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職場校園 > 一代帝王劉義隆

龍騰世紀 第六十四章 北方的那個強大的對手 文 / 一代帝王劉義隆

    在臥病期間,劉義隆屢屢以國家艱難天下未一叮囑臣下,而劉湛等人也在皇上垂危期間以北有強虜天下艱難為辭欲立長君.其時天下如何艱難,魏人如何強盛,請待一一道來。

    先從西部說起。

    漢代以梁州為益州,到了曹魏時平定了蜀地,又立梁州,治所設在漢中南鄭(在今陝西漢中),而益州以成都為治所。到了後代,李氏佔領了梁、益二州;李氏滅亡之後,晉氏末年譙縱又佔有漢中。譙縱滅亡,晉宋之際梁州刺史以漢中苞中縣為治所,即所謂南城。

    益州刺史劉道濟任用長史費謙和別駕張熙擾亂了西蜀,後來亂黨雖被剿滅,但時有散餘力量出山騷擾。此後不久,與益州接壤的梁州刺史甄法護也多行不法之事,致使梁州境內民怨沸騰,朝廷就任命外戚蕭思話取代甄法護。就在蕭思話赴任途中,世代居處在漢中的氐族大帥楊難當乘機率兵進攻漢中。他們先攻破白馬,俘虜了晉昌(轄境約當今陝西石泉、紫陽和湖北竹溪一帶)太守張范;甄法護派兵迎擊,也敗退了。楊難當又趁勢進攻葭萌(在今四川廣元,晉壽郡治所),俘獲了晉壽太守范延朗。

    甄法護既連連敗退,而南城又被氐兵焚燒摧毀不能固守,於是不得不棄南城奔向洋川(郡治所在今陝西西鄉)。這樣楊難當就佔有了漢中之地。

    蕭思話到任之後,派遣他的司馬、建威將軍兼南漢中太守蕭承之奮力苦戰,楊難當也讓他的兒子親自率領萬餘步騎兵合擊蕭承之。兩軍相拒四十餘日,氐兵包圍蕭承之數十重,雙方短兵相接,弓箭不能用,而氐兵又都身穿犀甲,宋軍戈矛無法刺入,蕭承之就學高祖北伐姚泓時朱石對付魏人的辦法,把長槊截斷成幾尺長,然後令力士用大錘奮力錘擊,那飛出的短槊一槊能從數人身上洞穿,氐兵無法抵擋,潰散而去。這時平西將軍、荊州刺史臨川王義慶也派遣龍驤將軍裴方明從益州趕來增援,這才平定了漢中,收復了失地,蕭承之隨即派兵戍守葭萌水之津關。

    甄法護因棄鎮而逃被賜死獄中。漢中雖失而復得,但益州、梁州相繼擾亂,這到底還是讓病中的劉義隆為之懸心。

    氐人的侵奪,在宋人看來,不過是小寇的騷擾;宋人最強大的對手,當然非拓跋魏莫屬。

    自朱修之隨從魏主拓跋燾討伐北燕馮弘時起,魏人又多次進攻北燕。北燕畢竟是個小國,哪裡經得起魏人鐵騎三番五次的蹂躪!更何況北燕國有內難:馮弘即王位後,不立嫡妃王氏,卻立慕容氏為王后,於是王氏所生長子馮崇兄弟三人相繼降魏;馮弘大怒,兵圍困長子馮崇,魏人派兵相救。不得已,馮弘派遣使者請求與魏人媾和,遭魏拒絕;馮弘只得上表稱臣向魏人請罪,同時請求讓小女充魏主掖庭。魏主笑納了他的小女,但同時要求徵召他的太子王仁入魏,實際上是想以他的太子作人質。這個要求過於苛刻,於是馮弘轉而向宋稱臣進貢,同時求救於宋。

    這時劉義隆臥病在榻,而當政的司徒義康和劉湛又心不在此,況且兩國相距懸遠,他們覺得鞭短莫及,最終只是稱詔封馮弘為燕王。宋人因馮氏居處在龍城(今遼寧朝陽)——又名和龍,就稱北燕為黃龍國。

