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白陰經

龍騰世紀 十九展奇功明珠出塵 喪敵膽迎春施威(1) 文 / 太白陰經

    李荃離開江陵快馬加鞭不過一個半時辰孤雁嶺遙遙在望.再轉過一片樹林就到山腳下了,這時隱隱有兵器撞擊的聲音傳來。什麼人會在這裡打鬥?潘府的人也不該再有行動啊。他對這裡很熟悉,朝近路穿過亂石崗眼前豁然開朗。谷口處有兩位姑娘正在拚鬥,另有一些人在觀戰。

    他一眼就辯認出穿白衣的是張燕,另一位身材稍高些,衣著怪異手持苗刀想必是潘府的那位苗女鄔明珠。見觀戰的人中有張鳳.方迎春李荃便放下心來。

    她二人鬥了許久,張燕己是微微氣喘額頭見汗,相比之下鄔明珠要輕鬆些。李荃聽張鳳講過鄔明珠的事,卻在這裡意外地相遇,為不影響她們便勒住馬遠遠觀看。

    苗人的武功與漢人迥然有異,鄔明珠的刀法更是獨特,剛猛潑辣卻又蘊含柔韌詭異,進退自如攻守有度更兼功力深厚內息綿長,此時已盡佔上風。

    西南的深山密林是苗人的棲身之地,他們有生苗和熟苗之分。生苗是尚未開化類似野人的種群,其智與一般猩猿相近,刀耕火種尚且不會,只有極簡單的語言渾渾噩噩人事不懂,性喜混雜而居。生苗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以部族為家。部族之間或異族之間常有爭鬥,被俘者多被吃掉故又被稱為食人苗。

    熟苗則要聰明得多,不僅有夫妻組合成家,亦知長幼尊卑。有語言.服飾,其習俗與漢人相似。他們大多淳樸率直,男人健壯女人纖巧秀美。所居之處也距漢人近些,有的地方甚至苗漢混居來往頗多。只是長期受漢人岐視,所以苗漢之間存有嫌隙,鄔明珠便是熟苗中人而且是苗王之女。

    李荃現旁邊觀戰的不但有張鳳.方迎春和梁蟬還有秋兒.月兒和憐兒三個不會武功的小姑娘。她們現李荃到來紛紛招手示意全無臨敵的緊張神態。那柄薛燭劍正由月兒捧著,張燕用普通青鋼劍對敵早落下風全憑機敏巧變應對。

    鄔明珠招術雖猛卻似乎有所斂束,否則張燕早就敗下陣來。張燕現了李荃將苗刀架住道:」鄔姐姐暫且罷手,我有朋友到了。」

    李荃走上前就要大禮參拜,張燕將他扶住笑道:」這才分手幾天,又想我嫂嫂了?」說著拉他到鄔明珠面前互相引見,鄔明珠見潘府最為畏懼的刺史大人竟然是個風神俊逸的年輕書生暗暗稱奇。

    張燕道:」鄔姐姐的武功果是高明,小妹甘敗下風。」鄔明珠見張鳳等人都是一身正氣,張燕還是身份極尊貴的公主,如何會說那種無聊狂言。想到此愧意頓生說道:」公主的心胸.劍術都令人敬佩。」張燕邀她家中一敘,鄔明珠想了想益:」我現在還算潘府的客人,冒昧登門會有諸多不便。」

    李荃見她性子直率面帶忠厚,擔心她誤入岐途遂道:」鄔姑娘,我不知你和潘府是什麼關係,但有一言相送:潘府非善地,不宜久留盡快離去為好。」」多謝李大人關照。」鄔明珠躍上馬背抱拳一禮道,」告辭!」張燕叮囑道:」記住李大哥的話!」鄔明珠揚鞭縱馬一聲」曉得!」疾馳而去。

    鄔明珠的武功果是了得,和張鳳較量時約好以百招為限。戰到七十合時張鳳漸處下風,百招一到兩人罷手。張鳳雖沒有敗下陣來,已是先機盡失勝負自然分出。略加休息張燕再戰,五十合後便覺不支勉強撐到了七十合。她心裡清楚若不是鄔明珠手下留情,到不了六十合便會落敗。她真捨不得鄔明珠離去,煙塵散盡人影已渺,張燕還在張望。

