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二十二回酬知己談笑屈兵赴京師群英凱旋 4 文 / 太白陰經

    眼看未時已過,官軍主將楊士召正要下令擊鼓進攻,卻見寨門開了。從裡面衝出五騎,第一個是手持亮銀槍的羅霄,接著是蘇半月.陳雙.梁蟬.方迎春,後面是天狗坪的九位洞主和二百苗兵。

    鄔明珠的義舉使溫赤鴉震動不小,他似乎要大徹大悟,覺得自己過去太過狹隘太過無知,空有一身本領沒為苗人作什麼事。眼下有這個機會可不能錯過他再三向苗王請戰,決心立此頭功以贖前衍,以報鄔明珠相救之恩。

    苗王因他們剛剛歸順不忍讓其出戰,架不住他決心已下,再加上女兒也幫著說話只好派出寨來。

    楊士召見五位漢人率苗人出戰很是奇怪,正要命人上前詢問蘇半月催上前高聲叫道:」官軍主將請來答話!」楊士召打馬上前喝道:」你是什麼人,為何幫助苗人和大唐作對?」

    蘇半月見他身材魁梧頂盔貫甲,面色黑紅濃眉圓目頦下有五綹黑鬚,說話時聲色不動目閃寒光,威猛中透著冷峻看來倒是個將才。」在下蘇半月,請教將軍尊姓大名?」蘇半月雙手一拱言詞清晰儀態從容。」本將軍姓楊名士召乃軍中主將,不知閣下有何見教?」蘇半月道:」原來是楊將軍,失敬!楊將軍請聽在下一言,將大軍撤回。因為朝廷和苗家世代交好,苗王乃是玄宗皇帝敕封,豈可為索要糧米犀角象牙等物大興問罪之師?你這樣作可就壞了大唐的國策其罪非輕,在下言盡於此請楊將軍三思。」

    楊士召一陣大笑接著將臉一板喝道:」姓蘇的,原來你是位說客。你以為你是誰呀,蘇季子嗎?僅憑搖唇鼓舌便可令本將軍改變初衷嗎?癡人說夢,來人將他與本將軍拿下!」話音剛落官軍中有人大喝一聲拍馬朝蘇半月奔來。

    羅霄催馬上前讓過蘇半月接住來將戰在一起,他二人都使槍,羅霄的槍法要比對方高出許多,未過五合唐將抵擋不住虛刺一槍撥馬便走。羅霄哪裡肯放,調轉馬頭緊追不捨,楊士召見勢不妙又命一將出馬雙戰羅霄。

    梁蟬見狀大怒,揮刀躍馬衝上去想助羅霄一臂之力,官軍中又有一將出戰接住梁蟬撕殺。蘇半月見羅霄力越戰越勇絲毫不落下風,但力敵二將非同小可唯恐久戰有失,便和方迎春低聲說了幾句話命她出戰。

    楊士召又命一將朝方迎春殺來,陳雙笑道:」這廝是今天最倒霉之人!」場上七員大將戰在一起,戰鼓擂得震天響,刀槍的撞擊聲苗人的吼叫聲響成一片。

    按蘇半月的命令方迎春想替羅霄接下一將並趁機活捉立威,迫使楊士召休兵罷戰。見對方又有一將出戰向自己殺來,她一見立刻來了興趣。這員將鐵盔鐵甲聲如霹靂極是威猛,手中揮動渾鐵蛇矛真和猛張飛相像。剛一照面便上中下三矛刺來,出手極快矛帶風聲凌厲異常。

    此人乃是這支官軍中的第一勇將,他見對方是位姑娘又沒有長兵器,命他出戰心裡老大的不樂意,只覺得勝之不武。誰知三矛刺出全告走空使他大感意外,兩馬一錯鐙他扭腰反臂向方迎春腰部斜著挑去。

