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1926之崛起

正文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戰序曲 扎賚諾爾(一) 文 / 深藍2000

    第二百一十九章大戰序曲扎賚諾爾(一)

    當天晚上,史明就不顧韓光弟的勸阻,把他的部隊拉上了高地。

    扎賚諾爾是一個四面環山的小盆地,這個高地就好似山脈伸到這個盆地裡的一支觸角,一道比高地略低的長長的山脊把高地和西面的群山連接在一起。

    高地頂端面積很大,長有700多米,寬也有400餘米,是一個不規則的條形。除了高地的中心略微凸起,山頂四周都很平坦。在史明看來,這個高地很像一支玉如意,那道山脊就是玉如意的柄,而高地就是宛如貝葉的柄首。

    高地上的眾多樹樁說明這個高地以前有很多樹木,從樹樁的端口可以看出這些樹都是在興建這個高地的陣地時被劇去的,不過在高地的中間還是保留了寬約200餘米,長有500米的松林,在松林裡,建有三處間隔有100米的大型掩蔽部,用來囤積彈藥,以及用來做防守陣地的士兵們的休息的營房。在山頂台地的邊緣,建有戰壕和掩體,把山頂牢牢地圍起來。

    不管是山頂中央的掩蔽部,還是四周的戰壕和掩體,都是用原木和鋼軌修建的。在東北最不缺的就是原木,這個時候東北地區還遠沒有像後世那樣大規模的開發,所有的山區都隨處可見大片濃密的原始森林。

    那段和山脈相連的山脊有500多米長,靠近高地的這一段有近百米長的一段沒有任何樹木,甚至低矮乾枯的灌木也沒有,這是為了防止蘇軍從山脊上過來,偷襲高地,那裡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

    這個陣地在史明看來很不完善,在山頂台地的邊緣修建的戰壕和掩體,一定是蘇軍進攻前炮擊的重點目標,在山體稜線前的戰壕和掩體是非常容易被擊毀的,戰壕裡的士兵也會承受很大的傷亡。而一旦蘇軍衝上高地後,守軍除了依靠三處防禦並不完善的掩蔽部抵抗外,就再無險可守了。

    史明在任營長前,在第四路軍的教導隊學習了一段時間。當然,以他的學識是不用接受很久的培訓的,他在那裡僅僅是要瞭解第四路軍的作戰特點和戰術組織情況。

    開始時,史明對於這個學習很不以為然,他認為要他這個東北講武堂的畢業生,在這個教導低級軍官的教導隊學習,純粹就是多此一舉。可是,很快史明就大吃一驚。第四路軍的戰術思想十分新穎,比如『三猛戰術、一點兩面、三三制、四組一隊、三快一慢。』等戰術戰法,包括火力的組織,單兵個人技能的訓練,都很有獨到之處。以他在東北講武堂的學識和幾年來的實戰經驗來看,這些戰術組織和訓練都是十分有效的,甚至也是戰勝敵人的法寶。

    還有在陣地的設置上,只要條件允許,盡可能的不把防禦陣地都設置在山體稜線以前,而且非常看重稜線後的陣地設置。這樣做的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就是對手很難用炮火摧毀陣地,即使敵人衝破第一道戰壕,也會馬上面臨縱深佈置的火力打擊,無法迅速擴大突破口,守軍即使是面對優勢強敵,也不會因為第一道防線被突破而馬上崩潰。

    更讓史明想向不到的是,這本教材裡的戰術戰法,竟然都出自宋哲武這個第四路軍的最高長官之手。在史明看來,這個年齡僅比他長了2歲的年輕長官,簡直就是一個軍事天才。

    就眼前這個陣地來說,史明就覺得應該把主陣地設置在台地中間的樹林中,不僅蘇軍無法用炮火準確摧毀主陣地,就是蘇軍的飛機也對樹林裡的陣地無可奈何。即使蘇軍突破戰壕,衝上了高地,他們立刻就會遭到一百米外樹林中的猛烈火力的打擊。

    而且這麼近的距離,因為怕誤傷自己人,蘇軍的重炮已經不敢再射擊了。蘇軍要想進攻主陣地,就必須要經過從戰壕到主陣地中間這100來米長的空地,而要衝過這段空地,那不是僅僅依靠巨大的傷亡就可以做得到的。

    而只要台地中間的主陣地不失,蘇軍就沒有佔領這座高地,也就無法從高地這個方向對扎賚諾爾形成威脅。

    可是,滿洲裡地區是東北的最北端,冬季最冷時的氣溫可以達到零下四十多度。現在雖然還只是11月份,可是這裡的夜間氣溫已經達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凍土層已經有半米多厚。在這個時節要修建工事,那可是極其艱難的一件事。

