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純愛耽美 > 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第一卷 第228章 有喜 文 / 我吃元寶

    這一睡,直接從中午睡到傍晚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永芳起身看外面天色,得知已經到了晚飯時間,永芳自個都嚇了一跳。她已經有許久沒這麼睡過了,沒想到今日竟然睡過了頭。

    「見大少奶奶睡得正香,奴婢就沒忍心打擾大少奶奶。眼看著就是晚飯時間,奴婢還在猶豫著要不要叫醒大少奶奶。好在大少奶奶自個醒來了。」常嬤嬤關心的看著永芳,似有隱憂。

    永芳揉揉頭,清醒一點,「嬤嬤辛苦了。讓清瓶進來伺候洗漱吧。」

    「奴婢這就去叫人。」

    按理說永芳睡了一覺,應該精神氣都恢復了才是。可是永芳依舊覺著渾身提不起勁來。丫頭和常嬤嬤都很擔心,覺著永芳定是受了刺激才會這樣。永芳進府兩年多,一直獨寵,姨娘通房想要爬上大少爺的床,那是想都別想。可是如今皇上認為大少奶奶『善妒』,於是親自插手內務事情,永芳連反抗的餘地都沒有。別的常嬤嬤還不擔心,就擔心永芳轉部過彎來,自己折騰自己,鬱結於心,於身體有大損害。

    永芳腦子裡還算清楚,一邊心不在焉的喝著湯,一邊權衡利弊。睡了一覺永芳也算勉強想清楚了。就如以前網上有句話,生活就像強j,既然反抗不了,不如好好享受。永芳算是明白了,她和皇帝之間,猶如長江與水滴,根本就不是一個等量級的對手。既然搞不定皇帝,那她就配合著,這樣日子還能過的下去。否則就這糟心的日子,換了心態不好的人來過,早就過不下去了。

    於是永芳當晚就給少齊寫了封信,信紙上一半的內容是關心少齊飲食起居,囑咐少齊照顧好自己。另外一半的內容,其中一部分寫的是大寶如何如何,最後點明主題,她受了委屈,很大的委屈,但是不怪少齊。讓少齊安心當差,千萬要惦記著京城裡的老婆孩子。大寶還等著他這個當爹的回來陪著玩遊戲。

    永芳將信件這從頭到尾看了兩遍,有理有據,有感情,有關心,充分表現了一個賢惠妻子該有的態度。當然少不得也要讓男人知道老婆的委屈。永芳心裡頭佩服自己,這封信以後都可以作為範本。將信封好,然後派人第二天送出去。

    早上起床的時候,永芳懶懶的,一點精神都沒有。永芳覺著自己的狀態不好,既然已經說服了自己,為何還是沒精神了。轉念一想,或許是因為在皇宮裡頭被折騰的太狠了,因此恢復的比較慢。原本想著賴床,可是想到議事堂那裡一大堆人等著,連帶著清瓶進來三催四請的,因此永芳賴床的打算破滅,只好乖乖起床,任由清瓶和金釵兩個丫頭收拾。

    給永芳換衣服的時候,清瓶隨口說道:「大少奶奶的小日子正好趕上在宮裡頭那幾天,大少奶奶受罪了。」

    永芳一愣,然後說道:「小日子還沒來。」

    清瓶和金釵面面相覷,臉上露出喜色,清瓶叫道:「大少奶奶,奴婢這就去讓人請太醫。」

    永芳搖頭,趕緊制止清瓶,「應該不是。在宮裡頭那幾天,我實在是睡不下吃不好,心思焦慮,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這才推遲了。這幾天渾身不舒服,想來很快小日子就要來了。」

    清瓶猶豫著,「大少奶奶,要不從外面請個大夫來看看吧。大少奶奶在宮裡面受了幾天的罪,讓大夫開點藥調理調理也是好的。」

    「暫時不用。等小日子過了再請大夫來調理也不遲。對了,華春可是回來了?」永芳問道。自從顧氏被打壓後,華春就三天兩頭的出府。永芳也沒限制華春的行動,任由華春進出王府。既然老太太那麼信任華春,華春又多次救了她,永芳相信華春不會害自己,所以對華春的行蹤除非必要,就沒有多過問。這次永芳覺著身體很不舒服,總是沒什麼精神,想著要是華春在的話,要不順便看看。

