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簡陋的想法,本來沒打算到社區來,可是我x他個搜狐博客,竟然出現錯誤把好不容易寫了半天東西全給我閃了.閃了就算了吧,可心裡偏偏堵的慌,所以跑來社區帖,全當是拋磚引玉,這個話題我第一次想而且之前也沒絲毫研究,更想聽聽更多人的意見。
緣起是這樣的,最近在看上海灘,也很血腥也有俠氣,看到許文強被陳翰林一頓狂錘幾乎站不起來的時候我就想,為啥我們的武俠裡不能有這樣真實的人這樣真實的拳打腳踢,在武俠世界裡,哪怕身上穿三個透明窟窿上點藥兩個時辰就好。看三國喜歡看孫策太史慈那一陣不講究招式策略的廝打,自己動筆有時候也對暴怒下的拳打腳踢情有獨鍾,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要開山立派獨創武功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
老實說,不愛看武打描寫,尤其是大段大段的,感覺上按個快進鍵和拳打腳踢沒什麼區別,不過就是左手拳右手掌左腳進右腳退的東西。可是更多的人說,武俠武俠,武和俠是相輔相成的,武是俠的表達方式,俠是武的內涵和昇華。是內在和外在互佔上風互相促進的過程。
想想也是,武同俠一樣,也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就像現在被很多人熟悉的跆拳道的禮儀規範,我們的武術原本也是有禮儀規範的,沙場上更是如此,所以孫策和太史慈那一架才被反襯出獨特的興味,如果滿地裡都是吹鬍子瞪眼一拍桌子就抄傢伙的,那估計也沒什麼意思了。而且,武不是用來要命的,上手就要命,恐怕也是把武給擰了。
俠有俠氣武有武品,可是,很多武俠小說裡並沒有看到這些,是不是也是因為如此,才會讓人覺得看不進去?還記得電影《葉問》,那種不輕易出手的宗師氣度,才是最可愛的俠氣和武品啊。
俠有俠獨特的氣質,沒有綠林的匪氣,沒有官場的偽氣,還有就是我們印象中的俠,總要是玉樹臨風的。要的是一抱拳之間,一出手之間的雍容氣度。
於是,武俠就有了武俠獨特的美感,這種美源自俠氣,也表現在武裡。武俠裡所見的武術比沙場上掄大錘美,比市井間鬥毆美,也比上海灘玩槍美,具有武俠獨特的美感。往大裡說,場面可以美,拼宏大的話大約是拼不過戰爭場面的,但是俠客俠女滿天飛也是一種特有的美感。如今的江湖作為一種僅僅存在在書裡的東西,也許要的就是這麼一種似幻似真的美。為啥金老喜歡張紀中的電視劇,拋開可能有某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分,可能確實因為張大鬍子拍的很美。
從最初的猴拳蛇拳螳螂拳,武術就是一個以形象吸引人的東西。金老的武術就寫出了各路武學的不同特色,功夫片裡經常也可以清晰的看見不同風格的對決,比如《葉問》。
往小裡說,招式上的美可就是獨一無二的了,說點外行話,感覺招式上的美美在虛實之間,不太瞭解真正的武術,但是印象裡很多時候開始要靠一些虛招的。總之就是一個巧字。
說起來也並非完全不愛看武打,看到很多精妙招式也一樣會拍案叫好。只可惜很多人寫武打就是仿照梁羽生金庸兩位老先生一招一式的寫,殊不知只具其形不具其神,武打之中全無妙可言。看成龍李連傑的功夫片,喜歡看武打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其中的幽默和精妙吧。
寫險,寫妙,除此之外,大約無須太多平鋪直敘。最近看開唐,椴的文一向以奇取勝,武打也是如此,並不一招一式的寫,但是一旦落筆寫某一招了,就一定絕妙。
說起來江湖並非沙場,誰也沒有兩臂一晃千斤之力,誰也不沒事玩倆千斤大錘,江湖多用短兵,拚個巧。不知道是不是郭小四明的,「這套劍法沒有招式,只有目的,那就是殺人」。其實我想說,那樣的話,直接玩槍好了,玩什麼劍啊。巧妙,本就是武術之美。
當然也不是非得花哨才好,古大師的妙就妙在一個快,但是最擅渲染氣氛的大師,哪怕不見兵器,也渲染出了濃厚的武俠氣息。
快當然也是一種巧。去年看奧運的時候,看林丹的扣殺,看吳靜鈺的下劈,那都是絕對凌厲的狠招啊。最愛的令狐沖雪地裡幾招放倒二十來個人,以及程英制郭芙的三招,也都是以快制勝的。
就這些,唔,我也不知道我想說點啥,大約是自己對武打描寫的一點點思考吧,亂七八糟的。
很淺,我想我需要更多的理由和想法。
歡迎交流補充!