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五百八十章 抗戰 東北 泥沙俱下(四) 文 / 深藍2000

    第五百八十章抗戰東北泥沙俱下(四)——

    第五百八十章抗戰東北泥沙俱下(四)[.]

    讓張學良羞憤不已的是,剩下的這5個半旅,居然有5個旅態度曖昧。器:無廣告、全文字、更用本莊繁的話說,這5個旅屬於灰色勢力,對站哪邊並沒有明確態度。

    五個旅裡面,邢占清、蘇德臣都是小字輩,只有丁超、李杜、趙芷香是28年時評的中將,而這三個人中,李杜、趙芷香遠在邊關,駐防哈爾濱的濱江鎮守使丁超,還兼著中東鐵路護路軍司令,他一時就成了吉林北部各軍的核心人物。

    這個丁超,要說起來,跟熙洽也同樣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中國隊第8期的同學,資歷老,學歷高,所以自視甚高。而恰恰因為張作相忽視了丁超,並沒有選丁超來統帥全軍,而是指派了吉林省陸軍訓練總監李振聲來哈爾濱主持軍事。這樣一個大昏招,讓吉林乃至黑龍江兩省團結抗戰的局面蕩然無存。

    結果丁超很不服氣,擺開一副不合作態度,對李振聲不理不睬。沒了丁超的支持,李振聲一個光桿司令跑到哈爾濱,誰都指揮不動,更不要說在軍事上和熙洽分庭抗禮了。

    這一點,熙洽看得很明白,熙洽很快派人去拉攏丁超,允諾保留丁超現有本兼各職,而丁超當時滿口應承,還聯絡李杜等其他幾個旅長給熙洽發了支持電報。

    不過,丁超雖然和熙洽勾勾搭搭,卻沒有公開通電投降。對這幫人的立場,不僅張學良十分失望,就是日本人和熙洽都不是太有把握,只能把他們劃到觀望者的行列。

    就這樣,事變發生了兩個多月,在吉林省,旗幟鮮明打出來反對熙洽進行抗戰的,只有張作相的侄兒,25旅旅長張作舟那半個旅,還有張作相的外甥馮占海的一個衛隊團。可憐張作相督軍吉林十多年,危急關頭,能依靠的居然只有他的至親骨

    ou的這點人馬。按照日本人的統計,熙洽一邊的兵馬此時已經達到了兩萬七千多人,而張作舟和馮占海的兵馬,加起來也只有九千人。

    雖然還有5個旅在觀望,態度曖昧,但熙洽相信,只要打垮了張作舟和馮占海,這些牆頭草很快就會歸降自己。

    而此時,於大頭的整軍也告一段落。除去幾位歸降的旅外,熙洽和於大頭直接掌握的部隊已經達到了一萬八千人,已經形成了兵力上的優勢。所需要的,僅僅是一個恰當的的開戰時間。

    而此時,他們的對手,張作舟和馮占海的處境,卻不是很妙。

    東抗佔領四平後,按照宋哲武的命令,堅守四平,阻擋日軍沿鐵路東進,一面把騎兵部隊派往吉林和哈爾濱附近的農村招募兵員。

    對於在東北首先挑起抗日大旗的這支第四路軍的隊伍,本莊繁不敢等閒視之。雖然韓光第下令炸毀了瀋陽至四平的鐵路,可是本莊繁一面下令關東軍工兵部隊日夜搶修鐵路,一面命令剛剛由朝鮮進入東北的第二十師團接替瀋陽的防務,命令第二師團主力及二十師團的十二旅團,向水平發動攻擊。

    東抗現在雖然有四個師的番號,可是只有以東北軍第一旅620團為基礎組建的王鐵漢師,以第一旅619團、621團殘部和第四路軍一個加強營為基礎組建的王德師建制還算完整,兩個師各有12000多人,只不過只有一萬多人是第一旅和第四路軍加強營的老兵,有較強的戰鬥力,其餘一萬五千多人都是剛剛招募的新兵,這新新兵暫時還派不上多少用場。

    關yu衡帶著史明幹部團的一個營回興安屯墾區去召集興安屯墾部隊走了,史明和配屬給他的一個旅的騎兵部隊,完全撒開到吉林的廣大農村地區,去招募兵員,動員百姓去北meng和太原行署。堅守四平的,只能靠王德和王鐵漢兩個師。

    在得到加強的多men第二師團主力和二十師團滿編的十二旅團,以及第二野戰炮兵聯隊近四萬來人的重兵攻擊下,傷亡慘重。苦苦堅守一個月,在日軍修復中東鐵路瀋陽至四平段後,又得到剛剛來到東北的日軍第四獨立混成旅團的支援,韓光第不得不下令棄守四平,全軍退往扶余,也就是現在的松原。