    不過,史明畢竟是東北人,東北人當然有東北人的辦法。他把部隊以連為單位分為幾組,連夜輪換伐木,把伐下的原木截成段,再把這些原木釘在一起,憑藉著台地中間的凸起地勢,以三座掩蔽部為核心,修建了三個原型的陣地。

    接著,又到扎賚諾爾,找來大量鋼軌,在木質掩體上建起了眾多機槍掩體。

    可是這樣的木質掩體根本無法抵禦蘇軍炮火的轟擊,不要說是重炮,就是82mm迫擊炮彈也無法抵禦。幾個連長都對史明的戰壕和掩體提出了異議,可是史明只是笑而不答,反而一再催促他們督促戰士們加緊修建陣地。

    陣地建好後,史明要輜重連長帶人去扎賚諾爾收集棉被,不論新舊,以兩塊大洋一床的價格收購了幾百床棉被。韓光弟以為史明的部隊不適應東北的嚴寒天氣,又把倉庫中的300多床棉被也一股腦的都交給了輜重連帶回來。

    史明讓戰士們把收集來的棉被都釘到原木胸牆和掩體的頂部,再支起各連做飯的大鐵鍋,用伐下來的松枝做柴火融化山頂上一尺多厚的落雪。並不需要等到雪水沸騰,只要融化就行,然後再讓戰士們把水倒到胸牆和掩體上的棉被上。直到這時,幾個連長才徹底明白了史明的意圖。

    幾層棉被浸透水後,幾十米外就是輕機槍也打不透,如果浸透水的棉被在凍滿堅冰,子彈即使穿透棉被,也因為動能的下降,會被後面的原木擋住。原本因為懷疑,並不怎樣積極的幾個連長立時熱情高漲,大聲吆喝著戰士們加快進度。不用史明再吩咐,這幾個連長就指揮著戰士在很快就凍得堅硬的棉被上反覆澆水,冰層越凍越厚,到了傍晚,胸牆外面和掩體上的冰層已經有了半米厚。

    幾個連長興奮得不得了,要機炮連長拉著一挺馬克辛重機槍來到100米外的台地邊緣,對著掩體足足打了100多發子彈,然後又一窩蜂似的跑到彈著點查看射擊效果。那裡的冰層都已經被打掉了,不過僅僅只是剛剛露出了棉被。

    史明笑著說:「不用再試了,這樣的掩體不比混凝土的差多少,就是60mm迫擊炮也傷害不了它。而且,而且我們的工事還可以隨時進行修補。」

    第三天傍晚,韓光弟親自帶人來到高地,給史明送來了1800副棉手套和兩千斤豬肉。

    看到韓光弟送來的棉手套,史明懸著的一顆心終於落到了實處。東北冬季的氣溫極低,即使是現在零下三十來度的氣溫,如果稍長一些時間握槍,人手也會很快和槍機沾到一起,一扯就會被沾下一層皮。而且時間一久,手都會被凍僵,不要說精確射擊,就是開槍都困難。

    宋哲武原本忽視了這件事,還是在巴林左旗時,史明向張亞飛提出了這個問題。張亞飛立刻就領著史明去見宋哲武,被驚出一身冷汗的宋哲武沒有絲毫的遲疑,立刻急電張學良,緊急要求送來十五萬副棉手套。張學良想當然的認為宋哲武第四路軍的冬裝一定會像東北軍一樣,配有棉手套,所以他給宋哲武提供的物資裡並沒有棉手套。

    接到宋哲武的急電,張學良也嚇了一跳,東北的氣溫他是最清楚不過的,沒有棉手套的部隊的戰鬥力一定會大打折扣。立刻命令把倉庫裡的所有棉手套都調了出來,可是也僅僅只有10萬多副。張學良雖然不知道宋哲武為什麼多要了差不多四萬副副棉手套,可還是嚴令東北軍的各個被服廠加緊趕製棉手套。史明得到的手套是最後一批到達的。

    韓光弟看到史明設置的核心陣地時,也是吃驚不小,前後左右看了個遍,連聲誇讚史明做得好。

    「史老弟大才,這才兩天的時間,就把陣地設置的如此堅固,不簡單!老毛子就是衝上山頂,也根本無法立足,更不要說佔領高地了。好!好!」

    韓光弟接著又感慨地說:「史老弟,由你來守衛這座高地絕對是萬無一失,我現在對守住紮賚諾爾信心十足。而且你的陣地不僅設置的好,還很及時。」

    韓光弟一邊說著,一邊從口袋裡掏出一份電報遞給史明說:「海拉爾司令部來電,已經發現邊境對面的蘇軍開始調動,他們的進攻時間應該就在明後兩天。從他們集結地位置來看,蘇軍很可能對滿洲裡和扎賚諾爾同時發起進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