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歷史軍事 > 民國軍火商人

第二卷 第446章 軍火出售協議! 文 / 佛徒

    第446章軍火出售協議!

    華燈初上的上海灘,絢麗無比!

    杜氏公寓裡,杜海生正坐在會議室裡,手中的濃茶散發著淡淡的清香,瀰散在整個房間之中。

    馬永貞、元東山、張子涵、陶岳峰、此時正看著手中的文件,這些人可沒有杜海生那閒雲野鶴般的閒情雅興,老闆動動嘴兒,手下跑斷腿兒,吳佩孚和唐生智離開上海城,而馮玉祥和閻錫山、張學良、王家烈、南京的老蔣代表卻還在上海城並沒有離開。

    眾人對杜海生手中的軍火武器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大家也都清楚,論軍隊的氣勢和素質,或許抵不過杜海生的鐵血十八軍,但即便如此,若是能將自己手中的精銳全部換裝一遍的話,以後也有了跟老蔣抗衡的資本了,畢竟前一段時間在杜海生的支持下,老蔣手中的幾支王牌部隊也進行了大規模的換裝,且南京政府背後還有美國、俄國、德國等國家列強的支持,武器裝備源源不斷的湧入。對於他們來說俱是巨大的壓力。

    不過,讓眾人有些掃興的是,杜海生所擺出來的架子太大了,整日裡除了那些個在上海灘的工廠商舖,其他時間就是在家裡陪著自己的女人,很少跟外邊的人接觸,尤其是他們這些放眼民國,隨便一跺腳,大地就得抖三抖的風雲人物,人家仍舊根本不放在眼裡,只是找了幾個代表來跟他們談判。

    雖然這幾個代表也有足夠的份量,但像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仍舊覺得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圍繞著軍火武器的種類、型號、價錢、數量等各種問題展開了不間斷的談判,但在很多問題上並沒有形成共識,比方說閻錫山,他的設想是自己的部隊最少有兩個師要裝備湯姆森,狙擊步m112更是需要驚人的一萬支。

    馮玉祥對重武器的需求更大,重機槍,迫擊炮,火藥,高爆地雷,高爆手雷,狙擊步槍,衝鋒鎗……,凡是杜海生這邊有的,全被他點了一個遍,尤其是很多軍火武器的性能和威力他都沒有搞清楚,地雷,手雷他清楚,但加上高爆倆字他卻是渾然不知了。

    但他有一點明白,這高爆倆字可不是隨便寫寫的,有了高爆,那就證明是高殺傷力,這一點對他來說已經足夠了。

    這也是讓杜海生、馬永貞、張子涵等人有些哭笑不得的地方。

    「怎麼樣?你們都看完了吧,有什麼想法?」

    杜海生將手中的文件放下來,看了一眼眾人問道,他們每人的文件都是一樣,是張子涵、馬永貞、陶岳峰等人通過這幾天的談判所匯總在一起的。

    不但包括對方所需求的軍火武器種類,還包括數量,價錢,杜海生看完也只是淡然一笑,眾人看他的面色,根本猜不透是喜還是什麼,但他卻是知道,這些人的胃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所求購的都是他的軍火銷售公司的當家武器,而且數量驚人,裝備一整個方面軍沒有任何的問題,這些軍火武器要是給一支部隊的話,不要說鐵血十八軍,就是兩個鐵血十八軍,論常規作戰的話也不一定能夠取勝。

    「嘿嘿,他媽的,這些玩意兒的胃口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嘖嘖,m112的狙擊步竟然要一萬支,這閻錫山是不是瘋了,要知道,薛岳的鐵血十八軍配備也不過兩百支,看來上次的演習,讓他們看到了咱們武器的優勢,見十八軍嘗到了甜頭,這才大數量的採購咱們的軍火武器,但咱們的兵工廠剛建好,生產的兵器還很單一,且有很多軍火武器設計出來了,但還無法製造,即便是有,也沒有辦法一下子拿出來這麼多啊,這些人,看來是真的瘋了。」

    馬永貞說著不住的笑著搖頭,別說一萬支m112,就是一千支他也拿不出來,更何況這m112的生產並不在上海灘,而是在大洋彼岸的維耶裡那兵工廠。

    至於高爆手雷,高爆地雷,都是杜海生一手提出來的概念,甚至設計,研發都有他的參與,這也是這麼多天來他從未參加過任何談判的一個重要原因,至於製造工藝,杜海生已經將其交給了最近新成立的鋼鐵製造公司,火藥研發公司,已經製造出來,並且進行了幾次的實驗,效果相當不錯。杜海生甚為滿意。

    作為二十一世紀穿越而來的特種兵,杜海生對於現代軍事裝備的發展有著清醒的認識,故而,他在成立軍火公司的時候就已經決定多公司,多部門配合的模式。

    一件強大的武器,不但要有好的設計人員,還要每個環節的鼎力配合,甚至就連手槍裡邊的助推裝置好壞,就決定了手槍的射程,殺傷力的大小。

    伴隨著五人軍械製造公司的開始運營,圍繞在其周圍的整個龐大配套產業也在杜海生的計劃中一步步的鋪展開來。鋼鐵製造公司,新材料研究中心,軍械設計中心,甚至就連一顆小小的螺絲釘,都需要一個獨立的部門去設計,研究。