    魏主見馮弘不送太子來,就兵四萬進攻他;馮弘不得已,一邊以牛酒犒勞魏軍,同時獻犀甲三千,一邊再次向宋求救。等了些日子,馮弘見求救沒有回應,不得已,他決定東奔高句麗(又作高麗,其時佔有朝鮮半島和遼東半島等地)以圖後舉。

    高句麗王得到消息後,派兵到和龍城外迎接馮弘;但燕的尚書令郭生不願投奔高句麗,就打開城的西門迎魏軍。魏軍懷疑有詐,不敢入城,郭生就率兵進攻馮弘;馮弘打開東門迎高麗兵,郭生戰死。高麗兵入城後脫去破衣,扔掉舊器仗,盡取武庫裡的精良裝備,隨後又大肆擄掠。馮弘率城中軍民東奔,臨行,焚燒了宮殿,大火十日不滅。燕人方軌東進,隊伍前後綿延八十里。

    馮弘到了遼東,高麗王高璉用「馮君」稱呼他,落難的馮弘聽了,既慚且怒,仍以君王的身份稱制責備高璉,這真是在人屋簷下,還要昂著頭。高璉也憤怒了,就把他安置到了偏遠的平郭(在今遼東半島),不久又遷他到更遠的北豐。馮弘平素就鄙視高麗,因此雖然寄人籬下,卻仍然像在龍城那樣執行他的政刑賞罰,高璉就奪其侍者,又取其太子作人質。馮弘忍無可忍,再次上表求宋人營救。

    這時稍有好轉的劉義隆就派遣使者王白駒率領七千人前往迎接,同時命令也向宋稱臣的高麗王高璉資助馮弘並遣送他。高璉不想讓馮弘南來,就派遣部將到北豐城殺了馮弘並其子孫十餘人。

    在屢攻馮弘期間,拓跋燾又率領大軍到隰城(今山西汾陽)進攻居處在山谷間的匈奴別種山胡白龍。拓跋燾輕視山胡,常常只率數十騎兵登山臨視。白龍探知實情後就在十多處埋伏壯士乘機襲擊,拓跋燾驚墜馬下,白胡壯士已抓住他的衣角,他的身邊勇士以身遮擋並大呼奮擊,最終勇士身中十餘創,他才得以倖免。這件事大大激怒了拓跋燾,不幾日,魏軍大規模圍剿山胡,斬了它的領白龍,屠滅其城,拓跋燾把城中女子全部賞賜給了隨行的將士。

    就在圍攻馮弘的時候,拓跋燾就有意攻取位於河西(泛指今山西呂梁以西的黃河東西兩岸)、建都於姑臧(在今甘肅武威)的北涼。北涼王蒙遜自晉安帝時殺了段業,篡有其國,至今已逾三十年。

    早幾年,蒙遜曾經有個叫曇無讖的沙門,自稱能讓鬼治病,並有秘術,蒙遜因此器重他稱他為「聖人」,蒙遜還讓自己的女兒和兒媳都去跟他學習秘術。拓跋燾知道這事後,就派遣使者李順出使北涼徵召曇無讖,蒙遜先留下曇無讖,隨後又殺了他。拓跋燾因此懷恨在心。為瞭解怨,後來蒙遜又許諾把女兒獻給拓跋燾;但不久蒙遜病亡,其子牧犍(宋人因遠途轉譯音訛,稱他叫「茂虔」)繼位。牧犍稱先王遺意,派使者把他的妹妹興平公主送到魏,拓跋燾拜她為右昭儀。

