求國聯採取行動,制止日本對和平的威脅和形勢的惡化。「使危害和平的局勢不致擴大」,並恢復到事變爆發前的狀態。
而國際聯盟在英法等大國操縱下,卻對日本採取了十分令人失望的縱容態度。
國聯理事會就日本武裝侵入中國東北問題爭論了3個月,作過多次決議,但決本沒有做出明確譴責日本的決議,當然也不能有絲毫作用制止日本擴大侵略。還是在中國代表的一再要求下,1931年12月10日,國聯理事會才終於通過決議,決定派遣一個國聯調查團到遠東實地調查「九一八」事變情況。
但國聯又規定,調查團的任務只限於研究中、日糾紛的背景,並向國聯提出報告,而無權干預兩國的軍事行動或建議雙方直接交涉。
也就是說,國聯調查團的任務只是考察性質,至於中日兩國,你們該做啥還繼續做啥……
1月21,國聯調查團正式成立。調查團由英、美、法、德、意等5個國家的代表組成v長是英國人李頓爵士,故亦稱李頓調查團。
李頓在英國殖民統治印度時,曾出任孟買省長、代理過英國駐印度總督。美國代表為曾任菲律賓總督的麥考益將軍。法國代表為亨利?克勞德將軍,曾出任法屬西非軍司令。德國代表為恩利克?希尼博士,曾任德屬東非總督。意大利代表為馬柯迪伯爵,曾任意駐南美各國公使。
根據理事會決議,中國派前處長顧維鈞以中國代表處處長資格參加,於能鑷為國際聯合會調查委員會中國代表處專門委員身份參加。日方「參加委員」為吉田伊三郎,曾任駐瀋陽總領事。代表團秘書長為國聯秘書處股長哈斯。此外還有一些翻譯人員。
調查團臨行前,國聯行政院規定他們除調查日本在中國發動「九一八」事變而形成的滿洲問題外,也要調查中國的國內形勢。
因為日本在國聯宣稱,由於中國的政治形勢關係,中國政府已不能履行它的責任,即不能保護外國利益,特別是日本在滿洲的條約權利和利益。
言外之意,就是它是不得已才採取武力手段佔領東北,並且只有日本在中國東北保有武力,才能維護它的「條約和利益。」
日本的這一招法頗為高超。它隱含著的另一層意思是,告訴英美法意這幾大列強,你們在中國也都有著靠武力奪取的以各種條約約束的許多利益,如果我的利益你們不允許我進行武力保護,讓中國人嘗到了甜頭,那後果可是不堪設想,中國人也會蠶食侵犯你們的利益,以後你們的利益被侵犯,你們又如何來保護?
對於日本政府的「善意」提醒,各國政府雖然心知肚明,可是他們也絕對不願意日本在中國為所欲為,取得越來越大的利益。
要知道,利益是要均沾的,讓日本人利用地利之便和藉著經濟危機列強無法更多染指中國的時機,在中國取得超越所有列強的巨大利益,這是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至少也是不能輕易縱容的。
因此,調查團此行就要把握好一個度的問題。何況,現在國民政府正在纏著列強要收回關稅。
既不要讓中國人以為已有條約可以隨意侵犯更改,又要限制日本人獨享利益,就成了各國的一個不可明言的共識。
既然如此,調查團自然就要聽取各個列強政府的建議了。
李頓調查團行程不是首先去遭受日軍鐵蹄蹂躪的中國,而是先去詢問各個列強國家對該事變的態度。2月3日,調查團在聽取了法、意、德的意見後,由法國勒哈弗爾港出發,先到倫敦、華盛頓,然後再到日本。
儘管如此,調查團的成立,還是給日本政府帶來了很大壓力,政府內對關東軍的非議也開始增加,指責本莊繁、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花谷正不遵從政府政令和軍部軍令擅自挑起對華戰爭。
這讓關東軍很委屈,也很憤懣。他們明白,這是政府內一些畏懼西方列強的勢力,在為列強可能的制裁做準備了,他們需要找幾隻替罪羊。
既然明白了國內必勢力的陰謀,那就要想辦法解決危機,決不能坐以待斃。
本莊繁、板垣征四郎、石原莞爾、土肥原、花谷正等人商量了幾天,最後想到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要想減輕壓力,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轉移別人的注意力,這樣壓力就會分擔。而且,如果替罪羊太多,政府內部的反對勢力也不敢對他們怎樣。
想到了辦法,那就要選擇事發的地點。哪裡最合適、又有哪個勢力更合適呢?
