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世紀 > 武俠修真 > 不羈少年

龍騰世紀 三斷奇案(18) 文 / 不羈少年

    韓山道:「宣大少強言解釋說他只是聽說過,又沒有去過鳳滿樓,怎麼會知道這道菜?」說到這裡,他忽一笑,道:「其實正如宣先生所言,鳳滿樓並沒有什麼展翅艷鳳,**中沒有,菜中也沒有,這只不過是在下隨口編出來試探宣大少的罷了。宣大少的回答雖沒有什麼破綻,他解釋時那顯示出一絲慌張的眼神卻告訴在下,宣大少並未去過昆明,他說的一切,都是在撒謊!」

    宣習瑞反應過來忽地笑了,道:「好一個聰明的韓少俠,果然是人精眼亮,世間少有!」

    「多謝宣先生誇讚。」韓山道,「當晚從宣大少身上所現的這兩處疑點,再一次顯示,宣先生可能就是七巧蓮花燈劫案的為案之人。而在次日和牛總鏢頭切磋之後,舍弟調查飛鶴鏢局的鏢師已全部查完,這些鏢師沒有一人和什麼可疑之人有過來往。本來查這些鏢師是想看能否從他們身上找到破案的契機,但在懷疑到宣先生之後,沒有從鏢師們身上查出什麼東西來反而成了一種證據,從另一個方面證明了在下所想,宣先生通過宋小刀獲取了和飛鶴鏢局走鏢相關的一些消息這一點並沒有錯。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宋小刀雖非局中鏢師,但他身為牛總鏢頭唯一徒弟,從師多年學到的肯定不會只有牛總鏢頭的功夫。牛總鏢頭,你說呢?」

    牛代棠緩緩點頭道:「劣徒也曾隨牛某走過兩次鏢,而且這麼多年經牛某點拔教授,他對走鏢所懂得的已不亞於我鏢局中任一位鏢師。」說這些話時,他目光不離宣習瑞絲毫。雖還有許多地方不解,他的目光中卻滿含憤怒。想到此番失鏢為他這一生所帶來的陰影以及陳宜先之死,他就恨不得生吞了宣習瑞。更令他感到氣憤的是,平常他自認和宣習瑞交情非淺,想不到最後來算計他的人,卻正是這個關係非淺的朋友!

    韓山接著道:「本來這麼多的事情已經使在下不得不對宣先生產生極大的懷疑了,緊接著又生的一件事,將在下猜想宣先生便是七巧蓮花燈劫案的幕後真兇往正確的方向又推進了一步。」

    宣習瑞道:「生了何事?」

    韓山道:「胡彪之死。」

    聽到這句話,孫泰年、候育江等心中不由一動。當時胡彪被殺距他們遭浪蕩八帥廢去武功時日不遠,候育江因而懷疑這是韓山等所為,並帶人去了飛鶴鏢局要抓韓山等回衙門。就在雙方各不相讓、弄得劍拔弩張之刻,還是孫泰年及時趕去替他們解了圍。接下來孫泰年對胡彪之死進行過調查,卻因無甚線索查到現在還沒什麼進展。現在聽韓山提及此事,孫泰年、候育江等均想聽一下,韓山對這一案有何看法,或者是否已經知道了兇手是誰。

    韓山道:「胡彪也算揚州一霸,收保護費、放高利貸為禍一方,在下兄弟廢了他的武功後他突遭殺害,這不能不引人深思一番。孫師爺看過現場,也查問過胡彪之妻,因其妻在胡彪被殺時絲毫不覺,直到天明醒來方知。在下斷定胡妻是被人點了**道才會對身邊之人遭了毒手毫無所察的。即會點**,又可知殺胡彪之人武功不弱,從此可得出三種推論:一,我等認為胡彪和七巧蓮花燈劫案無關是錯的,實則胡彪確實和此劫案有莫大之關聯,他的死便是幕後真兇殺人滅口所致。二,胡彪的仇家為了報仇,借胡彪武功被廢的機會殺了胡彪。但經分析之後在下兄弟認為這兩種推論能夠成立的可能性均很小,甚至沒有。可能性最大的乃是第三種推論,那便是真正的幕後真兇從我們兄弟廢胡彪武功一事上猜出了我等調查此劫案的一些意向,所以殺了胡彪想引我們走上岔路!既然如此,此人一定很清楚我們兄弟來揚州之意,並且十分瞭解我們廢胡彪等武功的過程。宣先生和宋小刀是緊鄰,自然能從他口中瞭解到我們的情況。在那之後在下也曾問過小刀兄,他也向在下證明,他曾對宣先生講過有關走鏢的一些事情,以及他所瞭解的有關在下兄弟的東西。另外我們廢了胡彪一干人的武功後,第一個趕到現場的也是宣先生,這豈非正合在下之推斷麼?」