    這是他制敵的殺招,交戰時屢有建樹。他見方迎春輕鬆地躲過三陽開泰,覺得此女非同尋常隨即使出絕殺之技。方迎春已知此人的功夫勝過其他戰將,聽得背後風響頭也不回地出手去抓。入手只覺軟中帶硬,原來連矛桿帶黑纓同時抓到,她立即握緊雙腿一夾馬腹全力向前衝去。

    她所乘的乃是張燕的千里名駒金硯雪,它極通人性,只要看到主人將韁繩交給誰便任其駕馭,再說它和方迎春早就渾得廝熟,馳騁沙場極是得心應手。

    這位將官雖是武功高強膂力過人,和方迎春這位絕頂高手相比相差很遠。他覺鐵矛被姑娘抓住心中還有些好笑,可是不容他細想只覺雙手一頓身已懸空,如同風箏一般地隨人而去。金硯雪感到負重增加更是興奮力疾奔,後面拖著個官軍大漢如若無物。

    上陣交鋒長大兵器較腰刀寶劍好用些,方迎春只想借來一用。誰知遇到一位實心眼兒,被拖在地上死不放手。見他這個狠狽樣子方迎春有些不忍,便將矛頭置於腋下單臂用力將他橫挑起來。這時金硯雪已經奔跑了一圈,苗人們歡聲雷動,有的竟然放下兵器跪倒叩拜以為是山神娘娘降臨。

    這位將軍身高體壯加上盔甲怎麼也有二百多斤,方迎春單臂挑起輕鬆自如好像兒戲一般。她不想戲耍於他,怎奈他手腳都盤在上面不下來,她來到楊士召面前內力突,懸矛之將如遭雷擊急忙鬆手落在地上。

    方迎春笑道:」你這鐵矛上有寶嗎?我只想借用一會兒你卻不捨放手,真小氣,還給你吧。」隨手向地上一拋,矛頭連同纓穗全都沒入堅實的土中,入地足有二尺只驚得官軍們目瞪口呆。

    這位使矛的將軍並不是因小氣而不捨放手,人在危急中自然會胡亂掙扎,抓到一點東西死也不肯放開。就像溺水之人那樣,就是有根稻草也不放過。」楊將軍,有人想和你見上一面,請隨我到苗寨走一趟。」方迎春抱拳道。那位使矛的將軍忙道:」將軍不可輕信他人之言,險地不可輕入。」楊士召自重身份說道:」本將軍如何會聽你的,想見我只管到這裡來。」方迎春說道:」到這裡來見你?也行,你就不想知道想見你的是誰嗎?」

    也就是方迎春的武功將他鎮懾住了,否則的話如此不恭早就拿下。聽她這樣講楊士召一想也對,見與不見在我,怎麼也應該知道對方是誰遂道:」正要請教尊姓大名。」

    方迎春從懷中取出張燕的金牌托在掌上,內力催動緩緩向楊士召飛去。旁邊的將官們見她露了這手絕技紛紛喝采,楊士召接牌在手仔細觀看是大吃一驚。

    他眼睛睜得大大的惶然地下馬將金牌奉還說道:」原來姑娘便是」方迎春也下了馬,見他有些誤會忙道:」我不過是公主的朋友兼護衛,是讓公主來見你還是你去見公主?」」當然應該本將去拜見公主。」楊士召說著正想傳令鳴金,卻見出戰的將士們全都敗了回來。

    楊士召無奈也搖搖頭,難怪這些人武功這樣好,原來都是燕屏公主的人。聽說燕屏公主不但人長得好武功亦是極高,看來是不去不行了,反正是凶多吉少。」請問姑娘,是末將一人去還是帶上幾位」楊士召心裡虛想帶上幾員將官保護自己,說一出口便覺不妥,和人家相比自己帶多少人也是無用,倒不如大大方方的獨自去拜見。