最後,石原莞爾建議,最合適的地點是上海。因為上呵遠東最繁榮的國際大都市,只有在那裡發生的事情才最能吸引列強的眼球。而且,那裡是海軍的地盤,除了事,海軍絕對難以置身事外,只要把海軍拖下了水,他們就不會有任何事情了,政府和軍部的反對派是絕對不敢同時挑戰陸軍和海軍的權威的。
石原莞爾的建議得到眾人的一致同意,必須要在上衡個大國際都市搞出點事情,讓包括日本政府在內的大家都去關注上海。
要點燃戰火那是需要火星的,可這個火星怎麼找呢?上海不是陸軍的地盤,是日本海軍的勢力範圍。關東軍要是請海軍幫忙來搗亂,只怕那些把陸軍當成山猴子的海軍,根本就不會上這個當,甚至壓根就不會理會。
不過,這可難不住板垣和土肥原,做這些事情,在他們來說那可是手到擒來的小事。
做事情,還是要靠陸軍自己的兄弟。於是,板垣和土肥原找了駐上紅事館的陸軍武官田中隆吉來扔這個火星。
田中隆吉先後在參謀本部支那班和北平、張家口特務機關任職,30年十月到日本駐上很領館任武官,和板垣、土肥原都是老同事,極為熟悉。
為了幹這一票,本莊繁很豪爽,當年炸死張作霖,關東軍的經費也只出了一千元。為了這單生意,本莊繁竟然一次拿出兩萬元。
兩萬元?張學良賄賂日本政客動輒數十萬元萬元能做什麼?
雖然板垣和土肥原對於本莊繁的小家子氣很反感,可是也不好多說什麼。因為此時日本全國的軍費也僅有五億日元,因為大規模入侵東北,軍費大幅超支,為了滿足軍費需求,國內現在已經不得不增稅了。
別人嫌錢少,這位田中隆吉卻寧願貼錢干♀個日後被自己的同僚也罵成陰謀家的傢伙,居然還真從上海的日本企業那裡又弄來了10萬元。
錢有了,還得有人幫忙,因為他本人的身份,出面做這件事很有些不便。於是,田中隆吉找來了一個神秘的女人,一起做這單大生意。
這個神秘的女人,就是此後大名鼎鼎的川島芳子。
一說起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聯想起「魔女」、「艷諜」等等。她是抗戰期間,在中日兩國如雷貫耳的日本女間諜後對她的審判,曾引來無數記者旁聽,中日兩國都拍過以她為題材的影視劇,書籍文章就更不用說。直至今日,還有人在考證她到底有沒有真的被槍決。
然而,和之後的大紅大紫相比,此時的川島芳子,在江湖上還沒什麼名頭。
雖然她確實認識不少日本軍政官員,但並沒有人把她當成一個優秀的間諜來看待,他們對芳子感興趣的,只是她的身份,滿清鐵帽子王肅親王第十四女,如假包換的大清格格。
肅親王,滿清開國八大鐵帽子王之一,皇太極長子豪格。
按照滿清的成例,一般王爺的爵位是降等承襲的,也就是王爺的兒子不會是王爺,只能降一等爵位。但肅親王不一樣,他這個王爺是世襲罔替,王爺的子孫還是王爺,所以也叫鐵帽子王№份高貴非同一般。
豪格功勳卓著,明末的張獻忠,就是被這位肅親王給宰掉的。川島芳子的老爸,就是這豪格傳了9世的末代肅親王善耆。
大清一亡,滿清顯貴頓作鳥獸散。然而這位肅親王卻與眾不同,鐵著心想復辟。
要復辟得有幫手,肅親王認為滿清貴族們都是一群腦滿腸肥的無能之輩,受到孫中山革命的啟發,他也拉上一群日本人幫忙,尤其是一個叫川島浪速的,簡直成了肅親王的心腹智囊。
這兩位哥倆好極了,好到什麼程度呢?
