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亂臣

龍騰世紀 第二百七十五章 文 / 亂臣

    二泛頭疼欲裂的醒來,連忙叫人取來了水,昨夜喝了個愕,現如今全身說不出的難受,他起來漱了口,擦了一把臉之後便問侍女:「皇后哪裡去了?」

    侍女答道:「娘娘今日去了女子大學堂

    吳辰懊惱的拍拍腦袋,這才想起這位皇后今日被女子大學堂邀為了貴賓去主持什麼典禮,張馨本就是女子學堂畢業的,自然不好拒絕。

    他穿上了衣服,道:「內閣呢,內閣今日送了奏疏上來嗎?。高謹只能算是一個,甩手掌櫃。小事大多由內閣處置,一些大事才遞上奏疏來。至於國策方面的討論,則是由朝議討論,最後吳辰拍板,每天他按部就班的先問問內閣,大多數時候內閣是沒有奏疏遞上來的,若是有連內閣都難以決斷的大事也只是極少的時候,吳辰倒也不怕內閣這些人搗鬼,不說他的威望,這軍權可是牢牢控制在他手裡的,這個才是他最後的保證。

    侍女道:「李閣老一早來了。皇上還在熟睡,因此不敢打擾,正在外殿候著

    「李閣老來了?。高謹顯得有些吃驚。李鴻章這個內閣並不清閒。若不是大事,是絕不會親自來的,他道:「我立即去見他

    李鴻章在外殿慢吞吞的喝著茶。這些年他又顯得蒼老了不少,這個閣老可不比從前的那個中堂輕鬆,大新的江山足有千萬平方公里。人口數兆。每日生的事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內閣要署理的公文實在太多,雖說眼下的內閣有近百人,其中包括他這個輔,還有張寥為的幾個大臣,還有不少的行走。可也難得有什麼空閒。

    忙是忙了些。不過心裡頭還之樂意的。這是一種成就感,從前他李鴻章被人稱作東方俾斯麥,其實是大家捧他。而現在他是東方李鴻章,掛的是自己的招牌,掌握著東方第一強國的政務。從前他是力挽狂瀾。現在是開拓進取。這字句差別似乎都不太大。可是心境卻是千差萬別。

    他慢吞吞的喝著茶,闔著眼坐著,難得享受這一點清閒,可是心裡他也不輕鬆,思緒早已飄到了別處,正想著心事兒。

    「李閣老,好久不見,怎麼,今日得閒進宮來了?」吳辰不知是什麼時候到得,打斷了李鴻章的思緒,李鴻章連忙行禮道:「皇上萬歲。」

    「皇上,老臣有大事相告李鴻章苦笑道。

    吳辰點點頭。若沒有大事,李鴻章恐怕也不會有這閒情雅致進宮。他不動聲色的道:「坐下說話

    李鴻章道:「最新傳來的消息,印度生了大饑荒,一個月之間便餓死了數百萬人,英國殖民當局已經束手無策,因為害怕生暴動,因此停止了糧食的出口,眼下朝鮮那邊的糧食一時接濟不上了,糧價也在上漲,皇上,此事不得不早做準備

    吳辰皺起眉頭,事實上。這兩年東南、西南一部也生了災害。程度並不比印度低,再加上大量的人口進入城市,大新的短期內還是缺乏糧食的。因此這、一兩年都是大量的向印度進口糧食,若是印度的糧食禁止出口,就很難度過難關了。

    「美國人那邊購糧可行嗎?。

    「恐怕不成,一來路途遙遠,一船糧食的運費就是糧食本身的費用高出數倍數十倍,此外美國的餘糧並不多,眼下朝廷勸農也有了點效果,可是要增產還需時日,至少要兩年時間。糧食或可滿足當下的需要

    吳辰道:「英國人那邊可有交涉。他們是怎麼說的

    「他們表示遺憾,印度現在每天餓死的人成以萬計,許多土著已經不滿了,在北部。已經生了數起起義,再加上俄國人對阿富汗的進攻。外有強敵,內生事端,英國人害怕會爆更大的起義,讓俄國人有機可趁

    吳辰道:「再交涉交涉。看看能不能從緬甸、泰國等地徵購糧食,日本那邊也可以調一批來,想盡一切辦法。盡量要穩住。還有,那些糧商也耍監控起來。暗地裡來,不許他們哄抬糧價,誰敢這個財」。吳辰冷笑一聲:「格殺勿論

    李鴻章點頭道:「這些事內閣已經商量出條陳了,只是糧食還有缺口,這些事只是治標,卻治不得本,我和幾個內閣大臣打算聯名奏請皇上准許扶植農桑,譬如興建水利,興辦化肥工廠,對那些行業給予適當的補助,皇上以為如何?」吳辰點頭道:「這是個辦法,要未雨綢繆嘛,你們先寫出條陳。到時候我會批准,沒有工業倒還能活下去,可是沒有糧食恐怕就是大事了,遼東那邊的移民還不夠多,可拿出點措施來遷徙一些人過去,開墾闢荒都要做,實在不行,再看看有什麼辦法

