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風呼嘯,草木蕭瑟,天陰沉沉的,似乎馬上就要下雪。在這凜冽的寒風中,一支黑壓壓的大軍正頂著風頭而行,與這周圍肅殺的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支大軍中散出來的火熱激情,所有的人都是那麼的鬥志昂揚,隨著鐵皮鼓的鼓點聲堅定的踏動著步伐。
他們全是步兵,跟在他們身後的則是數百輛拉著輜重的馬車,趕車的馬伕嘴裡不停的喊著,手裡的鞭子也不停的在空中揮舞著,出「啪啪」的響聲。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鎮虜軍所派出的一支部隊,他們的使命是進入陝西,支援那裡的忠明武裝,並阻止張獻忠進入陝西。
經過一夜思考,林清華最終決定派兵入陝。他將鎮虜軍中最精銳的第一師和新組建的第十四師與第十五師整編為第一軍,由第一師師長沈猛兼任第一軍軍長。這支部隊在進入陝西後,將派出一個旅前往西安一帶,支援那裡的孫守法軍,並帶去贈送給孫軍的五千支燧槍。剩下的部隊將在軍長沈猛的親自率領下前往漢中,阻擊張獻忠的軍隊,並趁勢佔領漢中。
在送走了第一軍後,林清華並未清閒下來,他必須抓緊時間處理一些重要的事情,而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訓練軍隊了。除開留守開封的兩個師和派往陝西的第一軍外,駐紮於西平寨附近的鎮虜軍共十個師,由於很多士兵都是新補充的,所以其戰鬥力下降了很多,雖然經過兩個月的整訓,其戰鬥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還遠遠沒有到讓人放心的程度。為了激起士兵們的榮譽感和自信心,林清華在這十個師中又舉行了一次「比武大會」,不過其內容有了些小變化,由於天氣轉冷,原來的游泳渡河改變為劃羊皮筏子渡河,每支部隊有三十支羊皮筏子,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所有參加比武的人運過河去。
有了第一次比武的經驗,這一次就順手多了。隨著第七師師長凌飆從林清華的手中接過「擲彈兵師」的錦旗,鎮虜軍中的第二個「擲彈兵師」的榮譽稱號誕生了。為了鼓勵士兵們爭奪此榮譽稱號的**與鬥志,林清華規定凡是「擲彈兵師」的官兵,其每月的軍餉增加一倍,同時規定此榮譽稱號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動的,每年將舉行這樣的比武大會兩次,勝利的師將獲得此稱號,失敗的將失去此榮譽稱號,而且其增加的軍餉也將被撤消。
除了練兵之外,林清華還組織起各寨、各村的農民,利用農閒修理道路,為將來的快調兵做好準備,他還在河南全境恢復了驛站制度,沿著主要道路,每隔一百里設立一個驛站,每個驛站配備一名伙夫,一名獸醫,伙夫兼任驛站的驛長,他負責管理手下的獸醫和十名驛卒,每個驛站都飼養三十匹快馬,並由獸醫和驛卒精心照料。因為驛站屬於很重要的軍事目標,所以每個驛站均配備十二支步槍,現在還是燧槍,等到後裝槍製造出來後,將全部換裝後裝槍。
由於現在的河南全境都已納入林清華的管轄,所以他的日常事物也就多了很多,最讓他感到頭疼的是缺少地方官吏。雖然林清華不太願意讓朝廷派人來河南當地方官,但他實在也拿不出合適的人選,所以他不得不向朝廷上奏章,希望能盡快派些地方官來,協助他維持河南的秩序。而在這些官吏到來之前,河南那些新光復的地方的實權也就不可避免的落入了地方豪強的手裡,這些人目無國法,為非作歹,魚肉鄉里。林清華對付他們的辦法有兩手,一種辦法是將其納入「河洛聯寨」,使其為我所用,但當那些人不知好歹,硬要與林清華硬頂的時候,林清華就會採取第二種方法,用鎮虜軍前去進行武力鎮壓,既消滅了異己,又鍛煉了軍隊,更為重要的是,每剿滅一個地方豪強,就能繳獲大量的財物與糧食,這就大大的緩解了林清華的財政壓力。
說起河南的財政,林清華就直歎氣,經過多年的戰亂和災荒,河南的經濟全面衰退,百姓已把每天能喝上三碗稀粥當成是富裕的標誌,雖然豫南的情況好點,但仍不能作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幸虧先後從劉洪起和大順軍那裡得到大量財物與糧食,否則林清華早就破產了。現在林清華的腦子裡全是銀子,能想的辦法他都想了,但還是不能阻止銀庫中的銀子一天天減少的趨勢。