    所有的配套設施下來,所需要的人和資金都是一個天文數字,這些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放眼整個民國,在這些領域有特長的人簡直少之又少,甚至說根本沒有幾個,人才凋零,更是嚴重制約著整個軍械製造公司的一大障礙。

    除了網羅全國各個大學的相關專業的優秀人才,索性又通過詹姆斯以及德***火商鮑威爾,英***火商劉易斯等人的介紹,從幾個國家高薪挖來了大批的人才,饒是如此,也無法解決人才短缺的現狀,而且,杜海生對於這些外國人並不是十分放心,雖然給他們高薪,讓他們有種家的感覺,但暗中還是讓人負責進行監視。

    杜海生和宋子文、劉天禹、王亞樵、陳光甫等人正在籌劃一個新的綜合大學,還有一所軍事工程學院,只是建校的地址倒是讓眾人有些發愁。

    在不遠的將來,若是一旦局面發生變故,***人,甚至老蔣對鐵血十八軍進行打擊,那上海城必當首當其衝的受到各種影響,尤其是軍事工程學院,會更加的不安全。

    但若是放在其他地方,杜海生也不滿意,經過兩個月的論證,眾人才達成協議,決定:在上海城成立浩海綜合大學,浩海軍事工程學院並沒有在上海,而是被建造在了距離美屬維耶裡那島不遠的格林斯爾群島,這個小島距離維耶裡那島不過一百海里,更為重要的是,這片海域終年風和日麗,很少出現颱風等天氣。

    格林斯爾群島在杜海生的計劃中,不但要建造一所軍事工程學院,還要建造一座鋼鐵廠,一個艦艇製造研發公司,還有一個飛機製造公司,一個坦克裝甲公司。

    民國17年,公元1929年已經過去半數,距離跟***人的全面開戰不過短短八年,而***人在之前就已經開始侵佔中國,現在的跡象也已經越發明顯,杜海生必須要提前做準備,飛機,大炮,坦克,軍艦一個都不能少,『共產』國際雖然在最後取得了勝利,但那是依靠廣大的民眾基礎,但戰後統計的日中兩國士兵傷亡比例還是讓杜海生深深震撼,他不擁兵自重,當然也絕不會將自己的部隊交給後邊的『共產』國際三人小組,形勢的變化瞬息萬變,到時候只能走一步說一步。

    而在這之前,他必須要全面掌控自己,打造屬於自己的軍事,軍火帝國,讓民國的國防武裝力量更為強大,***人有飛機大炮,南京老蔣意識不到這些東西在未來戰場的重要性,那自己就來做,既然要做人,那就要做的比***人更為先進,這才能在日後的戰場上徹底壓制對方的火力,否則的話,一切都是百搭。

    在飛機大炮方面,杜海生沒有什麼製造技術和設計經驗,那就高價從德國挖來技術人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飛機大炮可是讓多個國家吃了大虧。

    眼下,閻錫山、馮玉祥、張學良等軍閥頭子賴在民國不走,大有不帶走一份軍火合同誓不罷休的態勢,這讓杜海生多少有些無奈。

    畢竟自己的兵工廠剛建造完成,很多事情也是剛走上正規,哪怕是湯姆森衝鋒鎗,詹姆斯那邊也一下子拿不出來這麼多。

    做生意能做到他這份上也是讓人刮目相看了。

    不但不主動聯繫客戶,反而讓客戶天天堵在家門口求著自己簽合同,自己整的跟個大爺一樣。讓眾人都有種內心小小滿足一把的感覺。

    「這麼多軍火武器訂單,我們一下子根本拿不出來!」

    張子涵和陶岳峰也是嘿嘿一笑,附和著馬永貞的話搖搖頭,繼而又道:「雖然這些傢伙給的價錢不低,但我們也是愛莫能助了!」

    「對了,老大,你老丈人那裡能不能說道說道?」

    張子涵倆眼珠滴溜溜轉一圈,繼而問道,雖然杜海生和付子豪宣佈兩家的軍火武器生意合成一家,但在很多時候,兩家還是井水不犯河水,畢竟雙方的軍火武器走私和販賣渠道都有著很大的差別,而且,付子豪的軍火武器也不愁銷售。

    眼下的時期,軍火武器儼然成了整個民國最為吃香的東西,而軍火武器銷售商人儼然成了最吃香的生意!

    「嗯,他那邊我會稍後聯繫,不過,哪怕是子皓軍火銷售公司全力支持咱們,也不夠這些軍閥頭子們的胃口啊!」,杜海生點點頭,還是一籌莫展,凝神想了片刻,這才開口道:「既然這樣的話,你們去安排吧,一萬支的狙擊步槍不可能,他閻錫山以為狙擊手在民國遍地都是啊,軍隊裡隨便拉出來一個人都能玩的轉?簡直是笑話,兩百支狙擊步槍,足夠他當下用了,以後若是需要,可以繼續購買。其他的,所有訂單砍掉一半!」

    這已經是杜海生想到的最為折中的辦法了……

    第二天一條消息出現在滬媒的報紙上邊。

    郝海、五人、子皓三家軍火製造公司與各地軍閥簽訂巨額軍火交易訂單……

    數量之驚人,一時間賺爆人們眼球……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