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太上老君

龍騰世紀 第十三章 穿越時空的風花雪月 文 / 太上老君

    孔丘從來沒聽說過有什麼叫太上的地方,但是他是摯誠君子,只當自己學識淺薄,不曾聽過此等地名,不會懷疑杜營在吹牛。

    杜營也很無奈,騙孔丘這傻子太沒成就感了。

    消除心結的兩人一路上開始有說有笑起來,孔丘不斷的請教問題,杜營則是有問必查,查到就答,無意間自己也學到了不少東西。

    孔丘知道杜營比自己大不了幾歲之後也不再言必先行禮,但是語氣之間還是那麼恭敬,不敢怠慢。

    兩人關係融洽,學問漸漲,不知不覺一路行來,不知不覺到達齊國都城臨淄。

    還未進城,兩人便以有些激動,杜營是高興即將看見這個時代數一數二的繁華都市,魯國的那些城市看得他都倒了胃口,不過就是一個包了城牆的小鎮,進入齊國後也沒好多少,這種東西也敢叫城?難怪後世會被樂毅撿豆子一樣連下七十餘座。

    進大都市,過夜生活。

    懷著如此美好願望的杜營當然有些迫不及待。

    在杜營眼裡管仲一輩子幹的最牛一件事就是讓婦女賣笑以充軍資。

    把私下裡一件齷齪不堪的事合法化,透明化,神聖化。

    後世哪怕孔孟也不敢拿這個事情做文章攻擊管仲。

    敢罵就等於是不識大體,不知國與百姓誰輕誰重。

    何況在這個時代女性還算不上百姓,只是一種介乎於奴隸和百姓之間的低級階級。

    像孟子那種從小不好好學習的主,孟母都不敢用拳腳教育,氣的只能拿剪子絞自己織的布出氣,與其說是孟母涵養好,不如說是地位低,根本管不了孟子,所謂的剪布象徵半途而廢,只怕是後世的穿鑿附會之說,根本原因杜營猜測是因為沒有布就沒有收入來源,孟子餓了幾頓後為了溫飽問題,自己學乖了,要不然為什麼孟子長大以後老想又吃熊掌又吃魚,只怕是小時候餓得很了。

    犧牲一批近似於奴隸的婦女,換來軍隊的強大,吸納了有錢人的閒散資金,安撫了血氣旺盛的青壯,維持了治安穩定。

    哪怕是一代聖人孔子老了老了還要讚歎道:「要不是管仲,搞不好我今天要當食人族了。」

    馬上就要見識到春秋第一風月都市,這就是華夏的阿姆斯特丹啊。

    想到這裡,杜營笑的眉毛鬍子都抖起來了,形象極其惡劣。

    孔丘的激動和杜營不同,在路過淄水河邊時,孔丘幾步衝到河邊,雙膝跪下,以頭探入河中沖洗良久,肺中氣盡露頭之後,又以手澆水於身,全不顧冬日淄水的寒冷。

    杜營哪裡看過這架勢,平日裡以守禮為生命的孔丘如此放浪形骸,莫非這河水有什麼問題?

    是能長生不老還是刀槍不入?或者這是子母河?

