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不羈少年

龍騰世紀 三斷奇案(23) 文 / 不羈少年

    眾人似信似不信,皆滿含疑問向宣習瑞看去.

    宣習瑞忽仰頭大笑起來。吳知府等都不懂宣習瑞在這個時候還能笑得如此大聲,一個個不由愕然,想不通宣習瑞在笑什麼,難道是笑韓山說錯了麼?

    「不錯!」宣習瑞猛地停下笑來,道,「為此劫案的是我,簡鼎石也是我,想通過這個計謀奪得葉家家業的還是我!我自認這一計策劃周詳,完美無缺,不想卻如此輕易便為韓少俠所識破,而且從頭到尾絲毫不差,韓少俠當真是機智過人,聰明無雙!如此少年,實是人中龍鳳,世間少有啊!」

    韓山微微一笑,道:「宣先生過譽了。閣下設這一樁陰謀確實費煞心思,不過有一個真理卻是顛撲不破、亙古難翻的,那便是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今晚葉律為、孫泰年、韓山三方斷此劫案之過程當真是百轉千回,奇峰迭起。且不說葉律為和孫泰年的誤判,就在宣習瑞已一一親口承認韓山所指後,眾人仍是難以反應過來。對於他才是此劫案的真兇主謀難以相信,更想不到他為此迷離奇案的目的,竟然是為了謀求葉府的百萬家業錢財!

    當真是應了那句老話: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葉夫人等想及這種種一切,都忽生出些許的悲哀來。

    宣習瑞忽一甩袍袖,道:「廢話少說。宣某現今只有一個要求,不知韓少俠肯不肯答應。」

    韓山道:「宣先生請講。」

    宣習瑞道:「我自知非你們合手之敵,不過一對一卻就難說了。如果韓少俠有種的話,就與我公平一戰。我若輸了,任由你們處置;我若贏了,由我父子離開,日後我等定隱居山林,決不再為一件不良之事。身為江湖中人,韓少俠應該知道我提這樣的要求並不算過分。不過你們不願放棄眼前人多優勢,定要聯手擒我,我也是無話可說。」

    這段話不乏激將之意。李永軍、王會志、李樹生、岳海濤、王煥旺、朱攀登、杜愛國對此也是表現各異,所持不一,有的不以為然,明白自己等就算聯手對付宣習瑞也決不算沒種,有的卻是憤憤不平,直欲立刻衝上去替韓山和宣習瑞大戰一場。

    不等他們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韓山卻已先迎上一步,道:「既然宣先生說了,韓山便陪宣先生過兩招玩玩。宣先生號稱神腿扳山,在下正好名叫韓山,不論神腿也好,神拳也好,今日就看宣先生扳不扳得倒在下這座小小的山了。」

    聽到這句話,李永軍等即將到口的言語又收了回來,各凝身立定觀望著韓山和宣習瑞不復再言。

    吳知府、葉夫人等對於韓山答應宣習瑞的要求不並不覺意外,他們只是都隱隱覺得韓山太過衝動了,萬一不小心落敗的話,眼前這般大好形勢日後怕是難再遇到了。一想到宣習瑞乃是這樁劫案的真正兇手,眾人仍覺彆扭,甚至有些分不清究竟是盼望他戰敗遭擒,還是得勝逃走。

    韓山道:「宣先生請!」

    宣習瑞見目的達到,也不打話,撲上一掌斜切向韓山脖頸。

    韓山稍一縮身,快若流星地拔出劍來,劍尖朝前,正指住了宣習瑞前胸。

    看似韓山只拔出劍來未出劍招,但這一指卻已先封死了宣習瑞這一掌的來路。手中有劍自長過宣習瑞單獨一條手臂,宣習瑞若繼續向前,不等他掌及韓山身軀,自己的胸膛已先被一劍洞穿了!

    宣習瑞去勢不減,忽一繞身,已由一側向韓山又擊出一掌。

    韓山回劍一旋,正朝宣習瑞攻來這一掌削去。若宣習瑞仍要攻掌向前,這條手臂勢必被韓山一劍砍下不可!

    兩人須臾間交手六七招,宣習瑞看上去雖身法快捷,招招搶攻,但每一著都為韓山隨便一出劍便全然拆死,看似宣習瑞已佔盡了先機,實則他一點兒便宜也沒有佔到。通過剛才李永軍、朱攀登與宣習瑞的比試,浪蕩八帥已看出些許宣習瑞所藏武學的深淺,他們自瞭解韓山的本領,雖一個個都密切關注著場中的比拚,卻並未有什麼擔心緊張之情。

    又拼了數招,韓山劍勢忽一轉,輕柔一劍斜撩而上,反攻向宣習瑞的左肩。

    宣習瑞側步閃開,連擊兩掌,韓山退身只避開第一掌,便執劍刺過,又是以兵刃優勢迫得宣習瑞撤掌自保。

    兩人於此際方真正一來一往、有攻有守地斗於一處。

    對於浪蕩八帥的武功,僅聽江湖傳言就知有何等神奇。縱然傳言稍有誇大,李永軍、韓山等已用一舉廢除身為揚州第一大幫派的虎彪勢力之主胡彪及其手下十猛獸的武功證明了他們的功夫的確不凡。所以此刻韓山在毫無證兆的情況下輕易奪回先機,還手反擊將戰局扳平,牛代棠、候育江等會武功者並不覺得太過稀奇。

    觀韓山出手,只見其劍勢飄渺,來去無痕,輕柔不乏沉穩,靈動更顯迅捷。偶爾如同仙人一擊,突如其來的一招妙著使觀者無不認定宣習瑞幾乎要就此落敗了,哪怕這一招在宣習瑞全力閃躲之下終以數分之差而落空,眾人也要暗讚此招如神來之舉,奇妙之極。有時韓山手中鐵劍已化若一團雲霧,不顯任何暴戾之氣,反而隱有祥和之色透出,變化流轉不停地裹在宣習瑞周圍,攻擋之中盡將宣習瑞的一切招數都化於無形。如此種種,使有的人在看這場不亞於性命相搏的比拚時,竟從韓山的劍法之中生出一種美不勝收之感!

    這其中,又以候育江和葉如詩對韓山的功夫感受最深。候育江曾在韓山手下吃過苦頭,之後還有曾有不服懷恨之心,雖則後來為韓山的人品而甘棄前嫌,但對那次落敗終是心中難平。現今在韓山斷此劫案後又觀他功夫高絕如此,一切不服不平之心盡去,只是歎惜自己只怕再練幾十年,也決非韓山對手。葉如詩當初和韓山比劍因韓山故意相讓而始終難分上下,由此葉如詩對韓山漸生情意,認定了他們是天生的一對。可是當她知道了韓山的真實本領後,由於「天生一對」之想破滅,她一時又對韓山恨到了極點。接下來的數日雖慢慢諒解了韓山,不過終究轉不過這個彎來,直到現在仍是如此。韓山以無敵智慧和高絕藝破此七巧蓮花燈劫案,助葉府脫危離困,她在感激之餘,想到韓山向她隱瞞功夫仍覺彆扭。對於眼前這場比武,就算宣習瑞是她姑父,她自也不會盼望這個設計害她親人、謀她家產之人得勝,但念及日後如何面對韓山,到底該不該和他重歸於好時,她卻就有些為難起來。割捨這份感情是她一想到就心如刀割的,如果說就這樣原諒韓山,她又覺得自己太沒面子,也太便宜韓山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