    這一戰,王鐵漢師和王德師幾乎被打殘,兩個師僅陣亡官兵就達八千多人,不經過休整訓練新兵,已經無力再戰。

    不過,這次堅守四平不僅在政治意義上還是戰略上,都是值得的。首先,東抗正式在東北打響了有組織抗戰的第一槍,給了東北民眾抗日的信心,讓遼寧、吉林等地日寇佔領區的民眾紛紛自發組織起抗日武裝。其次,因為東抗在四平死扛關東軍一個月,為吉林、黑龍江西遷的學生、知識分子和商人以及普通百姓贏得了時間。一個多月來,已經有幾十萬人和大量財物通過哈滿線到海拉爾,再由第四路軍組織的上千輛各種車輛,把他們載往太原行署和北meng。

    這一個多月裡,史明招兵的成果非常大,總共招募了六萬來人,三個師都已經補滿了新兵。只不過,沒有三個月以上的整訓是不會有多少戰鬥力的,這還是因為東北民風凶悍,普通丁壯絕大多數都會打槍,訓練時間要比關內短一些。

    關yu衡不僅控制了他的第三團,還成功招攬了興安屯墾區駐索倫苑崇古團和駐葛根廟張毓龍團,只不過屯墾區的部隊不僅武器裝備差,戰鬥力也很弱,不經過一段時間整訓還不能打硬仗。而且,現在已經是冬季,已經不適合步兵長途跋涉作戰。宋哲武電令韓光第,命令關yu衡在大興安嶺中西部建立營地,接收從北meng運來的武器彈yao和糧食,並積極整訓部隊。大興安嶺地區背靠北meng,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那裡將是宋哲武在東北抗戰的前哨基地,必須提前進行經營。

    因為,四平失守,中東鐵路南滿段已經已經通車,四平長春以南地區已經被關東軍控制,吉林東北軍的處境立刻緊張起來。好在因為各地抗日武裝風起雲湧,在穩定後方之前,關東軍還不能大舉東進哈爾濱。而且,此時到底是否擴大入侵東北的戰爭,日軍內閣和軍部意見相左,進入東北的關東軍兵力不足,日軍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西進錦州,把東北軍的勢力徹底趕出山海關。因此,日軍獨立第四混成旅團和二十師團十二旅團西調,這才給了還沒有投敵的東北軍一些時間。

    只是,日軍雖然短時間內無力東進北上,可是有日軍撐腰的投降的偽軍卻來了膽氣,

    東北軍人心已luan,強大的日軍又大舉開到,可以作為後援,熙洽的幾個新編的警備旅在於大頭的調教下已經逐漸成軍。熙洽覺得,他一統吉林,徹底打垮老長官張作相的時候已經到了。兵比對方多,糧餉比對方足,以強援對無援,熙洽想不出他還有什麼理由不進兵。

    他要在一干依然狐疑的觀望者面前,將膽敢反抗他的張作舟、馮占海一舉消滅。

    為此,熙洽把他這幾個月拉起的隊伍統統都組織起來,還要求延吉鎮守使吉興也派了幾個營的援兵過來增援,湊足了五個旅的番號,準備向北開進。

    而此時,25旅旅長張作舟率領部隊正駐紮在榆樹縣,而馮占海的部隊則駐紮在舒蘭和五常地區。這兩路人馬和熙洽的隊伍僅僅隔著一條松huā江。從距離上,馮占海的隊伍佔著舒蘭,離省城吉林最近,隔著江也就差個百把十里地,而張作舟的隊伍還在舒蘭的西北面,離省城吉林要遠很多。要想從省城吉林北進,舒蘭就是第一站。

    因此,戰端一開,於大頭指揮著他的「剿匪軍」過了松huā江,就直撲舒蘭而來。面對洶洶來敵,馮占海並沒有死守舒蘭,而是把隊伍撤到舒蘭以北的水曲柳一帶。馮占海這一退,就給於大頭出了個二選一的選擇題。於大頭或者繼續北進50里,到水曲柳打馮占海,或者從舒蘭出發,向西北方向繞行150里攻擊榆樹縣的張作舟。

    顯然,馮占海這一退,就讓於大頭必須同時面對兩個方向的敵手,顧此就容易失彼。無論於大頭攻擊哪個方向,都有可能招致另一個方向敵軍的襲擊。以常理論,水曲柳的馮占海軍距離更近,繼續向北推進,先行將其擊破較為妥當。如果向西北進軍榆樹縣打張作舟,相距150里路就是兩三天行程,一旦攻擊失利或者陷入拉鋸戰,那麼水曲柳的馮占海軍就從他的側後殺過來,風險自然要大很多。

    然而,隨軍的關東軍顧問認為先打張作舟才是上策。於大頭無奈,只好放棄了近在咫尺的馮占海軍,僅以一部和馮占海軍對峙,以主力繞遠路直撲榆樹縣。

    吉林老督軍張作相的這群將領們,終於互相拔刀相向,從暗戰變成了明鬥。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