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大時代1902

正文 第136章 於斯萬年 文 / 文筆刀法

    第一百三十六章於斯萬年

    劉繼業意外與吳佩孚重逢的第三天後,朝廷大員袁世凱與鐵良等一眾重臣終於抵達了彰德府;他坐從北京出發,歷時不過兩天便抵達了彰德火車站,獲得了盛大的歡迎宴和軍樂演奏。當時劉繼業也在站台的歡迎人群中,雖然距離有些遙遠,卻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無論是當世還是後世都大名鼎鼎、如雷貫耳的人物。

    誰人不知北洋領袖、竊國大盜袁大頭?就算後世劉繼業歷史再差,此人他或多或少也是有些瞭解的。

    此後幾天的時間裡,各方大員陸陸續續抵達,彰德府幾乎成了一品多如狗、二品滿街走的局面。到處都是平常人一輩子也見不到的官府大老爺,隨便一個拿出來都是可稱得上是國之重臣、社稷棟樑的人物。

    劉繼業所不知道的是,參加這次秋操的著名人物還有許許多多。在歷史上,此次彰德秋操可謂未來中華民國國家元首的集體綵排,蓋因袁世凱、黎元洪、馮國璋、徐世昌、曹錕以及曾擔任臨時執政的段祺瑞,未來中華民國的五任大總統及一任執政在彰德秋操中全部亮相,可謂史無前例。

    除此之外,還有王士珍、段芝貴、張懷芝、王汝賢、陸建章、馮玉祥等無數在將來叱詫風雲的人物。

    不過在歷史大勢已經逐步發生變化的如今,這些人未來的命運如何,已無從得知了。

    除了各處官員雲集之外,秋操的真正的主角,分成南北兩軍的參操部隊也分別從直隸、湖北和河南由火車運抵彰德府。北軍駐安陽城南,南軍駐湯陰城北。

    如此一切,讓一干抵達的外國和本國記者無比活躍,到處採訪地不亦樂乎,不時也能看到洋人操弄著新式的照相機四處拍照留影;內容包羅萬象,就連新軍士兵居住的行軍帳篷都有記者進入,卻是讓負責安保的吳佩孚忙了個半死。

    預計耗時五天的秋操將分成兩個部分;第一天以演示項目為主,南北各軍在同一場地先後進行刺刀、炮擊、射擊、隊列、過河等一系列軍事行動的演示。

    第二天則開始進入真刀真槍的實戰環節,由南北兩軍各自進入預設陣地,按照演習計劃發起騎兵戰、遭遇戰、攻防戰,直至決出勝負。

    全員聚集,中外矚目、聲勢浩大,代表了當世中國最強大和先進的武力的彰德秋操,正式開啟了。

    西曆1906年10月10日,在這個雙十日裡,彰德府外一處被事先處理地整整齊齊的開闊平原上,南北兩軍從各自駐紮的營地出發,正式進入預先設定的演示區域。

    當天清晨,入秋的季節天氣已頗為涼爽,而老天爺似乎非常地給面子,晴空萬里,連一朵雲彩都沒有。

    地面上,三萬多兵馬和重裝備分別從安陽和湯陰城出發,分成十餘隻隊發,浩浩蕩蕩,塵土飛揚,如一條條長龍一般一眼望不到盡頭。從預設演示區域望去,道路上,無數軍容整潔、訓練有素的士兵排成整齊的行軍縱列,在騎馬的軍官領導和一面面黃龍旗下,向演習區緩慢卻又平穩地前進。其步伐、聲勢就連數里之外也能感覺到,一股金戈鐵馬的氣勢撲面而來,讓經歷過大場面的劉繼業也心中激昂起來。

    身處精心搭建的高台之上,離地四米左右,與周圍一同觀操的軍官、記者、官員一樣,劉繼業拿著軍用望遠鏡觀察著行軍中的軍隊。

    鏡中,頭戴大簷帽,背上斜挎新出廠的漢陽造步槍,穿著嶄新的藍色新式軍服的士兵雖然個頭偏矮,卻一個個士氣高昂,挺直了胸膛。

    「光從軍容而言,張南皮所編練的湖北新軍,可不弱於袁宮保之北洋六鎮啊。」

    在劉繼業身旁,一個他覺得有些熟悉,穿著正參領參謀款式軍服,身材瘦小的軍官對一名同是參謀的同伴如此感歎道。

    稍稍將鏡頭向左側偏移,在另一條與湖北新軍相反的土路上,同樣軍容整齊的一群新軍士兵邁步前行,一樣的藍色軍裝,只是身後的步槍卻有所不同。此槍劉繼業雖不熟悉,但光從外表也能看出是最新款的1898式毛瑟,比仿製德國1888委員會步槍的漢陽造更為先進;這就是清廷最強武力,也是所有新建陸軍的模板,袁世凱在政治上最強後盾,北洋六鎮。

    除了步槍的不同之外,北軍大量的步兵後面,還有許多士兵分成四人一組,在肩上扛著曾在日俄戰爭中大放異彩的馬克沁機槍。再將鏡頭往後看,更有數不清的騾馬拖著一門門山炮、野炮,重炮跟隨著大部隊。