    清瓶道:「華春姑娘前天奴婢還看到了。當時要出府,她說這次出去要耽誤個半個月左右,讓奴婢給大少奶奶說一聲。」

    永芳聽罷,笑了笑,「那等小日子過後,你再讓人去請大夫吧。」

    「是,大少奶奶。」

    永芳帶著人到議事堂議事。這些天永芳沒在府中,府中事情大家都照著規矩辦,即便有什麼做不了主的,還有孟二奶奶盯著。因此這些天王府很平靜,並沒有鬧出什麼事情來。要說真有什麼事情,還是孟二奶奶那梨香院鬧騰了一點。自從少峰能夠出府後,便又開始了鬼混的日子。永芳猜測,少峰覺著既然少齊成了世子,那他也沒什麼可奮鬥的。當官當不了,去軍隊也去不了。做生意,他更不是那個料。既然正經事一件都做不了,沒個正經的奮鬥目標,那他無窮的精力豈不是沒有了發洩的餘地。於是只好學安王爺,將一腔熱血都發洩在了女人肚皮上,用此來作為奮鬥目標。

    這種心想法,對有著正經差事,正經奮鬥目標的少齊來說,很難理解。但是對於老紈褲老宅男安王爺來說,卻是感同身受。難怪安王爺多多少少偏愛少峰這個兒子,誰讓少峰無論是長相還是性子都更像安王了。

    少峰解禁,開始胡鬧,對於安王府別的人來說總算清淨了。偶爾還有精彩好戲看,實在是一件樂事。但是對於孟二奶奶來說,那就是災難。不過相比於被困在王府的少峰,出去鬼混的少峰製造的災難,相對而言那輕了那麼點。兩害相權取其輕,果然是至理名言。

    永芳懨懨的,提不起半點精神來。好歹打起精神來應付完了正經事情,永芳就對孟二奶奶說:「弟妹若是沒事,我便先回荷香院了。」

    孟二奶奶一臉擔心,道:「瞧著大嫂精神似乎不太好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大嫂也該愛惜自己的身子,爺們嘛,不就是那麼回事。大嫂實在是沒必要為了兩個妾侍苦了自己。再說了,如今大哥也不在京城,大嫂這般愁苦,大哥也看不見。最終還是大嫂辛苦。」

    永芳嘴角抽抽,可是她沒法子反駁。聽到有關少齊帶著平姨娘和珍珠出京的消息,永芳的確很生氣,她無法否認。但是大家將她沒有精神和少齊的事情聯繫一起,永芳只能苦笑。她想說不是的,只是因為沒休息好才會這樣。別人一定會說別騙人了,你要是不在意,怎麼會休息不好。好吧,所以永芳只能笑笑,將此事揭過去。、

    「多謝弟妹關心,弟妹的話是金玉良言,我回去後會好好想想的。弟妹忙著,我就先回去了。」永芳急急忙忙的回到荷香院,直接進了臥房趴在床上就想睡覺。

    常嬤嬤擔心不已,自從永芳昨日從皇宮回來後,狀態一直很不好。看上去懶懶的,一點精神都沒有。

    清瓶小聲的的和常嬤嬤提起永芳的小日子沒有準時來。常嬤嬤臉上出現喜色,清瓶又趕緊說道:「大少奶奶說是在皇宮裡頭受罪,小日子才會推遲了。還說這些天很不舒服,想來是小日子就這兩天快來了。奴婢請示了大少奶奶,等小日子一完,就請大夫來給看看。」