    方迎春說道:」我姓方,沒有官職就叫我方姑娘好了。帶不帶人帶多少人隨你的便。」她差點學陳雙說出隨你大小,以前她曾再三追問,陳雙無奈趁著旁邊無人也豁出去了說道:」其意就是隨你大小便,大便者出恭也。小便都男站女蹲方便也。」只把她臊得面紅過耳笑得喘不過氣來,不住地罵陳雙缺德。

    她時常想起這幾句話來,幾乎每次都忍俊不住接著就是暗罵陳雙。她時常告誡自己千萬不要隨口說出來,可是越這樣越容易出錯。剛才就差一點將此不雅之語溜了出來,只嚇得她花容失色心如撞鹿,幸有紗巾遮面才沒被人察覺,該死的陳雙。

    苗王的議事大廳是用青竹搭建的一個大棚子,裡面長年煙薰火燎顯得黑乎乎的。外面聚集著許多赤身露體的苗人,他們有的身背弓箭有的手持長矛,一個個橫眉怒目士氣高昂。

    廳口兩側的樹上盤繞著幾條蟒蛇,有的一動不動有的則在緩緩攀爬。一棵樹幹上還釘著一頭巨大的食人蜥,它頭朝下口中滴血招得蒼蠅飛來飛去,翻轉過來一看原來已被開膛破腹。

    棚沿下掛著幾十條風乾臘肉,橫出粗竹竿上安放著碩大的巨角獸顱,一陣陣腥膻之氣飄來令人很不舒服。

    棚捨陳舊簡陋,人們粗野豪放倒是相得益彰。可在棚頂卻有兩隻極美的孔雀正怡然自得地漫步,和這裡的一切形成鮮明對比,這使張燕覺很是新奇。

    方迎春帶著楊士召等三人到來,立即有人去通報。楊士召心中忐忑不安,不住地盤算如何應對眼前的麻煩。這時廳裡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苖王親自出迎這使他多少放下點心。

    廳內兩側站著許多苗人頭目,正中的大椅上坐著一位年輕的漢家姑娘。她美若天仙英氣逼人令楊士召不敢直視。

    右邊的座椅上是一位形如槁木臉色陰沉的漢裝老婦,左邊的座椅空著顯然是苗王的。方姑娘和另一位出戰的姑娘站立在中間那位極美姑娘身後,看來她就是燕屏公主。」未將楊士召參見公主千歲,甲冑在身不能全禮還請恕罪。」楊士召躬身施禮道。張燕道:」楊將軍不要客氣,賜座。」有人搬上一把竹椅楊士召口中稱謝告坐,帶來的兩位將軍分立左右。」楊將軍,你們可是劍南節度使的屬下?」張燕問道。」正是劍南節度使麾下,未將乃是歸德郎將。」」噢,歸德郎將?」張燕若有所思地說道,」你已經夠五品可以世襲了,看你的年歲官封至此事屬不易。」楊士召拱手道:」皇恩浩蕩未將感激不盡。」

    張燕盯視了他一會兒淡淡地說道:」楊將軍,本宮最煩的就是心口不一之人。你既知皇恩浩蕩,就應恪盡職守忠心戌邊以報效皇上。卻為何興兵來犯苗寨索要糧米和錢物,難道你不知苖漢世代交好嗎?他們年年稱臣歲歲進貢,朝廷每年也有惠賜,可以說是情同手足親如一家。睦邊和鄰乃是大唐國策,你今日之舉本宮也沒看出你的投效朝廷報效皇上之心,看到的是恃強凌弱橫行無忌,看到的是與大唐國策背道而馳之舉,你能將這些事情解釋清楚嗎?」

    楊士召站了起來惶然道:」全是未將之過,未將知罪。」張燕道:」本宮此行有三件事:一件是來抓捕欽犯6經天,這件事已經辦完。第二是看望本宮的朋友,也就是苗王的女兒。還有就是奉旨巡檢民情,方姐姐將金牌給他看看。」