    李鴻章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工人的薪水高了些,而種糧的農戶青壯都往城裡跑,村舍裡婦孺佔了;忱,漢有勞力譬如泣兩年,吊然朝使興農批擬下開荊別,可是糧食卻還是有所減產,這與南方有些關係。但是根本還是工廠佔用了過多的勞力,此事若不解決,假以時日,恐怕積重難返。」

    吳辰倒是對這個,並不擔心,他明白,由於機器的運用以及農業科技的提升。大量的農村勞力將來反而會變成負擔,不過他也不可能對此事不重視,誰知道科技什麼時候爆呢,總不能只靠運氣,他皺起眉:「一些農具收割機是否可以代替?西洋人不是已經開始大量使用了嗎?」

    李鴻章道:「老臣來見皇上也是因為這個事,西洋的收割機不符合咱們大新朝的耕田,他們大多是旱地,而我們大多是水田,因此。並不適用,倒是老臣要向皇上推薦一個人才,此人網剛明瞭一種機器。可在水田作業。」

    「此人叫徐建寅,皇上是不是要見見他?」

    吳辰思索了一會道:「徐建寅。這個名字似乎聽說過,我記起來了。張之洞曾舉薦過他,既然張之洞和李閣老都認為他是個人才,不妨就見見他吧。」

    「那麼老臣這就去安排。」李鴻章道:「臣要先告退了,內閣房裡恐怕還有如山的公文呢。」

    徐建寅字仲虎。江蘇無錫人。

    清末科學家。其父徐壽為中國近代化學先驅。自幼受其父影響,熱愛自然科學。蚓年隨其父在安慶軍械所供職。在徐壽研造我國第一艘輪船「黃鴆」號時,「屋出奇思以佐之」蹦年後,在江南機器製造局任提調,協助其父研製輪船多艘,開中國造船工業之先河。徐建寅父子與西人傅蘭雅、金楷理協作翻澤了《化學分策》《冷機尺寸》《炮和鐵甲論》等西方科學技術論著。其間。徐建寅還與傅蘭雅等在上海創辦格致書院。為傳播近代科學知識,興辦近代科學教育起了示範作用。舊乃年,應山東巡撫丁寶禎聘請在濟南籌辦山東機器局,被委任為總辦。該廠創辦中未用外國人,從選址到規劃設計、施工安裝。皆傾心為之,徐建寅「胸有成竹,親標規尺。一人足抵洋匠數人」受到朝廷的褒揚。翌年。山東機器局建成投產。馴年6月,奉調北上。以駐德國二等參贊名義出使德、英、法等國進行技術考察,寫成《歐游雜錄》綣,算是最早派出國外考察的工程技術人員之一。既年在會辦金陵機器局時,採用西法製成新式後膛招槍和鑄鋼,維新變法時任農工商督辦。後任福建船政局馬尾造船廠提調,湖北省營務總辦。保安火藥局、漢陽鋼藥廠督辦。著許有《造船全書》、《兵學新書》、《化學分原》、《水雷錄要》、《歐游雜錄》等的余種。

    徐建寅一生致力於科學技術事業,不僅為創辦和展近代的軍事工業、化學工業做出卓越的貢獻。並且也是中國近代造船工業的先驅和奠基者。

    當時,作為水上運輸和軍事裝備用的主要工具汽機輪船,在西方一些國家早已使用,但在中國卻依舊是傳統的木製帆船,「搖椿划槳、背纖使舵」當時。清政府要從外國購買或租借這種新式船隻,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如需請洋人來中國建造或修理。「則糜費更多」

    咸豐十一年,在安慶軍械所從事技術工作的徐壽,向提倡「洋務」的曾國藩建議,不需洋人自製輪船的設想,很快得到曾國藩的支持。為實現這個願望,徐建寅、華蘅芳多方搜尋資料,他們參照一些零星資料,先造出了蒸汽機。又據英人合信氏編著的《博物新編》中的一幅輪船插圖。以徐壽為主設計制做了船的模型。在試制過程中,一些技術問題和零部件的設計製造,徐建宙、華蘅芳都做了不少工作。經過多次試驗、改進」蹦年,一艘木殼機動輪船便試造成功。這就是被命名為「黃鳩」號的。幾年之後,徐壽、徐建寅在「黃鳩」號基礎上,又進行了改進、加大。成功地製造出一艘長歷尺、載重萬噸、時引2里的機動輪船。當這艘船在長江下水時,外國人辦的《字林西報》。以《中國人的機器技能》為題作了專門報道,說這艘船的「全部工具器材,連同雌雄螺旋、螺絲釘、活塞、汽壓計等,均經徐氏父子親自監製。並無外洋模型及外人之協助。」

    此後徐壽、徐建寅經曾國藩推薦,到上海江南製造局工作。江南製造局由李鴻章初建時規模很以製造槍炮為主。聊年由虹口遷到高昌廟後,先後增設了造船、鍋爐等一些新廠。為吸取西方各國先進的造船技術,製造局根據徐氏父子的提議,設立了專門翻澤出版西書的翻譯館。於此徐建寅一面協同徐壽等研究造船技術,一面同傅蘭雅等合作翻