    「你做的對,本該如此。」常嬤嬤目光帶著讚賞。

    清瓶卻又道:「嬤嬤,這回大少爺帶著平姨娘和珍珠去任上,只怕大少奶奶心裡頭很是不是滋味。」

    常嬤嬤道:「這還用說。過去兩年,就是大少奶奶懷著哥兒的時候,大少爺也不曾去那幾個人屋裡頭歇息。可是如今……大少奶奶心裡頭自是不好受。清瓶,你和其他幾個丫頭說說,讓大家這些日子都精心些,別拿些亂糟糟的事情來煩大少奶奶。我這裡再去給甘嬤嬤說說,讓甘嬤嬤約束眾人。」

    「嬤嬤說的是,正該如此。」

    永芳一覺醒來已經到了中午,瞧著自己這日子過的,趕得上懶蟲了。自從穿越到了這古代,這樣吃了睡睡了吃的日子,除了做月子的時候,還不曾有過。沒想到這兩天倒是做了會懶蟲。

    永芳用完了飯,依舊只用了小半飯。清瓶勸永芳多吃點,永芳只說沒胃口。現在永芳是吃什麼都吃不下,就想躺在床上,即便睡不著也不想起床。不過永芳好歹還知道要幹正事,讓人將劉順叫來,永芳要打聽一下外面的事情。

    劉順來了,永芳也沒廢話,直接問他朝堂上有什麼消息。劉順雖然奇怪為何永芳突然問起這些事情,不過還是老實的將自己知道的都說清楚了。

    「……皇上要大少爺出京做地方官,朝堂上反應很大。言官御史們都上了奏本彈劾,還有那膽子大的,直接就說皇上昏聵。哼,那些個人真是不知道死字怎麼寫的。幸好皇上不和這些沒眼色的人計較,加上幾位閣老都是明理的,大少爺又只是皇孫,並非皇子,因此此事便通過了。……大少爺走的時候交代了奴婢,奴婢一定會做好差事,大少奶奶有什麼吩咐儘管和奴婢說,奴婢定會辦妥……」

    「朝堂上還有什麼要緊的消息?」永芳不得不將歪掉的樓擺正,讓劉順繼續說正經事。

    「要說朝堂上還有什麼大事,那就是昨兒皇上下了旨意。凡是宗室爵位傳至第三代,府中沒有爵位的宗室子弟,或是出了五服的皇族後裔,均可參加科舉,文舉武舉都可以。此事據說引起很大的震動,但是皇帝執意如此。奴婢著人到外面打聽,聽說已經有言官御史串聯,準備上奏本反對此事。這些光張了一張嘴的人,不知道會鬧出多大的事情,要奴婢說啊,就該一個個的……」

    後面的話永芳已經沒心思去聽了。皇帝下旨,准出五服的皇族後裔參加科舉,這其實才是皇帝下這盤棋的真正目的吧。先用少齊出京做地方官來試探朝臣的反應,反彈不大,以他皇帝的威壓還能輕鬆的將事情壓制下去。接著趁熱打鐵就頒布了這個旨意,順便敲打一下她這個所謂『善妒』的女人。

    本朝建國已有上百年,從太祖算起,皇族已經繁衍到了第六代,第七代。據說還有繁衍至第八代的,甚至還有第九代。這些人空有皇族後裔的名頭,但是卻已經沒有了爵位。而且很多王室裡面,也並非所有成年男子都有爵位。比如庶出的男子,比如嫡次子,就好像安王府內,少峰,少威,少鴻都沒有爵位。他們又不能讀書參加科舉,從軍又太苦,如此一來,除了靠父萌過活,竟然沒什麼出頭的機會。連個奮鬥的目標都沒有。加上手中有點小權利,還有不少的銀錢,如此催生出來十有**都是紈褲子弟。好一點的紈褲,就是走馬鬥雞,調戲調戲小媳婦,或是像安王還有少峰一樣,在無數美貌的女人肚皮上揮灑青春。嚴重一點就是仗勢欺人,草菅人命,與民爭利,做一個國之蛀蟲,人人喊打。