    方迎春取出另一塊金牌在楊士召三人面前略加展示,上面清楚地鐫刻著」代朕巡檢天下」六個大字,驚得他們不寒而慄汗流夾背。

    張燕繼續說道:」巡檢天下,本宮從京師到州縣,雖時日無多,上至朝廷要員惡宦貪官,下至地痞無賴也懲處了幾個。但是軍中之事本宮不想插手,不過真要有人無視大唐律令格式而做出大惡之事,本宮也決不袖手。不要以為本宮權不及軍中,若是惹惱本宮請出尚方寶劍天下無人敢攔。」

    梁蟬解下身後斜背的長形之物,除下外面的黃綾現出一柄金光燦燦雕刻極為精美的寶劍。這正是代表皇家至高權威的殺人利器尚方寶劍。廳裡響起一片訝異之聲,方知梁姑娘從不離身的東西原來是此聖物。

    楊士召嚇得腿一軟跪倒在地說道:」兵犯苗寨全系罪將一人之過,求公主赦免罪將的屬下。」終於有一句話是張燕愛聽的,敢作敢當不失為好漢。」楊將軍,起來吧。我若是想處置你只須命蘇叔將你抓來豈不省事?」張燕離開座位緩緩地踱著說道,」如果本宮今日沒趕到此,楊將軍你可知你們會是什麼下場嗎?告訴你吧,你帶來的十員戰將千餘士兵沒有幾個能活著離開此地。」楊士召和兩位軍官相對一望,均有不以為然之意。

    張燕看在眼裡微微冷笑道:」京師大內高手中武功最強的是哪幾位?」楊士召說道:」聽說大內之中名武功最強的要屬雷野夫和6經天,稍差些的有五坊總管等人,再其次就是那些護軍了。」

    想不到他對大內高手這麼清楚,這樣說起來可就省事了。」以你們的武功和雷野夫6經天相比如何?」張燕問道。楊士召忙道:」那怎比得了,相差甚遠。」張燕說道:」昨天晚上,這位智計過人的大內第一高手已經伏法。」

    楊士召等人大感震驚,不由得向方迎春看去。」這個功勞可不是我方姐姐的,他是被苗王的女兒我明珠姐一掌劈死的。」張燕來到鄔明珠身邊撫著她的肩頭說道,」明珠姐雙腳有傷而且很重,就這這樣和6經天大戰近百合最後一掌斃敵。以她的武功和你們較量你們可有勝算?」」我等愧不如也。」楊士召坦誠說道。

    張燕又來到陰風鬼母身邊說道:」本宮再來引見一位天下罕見的武學宗師,這位前輩仍是我明珠姐的授業恩師,她老人家的武學毒功遠在徒兒之上。有此二人在你們能取勝嗎?好好想想吧,這幾年你們尋釁滋事可辦了不少錯事。苖王宅心仁厚,為避免流血死傷一直約束屬下退避三舍不許交戰,並嚴令屬下不許用蠱毒蠱術和你們對恃。現在眾苗人早已忍無可忍,苗王也難以約束。倘本宮今日未到此戰一起雙方定會死傷無數,同時苗人定會被你們逼得走上與大唐為敵之路,到那時大唐的睦鄰國策就毀在你的手裡,百死難辭其咎。」不過楊將軍也是奉命行事,只為索要些糧米錢物便犯下如此大罪說出來太也讓人好笑。事情到此為止,以前的事就算過去了。一方是自家的軍隊,另一方也是自家的人,大家本應和睦相處。本宮就作個魯仲連,讓你們吳越反成秦晉,但不知你們意下如何?」

    苗王自是求之不得,楊士召以他的區區五品是不敢如此胡為,實是上支下派使然。面對燕屏公主和尚方寶劍哪裡敢說半個不字,雙方言歸於好。楊士召心中慚愧不想久留,率全部人馬告別而去。

    苗家又恢復到原有的地盤,許多逃難的苗人返回家園。苖王常派人送些野味山珍給官軍以示慰勞,楊士召也常送些糧米給苖人,從此苗漢之間和睦相處平安無事,皆念燕屏公主的好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