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二十二回暪天過海清君側移宮換羽擒鷹王5. 文 / 太白陰經

    上皇剛剛服下齊太醫送來的藥,正在向他詢問張燕抓李公公的情況.肅宗坐在病榻前邊聽齊太醫的講述邊回想秋兒月兒智斗張後的事,心裡陣陣緊張。這時內侍來報燕屏公主到,上皇一下坐了起來忙說道:」快讓她進來!」

    張燕帶方迎春梁蟬向上皇皇上參拜後,梁蟬學著方迎春的樣子恭立一旁,張燕來到病榻前詢問病情。

    上皇日盼夜盼終於盼得義女歸來,喜得如同明珠落於掌上一般,可是張燕照個面就走也不知都忙些什麼。又突然回來將藥收走不許再吃,說是對藥有懷疑。直到皇上到來給他看過密函,方知自已性命已落人手。燕屏離京日久剛剛回來她怎麼就知道此事,而且人證物證俱在她手?」她是朕的福神,可不能讓她再離開了。」上皇想得入神竟自言自語起來。

    這些事情的生使上皇和皇上如同驚弓之鳥,心裡都在想為什李公公如此大膽地暗下毒手,背後究竟是張後還是李輔國?一時間只覺得到處都不安全。

    張燕終於被盼來了,上皇拉住她的手好像怕她跑了似的再不放開。她仔細打量著義父覺得他老了許多,冰涼的手心全是汗水,不由得心中泛起一陣酸楚。

    她強笑著安慰道:」父皇,女兒這次回來就不離開了,天天過來陪您。」」肅宗問道:」聽齊太醫講,捉拿李公公很是凶險?」張燕道:」是很不容易,這位李公公叫李飛,江湖人稱白羽鷹王,武功極高生性狡猾。只因為惡太多為躲避仇家,被迫投靠李輔國隱藏在宮裡,而李輔國又把他安插在陛下的身邊」

    張燕將捉拿白羽鷹王李飛的經過詳細地講了一遍,兩位君王聽得陣陣心驚不時出唏噓之聲。

    李公公的武功如此之高,潛在身邊又這麼久,雖然張燕早已揭穿但回想起來肅宗仍是驚悚不已。他見方迎春和梁蟬還站在一旁,便命內侍搬過椅子來讓她們坐下說道:」方姑娘如此年輕便有如此精深的武功,實令人難以置信,真乃天下無敵神掌也。」

    方迎春正欲謙虛兩句張燕急道:」還不趕快謝恩!」方迎春本蘭心慧質經這一提醒,立刻福至心靈跪倒叩拜道:」謝陛下封號。」肅宗點著張燕笑道:」有你這個鬼靈精在,朕說話可要留心些。」

    張燕並不罷休說道:」梁姐姐磨墨,方姐姐舖紙,我來備筆。」」又鬧什麼玄虛?」肅宗問道。張燕得意地一笑將筆塞到他手裡說道:」陛下雖有口旨,總不如御筆題寫為妙。」」朕也算中了你的計了。」肅宗笑著搖搖頭揮毫寫下」天下無敵神掌」六個大字,又恐張燕挑眼,拈起一管細些的羊毫題寫落款。方迎春喜之不禁正要跪受敕封,張燕一把拉起將臉兒扭向一旁。

    肅宗恍然大悟,忙取出玉印押蓋。」這回還有什麼說的?」肅宗問道。張燕仔細看過後指指點點說道:」這裡似乎有些空。」肅宗無奈地笑道:」你就說再押個閒章不就行了。」」對對,再押個閒章。」張燕自覺有見識。」不能再押了,這是旨意又不是書畫。」上皇見他們嘀嘀咕咕的忍不住插了嘴。」你雖是鬼靈精,書畫琴棋上的學問可得向父皇好好學呀。」肅宗說道。張燕這才無話可講。方迎春跪受赦封謝過皇上,張燕和梁蟬齊向方迎春道賀。

    張燕又將梁蟬和郭猛的淒苦之事稟告,上皇聞之亦覺心酸。肅宗動容道:」梁姑娘之事要朕怎麼幫助?」張燕道:」郭將軍又去京畿縣,據說再過幾日方可回來,臣只想請陛下給他們賜婚,令他們夫妻團聚。」肅宗滿口應充。梁蟬熱淚盈眶上前謝恩。」梁姐姐和郭將軍可都是我的朋友,到那天陛下可得送點賀禮什麼的,也好讓你的御妹我臉上有光,可別等我到時來討。」張燕心一高興口中差點沒把門的。」好好朕全應下,還有什麼事?」肅宗倒是不煩。