    傍晚鄔明珠回到潘府,她誰也沒見,來到自己的房間將伺候她的丫環婆子趕了出去蒙頭便睡。這兩天的事情在眼前晃來晃去哪裡睡得著,腹中飢餓也懶得去吃他們這裡的飯。

    孤雁嶺吃了敗仗,鄔明珠護送傷兵們到了江陵時便和他們分了手。她看到許多面黃肌瘦衣衫襤褸的百姓來回奔走,有的領來糧食有的正在去領,全都喜笑顏開像是過年一樣。心裡只覺陣陣緊縮臉上有些燙。

    這些糧食分明是百姓的命,潘府為什麼要毀掉?她覺得自己像是犯了罪,彷彿人人都在注視著她。方迎春低著頭轉到另一條街上,確信無人見她和潘府中人在過一起才放下心來。她早飯也沒吃覺得有些餓,見前面有個酒館倒還乾淨便走了過去。小二慇勤地將馬接過去,她剛走進去聽小二在後面大聲喝罵起來。

    她見有個窮婆婆帶著兩個小孩子坐在門旁身邊還放著半袋米,想是小二怕影響生意要趕她們走。如此不知尊老愛幼實是可惡,她正要出去觀看,窮婆婆一聲驚叫跌跌撞撞向街心跑去。原來她那半袋米被小二扔了出去,這時街上正有馬車走來,鄔明珠怕出事縱身而出將糧袋取回扶著窮婆婆坐回原處。

    這位窮婆婆帶著兩個孫子領來些米,腹中飢餓行走無力,那些米有三十來斤她實在拿不動了便坐在這裡想歇會兒再走。誰知兩個小孫孫看見這裡擺的火燒就不想再走了,吵著要吃。她哪裡買得起,正哄著要走便生了此事。

    鄔明珠正覺自己辦錯了事愧對災民百姓怎容小二胡來,見孩子飢餓順手取來兩個火燒給他們吃。小二沒見她拿卻現孩子在吃,以為是從他這裡偷的立刻勃然大怒上來就想奪回去。」是我拿給他們吃的,你怎麼不問青紅皂白就賴他們偷的?真是豈有此理。」鄔明珠怒意漸起開始找茬,」你這裡不是寫著驢肉火燒嗎,為何這兩個裡沒肉?」小二見她厲害將頭一縮還要分辨。」去,給我拿一百個夾好驢肉的來!」她命令道。

    小二心裡怵猶豫道:」你買這麼多,那兩個算誰的?」」算在我的賬上,趕快取來!」」沒,沒那麼多,只有二十幾個了。」」有多少都拿來。」鄔明珠倒好說話。小二拿起刀來將二十多個火燒逐一剖開夾好驢肉,她這才明白是現夾現賣。這一鬧她懶得在這裡用飯了便想結賬,一摸腰間她的頭立刻大了起來,沒帶錢!

    店小二最善察顏觀色,立刻面孔板了起來。他上下略加打量見這位異族姑娘身無長物眼睛可就落在馬上了。鄔明珠對山中猛獸江湖強敵全然不懼,可腰中無錢卻使她失了銳氣。見小二面孔已變鄔明珠靈機一動,最好的辦法就是將他惹惱尋個借口收拾他一頓,既不丟人又很解氣。

    於是她對小二呼來喝去,給孩子要湯要水一會兒涼一會兒燙的成心找茬兒。小二見她如此無理剛想還以顏色,轉念一想:不可,萬萬不可。不可給她半點翻臉的口實。東西敞開她要,這匹馬還真不錯賣個百八十兩銀子不成問題。她真沒帶錢我邦她一賣,從中落個十兩二十兩的還算便宜了她。她若是不給錢就走可沒那麼容易,自有掌櫃的來出頭。他主意拿定逆來順受滿面堆笑,跑前跑後忙得滿頭大汗,就是不生氣。

    常言道:伸手不打笑臉人。他這個樣子鄔明珠無法翻臉,見火燒都已弄好便和窮婆婆嘮了起來。她家的困境方春很是同情,反正也是沒錢,於是又多要些東西給她帶走。終於她找到小二的錯處,這些食物不好攜帶卻沒有包裹之物。這個錯處太小她想了想尚不足以翻臉,突然苗刀出鞘銀光一閃刀已入鞘。小二嚇得面色如土,覺得有什麼東西落在腳面上,低頭一看原來是自己的圍裙。