林清華想開源,但窮困的河南無源可開,他想截流,但鎮虜軍這支現代化的「吞金獸」每天都在消耗著大量的金錢,何況還有那正在開工建造的槍廠和火藥廠,它們所生產的產品還未問世,就已經吞噬了林清華大筆的金錢。
為了撈錢,林清華絞盡腦汁,甚至打起了軍火的主意。他知道黃得功和李成棟對燧槍很感興趣,只是由於南京的產量不大,而且朝廷也對火器加強了管制,所以他們不能大量裝備,在他們的部隊中,燧槍的數量均未過三萬支,他們對於鎮虜軍很是羨慕,多次向林清華表示願意從他那裡購買燧槍。
自從林清華在工匠中實行一帶二的學徒制度後,他的燧槍產量就成倍提高,庫存量已達三萬餘支。不過由於林清華已決定生產更先進的後裝槍,所以他命令工匠停產燧槍和火繩槍,現在他因急需金錢,因此又下令從工匠中選出數百人繼續生產燧槍,並將這些槍賣給黃得功和李成棟,先後賣了近五萬支。
工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林清華的努力,財政收支終於暫時平衡了,而且他所期盼已久的後裝槍也順利的生產出來了。當工匠把生產好的十支樣槍拿給林清華看的時候,林清華差一點高興的跳起來,他仔細的將槍從頭到腳的看了一遍,不住的誇獎工匠,並向每個參加研製工作的工匠各獎勵三十兩銀子。
雖然這些槍很粗糙,槍管很粗,表面處理的也不好,但它們確實能射擊,而且還很準。槍的表尺射程是三百丈,為單裝填,空重九斤。最有特色的是槍所用的子彈,彈頭為尖頭鉛心銅皮船尾形,彈殼為銅底紙筒混合型,而且它的彈頭與彈殼是分離的,並不是一個整體,因為通過實驗,工匠們現,若是將彈頭與彈殼裝在一起,那麼在劇烈的運動過程中,彈頭可能會脫落,甚至將彈殼前部的紙筒撕破,所以不得不將彈頭與彈殼分開。在射擊前,士兵必須先將彈頭從槍膛塞進槍管,然後再把彈殼塞進去,由於彈頭前面有膛線的阻擋,而後面則被彈殼緊緊頂住,所以彈頭被牢牢的限制在槍膛的前部,不可能滑動,火藥擊以後,彈頭就能順利的沿著膛線飛出槍管。
經過幾天的嚴格實驗,林清華決定立即大批量的生產這種後裝槍,並將這種槍命名為「快槍」。雖然在桐柏山設立了數十個生產車間,但快槍的產量並不大,即使是工匠們三班倒,日夜不停的生產,也只能保證每月三千多支的產量。當第一批快槍被生產出來後,林清華立即用其武裝了近衛旅,並將近衛旅淘汰下來的燧槍又賣給了李成棟。
看著近衛旅的士兵們練習操作快槍,林清華得意萬分,但他很快就想到,若是只有步槍而無手槍的話,那麼騎兵和軍官們就沒有合適的武器,於是他立即動手設計後裝手槍。開始他想比照著他手上的那支轉輪手槍生產一種軍用手槍,但他很快現,以現在的技術,很難保證加工精度,而這將嚴重影響轉輪手槍的氣密性和安全性。他思來想去,覺得還是按照抗戰時期根據地的土法,生產一種俗稱「單打一」的單手槍,這種手槍一次只能裝一子彈,但其結構簡單,造價低廉,適合大量裝備部隊。為了減輕後勤壓力,這種手槍所用的子彈與步槍完全一樣,因此其後坐力較大,但由於槍管短,所以其後坐力還在人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當林清華將手槍的設計圖紙交給工匠,還沒來得及喘口氣,朝廷的敕使來了。這次來的不是太監,而是一名吏部的官員。當他在跪著的眾人面前念完聖旨後,包括林清華在內的所有人都有些茫然不解,因為聖旨裡用非常嚴厲的口吻訓斥了林清華,責備他不顧同僚之意,蓄意挑起與左夢庚的爭端,並以此為借口解除了他的豫魯督師之職,改授為河南總督。
林清華對於將他改授河南總督並不意外,因為這是他與黃得功、李成棟說好的,但他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朝廷對有投降滿清嫌疑的左夢庚那麼客氣,而對自己卻那麼的刻薄。
林清華起身,接過聖旨,看了看那吏部官員的表情,但那張冷冰冰的臉上什麼也看不出來,正茫然間,那敕使又拿出了一份聖旨來,林清華等人又不得不跪了下來。
這次的聖旨倒沒有責備林清華的意思,只不過是向他和黃得功、李成棟等軍鎮的將領宣旨,要他們在接旨後的三十天內趕回南京,因為皇帝召他們回京商議軍機大事。
送走了敕使沒多久,莫不計派來的信使就急匆匆的趕來了,他交給林清華一封莫不計寫給他的密信。林清華拆開信一看,心中暗暗一驚,因為在信中,莫不計提醒他回南京時一定要多帶人馬,因為此次朝廷召集軍鎮將領回去,實際上是為了「削藩」。
(這幾節寫的糙了點兒,大家將就著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