    長此以往,宗室皇族的名聲也就漸漸被敗壞了,朝廷的負擔也就越來越重。越到後面,想要改變這種局面,可謂是難上加難,到最后土地兼併嚴重,軍隊戰鬥力一降再降,農民活不下去,那就揭竿起義,推翻統治階級,再建一個新王朝,如此再循環反覆。上千年來,這樣的戲碼已經上演很多。知道點歷史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這個認知。但是因為被利益捆綁,沒幾個人有膽量改變這種局面。有這種膽量的統統被稱為變法者或是改革家,如王安石之類的。但是改革的下場通常不好,無論是制度還是人。人死後被人非議,制度則是不了了之。

    但是這一次由皇帝出面來做改動,局面又有不同了。而且改革對像還是掌握了不少權利,不少金錢的宗室皇親。只要開成帝將此事定了,即便將來開成帝不在了,這些宗室皇親們的力量聯合起來,也能讓這個制度繼續實施下去。文官集團想要反抗,哼哼,那大家就扳扳手腕,看看究竟誰更牛逼。總歸開成帝的這項措施,絕對不會人亡政息,說不定將來在朝堂上,宗室皇親也能佔據很大的份量。

    皇帝果然厲害,讓少齊打前站,試探朝臣的反應。永芳冷笑一聲,少齊還真成了皇帝的馬前卒。連帶她這個孫媳婦,也被敲打一番。永芳覺著皇帝太無恥了,怎麼可以這樣。不過皇帝本身就是世上最最無恥的人,永芳也沒什麼好糾結的。

    「等等,你剛才說什麼?」永芳突然問劉順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剛才劉順說的話,永芳順耳聽了聽,才發覺漏了一個很重要的事情。

    「啊?」劉順愣了下,回過神來,道:「回大少奶奶的話,奴婢剛才是說皇上這封旨意說的很清楚,宗室皇親參加科舉,文官不超過從二品,不得入內閣。武官不超過從二品,不得一人掌管一軍兵符。須得兩人以上方能掌管兵符,並且只能為副。」

    永芳先是愕然,接著又理解的點點頭。既要用皇室宗親,又要防著這些不安分的人生出事端來。果然皇帝的制度算是給這些人套上了籠子,免得他們胡鬧起來翻了天。永芳心裡頭佩服皇帝的這份旨意。但是永芳對皇帝還是充滿了腹誹,管的太寬了,連孫子的房事都要管,死老頭。

    劉順退下去後,永芳坐在書房的美人榻上,懶洋洋的。問清瓶,「大寶了,今兒可沒看到他?」

    「大少奶奶還說,大少奶奶一回來就睡覺,也不問問大寶。等吃了飯又忙著問外面的事情。這會才想起問大寶,大少奶奶也太不負責了。」清瓶數落永芳。

    永芳不好意思,摸摸鼻子,轉頭問道:「嗯,有葡糖吃嗎?」

    「哼!」清瓶不高興了,「奴婢這就去讓人洗了葡糖過來。」頓了頓,又說:「大寶這會在睡午覺,奶娘陪著,大少奶奶不用擔心。」

    「有好清瓶當著差,我自然不用擔心。」永芳笑嘻嘻的。

    清瓶跺跺腳,很不滿,然後一溜煙的跑出去。永芳還沒明白過來,清瓶又一溜煙的跑進來。結果手上拿著幾本賬本,「大少奶奶,這是鋪子和莊子上送來的賬本,請大少奶奶過目。」

    永芳訕訕一笑,很想說不堪賬本,看看古人寫的言情小說倒是挺有意思的。清瓶臉一板,道:「大少奶奶可不能再睡了。嬤嬤說了,大少奶奶要是還想睡的話,那就看賬本。想來有事情做,大少奶奶就不困了。」

    永芳很想說,其實看賬本更容易入睡。不過擔心惹火了清瓶這個直筒子,永芳還是乖乖的接過賬本翻看起來。

    但是永芳真的沒什麼精神,看了兩頁就看不下去了。卻又擔心清瓶和常嬤嬤囉嗦,少不得還是要打起精神來翻看一二。只是事與願違,永芳實在是沒精神。躺著躺著,永芳就睡著了。就在永芳睡得迷迷糊糊的,卻被一聲大吼給驚醒了。