舉個例子來說,肅親王當年一指自己一個女兒說,我就把這個女兒送你作女兒得了♀個女兒,就是川島芳子,那時,她還叫顯玗,還沒幾歲。
為了復辟,川島浪速和肅親王在東北沒少折騰,肅親王甚至變賣家產籌措一百萬充軍費。然而起事不順,每一次都讓張作霖給利索地剿滅了。肅親王直到嚥氣,也沒看見他的滿**立。但他這個女兒,接受日本教育長大,又被灌輸著復辟的思想,慢慢的,卻成了能周旋於日本要員和滿清遺老遺少之間的厲害角色。
最開始,沒人打算讓她做間諜。1927年,川島芳子20歲那年,嫁給了一個蒙古貴族,但是三年後,川島芳子離家出走回到日本,和一幫日本整天想鬧事的青年將校糾纏在一起。
而最終將她帶入間諜生涯,正是其中之一的這個田中隆吉。
很多中國人知道田中隆吉,是因為電影《東京審判》,對這個出庭指證日本戰犯的「田中隆吉中將」印象頗深,甚至有的觀眾認為他「堅持正義、不畏人言」。但是很遺憾,這個田中隆吉,充其量也僅僅是個污點證人而已,在中國時,到處煽風點火,唯恐天下不亂,即使在日軍內部,田中隆吉也被人看成是怪物。
一個是想借助日本勢力復辟滿清,另一個想利用滿清貴族的殘餘勢力和對中國情況的熟悉,成就個人的功勳。就這樣,這一男一女,很快混到了一起。
用日本人自己的話來說,這是蛇和魔的結合。
在上海的日子,在田中隆吉的安排下,川島芳子到底做了些什麼,現在很少有人說得清。有人說她曾化裝成舞女在舞廳中獲取情報,也有人說她曾用美色接近曾任南京政府的大員□至還有傳聞,她和孫中山的長子孫科相交不錯,從孫科那裡套取情報。
國際間,但凡要找事,一般都是一個套路。那就是先把自己擦破點皮,然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頓老拳把人打倒,踏上一隻腳還義正詞嚴信誓旦旦地說自己是受害者,要大家主持公道。
九一八事變,那是關東軍把自己的鐵路小小的炸了一下,可那畢竟是日本人駐守的地方,做手腳容易。
上洪況不一樣,日本人的所謂權益大部分都集中在租界裡面。負責租界治安的工部局都是些藍眼睛大鼻子的老外,想讓中國人聲勢浩大的衝進租界去破壞「日本權益」,那可不是那麼容易做手腳的c要那樣,恐怕中國人一進到租界裡面,就會先被巡捕驅散。
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兩人想來想去,最後認定,比較可行的,還是弄出點人命,弄死個把日本僑民,來點燃日中戰火。
可讓誰去做這個冤大頭呢?
這個冤大頭可不能隨便找,這是很有講究的。
第一個,這個冤大頭不能是個地頭蛇,在上骸久了的僑民。那樣的人,弄死一個,七大姑八大姨的發動關係查起來,容易露餡,搞不好就真的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第二個,這個冤大頭要無知無畏。膽子小機靈的日本僑民,看風頭不對才不願隨便到抗日情緒濃厚的中國人聚居區去轉悠。第三個,這個冤大頭得死得有點價值,他的身份足以讓日本人為他的死而特別憤怒。
想來想去,有幾個日本人就被圈進了這個名單♀些冤大頭是一幫從日本來上海還沒多久的日蓮宗和尚。
日蓮於1222年誕生在日本千葉縣的一個小漁村。12歲出家,16歲正式為僧,取名蓮長。翌年,他前往鐮倉修學,之後在比罱、奈良等地鑽研當時所有佛教學派的教理。32歲,他通過《法華經》領悟到潛藏於每人生命裡寶貴的『佛界『,並教示開啟此佛界之南無《妙法蓮華經》才是佛法的究極。他立宗宣言,改名為日蓮,開始了宗教改革的計劃。