    二技術書過努力和幾次改進。舊彌年以徐壽為主…刃只南製造局造成了第一艘木殼明輪兵船,即「惠吉」號。這艘船。「長四尺,寬刀2尺。吃樞尺,馬力弛匹,載重缸燉。船上並裝有大慨門。」這艘兵船的船體、噸位、時及製造度等,都遠遠勝過了「黃鴆」號。「惠吉」號製造成功。

    「惠吉」號下水後,又6續造成了「操江測海」缸噸級的「威清」及2蟻噸級的「馭遠」等大型艦船。徐壽、徐建寅不僅為中國近代船舶工業開創了局面。也為中國培育了第一代產業工人和造船骨幹。

    中法戰爭時,這個廠遭到了極大破壞。蜘年中日戰爭之後。生產製造更趨下降。徐建寅到此後,處處從實際出。以他多年治廠和製造的經驗、閱歷,在恢復生產和治理整頓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此期間,他親自設計並督工監造了、當時被稱為國內最大的一座船塢,即「青州船塢」他在這裡工作了一年多,深為時任船政大臣裕祿的賞識。說。「該員才識練達。究心時務於機器製造情形極為熟悉」等。

    此外,徐建寅還是化工類的人才,前清創辦機器局的初期,製造槍炮彈所需用的火藥,包括黑火藥。大都購自外國,或聘請洋師、洋匠來華主持製造。對於當時被西人稱為最新的無煙火藥。其製造方法更秘不示人。而製造火藥的主要原材料硫酸、硝酸等。都是從外國高價購進。即此一項每年就要花費很多銀兩,而且還因為長途轉運,有時延誤了生產製造。對此。徐壽、徐建寅父子深有感受。為解決用酸問題。他們積多年對化學的研究,尤其徐壽在這方面的造詣,先在江南製造局藥水廠化學房裡開始試制,不久便在龍華火藥廠研造成功。與此同時。他們父子還研製出了綴水藥棉及汞爆藥等。

    拋年,直隸總督李鴻章調徐建寅到天津機器製造局,主持緩水的研製工作。是時。天津機器局正擴建新廠。加大槍炮彈的製造。對於緩水更為需要。徐建寅到天津後。禪思極慮,因地制宜。參照龍華火藥廠的「鉛房法」不久便試造成功。其質量「與外來無異」而價錢卻便宜了數倍。由於能自制魏水。為天津機器局之後的大規模展、新火藥的研製,都開創了有利條件。

    不過徐壽最終在蹦年逝世。徐建寅回鄉了一段時日。光緒維新之後。他響應最為積極,屢屢上書支持變法,與維新黨走得很近,吳辰兵變,在朝鮮立國之後。他曾呼籲朝廷立即派兵鎮壓,隨後新軍入關。光緒病死。前清覆滅,他抱著對新朝的不滿,辭官回到故里。大有一副漢賊不兩立的味道,像他這樣舉動的人可謂極少,因此,倒是令海外的康有為等人甚為推崇。在家鄉的日子,徐建寅經歷了太多,無錫有鐵路貫通,正好征過他家的土地,後來土地改革,徐家亦不能避免,連忙大賣土地,鄉下住不下去,他只好帶著家小到了上海寓居。可正是這三年抱有敵意的看著新朝的變化。令他轉而改變了思想,新朝建立之後的變化實在太大,軍政工商都有了極大的展,從前他提倡修建鐵路,現如今大新朝哪有哪個省沒有貫通?整個關內都成了龐大的工地。舊城改造,新城工業區的建設,下水道系統,鐵路。公路,學堂都彷彿雨後春筍一樣的冒了出來。徐建寅轉而開始支持新朝,先是在一家上海模具廠任高級技術師。轉而又辭去了差事,前去無錫農村考察。

    他的想法比別人深遠,早在鄉村時,他就意識到大量的工人移居城市必然會令鄉捨的勞力短缺。糧食必然減產。後果絕對是災難性的。而西洋的收割機又不適用水田,因此。他特意在美國訂購了一輛收割機研究改進,又深入鄉捨進行考察。經過一年的努力,總算得出了成果。期間朝廷也正好缺乏人才,內閣多次希望徐建寅能夠到天津造船廠擔任總辦,徐建寅拒絕了幾次,卻給內閣寫了一封長信,言明水田收割機的重要。希望官府能夠幫助他推廣,李鴻章開始不以為意,後來印度有了饑荒的傳聞才重視起來。親自令人去插言徐建寅製造出來的樣品。覺得大有可為,於是便招請徐建寅入京相商。

    李鴻章的意思是,若是能得到吳辰的同意,朝廷可以辦一家規模宏大的收割機工廠,由徐建寅來任總辦,眼下從事農業的人大多都沒有多少余財,要他們購買機械恐怕行不通,因此這種東西在私人工廠中很難辦起來,因為市場還未培養,但是朝廷若是辦出來就不一樣了,大不了朝廷貼點銀子進去。將價格盡量降低一些。此外還可以利用銀行無息貸款的方式讓人來採購。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