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日月重光

龍騰世紀 第四十一章 方以智 文 / 日月重光

    ps:停電真是耽誤事啊!緊趕慢趕的還是晚了,第一更送上!求票啊!成績太難看了!

    後世眾人所知,所謂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獨領風騷艷冠群倫,為當世之才俊魁。但真要論起來,無論才學胸襟成就影響,他們卻都要略遜於另一人---明末四大公子之一的方以智!

    方以智之才,不僅僅博采眾長,學貫中西,更在當時嚴重僵化的理學思想之外獨樹一幟,主張儒、釋、道三教歸一。其一生著述一百多部4oo余萬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數十種,內容廣博,文、史、哲、地、醫藥、物理,無所不包,其中《通雅》、《物理小識》中關於自然物理天文地理的認識冠蓋當代,《藥地炮莊》、《東西均》等哲學著作之思想更是前人之未有,更將當時傳播甚廣的西方學術中「上帝萬能」的宗教外衣剝掉,切身體察思考驗證其學說,在光學、力學、生物學、解剖學甚至神經醫學等等方面都有所建樹,甚至連小孔成像、地圓學說等理論知識都有過驗證批駁,某些方面甚至推陳出新,越當代東西方認知。論學識之淵博精深,當世罕有其匹!

    這樣的一個絕世大才,南明永歷朝十次請召入閣而不果,方以智膩煩了那些在危如累卵情勢下仍舊不住傾軋算計的小人,十請十辭,笑傲山林。但在永歷朝敗退廣西徹底失去指望後,卻寧死不降韃子,削為僧遁入禪林,潛心學術之餘,更暗地裡遊走江南各地,聯絡組織抗清力量綢繆反清復明之大事,二十年來,交遊遍天下!上至兩江總督麻勒吉、安徽巡撫張朝珍、江西巡撫董衛國這樣的朝堂大員,下至販夫走卒山野村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名望顯於海內!以至於清廷大佬們明知道他底子不乾淨,卻又不敢輕舉妄動!

    這一次,若非廣東方面鬧出大亂子,兼且朝堂之上有人難直接捅到了刑部,是無人肯隨意伸手去碰方以智的!即便知道他就躲藏在泰和春浮園,清兵一個月居然沒搜出來,豈不是咄咄怪事?以清廷之很毒,若真的要置他於死地,早早挖地三尺把他弄出來了!奈何江南的官員心裡早存有異想,就那麼糊里糊塗的默認他的存在,若不是方以智惦念著不想因為自己而拖累他人,不想為自己一個人的安危而導致二十年辛苦建立的反清力量被牽連暴露,不想因為自己而導致兒子親友罹難,他躲到死都不見得有人真正辦他!

    可是現在,他終於出來了,毅然決然的自投樊籠,江西巡撫董衛國無奈之餘不願做出處置,轉手就將決定權上告朝堂,直呈皇帝康熙的御案。

    年輕的康熙卻沒有那麼多的花花腸子,儘管他算得上聰明睿智,胸有韜略,卻也難以猜度下面封疆大吏們肚子裡的彎彎繞,年紀和經驗注定了他做事的謀劃不周與急躁,但幾年前險之又險的拿下鰲拜獨掌乾坤,卻令他的自信心膨脹爆棚,此時可謂雄心勃勃意氣風!

    對於方以智的主動投案,康熙的興奮是有理由的,因為他馬上想到了可能以此人入手,解決一個從他爹順治時就一直頭疼不知道如何解決的大麻煩----前明遺老!

    方以智、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這些人可謂明末以來聲望達於天下的惶惶大才,每一個都那麼的驚才絕艷,可謂大明數百年文化鼎盛之代表。可問題是,這幫人都有一個共同點---不向清廷投誠!不肯接受朝廷招安封賞,寧可遨遊江湖獨守寂寞,也不願背上臣戎罵名。

    無論順治還是康熙都深深明白一個道理,要想坐穩了江山,要想以戎狄身份統治中華,光靠血腥殺戮是不夠的,必須要做到以漢治漢,掌控中華正統之話語權,即天下士林!大明朝兩百多年雖然昏君不少爛人一堆,但卻培養出來一種令人頭疼的氣質---剛烈、血性!崇禎皇帝寧可吊死煤山也不投降,真正做到了「天子死社稷」,可謂這種氣質的鑒證!

    更麻煩的是,有這種氣質的人不僅僅存在於朝堂士林官員之中,更多的是遍處民間!為了徹底摧毀這種不屈的氣質,清廷強行「剃易服」,一次又一次的屠城殺戮,從南到北數千萬的刀下冤魂,都沒能徹底將這種氣質從天下人身上清除掉,數十年來,反清運動此起彼伏,從無休歇,便是明證!