日蓮宗教化方法有所謂「折伏」和「攝受」兩種。滅後由其門下的日昭、日朗、日興、日向、日頂、日持等六老僧葬其遺骸於身延山,建久遠寺,即今日蓮宗的總本山。著有《守護國家論》、《立正安國論》等300餘種著作。後來日蓮的弟子分成許多派別。近代日本新興宗教的幾十個教團,有70%都屬於日蓮系。在日本很有影響力。
這些日蓮宗的和尚們,從日本來上海沒多久,在上喝民裡沒什麼親友,死了都沒人認識。而且這些和尚現在自己也還搞不清上海的情況。
更妙的是,在日本,和尚是方外之人,不問俗事,很受國民尊敬。如果慈悲為懷不問紅塵的和尚都被中國人殺了,當然比一般日本人被殺更容易引起日本人的憤怒。
此外,這群日本和尚還不是一般的和尚,這可是日蓮宗的和尚,日蓮宗出了名的具有攻擊性,早期傳道的時候,日蓮宗的和尚會跑到街上和人激烈辯論。而這幫和尚的老師就更是個狠人了,正是此時日本有名的暗殺組織血盟團的龍頭老大,日蓮宗僧人井上日召。
和尚組織暗殺團,很給力♀就是日本和尚的特色。
能吵能打有後台,又是剛來上海的和尚,絕對是很不錯的冤大頭。
準備被弄死的冤大頭找好了,接下去自然要考慮把屎盆子扣到誰頭上了。很快,一家名為三友實業社的企業被田中隆吉選中了。
三友實業社,聽著很像日本名字,但卻是標準的中國企業。
雖然今天知道三友實業社的人已經不多了,但當年在上海灘可是赫赫有名,在日本人本來佔據絕對優勢的紡織業,這家企業硬生生殺進去,搶了日本人好大一塊市場份額,號稱中國第一個大規模的紡織廠,早就成了日本紡織廠的眼中釘。
三友實業社由陳萬運、沈九成、沈啟湧於民國初年創立,因為經營有方,很快成為我國有史以來第一家具有大機器生產規模的紡織廠。
陳萬運,又名陳曼雲,出身於浙江慈溪一個小商人家庭。陳萬運幼年時在家鄉進私塾讀書,15歲隨父到上海謀生。先在市郊浦鎮三陽泰煙雜店當學徒,後轉入虹口嘉興路上的乾新祥煙紙店當學徒≠年陳萬運做事認真,又肯動腦筋,深得店主器重,滿師後留店當夥計。
辛亥革命後,「實業救國」的思潮在國內風起雲湧,關心國事的陳萬運受其影響,萌發了走實業救國道路的意念。經過長期細心觀察,陳萬運終於找到了一條創業門徑。
當時西方列強大肆對中國商品傾銷,日用商品更是洋貨獨步天下,單洋燭一項,1910年進口就達百萬兩,洋燭取代了中國老式的油盞燈和土蠟燭。陳萬運發現,洋燭燭芯一直由日中桐洋行獨家經銷,儘管要價高,卻供不應求。在煙紙店工作多年的陳萬運揆情推測認為可以從這個本輕利厚、生產技術較為簡單的項目入手,步上創辦實業的征程。
1912年4月,他找到了兩個合夥人,一個是同鄉沈九成,在上海高運蠟燭店當學徒,另一個是陳的親戚沈啟湧,當時也在「乾新祥煙紙店」工作。3個人傾其所有,集資450元,在四川北路橫濱橋南堍士慶路鼎興裡租借5間小屋,購來10台手搖燭芯車,開始製造洋燭燭芯作坊取名「三友實業社」,內涵3友合作,實業救國之意。產品商標定為「金星」牌。
一年後,沈啟湧跳槽,拆股分手,不久陳萬運的同鄉陳律甫入股2100元,其時資本增加至2400元,並在廠名上加注「美記」二字。產品出來了,要打入日商壟斷的燭芯市場,又成了難題。為了打開局面,陳萬運和沈萬成自己走街頭,在日商洋燭行附近,擺攤點燃自製的蠟燭⌒人紛紛圍觀,看到蠟燭不淌油、不彎頭、不中途熄滅,確實不比洋燭遜色♀一街頭活廣告使「金星」牌燭芯從此名聲大振,「三友」的燭芯也以價廉質優的優勢迅速打開市場。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歐貨燭芯供應中斷,日商借此抬高售價,英美廠商不得不向「三友」訂貨♀樣,金星牌燭芯逐步將日貨燭芯擠出中國市場。「三友」的生產規模也開始擴大。