    「大少奶奶,你怎麼又睡著了?」清瓶大叫。

    永芳不好意思的笑笑,拿賬本遮住臉面,只露出一雙眼睛,笑道:「只是一不小心而已。」

    「大少奶奶,你可不能這麼睡。白天睡了,那晚上豈不是一整夜都睡不著。大少奶奶,這樣可不是養身之道。」清瓶苦口婆心的道。

    永芳訕訕然,巧笑道:「清瓶你說的對,我是不該這麼睡。不過如今是特殊時期,最多三五天我就好了。」想當初高考過後,她連著睡了三天三夜,除了吃飯上廁所外,就是窩在床上,昏天黑地的睡。三天後原地滿血復活,生龍活虎的出門去玩了。而這次進皇宮堪比高考,甚至比高考還要緊張艱難。高考沒考好,大不了重來一次。但是這皇宮,永芳是真的不想再進去一次。那幾天裡頭,那種緊張焦心的滋味,真是將人折磨的不成樣子。永芳覺著她就是需要大量的睡眠來補充,睡個三五天,養足了精神後,什麼都會好起來的。

    清瓶咬著牙,想要說什麼,卻又沒說。臉色變得有點為難,又有點心疼。永芳見了感動的很,拉著清瓶的手,道:「放心吧,我真的沒事。就是這次去皇宮裡頭被折騰狠了,真的需要好好睡幾天才行。」

    「那大少奶奶睡吧。奴婢在旁邊守著。」清瓶將賬本收回,放好。然後就守著書房裡頭陪著永芳。

    永芳暗歎一聲,真是個傻丫頭。翻了個身,繼續睡覺。

    如此幾天,永芳終於滿血復活,恢復了一點精神氣。之前那種糾結不爽的心情也跟著慢慢淡了。在這古代生活,果然要有一顆樂觀的心,否則人真的會憋死的。就如永芳現在,她雖然沒有很樂觀,但是她做到了不去想。不去想那種最討厭的結果,因此也就不難受了。等到該面對的時候,再去想也不遲。

    只是永芳恢復了精神氣,清瓶和常嬤嬤卻又緊張了起來。

    一大早清瓶和常嬤嬤就一起和永芳說話,常嬤嬤先開口,「大少奶奶的小日子還沒來了。」

    清瓶連連點頭,「這都遲了十來天了。」

    永芳一愣,被這麼一提醒,永芳也想起來了。還真是推遲了十來天。平日裡她的月事很規律,都是三十一天來一次。算算日子,這都四十幾天了還沒來。

    常嬤嬤問:「大少奶奶這段時日可有什麼不適?想吃酸的,還是想吃辣的?有沒有想要嘔吐的感覺?」

    常嬤嬤的問話自然是不言而喻。永芳也跟著回想,一邊想這段時日的反應,一邊想此次難道真的中標了?在少齊出京後有了喜訊?真是悲催。要是這喜訊早點來,是不是事情又不一樣呢?搖頭,事情肯定還是一樣。要是早點有喜訊,別說皇帝,就是少齊也不會答應她跟著出京的。至於平姨娘和珍珠兩人,說不定倒是會有不同的安排。

    「奴婢這就著人去請太醫。」常嬤嬤已經有七八分肯定永芳定是有了身孕,臉上的笑容完全不加掩飾。

    永芳也跟著傻笑,要是真的話,這個孩子來的還真是時候。如此一來,永芳是徹底沒心思去想少齊的事情了。

    太醫很快就來了,診脈,然後捋著鬍鬚恭喜道:「恭喜世子妃,是喜脈。」

    「真的?」永芳眼睛亮亮的,這個孩子她很期待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

    太醫肯定的說道:「世子妃脈象十分穩健,定然不會有錯。微臣這就開張保胎的方子,世子妃要是覺著不舒服,就吃一副。其實微臣查了世子妃的脈象,世子妃身子骨康健,連帶這一胎也很穩,也可以不用吃藥。」