    張燕說道:」請上皇摒退左右。」上皇一擺手,方迎春和梁蟬隨那些內侍去外廳甪茶。

    見他們都已迴避張燕說道:」陛下,高公公冤枉啊!」上皇忽地坐了起來,肅宗亦是一愣。父子對望一眼,肅宗滿腹狐疑急切地說道:」御妹請講。」

    張燕說道:」這乃是李輔國謀劃已久的事,強遷上皇於西內.驅走高公公和加害上皇這三件事是一個連環計。他以為,朝中許多要事皇上把握有力,這與上皇出謀劃策有關。他甚至以為高公公在為上皇出謀劃策,所以他要一步步地孤立上皇。雖然這只是臣的推斷,但是高公公的被遣,足以看出這三件事都不是孤立的。」接著她將當日李輔國矯旨誣諂高公公之事合盤托出。

    上皇早對此事心存疑問,肅宗卻大為震驚,他望著父皇面帶愧色道:」看來孩兒被奷人所騙,只可憐了高公公。」上皇長歎一聲閉目不語。張燕說道:」些事非同小可,若想接高公公回來,須陛下頒旨由御使台重審此案。不過臣擔心御史台未必擔得起此案,弄不好還要有殺人滅口的事出現。」」燕屏說得有理,御使台中有李輔國的人,真要是走漏了消息定要死人。」上皇心事重重目光茫然喃喃自語道:」審清了又該如何?誰能把李輔國怎麼樣?只可憐了高公公,偌大年紀蒙此不白之冤遠遣巫州孤苦無依,定是每日思朕而翹遠眺。」

    皇上可為難了,若想翻此案便是他錯頒旨意,這樣的話皇上的威嚴何在?還要面對李輔國張後的齟齬掣肘,到時又生事端。他想的不是高力士的冤屈而是自己的威嚴與得失,這使張燕很是失望。事情既已如此多說無益便道:」此事如何面對也不急在一時,事屬機密切勿為外人聽知以免涉案之人有性命之憂。」

    上皇覺得張燕慮事周全,比剛進宮時大有長進很是高興。皇上則認為她頗識大體,善解人意亦是喜歡。」還有兩件事,剛抓到的李公公已經全部招供。刑部審理此案他定是死罪,而且要禍及全家。」張燕說道。肅宗道:」謀害上皇罪惡極,按律理當如此。」

    張燕坐到榻邊拉起上皇的手說道:」可是臣有個想法,赦其死罪。」上皇皇上均感奇怪,張燕接著說道:」他害父皇乃是李輔國指使,現已招了出來。這個官司還怎麼進行下去?是審李輔國還是抓捕李輔國?」

    肅宗心中極為沉重,抓李輔國他是不敢的,可是事已至此事情定要鬧大,傳將開來這該怎麼收場?若把李輔國逼反,他動用起羽林軍可就無人能奈何了他。想至此肅宗額頭竟然見汗,乞盼的眼神投向張燕。」臣的想法就是將此案移交台院審理,反正父皇無恙就按李公公勾結尚藥局中人偷運藥材出宮,至使父皇誤服假藥。這個後果也是掉頭之罪,但是掩蓋住謀害上皇的陰謀,以免過早地逼反李輔國。然後以李公公服侍陛下多年為由,網開一面敕其死罪逐出宮去入寺為僧,以佛法去感化於他。」張燕見皇上有認同之意頑皮勁上來了,拿腔作調地說道,」臣以為如此可一舉三得,避免將李輔國逼反,此一也;使李公公及全家感恩戴德,此二也;避免李輔國殺人滅囗殃及無辜,此三也;可使李輔國的黨詡看到陛下的寬厚,有朝一日處置李輔國時那些黨羽不至謀反,此四也;驅李公公出宮不但陛下身邊少了一個威脅,也是對驅走高公公之事還以顏色,此五也。如此絕妙之計何樂而不為呢?」」妙哉妙哉,真當代女諸」肅宗聞聽又是高興又是佩服,順囗差點說出女諸葛來。見張燕飛快地站起,立即醒悟忙掩住口將下邊的話生生嚥下去。」說下去,你怎麼不說了?張燕詭秘地睥睨一笑說道。」朕不能再說了,你這個鬼靈精拉著架子想鑽空子撿封號,朕不再上你的當了。」上皇更是開心,覺得這個義女是上天見他寂寞送來的寶貝。這一高興週身覺得輕鬆,竟然下了病榻親自去給她取點心。」還有一件事雖然小著許多卻也算是大事。」張燕早打算好了,你李輔國敢向皇上身邊安插人,難道我就不會嗎?不過我安插人是為服侍和保護皇上,這一點與你大大不同。