1915年3月,沈陳兩人將資本增加到8400元,將《三友實業社美記》改為《三友實業社無限公司》,同年12月16日,「三友」改組為股份公司《三友實業社股份有限公司》,資本增至3萬元,成立董事會,推舉慈溪在滬實業家史悠風為董事長,沈九成、陳萬運為董事,並兼正副經理∥年,「三友」還在橫濱橋南面建成三層廠房一座,工人增至百餘人,添置電力燭芯車16台,燭芯球車2台,燭芯品種發展到6種,日產量達到500~600磅,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各地廠商競相向「三友」訂貨,使「三友」在國貨界初露頭角。
1917年,陳萬運在楊樹浦引翔港購地30畝,建造規模較大的生產總廠,生產「三角」牌毛巾,與西鄰日商東華毛巾廠抗衡。1918年,經董事會討論,決定再增資,向外招資7萬元,資本金總計達10萬元。1919年,「三角」牌在北京農商部註冊備案,其圖案是由一個圓圈加內三角組成,寓意三人同甘苦、共患難∥年,又在川沙設立工場,添置木機百餘台。
陳萬運聘請了剛從美國留學回來的宙廉為第一任廠長,把好技術關。他們把生紗漂白改為熟紗漂白,使毛巾的吸水、手感、白度、紗支脫脂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是當時漂染工藝上的革新。
接著,三友社繼續開展毛巾花式的研究,他們把原來生產多年、式樣單調的紅藍檔式毛巾,改進一下,用鮮紅色在雪白平布上印上「祝君早安」字句,還為大宗客戶免費加印字號。以後,三友實業社又研究生產新穎別緻的多片綜織造的回紋浴巾♀三招,招招都使國產毛巾的質量得到了巨大飛躍《放市場後,深受用戶青睞,甚至遠銷東南亞一帶。
三角牌毛巾受到國人歡迎,暢銷全國,同時也使日貨鐵錨牌毛巾營業日益衰退。日商不甘心失敗,遂改變策略,用廉價政策,再來爭奪市場,運進單幅毛巾鐵機二百台,設瑞和毛巾廠於華德路高郎橋與蘭州路之間,用廉價勞動力大量生產鐵錨牌毛巾,來勢兇猛。
三友實業社則提高質量,精益求精、減少浪費、降低成本。在提倡國貨、抵制日貨**中,人民覺悟普遍提高,愛用國貨深入人心,日貨鐵錨牌毛巾產量再多、價格再廉,無法與優質三角牌毛巾競爭,存貨積壓、工廠停工,不到三年,日商瑞和毛巾廠被迫歇業,而日貨鐵錨牌毛巾也於1923年完全退出中國市場。1926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世博會上,《三角牌》毛巾榮獲得金獎。
陳萬運還聘請漫畫家葉淺予等為三友實業社廣告科繪畫宣傳;著名的漫畫「三毛流浪記」的作者張樂平那時就在三友實業社廣告部當繪圖員。
三友實業社由於經營管理得法,企業發展很快,三友的產品之多、營業之盛,在當時實業界中是屈指可數的。隨著「三角」牌毛巾市場佔有率的不斷提高,三友社的利潤也水漲船高,職工的收入水平遠高於其他工商企業。陳萬運還在廠裡設立圖書館、俱樂部、醫療室等設施,處處為工人福利著想,因此三友社的工人們以社為家,凝聚力極強。不久,三友實業社又盤買了杭州通益眾紗廠和鼎新織布廠,改為三友社杭州分廠,成為國內著名的紡織企業。
這個陳萬運活脫脫就是一個《大染坊》中的「奸商」小六子。
陳萬運雖然是一介商人,但極其愛國,九?一八事變後,陳萬運在總廠成立了抗日救國會,組織了三友抗日義勇軍,多達400餘人參加,陳萬運親任大隊長,隊員自費做了軍裝,天天在上班前操練v樂平還在廠門口高牆上貼了一幅巨型宣傳畫,標題是「定要收復東北三省」,畫的是一個義勇軍戰士,拿著長槍對準日本兵。