    常嬤嬤急忙道:「太醫還是開方子吧。」

    太醫見永芳點頭,便出門去書房開方子。

    所有人都上前來恭喜永芳,「恭喜大少奶奶。」

    「大少奶奶這一胎定是個哥兒。」

    「說的沒錯。這個消息,可要趕緊報給大少爺知道。要是大少爺知道了,會不會趕回來看望大少奶奶?」

    耳邊響著眾人的恭喜聲,永芳雙手放在腹部,臉上笑開了。心裡在猜測這一胎是男孩還是女孩?要是女孩就好了,這樣一來一男一女,剛好湊成一個『好』字。不過少齊肯定是想要一個男孩,不知道少齊得知這個消息後會如何。永芳傻傻的笑著,盼望著肚子裡的孩子快點健康平安。

    常嬤嬤送走了太醫,又安排人去給伯爵府報信。又派人給安王爺報信,孟二奶奶那裡也沒漏下。很快王府都知道永芳有身孕了。安王爺得知這個消息精神好了一點,說了句:「少齊媳婦倒是個有福氣的。」

    李全道:「奴婢聽說大寶是個旺家的孩子。自從大少爺和大少奶奶得了大寶後,便事事如意。就連皇上也說大寶那孩子是個有大福氣的。」潛台詞就是,永芳生了個好兒子,還是帶著大福氣的好兒子。所以才會這麼順利的懷上第二胎。不然為什麼別的女人就不像永芳一樣三年抱兩了?

    安王爺點點頭,很是贊同李全的說法。「你說的不錯,大寶那孩子看著就讓人疼,難怪父皇那般疼愛。三天兩頭的賜下東西。」說完後,安王重重的咳嗽起來。李全慌的不行,一邊給安王拍著背,一邊吩咐人端茶水。

    「王爺要保重身子才是。王府可少不了王爺。」

    安王終於止住了咳嗽,臉上有著病態的紅暈,「不要緊。少峰那臭小子最近可有老實?」

    「王爺放心吧,二少爺那裡老奴有派人盯著,翻不起風浪來的。」李全輕描淡寫的說道。

    安王聽了李全的話,放心下來,「去,備份禮物給少齊媳婦送過去。好歹也是為咱們王府開枝散葉。」

    「王爺吩咐的是,老奴這就去辦。」

    孟二奶奶知道永芳懷孕的消息後,那表情先是一窒,接著又覺著酸楚。永芳比她後進門,可是已經懷上了第二胎。而她卻是不敢指望的。不過轉念想到淳哥兒,孟二奶奶又有了希望。如今朝廷發了旨意,宗室第三代起,只要沒爵位的都可以參加科舉。以現在的情況來看,淳哥兒十有**是沒有爵位的,又恰好是安王府第三代,因此淳哥兒倒是可以參加科舉。如此一來,孟二奶奶頓時找到了奮鬥的目標。督促淳哥兒努力讀書上進,考個功名回來,也讓人看看她兒子如何的出息。這般阿q似地想了一通,孟二奶奶也不嫉妒永芳再次懷孕。

    荷香院內,永芳正和宋綰說話。宋綰得知永芳有了身孕後,第一時間趕了過來。

    「大嫂快快坐下,你如今可是雙身子的人了,保胎要緊,可別動。」宋綰急忙上前,按下要起身迎接的永芳。

    永芳笑道:「勞大妹妹親自走一趟來看我,我很好,太醫都說脈象很穩。」

    「這就好,這就好。要是大哥知道了還不知道高興成什麼樣子。大嫂可有給大哥去信?」宋綰挨著永芳坐下,說起家常來。

    永芳點頭,「已經派人送信去了。估摸著過個幾天他就該知道消息了。」

    宋綰又是連聲的說好。接著貌似擔憂的看著永芳,小心翼翼的說道:「大嫂別怪大哥,他也是逼不得已。皇爺爺說一不二,原本皇爺爺要從宮裡頭賜兩個美人下來,後來被大哥給拒了。大哥心裡頭一直惦記著大嫂的。」

    永芳自嘲一笑,接著抬起頭來,臉上表情已經是和煦如春風,「瞧大妹妹說的,相公他的為人我很清楚的。我相信他。」

    宋綰小心打量永芳,見永芳不似作偽,放心下來。心裡頭暗自腹誹皇上這出安排太讓人無語了。怎麼能直接插手孫子輩的房事了。「大嫂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

