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奮鬥在民國

龍騰世紀 第二十二章 無疾而終(完) 文 / 奮鬥在民國

    ps:菠蘿粗心了,無疾而終應該只有一章,改的時候給分為了兩章,的時候忘了擱在一塊了。現在現了,趕緊把剩下的送上!這章也屬於二更當中,實在抱歉。

    22點時,推薦能增加1oo個奉上三更!希望大家不要吝嗇,謝謝。

    兩天後,隨獨立團一起回到廣州的還有被俘虜的直系士兵,魯滌平沒有藏私,很乾脆的把看押的俘虜一股腦的交給了獨立團。

    同日,高振帶著警衛連來到韶關,向孫中山稟報此次的戰果和損失。

    在大本營之,高振向孫中山講述了獨立團的戰鬥過程,孫中山聽的很仔細,跟著部隊的挺進感到高興,也隨著被埋伏覺得傷心。高振沒有跟他說自己和塞克特等人懷疑自己是被人給賣了,只說情報有誤,導致這次戰鬥計劃失敗。

    孫中山勸勸高振,當場下令馬上撥獨立團犧牲的士兵的撫慰金,高振臉上表示感激,心裡面卻更希望能夠找出出賣自己的人。而且認為應給獨立團勳章等代表榮譽的物品,但有了這個也感到心滿意足了。

    陪同在一旁的鮑羅廷在孫中山表完態度,也誇獎了獨立團作戰勇猛,值得北伐各軍學習。但也批評高振行軍當中存在冒進和貪功行為,應受軍閥懲戒。

    高振和孫中山聞言皺皺眉頭,高振對鮑羅廷的指責不以為然,整個計劃一目瞭然,如果不是在南康被自己人絆了個大跟頭,現在達到贛川都指不定。

    孫中山也在琢磨南康的失敗,這場失敗除了戰果巨大之外,損失也不小。炮營是人家忠革自己買來的,處置起來並不能服眾,於是決定將功抵過,不再獎勵也不再懲罰。

    加侖顧問卻對高振的戰術評價很高,他以讚賞的口氣對孫中山說獨立團戰術靈活、大膽、具備突然性,而且非常有創造性,值得在全軍推廣。並且希望北伐軍能夠建立起系統的偵查機構,避免這種遇伏再次生。

    在瞭解整個作戰過程之後,孫中山對獨立團的期待進一步加深了,能夠快的殲滅敵軍,還能繳獲大批的俘虜和物資,往往是人家派警衛連成群成隊的往回送,而梅關的支援部隊除了接受之外,什麼都不用做。如果在南康的時候,魯滌平的師能夠跟獨立團在一起行動的話,完成戰略目標極具可能。

    第二天下午,高振離開了大本營,在這裡什麼也調查不出來,不如回廣州,重整部隊。

    回來之後,現黃埔島上已經佈滿了獨立團需要的物資,這一段時間,廣州商團沒有停下來,不間斷的從南洋等地順道幫獨立團運送物資。這讓高振很感激,雖然商人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但是這種自的行為說明獨立團的利益和廣州商人結合在了一塊。因為獨立團除了要作戰之外,還要在必要的時刻出兵保護廣州商人的利益。

    上島之後,第一個任務就是準備追悼會,然後才是清點分物資、各班總結作戰經驗、整編俘虜。來迎接高振回來的有廣州商人代表、政府代表、**代表、黃埔軍校代表。

    商人代表岑伯著、政府代表是老熟人廖仲愷、**代表是張申府、黃埔軍校代表是獨立團士兵公認的老好人鄧演達。

    回到黃埔島上之後,高振剛下達了任務,幾人就一同前來。幾人勸慰了一陣,才離去。鄧演達留了下來,參加下午的安葬儀式。

    因為原獨立營的不斷擴編,整個黃埔島被一分為二,一邊是黃埔軍校的用地,另一邊是獨立團的用地。自從商團事件之後,高振專門讓人在自己這邊開闢出一塊空地,用來埋葬獨立團犧牲之士。

    到了下午,原先晴朗的天空變得陰雲幕幕,天空下起了小雨,滴答滴答的洗刷著獨立團的每一名將士。

    「兄弟們!走好!」一聲大吼,安葬儀式正式開始了。

    整個獨立團把廣州的所有棺材店和國旗都找了過來,每口棺材上面都平整著鋪著國旗,和一把刺刀。在沒有哀樂、哭泣聲中,一口一口棺材被放入挖好的土坑當中,有些棺材裡面還是空空的。

    「一營二連三班三等兵步槍手王寶,犧牲於梅關,走好!」

    「一營一連三排代理排長曹德,犧牲於梅關,走好!」

    ……

    眾人默默無聲的下葬著犧牲的戰友,提到南康的時候,終於有人忍不住,哽咽了起來。

    南康,一個痛,紮在了獨立團的心上,深深的疼……

    鄧演達默默的站在那裡,看著高振親手下葬每一位英勇犧牲的官兵,後悔萬分,作為獨立團的黨代表,他是唯一一個沒有參加過獨立團歷次戰鬥的人。

    追掉會結束後,倆人回到了營帳,一進大帳,高振再也忍不住憋在眼眶裡的淚水,低聲的哭泣。

    鄧演達同樣傷心,犧牲的士兵都剛2o幾歲,哽咽地對著高振泣不成聲說道:「忠革,節哀順變。」

    高振跪在地上捂著臉,搖頭痛哭失聲的說道:「擇生,你不知道,這些兵死的冤啊!」

    聽到這話,鄧演達愣住了,呆站在高振後面許久,高振也哭了許久……

    9月27日,高振沒有見任何客人,著手獨立團正式重整,德國顧問團開設步兵軍官、炮兵軍官培訓課程,原獨立團全體凡得到認可軍士長、士官全部必須參加。

    原扣押回來的17oo多名俘虜看到獨立團犧牲的士兵得到的尊重後,不再像以前那樣嚷著要離開了,也都知道自己逃不開被整編則命運,選擇了接受。最後高振對他們的決定是,願意進獨立團的進,不願意的放遣散費。

    即便是如此,還是有不少人選擇留了下來,走?走了以後不還是照樣被人拉去充軍麼?不如留在這個武器裝備待遇都比較好的部隊了面,還有外國教頭叫你如何打仗,當官的也跟自己一樣,同吃同住,當了那麼多年的兵哪遇到過這種軍官?

    再說了,死了還有撫恤金,活著還拿軍餉,雖說吃上面差了點吧,但是聽那幫老兵說獨立團從來不差錢,改多少多少,從不拖延。

    打定主意的俘虜索性就選擇留在獨立團,也有2oo多人選擇了離開。

    算下來,拋去炮營外,獨立團士兵加起來23oo餘人,炮營還是4oo多人(包括輜重連)。

    總結了江西之戰之後,高振設立了野戰醫院,醫生花錢請結果沒請來多少,那就自己培養,把5o多名比較有文化的士兵送進了廣州各大醫院,跟著學習怎麼做手術。除了設立了團醫院之外,還設立了工兵營(4oo人),通信連(127人)。剩下的所以士兵被編入重建的步兵營,人數和原來一樣,將近18oo餘人。

    整編計劃和訓練將用三個月的時間,一個星期後,炮兵營的同型號火炮從南洋拉回,被送上黃埔島,炮營回復編製。

    這也是高振手上最後剩下的錢,上回剿滅陳廉伯等人收穫的意外財產,經過這次動盪日漸枯萎起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