    其後拓跋燾又採用和親政策,把他的西海公主嫁給居於北部的匈奴別種柔然敕連可汗,又娶敕連可汗的妹妹為夫人,拜她為左昭儀。

    拓跋燾一邊拜涼王的妹妹為右昭儀,一邊卻在作滅涼的準備。到了元嘉十四年,拓跋燾為了招撫西域諸國,考慮到涼州處在通往西域的路中,就把自己的妹妹武威公主嫁給了涼王牧犍。但涼王私通他的嫂子李氏,兄弟三人都相繼嬖愛李氏,而李氏嫉妒武威公主,就和涼王姐姐設計投毒毒害武威公主。拓跋燾得到消息後急忙派他的解毒醫乘驛站快馬飛奔急救,公主這才得以大難不死。因此事拓跋燾大怒,將窮治李氏,就征李氏去平城。涼王牧犍愛戀難捨,就厚給李氏資財讓她暫時離開都城姑臧,到酒泉去避一避。魏的使者從西域回來,又說涼王雖然外修臣禮實懷2心,拓跋燾於是決計攻討涼州。

    為了攻討涼州,拓跋燾先問計於謀臣崔浩。崔浩認為牧犍既懷2心,就不可不誅,若出其不意,「擒之必矣」!弘農王奚斤等三十餘人卻認為牧犍心雖不純,但職貢不絕,朝廷又待之以藩臣,妻之以公主,況且前不久大軍北討柔然空手而歸,又因缺少水草人馬多死,如今人馬疲乏,不可大舉。又有人說涼州土地貧瘠,難見水草,大軍若至涼州,牧犍必定嬰城固守,一旦軍無所掠,則難以生存,因此都勸拓跋燾切勿出兵。

    這時,曾十多次出使涼州的尚書李順因受涼王賄賂,就證實說姑臧一帶都是枯石,絕無水草,大軍若至,人馬飢渴難以久留。拓跋燾令崔浩與奚斤、李順等人相詰難。崔浩博聞廣識,說:「《漢書·地理志》上說『涼州畜為天下饒』。若無水草,牲畜又如何繁衍?漢人絕不會在沒有水草的地方築城郭建郡縣,姑臧自然不會例外。」群臣離開以後,振威將軍伊馥也對拓跋燾說:「涼州若果真無水草,牧犍如何建國?崔浩所言為是。」於是拓跋燾親率大軍西攻涼州,讓侍中宜都王穆壽輔佐太子拓跋晃留守國內。

    涼王見魏大軍突至,大驚失色,一面向柔然求救,一面派遣他的弟弟率兵萬餘人出戰城南,結果涼兵望風潰散。拓跋燾讓部將喊話令牧犍出降,牧犍嬰城固守。這時拓跋燾才看到姑臧城外水草豐饒,城東西門外湧泉匯合於城北,水勢浩大如河。不久,牧犍被逼無奈,率五千人出降,魏軍收其城內居民二十餘萬人,倉庫珍寶不計其數。

    拓跋燾在涼王宮殿大擺宴席大會群臣,他對著群臣說:「崔公智謀有餘,朕不以為奇;伊馥弓馬之士,見識卻能與崔公相同,實在奇啊!」魏軍東歸,把牧犍宗族以及涼州吏民三萬戶遷到京都平城。

    拓跋燾西伐涼州時,柔然敕連可汗曾乘虛襲擊平城,平城大亂。但因柔然別部遭魏軍重創,敕連可汗才向漠北遠遁。

    與此同時,另一個居處於青海一帶也是逐水草廬帳而居的民族吐谷渾的君王慕利延,聽說魏人滅了北涼,大懼西奔。拓跋燾因其兄當年曾有擒獲夏主赫連定之功,就派使者前去撫慰他,慕利延這才回居故地。

    至此,這個比劉義隆早一年即皇位卻比他年小一歲的魏主拓跋燾,憑著他的智勇,經過連年的征戰,終於騎在馬背上統一了北方,結束了自五胡亂華以來北方的混亂局面。

    所有這一切,不久都讓一次次從死神邊走過來的劉義隆知道了。他漸漸康復了,他也有了隔世之感。他感到震驚,他震驚於對手所做的一切;同時,他又感到氣惱而沮喪,那是因為出使北魏的使者帶回來的那句話——拓跋燾在聽說宋人殺死了檀道濟以後輕慢地對宋使者說的那句幸災樂禍的話:

    「檀道濟死了,吳人不足懼!」北方人往往稱南方人為吳人。

    這正在崛起的強大的北方,給南國君臣造成了巨大的精神壓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