    鄔明珠出刀割帶還刀入鞘不過眨眼的功夫,銀光閃過事已完成。小二隻好用圍裙將她要的食物包好。窮婆婆吃了個火燒有了力氣,謝過鄔明珠提著食物背著糧食告辭而去。

    從窮婆婆那裡她知道了江陵的許多事,知道了李大人為百姓嘔心瀝血日夜操勞,也知道了潘府的無惡不做。她侮恨自己輕信饞言誤入岐途,決心盡快離去。

    眼前的事怎麼辦?她隨便要了點飯菜想先吃了再說。不料給她上了幾樣很好的菜,還有一小罈好酒。正在奇怪掌櫃的走來非常恭敬地說道:」姑娘想用什麼儘管吩咐,若是不可口我再讓後面重做。」

    這可真是奇了,鄔明珠如墜五里迷霧,這樣下去架怎麼能打起來?她百思不得其解,無奈只好享用起來。她飯量本不大也吃不慣太油膩的東西,掌櫃對她關照倍至,見她只撿炒肉中的菜吃便命廚子做了兩道素菜端來。

    看著滿桌的菜餚和掌櫃的笑臉,鄔明珠沒了主張只好懷著歉意說道:」我出來匆忙,忘記帶銀子了。」誰知掌櫃的說道:」我早知道了,出門在外誰都興許有個不方便的時候,你儘管放心的用,有事吩咐不要客氣。」說完自去忙了。她無論如何也不想到會是這麼個結果,不管那些吃完再說。

    吃完了,更奇怪的事出現了,掌櫃的取出五十兩銀子要她帶上。如此大違常之事連連生鄔明珠就是想破腦袋也不會明白。掌櫃的笑容可掬顧左右而言他就是不吐實情。想起明天和張燕還有約會,又不想去潘府取銀子,她便收下說近日定要來還。

    鄔明珠回到潘府想起了這件事,見自己房裡還有銀子便包了幾錠大的塞在行囊裡。現在什麼都清楚了,潘府是個邪惡之地,自己受了騙千里迢迢跑到這裡助紂為虐。幸虧遇見張鳳使自己有所警覺,否則可真要陷下去。越思越想越覺得對不住張家姐妹,這時李荃叮囑她的話又響在耳邊,她想立即離開這裡。又想起酒館銀兩之事只好等明天再走。主意一定心中立安,摸起一隻水果吃了起來。

    忽聽窗外有輕微的腳步聲,她警覺地問道:」誰?」」鄔姑娘,是我,我家老爺有請。」是那個胖丫環的聲音。煩得她將水果扔掉,一翻身將頭蒙上。

    客廳之中,潘瑋.6經天.肖盤龍和鐵旗門的五位舵主都候在那裡,見鄔明珠到來大家起身相迎。落座後她一言不只顧想自己的心事,腦子裡不是張鳳就是張燕,怎麼看眼前這些傢伙和張家姐妹都不是同類人,心裡很是厭煩。

    潘瑋見她神情恍忽一付心不在焉的樣子便不再說了,他將手拍了兩下,十幾個莊丁僕婦擺桌搬椅,雞鴨魚肉頃刻擺好。鄔明珠只想自己單獨靜處哪有心思和他們一起吃酒,可是盛情難勉強入席。

    鄔明珠常年居於苗疆深山密林之中,鋨食青果菜蔬,渴飲澗溪山泉。有時嬉戲於山林獵些野味烤來吃,待客也不過金盞銀籐花瓣泡茶,並以漿果黃精竹筍鮮菇果腹。對這些肥鴨膩肉頗是不喜,不過入鄉隨俗也不便多說。

    她左邊是6經天右邊是肖盤龍,兩大高手分列兩邊使她有一種異常之感。潘瑋最為年長,又是主人便居中坐了。他舉杯道:」老夫將江湖上的各路豪傑請來,為的是要幹一番大的事業。幾經周折初試身手雖無大的起色,卻也打出了咱們的威風,令官府和咱們的對頭不敢小覷。通過這兩次較量令老夫欽佩的是弟兄都能捨死忘生奮勇殺敵,是真正的血性豪傑。薄酒一杯以表敬意,請!」大家說聲請一飲而盡,鄔明珠見這幾位貪生怕死之輩對此謬讚坦然受之,全無半點愧疚之意鄙意頓生,略略沾了些一言不。」我們雖連折三陣,不過勝敗乃兵家之常,切不可折了咱們的銳氣。現在咱們己經完全掌握了敵之虛實,他們的第一高手是張遠。」提到仇人潘瑋直咬牙,他平了平怒氣道,」第二高手是那位遮面的姑娘,聽說她叫方迎春。再有就是張遠的女兒張鳳,這個丫頭不但武功高強而且智計過人。第四就是張燕和呼延世龍,余皆不足為懼。」不是還有個李荃嗎?他的武功不錯又詭計多端,怎麼也比呼延世龍那個莽夫厲害應排等三才對。」鐵旗門的周舵主道。」問得好,」潘瑋稱讚道,」李荃的武功智計都屬上乘,只是他已經離開了江陵回京師去了。現在他是待罪之身,只要到了京師等著他的將是撤職丟官弄不好還要下大牢呢。哈」