    聊完了家常,宋綰又說起宋穎的婚事,「前段時間我相看了兩家,一家是海寧吳家嫡支三房的嫡次子,已經有功名在身。人也看了,是個心胸開闊的人,配二妹妹倒是合適。」

    有這種八卦,永芳的精神一下子就來。說道:「海寧吳家我也聽說過,聽說是百年書香世家。二妹妹是宗室女兒,這合適嗎?」不是說讀書人一般不愛和權貴結交嗎?尤其是宗室人員,讀書人都是避著的,將宗室當成瘟神一般。

    宋綰不在意的笑笑,「大嫂不知道,這海寧吳家和別家不同,他們家雖然是書香世家,但也是當地最大的豪商。」

    「啊?」永芳驚訝。

    「這嫡支三房正是經營著吳家在外面的產業。那小子我打聽清楚了,雖然身上有功名,但是志不在仕途,而是在家業上。我覺著二妹妹脾氣倔強,若是給她說一個方正君子,只怕不要一個月,兩夫妻就要鬧起來。像是這位吳六公子,端的心思靈活,心胸又開闊,想來是能包容二妹妹的。再說吳家富足,二妹妹過了門,於銀錢上面也不愁。」

    永芳看著宋綰,雖然宋綰不喜歡宋穎,但是宋綰依舊很用心的在給宋穎張羅婚事。永芳點點頭,也覺著宋綰說的很對,性子好,家世好,最要緊的家風不古板,懂得變通嫡不如庶之嫡女不容欺。不像一般書香世家,規矩大的能夠壓死人。就宋穎那性子,只怕剛進門就要鬧出事情來。「大妹妹想的周到。不是說還有一家嗎?不知是哪家?」

    「另外一家是永昌候府的老四。是大房嫡出第三子,如今在五城兵馬司任職,是個上進的人,也沒沾染到那些紈褲習氣。」

    不過永芳瞧著宋綰似有未盡之言,於是問道:「大妹妹可是有什麼為難的?」

    「誰說不是了,那小子什麼都好,就是有點愚孝。偏偏那候府夫人又是個規矩大的,又愛生事,似是跟兒媳婦有仇似地。那小子上面兩個嫂嫂,可沒少受罪。這事京城裡的人家都清楚。是以對這家,我覺著不太合適二妹妹。」

    永芳點頭,完全贊同。一個愛生事端,愛挑剔的婆婆,加上一個出身王府,脾氣不小的兒媳婦,哈哈,那婆媳戰爭只怕要打到王府來。甚至打到皇宮裡頭去都有可能。永芳說道:「既然永昌候府有這般問題,那大妹妹怎麼還將他家做為備選?」

    「二妹妹的性子,大嫂你又不是不知道。要沒有永昌候做比較,二妹妹又怎麼看得上海寧吳家。」宋綰輕笑道。

    永芳大讚,宋綰說的太有理了。有比較才有好壞,有比較才知道哪個更合適自己。「大妹妹對二妹妹一片誠心,希望二妹妹能夠理解。」

    「但願吧。」

    宋綰和永芳都希望宋穎選海寧吳家,這對她是最好的選擇,永芳相信宋穎腦子但凡還有點清醒,就該知道什麼對自己最好。可是出乎兩人的意料,宋穎竟然想都沒想,直接選了永昌候府。

    宋綰急的不行,「二妹妹,你可要想清楚。這永昌候府的夫人可不是一般人,那人……」

    「怕什麼。我是王府千金,誰敢給我氣受。」宋穎大言不慚的說道。

    宋綰氣得半死,就她被封了郡主爵位,到了婆家也不敢擺譜,要孝敬婆母,要和妯娌和平相處,決不能張口閉口就我是郡主,我該如何如何,如此這般,方能和相公和睦相處。就宋穎這態度,仗著出身好,就沒把別人放在眼裡,偏偏宮裡頭也不給她爵位,如此一來,那永昌候夫人該擺足十分的婆婆姿態,絕不會減少一分。兩方一鬧起來,加上那小子又是個有孝心的,老娘和老婆鬧起來,定然是站在老娘那一邊。哼哼,到時候宋穎只怕是處處不如意。