    時至今日,民間百姓被殺戮的暫時不敢昂然抗拒了,但也不過是在等待時機而已!那些有著強大號召力的名士們躲著不接受朝廷招安,帶來的惡劣影響便是大量的讀書人不肯做朝廷的官,剛剛站穩腳跟的滿清如不能將這些人徹底控制住,早晚得出大亂子!

    因此,登基以來,康熙心中始終都沒放下這個大問題,如何將這些前明遺老約束起來?殺是肯定不行了,那只會將天下讀書人推到朝廷對立面,繼而影響天下人的群起反擊;招安,這幫人又愛惜羽毛不願意當清廷的官,真正是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老鼠拉龜無處下手!

    現在方以智竟然出投案,卻讓康熙看到了一個極重要的機會!倘若能夠妥善的處理好方以智的事情,通過他向天下名士傳遞一個明確清晰的友善信號,興許就能夠折服這群人,達到兵不血刃解決心腹大患的目的!

    因此,康熙才在看到了董衛國的折子之後,高興的大笑起來,相比之下,折子中關於剿滅一群裝備精良的山匪的報告就顯得微不足道了!一群山匪只不過撼動一個縣城,一個方以智,卻可能撬動整個天下士林!那個更重要,以康熙的聰明一眼可決!

    紫禁城,乾清宮,南書房。

    康熙手把折子喜笑開顏,略帶著一絲稚氣的瘦長麻子臉上堆滿紅暈,按捺不住的站起身來回的踱步,反覆看了足有三遍,這才丟給了旁邊哈著腰恭恭敬敬候著的納蘭明珠。

    明珠最為擅長察言觀色兼且心思聰敏,雖然彎著腰垂著頭,卻並不妨礙他抬起一隻眼來斜斜的**康熙的臉色表情,這個動作一般人還真做不出來。見康熙的喜悅表情不似作偽,心中已有定計,恭恭敬敬接過來一目十行的掃過之後,迅判斷出要點所在,當即滿臉堆歡的頂禮道:「恭喜皇上!總算除卻心腹大患!」

    身為兵部尚書、經筵講官,明珠很清楚少年皇帝的心思,方以智的事情和江南反叛勢力之間的勾連傳聞,他也同樣知道的清清楚楚。現在方以智投案,往好裡說極可能將與此人相關的大量頑固分子挖掘出來一網打盡,另一個,便是明珠也猜到了方以智的身份地位之影響,利用好了的話可以解決多少大麻煩!

    少年康熙放倒鰲拜之後,念茲在茲的幾件事裡面,三藩、平台和收攏前明遺老天下士林都是核心,作為天子近臣的明珠豈能不知?

    明珠的反應度令康熙頗為滿意,他矜持的點點頭:「嗯,這董衛國卻是能幹,不枉了朕的看重。明珠,你且說說此事如何處置才得妥當?」

    聽上去是詢問的意思,明珠卻不會傻到以為小皇帝真的是在問自己的意見,聰明如他早就摸透了康熙的心性,也猜到了其心中所想,當下毫不猶豫的低頭道:「回皇上,奴才以為,『粵案』之中尚有許多未經查實之事,實不易驟下結論,可令有司盡遣人前往堪證。」

    他絕口不提怎麼處置方以智,但言辭之中卻已經點出,方以智跟廣東反賊牽連的說法有待於查實,其實就是要將兩者之間的關係撇清的潛台詞!否則以朝廷慣例,對於這種牽扯到造反的人,那是「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的!哪裡還用什麼有司堪證,宰了就得!明珠是判斷出來,皇帝是要想法子將方以智從麻煩中摘出來,然後將其折服收為己用!

    康熙滿意的點點頭,他的確是這麼想的。對於方以智這個案子,他根本就不想弄成鐵案,否則真要是證明了此人跟廣東造反案有關聯,甚至像舉報人所說的「乃其中魁」,除了滿門抄斬誅其九族,沒別的路可走!倘若真的這麼收拾了方以智,不知道要寒了多少人的心,造成的惡劣影響想要挽回,不知道要費多大的功夫!

    而董衛國的折子中,隱隱約約的也對方以智的事情含糊其辭,沒有定論,也讓康熙大略猜到了此人對江南士林影響之大,不可輕易處置的意思,這卻正中了他的下懷!

    不僅如此,康熙還想到了另外一種可能,董衛國所代表的,不止是他一個人的意思,更有可能代表了江南官場對方以智的某些看法,那麼接下來必然有更多人對此事表看法,到時候再做寬處,就顯得他處事深思熟慮,而非急躁粗糙,同時也更有了足夠的理由和支持按照自己的心意落。

    「那就先這麼著吧!」康熙沒有馬上給出批復,且按下不提。

    果不其然,第二天兩江總督麻勒吉的折子就上來了,緊隨其後相當數量的江南官員明裡暗裡的托人說清打問,甚至連朝廷中也有些官員代為央告,裡裡外外的意思都是說方以智被冤枉了!

    康熙順勢批復董衛國,將方以智往廣東對證!

    小遊戲,等你來現!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