    周舵主端杯來道:」為李荃早下大牢,請各位同飲!」大家都舉起杯來唯有鄔明珠板著臉不予理睬。潘諱接著說道:」老夫年近古稀膝下無女,孤雁嶺一戰鄔姑娘未能及時回來,老夫如盼親女般地懸心在望,今晚能平安歸來使老夫不勝之喜也。這第三杯酒權為鄔姑娘接風,請!」

    鄔明珠心緒不寧正要藉故離井卻不料說到了自己身上,心裡暗罵這條老狗。無奈也只好站起稱謝又略沾了些。剛要坐下那位周舵主又說道:」老員外,兄弟有一事不明想向鄔洞主請教是否妥當?」在五位舵主中鄔明珠看他最不順眼,知他不會有好話便冷冷地說道:」你連是否妥當都說不准還是免開尊口為好。」潘瑋見有不和忙道:」都是自家人,有什麼話儘管說哪有什麼妥不妥當的,只管講來。」

    周舵主早有準備說道:」鄔洞主,孤雁嶺之戰肖大師主持大局,不知為何你不遵從號令至使敗下陣來?」鄔明珠忽地站了起來,轉念一想明白了,看來孤雁嶺戰敗之貴想賴在自己身上。她慢慢坐下,面孔朝天冷冷地說道:」請問閣下大名?」」在下姓周名國起,乃是鐵旗邦的分舵主。」鄔明珠將嘴一撇何是面孔朝天說道:」潘員外.6大人.肖寨主,周國起的話語中已將孤雁嶺之敗歸咎於我。但不知這只是他的話還是在替你們說話?」這突然的反問倒使他們有些措手不及,潘瑋支吾了兩句沒說出個所以然來。」姓周的,我最瞧不起的就是你這種貪生怕死之輩,你還有臉坐在這裡飲酒,也配來問我?想把失敗之責賴在我身上你是癡心妄想。」鄔明珠滿面不屑的神色言詞如刀,」你問我為何不遵號令,當時你也在場,我也講清了難道你沒帶耳朵嗎?我倒要問問你,你當時除了見死不救還幹了些什麼?說說吧!」

    周國起一時語塞,鄔明珠仍不斷催促。另一位舵主也開始難:」當時咱們的人死的死傷的傷,可是你一進陣裡人家的雷也不炸了箭也不放了,就容你進進出出還給你照著火亮,你說,你是不是他們一夥的?」

    鄔明珠雖不善心機卻是玲瓏剔透機變百出更是能言善辯,見他顛倒黑白心中非常氣憤說道:」想不到潘員外重金請來的鐵旗邦,全是搖唇鼓舌顛倒黑白的無恥之徒,真真令人好笑!」她的話音剛落另三位舵主同時站起呵斥責罵起來。」亂叫什麼!嚎喪麼?有這個狂勁在孤雁嶺使出一分來也不至於丟人丟到家吧,一路上受傷的弟兄們罵了你們有一萬句,也沒見你們有脾氣呀?這麼說你們覺得委屈啦?」鄔明珠指著那位胡說的向他們仨問道,」我說了,他歪曲事實。你們三位也都在場,說說吧當時實情是什麼?」他們心中有愧,見鄔明珠目光如劍不敢與之相對,也沒有了跟著胡說的勇氣唯有諾諾而坐。」這位不知姓什麼的舵主,信口雌黃顛倒是非不知臉紅。」鄔明珠知他們都串通好了,肖盤龍定會阻止自己說出實情所以先向潘瑋徵詢,潘瑋不便阻止只好應允。她又向6經天說道:」我若說出實情,看樣子這幾位舵主和這位姓肖的定要不利於我,6大人,你敢主持公道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