    杜營一時之間連城內的紅燈區都忘了,呆呆看著猶自洗冷水浴的孔丘。

    全身濕漉漉的孔丘總算回來了,寒風凜凜之下健壯如牛的他也不禁有些抖。

    杜營終於忍不住問起孔丘原因。

    原來兩人已出魯國多日,孔丘實在是有些想家了。

    今日得見淄水,因為其源於魯山,故而孔丘想起魯國來了,這才一時衝動,去強身健體了一把。

    杜營催促了一下青牛,打算盡快入城找店安頓,讓孔丘換衣。

    行至城門,不愧是齊國都城,規模之大,光是外牆就比魯國那個寒酸的曲阜長了兩三倍,城牆高聳,士兵林立,確是大國風範。

    門衛對高大魁梧的孔丘多看了兩眼,問話後放行,至於杜營則是看都不看,想來這老頭也做不出刺王殺駕的高難度動作,直接揮手過人。

    這個時代還沒有人意識到廣告的重要性,店舖都是以店主名字為名。

    店主叫張三,店名就叫張三店,張三若是死了,他兒子叫張四,店名就改名叫張四店,幾百年以後才會有人現年代是一塊金字招牌,就把祖上一個最出名的祖先名字鎖定不改了。

    再以後就變成了為了討好那些自以為是的文人,把原來是為了互相區分的店名,改成狗屁不通的拽文,越偏僻深奧越招那些騷人喜歡。

    就近找了家叫「離固」的店住下,讓孔丘換下濕衣服,誰知孔丘第一次見到這兩個齊國文字,以手代刻刀,臨摹了好久才進門。

    安頓下來,杜營給孔丘留下一堆功課後自己躡手躡腳的翻牆溜走了。

    --------------------

    問了幾個路人,杜營才跌跌撞撞的找到人市,前面一半是買賣奴隸婢女的地方,轉到後街,豁然開朗,來來往往都是火急火燎的壯男,個個一路小跑,蔚為奇觀。

    同樣,路人對於杜營這種滿頭銀白的老年人還有興致來這種地方,其他人也是異常佩服的,這是哪路神山上下來的練氣士?如此老當益壯,甚是了得。

    隨著人流找了一家門面最大的店,杜營帶頭衝了進去,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在外面更打眼。

    「媽媽,開個包廂,來兩個果盤,一箱啤酒,選十個好白菜我來挑。」杜營彷彿回到了那個如魚得水的年代,進門不加思索的順口出溜出來了,一口現代腔,裡面還加了黑話,齊國人能聽懂才有鬼了。

    一屋子男男女女木然的看著這個大聲嚷嚷不知道說些什麼的老頭。

    尷尬。

    很尷尬。

    杜營以比進門快十倍的度衝到大街上,迅在牆拐角處消失不見。

    十分鐘後。

    剃掉一把白鬍子,換了一身黑衣的杜營出現在街道口。

    色心堅強的他換了另一家店低調進入。

    二十分鐘後。

    杜營狼狽的逃了出來。

    一路飛奔數里,杜營這才在一棵大樹邊停下。

    坑爹啊,這叫什麼事啊?

    杜營本來以為今天可以開開葷,古風一把,哪成想女閭之內全是壯婦,膀大腰圓,不遜色於男子。

    差點成了芙蓉姐夫的杜營只得抱頭鼠串。

    這歸咎於杜營的無知。

    其實在春秋戰國時期連年戰亂,導致了弱勢人種的淘汰。

    在這個尚武的年代,體型決定了一切。

    各個國家無不以招納勇士為要務。

    三個毫無大腦的肌肉男就可壓制的齊國國君向向晏嬰求救。

    一些國君自己就是級大力士,比如那個強行舉千鈞鼎致死的秦武王。

    這樣的體格絕對不是什麼柔弱女子能生養的。

    數百年自然進化後淬煉出來的民族,在秦朝大一統之後由於物質的充分給予下,造就出兵馬俑式的高大人種。

    之後的漢朝士兵能夠在對匈奴作戰中以一敵十,固然是兵甲犀利,但是和身體素質也有很大關係。

    哪怕是婦女,也是以強健能生養為美,《詩經》裡面也有拿「碩大無朋」來形容美女的,可以想見當時的觀念。

    至於像莊姜這樣的瘦弱女子,哪怕她是齊國國君的妹妹,也只能和親到三流國家衛國去。

    楚王好細腰,這在後世來看簡直是再正常不過了。

    在當時中原卻被當做大大的怪癖,醜聞來傳播,比同性戀還來的火爆。

    可見這個年代骨感是沒有市場的。

    也許幾十年後一個叫西施的病美人會改變天下人的看法,但不是現在。

    杜營來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