    宋綰還要再勸,永芳卻將她拉住,然後永芳對宋穎說道:「二妹妹可想清楚了?永昌候夫人規矩大,又愛擺婆婆架子,二妹妹要是過了門,少不得要在婆婆跟前立規矩。二妹妹可要清楚,在娘家做姑娘時候自然是千好萬好,人人都讓著你。可是到了婆家,凡事都要靠自己,做人媳婦可不是那麼容易的。到時候可沒人會處處讓著你。」這個道理無論古代現代都是一樣。做了人家的兒媳婦,總是會有各種委屈,各種不自在。

    宋穎絲毫不留情面,沖永芳吼道:「不要你管。」

    「好,既然二妹妹不要我們管,那我和大妹妹這就去將事情稟報父王,也將你的意思告訴父王。由父王出面,將你的婚事定下來。到時候可沒後悔的餘地。」永芳也不客氣,直言不諱。對宋穎這種不知好歹的人,就不能心軟。

    宋穎板著臉,撇過頭,「要去就去,反正我如今都這樣了,再差又能差到哪裡去。」

    永芳心裡頭冷笑,等你嫁了人,就知道現在的生活猶如神仙一般。

    宋綰和永芳出了繡樓,宋綰跺腳,「二妹妹這個樣子……剛才為難大嫂了。大嫂如今身子要緊,還為二妹妹的事情操心,可是二妹妹竟然不知道體諒。」

    「大妹妹說這話做什麼。倒是我要多些大妹妹。原本這些事情都該我這個做大嫂的來做。但是我卻將事情全推在大妹妹身上。大妹妹勞心勞力,二妹妹一句感謝的話都沒有,大妹妹才是真的受了委屈。」

    宋綰自嘲一笑,然後說道:「算了,不說這些。我這就去見父王。大嫂可要一起?」

    「我就不去了。我娘家今兒可能會派人過來看望,我先回去等著。」

    「那大嫂慢走。」

    回到荷香院,清瓶就抱怨起來,「大少奶奶胎位還沒坐穩,就跑出去。萬一二小姐沒個輕重,傷了大少奶奶可怎麼辦?」

    永芳淺笑道:「好清瓶,我最近很好。你不要和常嬤嬤學,將我當瓷娃娃似地。這放心吧,我好的很。」

    「總之不管如何,以後大少奶奶不要去管二小姐的事情了。反正二小姐也是不知好歹。郡主和大少奶奶這麼費心費力的為她著想,她卻一點都不領情。活該讓她嫁到永昌侯府,被惡婆婆折騰。」清瓶大喇喇的說道。

    常嬤嬤一進來就罵道:「小蹄子,胡亂說什麼?別有的沒的都亂說,小心給大少奶奶惹禍。」

    清瓶吐吐舌頭,一溜煙的跑出去,免得被常嬤嬤繼續嘮叨。永芳哈哈笑起來,「嬤嬤,清瓶這丫頭是越來越滑溜了。」

    「誰說不是。要不是老奴這段時日太過忙碌,疏忽了這群丫頭,否則定是要好好檢查檢查她們的規矩。」常嬤嬤笑了起來,端著一盤紅棗芙蓉糕,放在永芳跟前,「大少奶奶吃一點填填肚子。奴婢已經吩咐廚房那邊,今兒晚上燉鯽魚湯。」

    永芳拿起一個芙蓉糕,咬了一口,很爽口。三口兩口吃了肚子,這才道:「另外再叫廚房做個清蒸鱸魚,許久沒吃了,聽到嬤嬤說有魚吃,我這嘴就覺著饞。」

    常嬤嬤非常高興,「大少奶奶胃口好,老奴這就去吩咐。」顯然常嬤嬤就希望永芳努力多吃,最好每天吃五餐,餐餐兩碗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