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火商人

第二卷 第447章 何應欽的分析! 文 / 佛徒

    第447章何應欽的分析!

    第四百四十六章:何應欽的分析!

    和馮玉祥、閻錫山等人簽訂數量巨大的軍火武器交易,杜海生並沒有對民國的媒體有任何隱瞞,這不僅僅是一種自信的表現,更是杜海生的另一種敲山震虎的手段。

    如此做,是要給民國其他的地方軍閥看,二來,就是給民國的蔣某人看,既然簽訂了如此龐大的軍火武器合同,也就意味著在合同沒有履行之前,他和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等人的關係在短時間內絕對不會發生任何矛盾。

    剩下的軍閥倒是無足輕重,若是要發生戰爭,閻錫山等人此時也斷然不會落井下石。

    更何況,其他軍閥在杜海生看來也不過是一隻螞蟻,至於南京蔣某人,當他得知這個消息以後,杜海生料定,定然會勃然大怒,可無論對方心情怎樣,跟他倒是沒有一點關係。

    他也很樂於看到蔣某人生氣!

    上海城的老百姓對於杜海生出售給閻錫山、馮玉祥等人如此眾多的軍火武器態度不一,但由於輿論正面引導,並沒有出現抗議的聲音,再則,老百姓此時已經將杜海生當做了上海灘的守護神,神一樣的存在,他們又會怎麼懷疑他的做法?

    即便是有些不和諧的聲音,也在極短的時間內被徹底的壓制了下來,跟杜海生熟悉的人也清楚,他做事的風格,凡是都要給自己留一手,有一條退路,雖然有如此眾多的軍火武器交易,但眾人隱約感覺,最先進的東西肯定還掌握在他的手裡。

    足以能夠鎮壓所出售的那些軍火!

    而且,現在上海灘的老百姓關注的並不是這些,還有一條新聞也讓他們更為震驚,唐生智和吳佩孚集合十三萬部隊正在朝上海灘逼近,揚言要攻打十八軍,要吃掉杜海生,他們的信息落後於南京蔣政府,得到消息的渠道不暢,俱是靠不斷的人工傳播,而且越傳越玄乎,每個傳播消息的人說的都是有板有眼,對於此次兩軍氣勢洶洶的來犯,上海灘的老百姓無不發出憤慨的聲音,杜海生暗中幫助吳佩孚和唐生智的事情在上海灘早就不是什麼秘密。

    不過讓他們搞不懂的是,為何如此的關係最後竟然鬧僵,甚至徹底翻臉,這倒不是他們所能知道的,不過傳聞中,是因為未來權利的分配上邊出現了分歧,這才讓唐生智、吳佩孚跟杜海生徹底撕破了臉皮。

    事情真真假假,除了局中人,大家都是當做茶餘飯後的談資,並沒有人知道真相。、

    南京總統府!

    老蔣坐在椅子上審閱著文件,他的頭永遠是那麼光滑,雖然一副溫文儒雅,但那腦袋怎麼看怎麼像出家的和尚,甚至比出家的和尚看起來還要乾淨。

    此時的他心中大悅,因為唐生智和吳佩孚的兵犯上海,讓他頓感輕鬆,又掌握了主動權,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他的股掌之間,饒是得知了杜海生跟閻錫山等人簽訂了軍火合同,也絲毫沒有影響到他愉悅的心情。

    當天晚上開完會議之後,情報處就加緊了對上海灘的控制,更是親自詢問了南京派上海灘的專員,得到了關於此事的確切消息。

    唐、孫、吳三軍確實有合併的意思,甚至連番號什麼的都已經起好,恰恰是因為誰當總司令的問題上三人產生了較大分歧,杜海生當選的呼聲最高,而唐生智和吳佩孚又當仁不讓,故而,三人在會議室上爭得面紅耳赤,甚至惡言攻擊,杜海生甚至揚言若是自己願意,不過兩天就能將唐生智、吳佩孚的軍隊徹底打垮。

    再怎麼說,唐生智和吳佩孚也是戎馬一生的軍閥頭子,尤其是吳佩孚曾經坐擁幾十萬大軍,掌管大半個民國,比之南京老蔣都要強上些許,又怎能甘心將自己的隊伍交給一個不過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來統領,一怒之下,吳佩孚和唐生智趁著天黑離開上海。

    傳聞中,他們的警衛還和杜海生的部隊發生了槍戰,這個仇恨算是徹底結下,兩人回到各自的部隊,便開始了連夜動員。

    「應之,事情怎麼樣了?」

    正在這個時候,何應欽從外邊走了進來,不等他開口,蔣中正將手中的毛筆和文件放下,先聲奪人的問道。

    「一切進展的順利,中央軍第一、第三軍,獨立第一師團已經開始在餘杭一線,南京一線展開合圍,且湘鄂皖學生亦做了部屬,時刻監視唐生智和吳佩孚部隊的動向,若是發生變故,可以在不匯報你我的情況下迎敵。」

