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妖魅記

龍騰世紀 095.天縱之才,太奇葩 文 / 妖魅記

    然而,開創功法談何容易?何況還要威力的絕對超越,大巫們現有的功法,都是前輩大神們輝煌成就的結晶,頂級功法更是已經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度,站在歷代大神的肩膀上奢求突破,若非走到迫不得已的絕境,也不會有如此癡心妄想。

    其中兩位大巫,嘔心瀝血,卻帶著遺恨歸天了。

    夏王朝,九位大巫作繭自縛的過失,全壓在最後一位大巫身上,要拯救巫修傳承於危亡的責任太沉重了,無法破繭而出真是死不瞑目。

    但是,這位大巫從追隨大禹定天下、煉九鼎,再到從三百二十餘歲開始全身心投入到破禁咒這一件大事情上,五百多歲終於也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自知命不久矣,有生之年已經無力挽回,只能將這兩百年間費盡心血鑽研,而尚未完全參悟的功法在九鼎上記刻下來,若干處難以融會貫通的地方,都作出自己縱其想像的見解……

    何歎涯見到這套功法,雖然只是半成品,卻真是匪夷所思的精奧。最後有行小文字,標注下面隱蔽刻錄了一些經典的功法,何歎涯定眼細緻地觀察,果然還有文字被高明的巫法隱蔽,旋即將隱蔽的巫法抹去,見到了這些功法。何歎涯本身修煉的頂級功法,都有在上面刻錄著,而還有一些,沒有見過的都是極其精妙絕倫。

    何歎涯本以為,已經掌握了巫法中最高深的功法,此時見到這些功法,才發現巫法何其博大精深,簡直出乎想像之外,巫山傳承的只不過是其中一部分。

    自然,比如九鼎上刻錄的《赤炎真訣》,這是炎帝部落固有的功法,何歎涯在小巫境就開始修習;而九鼎上刻錄的《軒轅訣》是在炎帝部落巫修歸隱之後,才形成的經典,何歎涯在巫山上肯定就不可能見識到。

    數日後,項堅親率三萬人馬,風塵僕僕從郢都趕到洛陽來,得到神殿祭司稟告大祭司何歎涯找到「九鼎」的消息,楚皇朝這位開國皇帝再繁忙,也毫不遲延地放下一切大事情,再大的事情也不及迎回九鼎的事情大。迎回這尊九鼎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楚皇朝的江山是天命所歸,傳國寶器九州鼎的份量,絕非傳國玉璽所能比擬。

    從大禹、到商湯、到周武,都是定鼎天下,使民心所向。

    項堅到來,何歎涯也就不再耽擱,分別跟皇帝以及同門交待了幾句,立即辭行回巫山閉關去了。

    面對這尊九鼎,項堅很激動,仍然沐浴齋戒了三天,才命令眾人搬運。一搬之下,才真正感受到這尊鼎非凡的重量,國之重器果然名不虛傳,百來名士兵壓根就撼不動,數千名士兵合力才勉強抬起來。

    項堅心裡感慨萬端,先祖項羽曾經聞名天下的一件事,便是力拔山兮氣蓋世,能夠將鼎扛起來,當然絕非這尊九州鼎,不禁莞爾而笑。

    隨駕而來的有八位祭司,全都是何歎涯的師弟,小巫境中期有三個、其餘五個為小巫境初期,卻也沒有一個能夠獨自搬起這尊鼎。當然,即便三位小巫境中期的祭司,能夠合力抬走這尊九鼎,也不會勞駕祭司們,並非因為搬運九鼎的活太粗重,而是九鼎現世象徵著楚皇朝應天命,怎麼可能藏著掖著靜悄悄地搬運回郢都,就是要人多勢眾轟轟烈烈地抬回去。

    項堅留下二萬九千七百人馬,輪番接力抬九鼎,由六位祭司全程護送,只帶著三百輕騎及一位小巫境中期、一位小巫境初期兩位祭司先行回京。回到京城,便抽調三萬力大強壯的士兵前去接替,半個月後又抽調三萬士兵去接替。