對於這個陳萬運,田中隆吉早就恨得牙癢癢,把這個屎盆子扣到陳萬運頭上正合適,絕對是一石二鳥。
九一八事變一起來,愛國不分老闆、工人,這家三友實業社作為華資大廠,全身心投進了對日經濟絕交的活動。
總之,用田中隆吉的眼光看,這是一個有著「很**,很排外」面貌的工廠。給它栽一頂殺害日本人的帽子,看起來很合理。
田中隆吉挑起事端缺錢,從日本紡織廠那裡弄了十萬塊錢。趁機搞垮一個日本企業的強勁對手,也算是對日本老闆們的一個回報了。
至此,冤大頭和被栽贓的都找好了,下面就是怎麼挑選一個合適的機會罷了。
不知田中龍吉和川島芳子用了什麼招法,反正他們很容易地就說服了日蓮宗的僧人。
1月18下午,兩個和尚和日本三個信徒,出現在了上海公共租界馬玉山路的三友實業社門口。
他們一出現,先把這裡的中國人搞迷糊了。誰都知道這裡的抗日氣氛濃厚,平時日本人根本就不敢來。
現在倒好,日本人不但來了,而且還敲鐘打鼓,唧唧歪歪,好像特別要跟你強調他是日本人似的,怎麼看怎麼像找茬的。
三友實業社所在的這個地方,叫引翔港,這裡的西部和南部,包括三友實業社這裡,都屬於租界,但北面一帶卻屬於華界。
中國工人攔阻日本和尚進入「純屬內地」的華界,這些都是田中隆吉完全可以預料到的,而這些來上海沒多久的日本和尚卻完全不清楚,更何況言語不通,吵架甚至推搡自然難以避免。
這個時候,「愛國民眾」登場了。
「愛國民眾」由和田中隆吉關係密切的上亨幫老大常玉清的徒弟來擔當。但見聚攏來的人群中,有人越來越言語激昂,很快就動起了手。
常玉清是「安潔幫」的幫主,在閘北一帶開著一家叫「大觀園」的浴室,實際上就是個暗娼館∴幫老大一出手,弄幾十個徒子徒孫上就行了,甚至都不需要他講明白,一聲喊打自然有人替大哥扁人,更何況扁的是日本人。
一人動手,萬人喊打,一片混亂中,兩個日本和尚都被打傷,有一個送進醫院後嗚呼哀哉了。等巡捕趕來,青幫弟子們早沒了蹤影,租界巡捕只好抓走三名三友實業社的工人回去應數。
一個日本人被打死,兩個日本人被打傷,田中隆吉很滿意。火星已經起來了,現在他需要再狠狠地扇扇風了。
事情發生後第二天深夜,幾十個日本「熱血青年」突然手持刀槍衝入三友實業社放火,附近的華籍巡捕正要叫救火會,卻遭到日本人的圍攻,三名租界的華捕一死兩傷邊都出現了死傷,鮮血一旦流淌,局勢頓時急轉直下。
原本日僧遭襲後,日本僑民開會提出的要求還是循著正常的交涉途徑向上盒政府抗議,但是一把大火燒了三友實業社,使得大多數日本僑民也跟著瘋癲起來。
第二天,在有心人的煽動下,六百多日本僑民在租界大肆打砸中國商店,毆打中國人,甚至把趕來制止的英國巡捕也打傷了♀還不算,這些癲狂的僑民還向駐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請願,要求海軍增兵上海。
在僑民的巨大壓力下,原本秉承政府指令,還企圖控制局勢的日本領事館的態度也隨之強硬起來。21日,日本領事向上盒政府發出四項要求,道歉、捕凶、慰問傷者三項倒還是就事論事,但第四項,取締抗日活動,解散抗日團體的要求,卻一下子把個案拔高,把上盒政府逼進了牆角。
22日,日軍在上海的最高指揮官,第一外遣艦隊司令鹽澤幸一也甩開領事館,單獨發表聲明,威脅上盒政府如果不答應這四項要求,日本海軍就要採取「適當行動」。
戰爭的烏雲迅速籠罩起來。而接下來的事情,已經不需要田中隆吉和川島芳子這兩個始作俑者操太多的心了……
感謝「70生人」書友的評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