    「嗯,不錯!」,老蔣很滿意的點點頭,又問道:「那上海灘那邊有什麼反應麼?」

    「反應倒是不大,據情報顯示,整個上海灘井然有序,並沒有發生任何***,尤其是那些幫會,此時相當老實,不過,倒是有一個情況……」

    「講來!」

    「是!」,何應欽接著道:「鐵血十八軍的獨立師團共計兩萬餘人於今日凌晨駐紮進閘北口岸,這個獨立師團的裝備精良,乃是鐵血十八軍的王牌,是在薛岳的獨立團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驍勇善戰,情報顯示,杜海生在暗中更是對其裝備做了全面更換,此次換防,孫傳芳和薛岳的意思很明顯,是要準備給唐生智和吳佩孚兩人迎頭一擊。」

    「呵呵,好嘛,狗咬狗,結果都落不到好哦。」,蔣中正笑了笑,繼而又道:「唐生智和吳佩孚一共十三萬人,鐵血十八軍據我所知道的,不下十五萬,這還不算那個獨立師團的兩萬眾,薛岳和孫傳芳在上海灘短短數年,隊伍可是壯大不少,一個軍,將近二十萬的規模,手段和氣魄倒是很大嘛!就是不知道這兩條狗是死一條還是兩敗俱傷啊!」

    「委座,依學生意見,唐生智和吳佩孚雖然來勢洶洶,但並不能給鐵血十八軍造成什麼損失,想要讓鐵血十八軍傷筋動骨,有些不現實!」

    何應欽一句話,蔣中正也是一驚,道:「你且說說你的想法!」

    「據情報顯示,鐵血十八軍的總人數將近二十萬,甚至一驚超過了二十萬,相對於十三萬來說,多出七萬有餘,兵力不成對比,這是其一,其二:川、鄂兩地,最近的距離上海一千餘里,長途行軍,人困馬乏,對士兵的身體來說是個考驗,若是靠近上海,杜海生、孫傳芳、薛岳斷然不會給對方休整的時間,以逸待勞對長途行軍,慘敗無疑,這是其二,其三:兩軍若是不休整就開始對上海灘發動攻擊,那正好中了杜海生的下懷,上海灘固若金湯,進可攻退可守,長江乃是天然屏障,無論如何打,兩軍都沒有一絲把握。這是其三!」

    「怎麼不說了?」

    見何應欽說了一半,沒有繼續說下去的意思,正聽的津津有味的蔣中正抬起頭來,有些疑惑的看著他問道。

    「校長,學生有點口渴!」

    作為三軍司令,何應欽此時倒是如同一個真正的學生一樣,顯得有些靦腆了。

    「喲,呵呵,看我,只顧著聽應之你的分析了,竟然忘了讓你坐下喝茶,快來快來,坐下,先喝茶慢慢說!」

    蔣中正一臉的歉意,說著,站起身來親自為何應欽倒了一杯水,然後又道「你繼續!」

    「嗯!」何應欽喝了一口水,又接著分析道:「其四:杜海生在上海灘經營雖然時間不長,卻深得老百姓的愛戴,再則,薛岳和孫傳芳治下的鐵血十八軍軍紀嚴明,從各個渠道反應過來的信息,在最近一年中,鐵血十八軍竟然沒有一個士兵受賄行賄,欺壓老百姓的事情發生。而反觀其他部隊,軍官和士兵欺壓老百姓,吸食大煙的行為隨處可見,饒是唐生智和吳佩孚,二人所治下的部隊也是風化嚴重,二人前來進犯,不但上海城的老百姓,饒是那些幫派,指不定也要站在他們一方,這是其四。」

    「其五:上海和四川、湖北雖然都屬於南方,但氣候還是有較大的差距,唐生智和吳佩孚兩人的部隊,很多都是四川、雲南、湖南、湖北的士兵,能不能適應上海的氣候,也是一個因素,其六:鐵血十八軍不但有杜海生源源不斷的新式軍火武器支持,更是有付子豪等財團的背後強力支援,反觀唐生智和吳佩孚,離開杜海生,支持他們的財團少之又少,戰爭拼的不單單是軍火武器,士兵和軍官的戰鬥指揮藝術,還包括經濟,政治,財力,物力,沒有強大的物力做基礎,那唐、吳二人也就是秋後的螞蚱,蹦的雖歡,卻命不長已!」

    「綜上述所述,這場戰爭,唐、吳二人天時地利人和不佔其一,必敗無疑!」

    最後,何應欽做了一個簡短的總結,就是這個總結,讓老蔣又陷入了一陣沉思。

    「不求省,只求傷!」

    片刻,老蔣淡淡說出了六個字,這六個字表達了他所有的意義,能吃掉一方最好,若是吃不掉,那就兩敗俱傷,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到時候再來個黃雀在後。

    「眼下的形勢如此危急。上海城莫非一點動靜都沒有?」

    這一點才是蔣某人最為在意的,他不信整個上海灘就沒有人在此時蠢蠢欲動,杜海生能將治下的上海打造的如同鐵籠一般,最為主要的在他看來還是足夠強大的實力和手段,現在風雲雷動,有些人未必就甘心在暗中躲避一輩子。

    「目前沒有!」

    何應欽搖搖頭,很是肯定的回答。

    「杜月笙那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事到如今,蔣某人還是想起了青洪幫的杜月笙……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