    宣習瑞歎氣道:「又被你料中了!我殺胡彪確實如你所講是故佈疑局,目的是為了擾亂你們的視線,不想卻竟反因此暴露了自己,失算啊,失算!」

    候育江、孫泰年皆感震動,想不到殺死胡彪的人竟然是宣習瑞,而且這件事的因由還和這樁劫案有關,更未料到韓山竟能根據這些許微妙的聯繫猜測到了宣習瑞就是殺人兇手!

    韓山道:「這一切的一切,無不隱示宣先生正是七巧蓮花燈劫案的幕後真兇,可是在下想了又想,仍覺有處地方難以想通、猜之不透,那便是宣先生的劫寶動機。為什麼?為什麼心地善良、心腸極熱的宣先生要做這等宵小匪類才會為之之事?為什麼宣先生不辭勞苦、大費周折先行劫持蘭州曲公子脅迫葉夫人送寶又在半路將之劫去?難道僅僅就是為了這盞七巧蓮花燈嗎?不通不通,大大地不通!只要這些想不通,哪怕有再多的證據可以證明宣先生就是為此劫案之人,在下也會覺得這一點十分荒唐。」

    宣習瑞看著韓山,道:「想來韓少俠現在一定已經猜出這中間的因由了?」

    韓山點頭道:「這還要感謝孫師爺才行。」

    孫泰年愕然而視,不知自己在這中間起到了什麼作用。

    韓山道:「在我們兄弟和孫師爺的數次交往中,孫師爺有兩三次都向我等提起了葉府貨倉失火和浣心師太失蹤之事,聲明這兩點對這樁劫案來說十分重要。初時在下並未由此聯想到什麼,但在在下因為這麼多的巧合懷疑到宣先生身上後,孫師爺最後一次到飛鶴鏢局代表候總捕頭與在下和解,之後再一次談起他對這樁劫案的看法時,孫師爺又著重地提及了這兩件事。」

    吳知府忍不住問道:「代表候總捕頭和韓少俠和解?難不成候總捕頭和韓少俠之間生了什麼誤會不成?」

    候育江看韓山似不願回答的樣子,便向吳知府抱拳道:「屬下之所以要找孫師爺代表屬下去找韓少俠,是因為屬下無能。」將那晚他及那名四捕快和韓山、葉如詩的一番相鬥,第二日他因懷疑到葉如詩身上找上了葉府,緊跟著韓山又找到了衙門,以武相迫他不許再到葉府來找麻煩的事大致講了講,末了道:「事後在下想那晚一戰確實是我等出手過於毒辣,才迫得韓少俠出於自衛之心以妙招反擊,因我等技不如人而被韓少俠所傷。思來想去,這事情的源頭總和屬下一力主張同意那四名共蹲獄五年的師兄弟留當捕快供職於衙門有關。他們本非善類,雖在獄多年,邪性大改,但他們那草莽之性卻永遠也改不了,這大概就是他們刀不留情、招招想致人性命的原因吧。韓少俠以武相逼屬下雖使屬下丟了顏面,但念及他們那武林轟傳的俠義聲名,屬下想和這等忠正之人為敵,屬下又成了什麼呢?最後能夠拋開面子請孫師爺代屬下去向韓少俠求和,應該說是屬下一個最明智的選擇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