    與之相比,湖北新軍的裝備就顯得寒酸了許多。

    兩隻軍隊不斷拉近著距離,同時向劉繼業所在台下的空曠地域集合。

    被事先清理整齊、並設置了各式演示所需要的器材的平地面積約有五十餘畝,中間還有兩條人造小河,方便兩軍工兵演示搭建浮橋、及士兵涉水進攻等項目。在平地的最北側,便是觀操台,由數十根巨大圓木支撐。台兩側高四米,中間主席台則有五米左右,上面不光做工更為精細,還準備了二十餘把椅子、桌子和茶水提供袁世凱、端方、鐵良等閱操大臣和其他清廷重臣,以及身份顯赫的外賓。

    劉繼業所在,位於兩側的檯面比主席台矮上一米,只有一排排木質板凳供歇息腿腳,這裡便是大部分觀操人員所在的位置,有官員、有舊軍軍官、有新軍軍官、有外國武官,有記者、還有負責編練兩軍的日本和德國教官。

    隨著南北兩軍的先頭部隊抵達演示場,觀操台下的軍樂隊開始了演奏,都是當世列強軍隊的軍樂名曲,如英國的『大不列顛擲彈兵進行曲』、德國的『國王格拉澤進行曲』等等。

    事先綵排過無數次的北洋軍軍樂團技術嫻熟,配合和銜接非常完好。或輕快或雄壯的音樂,無疑增加了在

    場所有人的感官體驗。

    上午時分,南北兩軍終於全部進入演示場地。

    仗著身高的優勢,劉繼業哪怕在第三排,對操場上的情況也一覽無餘:三萬餘士兵、百餘門各式火炮、各類技術兵種,分成兩個如同被量尺仔細劃分整齊的方陣,齊齊聚集於此,正對觀操台。一眼望去,無邊無際,從方陣第一人到最後一人中間,間隔了將近一公里。

    軍樂團漸漸停止了奏樂。

    在兩軍最前方,兩軍各自的總統官、各統制、參謀長等高級軍官十餘人騎在馬上,面向觀操台。他們穿著最華麗、繡滿金邊的大禮服和擦得珵亮的馬靴,齊齊向觀操台行軍禮。在他們身後,三萬參演官兵也同時極富節奏感地舉起手中步槍,『卡、喀』聲鳴響,幾乎是同時完成了持槍禮。

    觀操台上全部人員都紛紛回禮;軍職人員行軍禮、官拱手回禮、外國記者則行脫帽禮。

    片刻之後,站在北軍方陣最前端的北軍總統官、曾留學德國學習炮兵的段祺瑞宣佈禮畢,台上一陣陣掌聲鼓起。

    段祺瑞身形略顯乾瘦,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留著當下最時髦的歐式小鬍子,策馬來到兩個軍陣的正中央,向主席台又敬了一禮,提足了中氣,這才開口,朗聲道:「北軍總統官段祺瑞,瑾代表北軍上下全體參操官兵,向諸閱操大臣大人們、觀操之內外禮賓致敬!」

    又是一陣掌聲,段祺瑞接下來將北軍演習的總方略和特別方略背誦了一遍。他對軍操章法熟練,吐字清楚,聲音洪朗,贏得了不少讚譽。

    段祺瑞發言完畢後,便輪到南軍總統官張彪上前致敬和背誦。只是張彪水平不如段祺瑞,背得結結巴巴,中間還卡了十餘秒鐘,樣子相當窘迫。

    暫且不評價好壞;這邊兩軍的最高指揮官發言完畢,回到各自的軍陣前,輪到主席台上的閱操大臣發話了。在眾人一陣推讓中,最後袁世凱拉著鐵良站了起來。兩個一身新式大禮服、清廷陸軍的最高決策者來到欄杆前,先是彼此行禮,然後朝著下方數萬人抱拳,由新擔任未久的陸軍部尚書鐵良率先高聲道:

    「自袁宮保小站練兵以來,我大清師法日德兩國,創立新建陸軍,革新武備、欲求重振軍威,重回世界之林!諸君自知朝廷為編練新軍所花費之數千萬巨款、付出上下無數能臣之心力,秉持忠義,勿忘朝廷之厚恩!陛下與太皇太后恩典!」

    一陣掌聲,鐵良微笑著退後半步,神色略顯冰冷地看了看袁世凱。哪怕兩人的不和已是公開秘密,場面上袁世凱還是做的很到位;他面色平淡,向鐵良友好笑了笑,這才發言。他的音色略顯細膩,卻有著不容置疑的威嚴:「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此次秋操,乃朝廷為檢閱新建陸軍之成果,諸君務必盡職盡責、努力操練,不負朝廷之期許!」

    『啪啪啪啪……』又是一陣鼓掌聲。

    最後,等掌聲落下,袁世凱朝著全體官兵再次高聲大喝道:「揚我黃龍旗!唱我帝國歌!」

    觀操台前一面巨大的國旗在升旗手的操作下緩緩升起,軍樂團再次拿起了手中樂器,開始緩緩演奏清廷剛公佈未久的陸軍軍歌兼代國歌:『頌龍旗』。在場的全體觀操人員都起立向國旗持矚目禮,台下的三萬官兵再次齊刷刷地將手中步槍平舉。

    隨著黃龍旗慢慢升高,所有人都開始齊聲唱起:

    於斯萬年,亞東大帝國!

    山嶽縱橫**幟,江河漫延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冑,地大物產博。

    揚我黃龍帝國徽,唱我帝國歌!

    萬人同唱,聲勢鋪天蓋地,隱隱有著雷鳴之聲,令人蕩氣迴腸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