    如此這般,動用了九萬精銳部隊,終於將這尊九鼎抬進郢都,接下來擇黃道吉日,舉行祭天地儀式……

    楚皇朝從此國泰民安,轉眼十五年過去,郢都的規模雖然仍是比不過長安城,卻實實在在繁華了十餘倍。一天夜晚,郢都人們聽到巫山方向,響起龍吟般的聲音,久久不絕於耳。

    「師兄,巫山上……這是發生什麼事了?」荊山神殿裡,眾祭司也被震驚。

    「你沒聽出這聲音麼?」非常從容的回應。

    「這聲音……是何歎涯師兄…」

    「對!何歎涯師兄……應該是出關了…」

    「如此響徹雲霄,即便是師父、師伯他們閉關功成,也從所未聞……」

    「師父說過,何歎涯師兄是千年難得一遇的……天縱之才。」

    「何歎涯師兄……本已大巫境中期,此次閉關十五年圓滿功成,那就是……突破到大巫境後期了呀!連師父都未能突破……師伯才大巫境初期呢?」

    「要不然,怎麼叫天縱之才?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必然會這樣…」

    「莫塵望及,真想回巫山……去看看。」

    「何歎涯師兄出關,應該會馬上來神殿…」

    沒過多久,何歎涯果然來到神殿,因為九鼎放置於此。

    順利破解九鼎端口的結界,繼而將困擾巫修傳承的禁咒消除,何歎涯閉關這十五年才算大功告成,神殿裡眾師弟又親眼目睹到師兄的風采,見識了師兄剛修煉成的逆天神通。

    「師兄,禁咒解除了麼?」

    「應該解除了。」何歎涯回答,又說道:「你明天到民間尋一個有資質的孩子,試著傳授功法,看能否修得巫力。」

    「是,師兄。你方纔的……功法,我從未見過……是哪一套功法,威力好強大…」

    「此次尋求破解禁咒,雖然十分曲折,卻著實獲益匪淺。這是當年施禁咒最後活著的三位大巫,用餘生的全部智慧,創出來的功法,由於未能圓滿成功便歸天,因此留下的只是殘訣,我閉關十五年參悟《河圖》、《洛書》的無窮奧妙,終於將這些殘訣融會貫通……」

    清晨的荊山之巔,何歎涯背負雙手迎風而立,靜靜眺望日出的方向,心想:河出圖、洛出書,九鼎沉在河洛交匯處,這套功法可稱為——河洛訣。

    霞光耀眼,何歎涯舉目望天,感受著高處不勝寒的寂寞。

    當年破咸陽,大戰鬼谷門徒揮灑自如,然而鬼谷門隨著秦皇朝的衰落,已然衰弱。根本不足道哉,當今之世的修真界,最為興盛的是道修,其次為西來的佛法。

    修道者,四處打著「五斗米道」和「太平道」旗號,招搖撞騙的流派時代過去,三山五嶽洞天福地真正的修道者形成氣候,與佛修的寺廟分庭抗禮,宗門時代來臨。

    楚皇朝為統管宗教門派,在荊山設立昭玄院,然而卻無人問津。威儀何在?何歎涯必須有所為,於是目標鎖定道教一南一北威名最盛的兩人,一百九十餘年修為的葛洪,以及二百四十多年修為的王玄甫。

    當即,何歎涯南下羅浮山都虛觀走了一趟,又北上五台山紫府洞走了一趟,這兩趟沒有白走,王玄甫、葛洪相繼進京回訪,覲見項堅陛下。

    ……

    見識到巫修法門,讓林遙茅塞頓開,真是有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巫法將吸收到的靈氣,化為能量存放在頂輪、眉心輪、喉輪、心輪、臍輪、生殖輪、海底輪,就是七個能量場!

    從前有些妖魔硬拚鬥不過巫修,以為巫修只煉肉身,而不煉神魂,因此肉身比妖魔還要強橫,真的是大錯特錯了。林遙也是直到如今,才發現這個真相,因為控制這七個能量場的是七魄,而控制七魄的是命魂,那是扎扎實實徹底在修元神呀!

    只不過,由於巫直接修煉七魄,而七魄主導人類的軀體,體魄體魄,肉身不強才怪。

    「遙兒……你…」端木琪觀察到林遙的修煉狀況,頓時驚住了。

    「姑姑,怎麼了?」林遙萌萌地問。

    「你運行一遍功法給姑姑看…」端木琪定了定神說道。

    「哦。」林遙應了一聲,依言運行一遍。

    「我的天哪!」端木琪驚歎,心裡興奮得想大笑,更想哭。

    「姑姑,我煉得不對麼?」林遙滿臉的無辜。

    「對!」端木琪非常肯定地點頭,然後說道:「知道姑姑當年修煉這套功法,花了多少時間麼?」

    「…」林遙明白為什麼了,卻愣愣搖頭。

    「姑姑花了整整三年,才將這套『黃帝蝦蟆訣』修成,打通任督二脈。」端木琪激動不已,因為她只用三年時間那是資質相當不錯了,據說何歎涯巫尊入門功法修成,是用了差不多兩年,而林遙竟然連三個時辰都不到,任督二脈就暢通無阻了,若除去背誦口訣、講解花去的時間,這簡直超乎想像呀!

    做夢都不會想到的情況,傳說中的天縱之才都望塵莫及,太奇葩了。

    (說過這章寫到主角,所以寫長了,終於寫到主角了。)

    (感謝荒未寒、感謝荒未寒哈,感謝蘇尕落,囧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