    張燕講的兩件事果是極大,她的處置方式也深合兩位君王之意,這第三件事她還沒說出已引起他們的重視。」李公公出了這件事,陛下身邊應立即補上得力之人,否則的話李輔國定會再打主意。」張燕說道。在她到來之前他們已談起此事,雖有幾個人選還沒來得及仔細商量。聽她這樣講上皇和皇上相視一笑,三人正是不謀而合。」你這樣講想必是有了想法了?」肅宗問道。張燕說道:」我在宮中時間短認識的人也少,不過我看有個叫小拴子的人又機靈又懂事,最重要的一點他肯定不是李輔國的人。他身份雖低但破格重用,定會對皇上感恩戴德而忠心耿耿。」

    上皇立刻笑了起來說道:」燕屏慧眼識人,這個孩子果然不錯,但是他不行,不要打他的主意。」人又不錯,卻又不行,張燕倒弄了個滿頭霧水。

    肅宗說道:」正因為小栓子不錯,父皇先看中的自然捨不得放手。」原來如此,張燕眼珠一轉有了主意說道:」既然都看中了小栓子,我認為代替李公公的差事更重要些更急些,應該先讓小栓子去伺侯皇上。這樣可以斷了李輔國的念頭,等找到更合適的就把他給父皇送來。」

    這個主意肅宗自是滿意,上皇卻有些不樂說道:」你們倆就合夥算計朕吧。」張燕笑道:」怎麼會呢,以後高公公的活兒由我來幹。」」你來干?朕卻不信,你就是嘴好使。」上皇只好讓步了。

    事已辦完張燕立刻就要告辭,上皇不捨想留她多坐一會兒,張燕說道:」父皇,女兒是有好多話要講,只是父皇病體未癒需多休息,所以才想回去。」肅宗見加害父皇的案子已破,兇犯都已下獄一切恢復正常也想告辭回宮。

    上皇說道:」朕今天一高興,這點病可就好了一多半兒,燕屏這次回家省親又立奇功,還經歷那麼多凶險朕很想聽,快講一些。」張燕見他一付急不可待的樣子很是感動,心說這就是所謂的父女情深吧遂道:」我就講個極為感人的一件事吧。」於是她就將鄔明珠的事情詳詳細細地講了一遍。

    只聽得兩位君王驚悚連連,直到最後才長長地吁了一口氣。上皇誇讚道:」真乃天下之奇女也!」肅宗點頭道:」忠義可嘉,氣貫長虹。這麼說6經天是死在她的手裡,其功不小。」

    張燕道:」臣本想上朝交旨時將奏折和6經天的腰牌呈上後再講此事,現在提前講了,臣也該回家看望鄔姐姐了。」上皇高興地問道:」明珠姑娘也來了嗎?」」她的傷勢如何?」見兩位君王如此關心張燕非常高興,將傷情如實稟告。上皇要張燕傳口旨命王太醫盡快將鄔明珠的傷治好,張燕拜謝而去。

    護國府中院的書房裡,張遠.李荃.梁虎正在敘話,聽外面傳來腳步聲。」李有參見公主。」」喲,你什麼時候回來的?」是李有和張燕在講話。」回來有幾天了,一直在幫著看守那些證人,這還是抓空來看看。」」你不要叫我什麼公主,這樣顯得太生份。」」那我應該叫你什麼?」」叫我姐呀,這還用問嗎?」張燕到哪裡都顯得小所以他很想當姐。」李有心有不甘說道:」不對,你比我小,應該叫我哥哥或兄長才對。」」你多大了?」張燕故技重施。李有偏不上當說道:」我才不告訴你哪,我說十六你准說十七,我說二十你准說二十一,我就是說老夫年近花甲,你準會說老身年過古稀,上你的當只有一次。」張燕一直以為李有憨厚老實好欺負,所以時時拿他尋開心。沒想到他也學得乖了,真是士別三日便當刮目相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